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者列傳第六十七
關燈
小
中
大
隐以辟衆③,自匿以辟倫④,微見德順以除群害⑤,以明天一性一,助上養下,多其功利,不求尊譽。
公之等喁喁者也⑥,何知長者之道乎⑦!” ①罷:通“疲”。
疲乏。
驷:同駕一輛車的四匹馬。
②不肖者:不賢者,品行不端的人。
③卑隐:地位低下,隐居不出。
辟:通“避”。
躲避。
④倫:人倫。
⑤微見:暗中察明。
德順:道德順應。
⑥喁(yú,魚)喁:形容低聲說話。
⑦長者:年高有德的人。
宋忠、賈誼忽而自失①,芒乎無色②,怅然噤口不能言③。
于是攝衣而起④,再拜而辭。
行洋洋也⑤,出門僅能自上車,伏轼低頭⑥,卒不能出氣⑦。
①忽:恍惚。
自失:若有所失。
②芒乎:即茫然。
無色:指面無人色。
③怅然:失意、不痛快的樣子。
噤口:閉口。
④攝衣:整理衣服。
⑤行:走路。
洋洋:無家可歸的樣子。
⑥伏:趴。
轼:古時車廂前用作扶手的橫木。
⑦卒:始終。
居三日,宋忠見賈誼于殿門外,萬相引屏語相謂自歎曰①:“道高益安,勢高益危。
居赫赫之勢②,失一身且有日矣③。
夫蔔而有不審④,不見奪糈⑤;為人主計而不審⑥,身無所處。
此相去遠矣⑦,猶天冠地覆也。
此老子之所謂‘無名者萬物之始’也⑧。
天地曠曠⑨,物之熙熙⑩,或安或危,莫知居之(11)。
我與若,何足預彼哉(12)!彼久而愈安,雖曾氏之義未有以異也(13)。
” ①相引:相互招引。
屏語:避開别人談話。
屏,退避。
②赫赫之勢:顯赫的地位。
赫赫,聲勢盛大的樣子。
③失一身:喪身。
且:将。
④不審:不周詳。
審,周密。
⑤不見奪糈:不會被奪去糈米。
見,相當于“被”。
糈,糧食。
⑥計:出謀劃策。
⑦相去:相距。
⑧無名者萬物之始也:語出《老子》第一章。
意為“無”是産生天地萬物的根源。
老子所講的“無”,實際就是他所說的“道”。
⑨曠曠:空闊無邊。
⑩熙熙:和樂的樣子。
(11)莫之居也:不知所居。
意為不知身居何處為好。
(12)何足:哪裡值得。
預:參與。
彼:他們。
(13)曾氏:即莊氏。
據《集解》徐廣曰:“曾,一作‘莊’。
以異:與此不同。
久之①,宋忠使匈奴,不至而還②,抵罪③。
而賈誼為梁懷王傅④,王堕馬薨,誼不食,毒恨而死⑤。
此務華絕根者也⑥。
①久之:過了很長時間。
②不至:沒有到達(目的地)。
③抵罪:抵償罪名。
抵,抵償;當。
④梁懷王:即漢文帝之子劉揖。
傅:太傅。
掌輔導帝王。
⑤毒恨:痛恨。
此處是指痛恨自己。
⑥務華:追求華貴。
絕根:斷絕一性一命。
根,根本,指一性一命。
太史公曰:古者蔔人所以不載者①,多不見于篇②。
及至司馬季主,餘志而著之③。
①不載:不記載。
②篇:文獻、文章。
③餘:我。
志:記述。
著:寫作。
褚先生曰:臣為郎時,遊觀長安中,見蔔筮之賢大夫,觀其起居行步,坐起自動①,誓正其衣冠而當鄉人也②,有君子之風。
見一性一好解婦來蔔③,對之顔色嚴振④,未嘗見齒而笑也⑤。
從古以來,賢者避世⑥,有居止舞澤者⑦,有居民間閉口不言,有隐居蔔筮間以全身者⑧。
夫司馬季主者,楚賢大夫,遊學長安,通《易經》⑨,術黃帝⑩、老子,博聞遠見。
觀其對二大夫貴人之談言,稱引古明王聖人道,固非淺聞小數之能(11)。
及蔔筮立名聲千裡者,各往往而在(12)。
傳曰(13):“富為上,貴次之;既貴各各學一伎能立其身(14)。
”黃直,大夫也;陳君夫,婦人也;以相馬立名天下。
