律書第三

關燈
相對應。

    姑洗的意思是說萬物初生,顔色光鮮如洗。

    于十二子與辰相對應。

    辰,是說萬物都已蠕一動起來。

     清明風在東南方,主管吹動萬物向西發展。

    先到達轸宿。

    轸,是說萬物生長得殷殷轸轸,更加盛大了。

    向西到達翼宿。

    翼,是說萬物都已長大,如同有了羽翼。

    以上兩宿為四月宿,于律為中呂。

    中呂的意思是說萬物全都向西旅行。

    于十二子為巳。

    巳的意思是說陽氣已盡了。

    向西到達七星。

    七星,是由于陽數成于七,所以稱為七星。

    向西到張宿。

    張,是說萬物都已張大。

    再向西到注宿。

    注,是說萬物開始衰落,陽氣下一注,所以稱為注。

    以上三宿為五月宿,于律為蕤賓。

    蕤賓的意思,是說陰氣幼小,所以稱為蕤;衰落的陽氣已不主事,所以稱為賓。

     景風在南方。

    景,是說陽氣之道已竟(盡),所以稱為景風。

    于十二子為午。

    午,就是陰陽交午的意思,所以稱為午。

    于十母為丙丁。

    丙,是說陽道彪炳明著,所以稱丙;丁,是說萬物已長成丁壯,所以稱丁。

    向西到弧宿。

    弧的意思,是說萬物鹜落,很快就要死亡了。

    向西到狼宿。

    狼,是說萬物都可度量,量斷萬物,所以稱狼。

     涼風在西南方,主宰地。

    地,就是沉奪萬物之氣的意思。

    與六月相應,律屬林鐘。

    林鐘,是說萬物走向死亡的氣象懔然恐懼的樣子。

    于十二子為未。

    未與味同音,是說萬物都已長成,有滋有味了。

    向北是罰宿。

    罰,是說萬物氣勢已奪,可以斬伐了。

    向北是參宿。

    參是說萬物都可參驗,所以稱參。

    以上兩宿屬七月,律屬夷則。

    夷則,是說陰氣賊害萬物的意思。

    于十二子為申。

    申,是說陰氣主事,一再賊害萬物,所以名為申。

    向北是濁宿。

    濁,與觸音相近,是說萬物都觸陰氣而死,所以名為濁。

    向北是留宿。

    留,是說陽氣稽留沒有去盡,所以名為留。

    以上兩宿為八月宿,于律屬南呂。

    南呂,是說陽氣旅行入于藏所,就要被收藏起來了。

    于十二子屬于酉。

    酉,就是萬物已經成熟,所以名為酉。

     阊阖風在西方。

    阊,就是倡導;阖,就是閉藏。

    是說陽氣倡導萬物,阖藏于黃泉之下。

    于十母為庚辛。

    庚,是說陰氣變更萬物,所以稱為庚;辛,是說萬物生存艱辛,所以稱為辛。

    向北是胃宿。

    胃,是說陽氣被收藏,都偎偎然縮聚起來。

    向北是婁宿。

    婁,就是呼喚萬物而且要拽拉使入于内的意思。

    向北是奎宿。

    奎,主管以毒螫殺萬物,舉而收藏起來。

    以上三宿為九月宿,律屬無射。

    無射,是說陰氣正盛,主宰事物,陽氣隐藏無所餘,所以稱為無射。

    于十二子屬戌。

    戌,是說萬物全都滅亡了,所以稱為戌。

     律數: 五聲之間的比例關系,以九九八十一作為宮的大小,将八十一分為三分,除去一分,餘二分得五十四就是徵。

    将五十四分為三分,加上一分,得四分,為七十二,就是商。

    把七十二分為三分,除去一分,餘二分為四十八就是羽。

    将四十八分為三分,加上一分,得四分為六十四就是角。

     黃鐘的長度為八寸十(七)分寸之一,其聲為宮。

    大呂的長是七寸五又三分之二分。

    太蔟長為七寸二分,為角聲。

    夾鐘長六寸七又三分之一分。

    姑洗長六寸四分,為羽聲。

    仲呂長五寸九又三分之二分,為徵聲。

    蕤賓長五寸六又三分之二分。

    林鐘長五寸四分,為角聲。

    夷則長五寸零三分之二分。

    為商聲。

    南呂長為四寸八分,為徵聲。

    無射長四寸四又三分之二分。

    應鐘長四寸二又三分之二分,為羽聲。

     生鐘律數方法的運用: 子一分,醜為三分之二分。

    寅為九分之八分。

    卯為二十七分之十六分。

    辰為八十一分之六十四分。

    巳為二百四十三分之一百二十八分。

    午為七百二十九分之五百一十二分。

    未為二千一百八十七分之一千零二十四分。

    申為六千五百六十一分之四千零九十六分。

    酉為一萬九千六百八十三分之八千一百九十二分。

    戊為五萬九千零四十九分之三萬二千七百六十八分。

    亥為十七萬七千一百四十七分之六萬五千五百三十六分。

     由黃鐘産生十二律的方法是:由長律管生短律管将分子加倍,分母乘三。

    由短律管生長律管則是将分子乘四,分母乘三。

    數最大為九,音數為五,所以以宮為五;宮生徵,以徵為九;徵生商,以商為八;商生羽,以羽為七;羽生角,以角為六。

    以“生鐘律數”中的黃鐘大數十七萬餘為分子,另把一枚算籌放置在算盤上,用三去乘,一乘得三,再乘得九,依次乘下去,直乘到“生鐘律數”中的酉數一萬九千餘。

    以每次乘得的數為分母,用分母除分子,得到一些長度為寸的數,直到得到九寸的數為止,将此數稱為“黃鐘律的宮聲”。

    由此用“生黃鐘術”得到其餘各音,所以說五音是由宮聲開始,角聲結束的。

    而數由一開始,到十終止,變化則由三來完成。

    節氣則由冬至開始,周而複始。

     神是從無中産生的,形體則是自有形的質中産生,有形體然後才有數産生,有形體才能生成聲音,所以說是神能運用氣,氣要依附于形體。

    形體的特征是大都能以類加以區别。

    有的未有形體因而不可分類,有的形體相同因而屬于同一類,有類就能把它的特征表示出來,有類就能加以識别。

    聖人懂得天、地等有形體之物與人的意識這種無形體之物的區别,所以是從有形、有質的東西推斷無形、無質的東西,從而得到輕細如氣體,微小如聲音那樣東西的有關知識。

    然而聖人是通過那些本質的稱為神的東西認識事物的,本質或神無論何等微妙必然要在情一性一中表現出來,審核研究事物外部的如同花葉一般的表象特征,内部的本質特征也就明瞭了。

    若沒有一顆聖人之心再加上相當的聰明,有誰能夠既懂得天地萬物的本質或神,又能推知其形體的一性一情等外部特征呢?本質或神,是指事物具有了它而不自知何時具有或失去它,所以聖人十分重視并希望能夠保留(認識)它。

    唯其希望保留它,本質或神這些内在的東西也就能把那些希望保留它們的聖人之心保留下來。

    所以它們是無比寶貴的。

     太史公說:以旋玑玉衡整齊七政,即指天地、二十八宿,十母、十二子、鐘律等,自上古時就加以調配,建立起一定比率以運算曆法編造日月度數,日月等的運行就可以量度出來。

    平常所說合符節,通道德,就是指此而言的。

     【原文】【注解】 王者制事立法,物度軌則,壹禀于六律①,六律為萬事根本焉。

     其于兵械尤所重,故雲“望敵知吉兇,聞聲效勝負”,百王不易之道也。

     武王伐纣,吹律聽聲②,推孟春以至于季冬③,殺氣相并④,而音尚宮⑤。

    同聲相從⑥,物之自然,何足怪哉? 兵者,聖人所以讨強一暴,平亂世,夷險阻,救危殆⑦。

    自含(血)[齒]戴角之獸見犯則校⑧,而況于人懷好惡喜怒之氣?喜則一愛一心生,怒則毒螫加,情一性一之理也。

     昔黃帝有涿鹿之戰⑨,以定火災⑩;颛顼有共工之陳(11),以平水害(12);成湯有南巢之伐(13),以殄夏亂。

    遞興遞廢,勝者用事,所受于天也(14)。

     自是之後,名士疊興,晉用咎犯,而齊用王子,吳用孫武,申明軍約,賞罰必信,卒伯諸侯(15),兼列邦土,雖不及三代之诰誓(16),然身崇君尊,當世顯揚,可不謂榮焉?豈與世儒暗于大校(17),不權輕重,猥雲德化(18),不當用兵,大至君辱失守,小乃侵犯削弱,遂執不移等哉(19)!筆教笞不可廢于家(20),刑罰不可捐于國,誅伐不可偃于天下(21),用之有巧拙,行之有逆順耳。

     ①一切都是根據六律。

    禀,承受,引申為根據;六律,《索隐》說:“律有十二。

    陽六為律:黃種、太蔟、姑洗、蕤賓、夷則、無射;陰六為呂:大呂、夾鐘、中呂、林鐘、南呂、應鐘是也。

    ”陰陽二義,以陽為主,陰為從,所以六律六呂有時迳稱十二律或六律,如同中醫十寺經絡(六經六絡)隻稱六經一樣。

    ②《周禮*太師》載:“太師執同律以聽軍聲而诏吉兇“。

    按鄭玄的解釋,古時候王者出兵的日子,授給大冼弓矢,大将整頓士卒張弓試射,與士卒一起大呼口号。

    太師以律管确定将卒呼号的聲音是屬于十二律的那一律,由此占蔔出兵的吉兇。

    如是商聲則戰勝;角聲軍心不定,可能發生軍變;宮聲士卒同心等等。

    武王伐纣時也搞了這一套,《索隐》說,太史公必有根據,隻是今人已不知根據是什麼了。

    ③十二月與十二律相應,如孟春之月(正月)為太蔟,仲春之月(二月)為夾鐘,……季冬之月(十二月)為大呂。

    本句的意思實際是說自太蔟至于大呂,通推十二律的聲音以與軍聲,相比較。

    ④律聲中含一着殺氣。

    《正義》解釋說:“人君暴虐酷急,即常寒應。

    寒生北方,乃殺氣也”。

    ⑤軍聲與宮聲相合。

    《正義》引《兵書》說:“夫戰,太師吹律,合商則戰勝,……宮則軍和,主卒同心。

    ”對武王是個好兆頭。

    ⑥聲音相同則能互相諧調。

    這裡指能以律确定軍聲的原因。

    ⑦挽救危機局面。

    殆,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