齊張仲、曲成侯以善擊刺學用劍,立名天下。
留長孺以相彘立名(15)。
荥陽褚氏以相牛立名。
能以伎能立名者甚多,皆有高世絕人之風(16),何可勝言。
故曰:“非其地,樹之不生(17);非其意,教不之成。
”夫家之教子孫,當視其所以好(18),好含苟生活之道(19),因而成之。
故曰:“制宅命子(20),足以觀士(21);子有處所(22),可謂賢人。
” ①自動:自主行動。
意為自然得體。
②誓:謹慎。
正:端正、整理。
③一性一好解婦:指一性一情喜一愛一解疑的婦人。
即樂于蔔筮的婦人。
④嚴振:嚴肅。
⑤見齒:露出牙齒。
見,同“現”。
⑥避世:脫離現實生活。
意為避開官一場。
⑦舞澤:荒蕪的窪地。
舞,據《考證》,“舞”讀為“蕪(蕪)”。
蕪,荒蕪。
⑧全身:保全一性一命。
⑨《易經》:即《周易》。
儒家經典著作。
⑩術:據《史記會注考證》,“術,讀為述”。
陳述。
(11)固:原本。
小數:小術。
數,技藝,方術。
(12)往往:常常,到處。
(13)傳:文字記載。
此指古代的有關典籍。
(14)伎:通“技”。
技藝、技能。
(15)彘:豬。
(16)絕人:超出常人。
(17)樹:種植。
(18)好:喜一愛一、一愛一好。
(19)好含苟生活之道:一愛一好如果包一皮一皮容生活之道。
含,包一皮一皮容,包一皮一皮含。
苟,如果,假如。
(20)制宅命子:建造住宅,為子取名。
命,取名。
(21)足以觀士:足以看出士大夫的志趣所在。
(22)處所:安身之處。
意為職業。
臣為郎時,與太蔔待诏為郎者同署①,言曰:“孝武帝時,聚會占家問之②,某日可取熬乎③?五行家曰可④,堪輿家曰不可⑤,建除家曰不吉⑥,叢辰家曰大兇⑦,曆家曰小兇⑧,天人家曰小吉⑨,太一家曰大吉⑩。
辯訟不決(11),以狀聞(12)。
制曰(13):‘避諸死忌,以五行為主(14)。
’”人取于五行者也(15)。
①署:衙門。
官吏辦公的地方。
②占家:會占蔔的專家。
③取:同“娶”。
④五行家:用五行相生相克的道理來推算人的命運,以此迷信活動為業的人。
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種物質。
⑤堪輿家:以審察住宅基地或墳地的形勢,即相宅、相墓為業的人,即今所謂“風水先生”。
⑥建除家:術數家之一種,古代占蔔迷信派别之一。
它以建除十二辰定日之吉兇。
建,北鬥的鬥一柄一所指曰“建”。
建除,以十二地支定方位歲月,以占吉兇。
十二方位之首二字為“建、除”,故名。
⑦叢辰家:以分辨十二辰(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所随屬為善神或惡煞為業的人。
⑧曆家:研究曆術、曆法,推算日月星辰運行及季節時令的方法的專門家。
⑨天人家:研究天和人、天道和人道或自然和人世關系的專門家。
《荀子·天論》:“明于天人之分,則可謂至人矣。
”⑩太一家:道家别名。
太一,中國哲學術語。
“太”是至高至極,“一”是絕對唯一的意思。
《莊子·天下》稱老子之學“主之以太一”。
“太一”是老子之“道”的别名。
《呂氏春秋·大樂》更指出:“道也者至一精一也,不可為形,不可為名,強為之〔名〕,謂之太一。
”并指出:“太一生兩儀,兩儀生陰陽”的說話。
“太一”又和“太極”意義相近。
(11)辯訟:辯論争議。
(12)以狀聞:将有關情形奏明皇帝。
狀:情形。
(13)制:帝王的命令。
(14)以五行為主:以五行家的意見為依據。
(15)人取于五行者也:這就是人們采用五行家的意見的原因。
取:采取,選取。
公之等喁喁者也⑥,何知長者之道乎⑦!” ①罷:通“疲”。
疲乏。
驷:同駕一輛車的四匹馬。
②不肖者:不賢者,品行不端的人。
③卑隐:地位低下,隐居不出。
辟:通“避”。
躲避。
④倫:人倫。
⑤微見:暗中察明。
德順:道德順應。
⑥喁(yú,魚)喁:形容低聲說話。
⑦長者:年高有德的人。
宋忠、賈誼忽而自失①,芒乎無色②,怅然噤口不能言③。
于是攝衣而起④,再拜而辭。
行洋洋也⑤,出門僅能自上車,伏轼低頭⑥,卒不能出氣⑦。
①忽:恍惚。
自失:若有所失。
②芒乎:即茫然。
無色:指面無人色。
③怅然:失意、不痛快的樣子。
噤口:閉口。
④攝衣:整理衣服。
⑤行:走路。
洋洋:無家可歸的樣子。
⑥伏:趴。
轼:古時車廂前用作扶手的橫木。
⑦卒:始終。
居三日,宋忠見賈誼于殿門外,萬相引屏語相謂自歎曰①:“道高益安,勢高益危。
居赫赫之勢②,失一身且有日矣③。
夫蔔而有不審④,不見奪糈⑤;為人主計而不審⑥,身無所處。
此相去遠矣⑦,猶天冠地覆也。
此老子之所謂‘無名者萬物之始’也⑧。
天地曠曠⑨,物之熙熙⑩,或安或危,莫知居之(11)。
我與若,何足預彼哉(12)!彼久而愈安,雖曾氏之義未有以異也(13)。
” ①相引:相互招引。
屏語:避開别人談話。
屏,退避。
②赫赫之勢:顯赫的地位。
赫赫,聲勢盛大的樣子。
③失一身:喪身。
且:将。
④不審:不周詳。
審,周密。
⑤不見奪糈:不會被奪去糈米。
見,相當于“被”。
糈,糧食。
⑥計:出謀劃策。
⑦相去:相距。
⑧無名者萬物之始也:語出《老子》第一章。
意為“無”是産生天地萬物的根源。
老子所講的“無”,實際就是他所說的“道”。
⑨曠曠:空闊無邊。
⑩熙熙:和樂的樣子。
(11)莫之居也:不知所居。
意為不知身居何處為好。
(12)何足:哪裡值得。
預:參與。
彼:他們。
(13)曾氏:即莊氏。
據《集解》徐廣曰:“曾,一作‘莊’。
以異:與此不同。
久之①,宋忠使匈奴,不至而還②,抵罪③。
而賈誼為梁懷王傅④,王堕馬薨,誼不食,毒恨而死⑤。
此務華絕根者也⑥。
①久之:過了很長時間。
②不至:沒有到達(目的地)。
③抵罪:抵償罪名。
抵,抵償;當。
④梁懷王:即漢文帝之子劉揖。
傅:太傅。
掌輔導帝王。
⑤毒恨:痛恨。
此處是指痛恨自己。
⑥務華:追求華貴。
絕根:斷絕一性一命。
根,根本,指一性一命。
太史公曰:古者蔔人所以不載者①,多不見于篇②。
及至司馬季主,餘志而著之③。
①不載:不記載。
②篇:文獻、文章。
③餘:我。
志:記述。
著:寫作。
褚先生曰:臣為郎時,遊觀長安中,見蔔筮之賢大夫,觀其起居行步,坐起自動①,誓正其衣冠而當鄉人也②,有君子之風。
見一性一好解婦來蔔③,對之顔色嚴振④,未嘗見齒而笑也⑤。
從古以來,賢者避世⑥,有居止舞澤者⑦,有居民間閉口不言,有隐居蔔筮間以全身者⑧。
夫司馬季主者,楚賢大夫,遊學長安,通《易經》⑨,術黃帝⑩、老子,博聞遠見。
觀其對二大夫貴人之談言,稱引古明王聖人道,固非淺聞小數之能(11)。
及蔔筮立名聲千裡者,各往往而在(12)。
傳曰(13):“富為上,貴次之;既貴各各學一伎能立其身(14)。
”黃直,大夫也;陳君夫,婦人也;以相馬立名天下。
齊張仲、曲成侯以善擊刺學用劍,立名天下。
留長孺以相彘立名(15)。
荥陽褚氏以相牛立名。
能以伎能立名者甚多,皆有高世絕人之風(16),何可勝言。
故曰:“非其地,樹之不生(17);非其意,教不之成。
”夫家之教子孫,當視其所以好(18),好含苟生活之道(19),因而成之。
故曰:“制宅命子(20),足以觀士(21);子有處所(22),可謂賢人。
” ①自動:自主行動。
意為自然得體。
②誓:謹慎。
正:端正、整理。
③一性一好解婦:指一性一情喜一愛一解疑的婦人。
即樂于蔔筮的婦人。
④嚴振:嚴肅。
⑤見齒:露出牙齒。
見,同“現”。
⑥避世:脫離現實生活。
意為避開官一場。
⑦舞澤:荒蕪的窪地。
舞,據《考證》,“舞”讀為“蕪(蕪)”。
蕪,荒蕪。
⑧全身:保全一性一命。
⑨《易經》:即《周易》。
儒家經典著作。
⑩術:據《史記會注考證》,“術,讀為述”。
陳述。
(11)固:原本。
小數:小術。
數,技藝,方術。
(12)往往:常常,到處。
(13)傳:文字記載。
此指古代的有關典籍。
(14)伎:通“技”。
技藝、技能。
(15)彘:豬。
(16)絕人:超出常人。
(17)樹:種植。
(18)好:喜一愛一、一愛一好。
(19)好含苟生活之道:一愛一好如果包一皮一皮容生活之道。
含,包一皮一皮容,包一皮一皮含。
苟,如果,假如。
(20)制宅命子:建造住宅,為子取名。
命,取名。
(21)足以觀士:足以看出士大夫的志趣所在。
(22)處所:安身之處。
意為職業。
臣為郎時,與太蔔待诏為郎者同署①,言曰:“孝武帝時,聚會占家問之②,某日可取熬乎③?五行家曰可④,堪輿家曰不可⑤,建除家曰不吉⑥,叢辰家曰大兇⑦,曆家曰小兇⑧,天人家曰小吉⑨,太一家曰大吉⑩。
辯訟不決(11),以狀聞(12)。
制曰(13):‘避諸死忌,以五行為主(14)。
’”人取于五行者也(15)。
①署:衙門。
官吏辦公的地方。
②占家:會占蔔的專家。
③取:同“娶”。
④五行家:用五行相生相克的道理來推算人的命運,以此迷信活動為業的人。
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種物質。
⑤堪輿家:以審察住宅基地或墳地的形勢,即相宅、相墓為業的人,即今所謂“風水先生”。
⑥建除家:術數家之一種,古代占蔔迷信派别之一。
它以建除十二辰定日之吉兇。
建,北鬥的鬥一柄一所指曰“建”。
建除,以十二地支定方位歲月,以占吉兇。
十二方位之首二字為“建、除”,故名。
⑦叢辰家:以分辨十二辰(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所随屬為善神或惡煞為業的人。
⑧曆家:研究曆術、曆法,推算日月星辰運行及季節時令的方法的專門家。
⑨天人家:研究天和人、天道和人道或自然和人世關系的專門家。
《
”⑩太一家:道家别名。
太一,中國哲學術語。
“太”是至高至極,“一”是絕對唯一的意思。
《莊子·天下》稱老子之學“主之以太一”。
“太一”是老子之“道”的别名。
《
”并指出:“太一生兩儀,兩儀生陰陽”的說話。
“太一”又和“太極”意義相近。
(11)辯訟:辯論争議。
(12)以狀聞:将有關情形奏明皇帝。
狀:情形。
(13)制:帝王的命令。
(14)以五行為主:以五行家的意見為依據。
(15)人取于五行者也:這就是人們采用五行家的意見的原因。
取:采取,選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