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者列傳第六十七

關燈
後才敢代天治理百姓;選準吉日,随後才能進入國都;家中生子必先占蔔吉兇,然後才敢養育。

    從伏羲氏創制八卦,周文王演化成三百八十四爻而後天下得以大治。

    越王勾踐仿照文王八卦行一事而大破敵國,稱霸天下。

    由此說來,蔔筮有什麼值得憂慮的呢? “再說蔔筮者,掃除潔淨然後設座,端正冠帶然後談論吉兇之事,這是合禮儀的表現。

    他們的言論,使鬼神或許因而享用祭品,忠臣因而奉事他的國君,孝子因而供養他的雙親,慈父因而撫育他的孩子,這是有道德的表現。

    而問蔔者出于道義花費幾十、上百個錢,生病的人或許因而痊愈,将死的人或許因而得生,禍患或許因而免除,事情或許因而成功,嫁女娶婦或許因而得以養生:這種功德,難道隻值幾十、上百個錢嗎!這就是老子所說的‘具有大德者并不以有德自居,所以他才有德’。

    今天的蔔筮者待人好處多而受人之謝少,老子所說的難道同蔔筮者的所作所為有什麼不同嗎? “莊子說:‘君子内無饑寒的憂患,外無被劫奪的顧慮,居上一位慎重嚴謹,處下位不妒忌他人,這就是君子之道。

    ’如今,蔔筮者所從事的職業,積蓄無須成堆,儲藏不用府庫,遷徙不用辎車,裝備簡單輕便,停留下來就能使用,并且沒有用完之時。

    拿着使用不盡的東西,遊于沒有盡頭的世上,即使莊子的行為也不能比這更好。

    你們為什麼卻說不可以蔔筮呢?天不足西北,星辰移向西北;地不足東南,就用海為池;太陽到了中午必定向西移動,月亮到了滿圓後必定出現虧缺;先王的聖道,忽存忽亡。

    而二位大夫要求蔔筮者說話必定信實,不也足令人疑惑不解嗎? “你們見過說客辯士吧?思考問題,決策謀劃,必須靠這種人。

    然而他們不能用隻言片語使人主喜悅,所以講話必托稱先王,論說必引述上古;考慮問題,決策謀劃,或誇飾先王事業的成功,或述說其失利敗壞的情形,使人主的心意或有所喜,或有所懼,以實現他們的欲一望。

    多講虛誇之詞,沒有比這更厲害的了。

    可是要想使國家富強,事業成功,能夠效忠君王,不這樣做又不行。

    現在的蔔筮者,是解答人們的疑問,教化百姓的愚昧。

    那些愚昧迷惑的人,怎麼能用一句話就使他們聰明起來!因此,說話不厭其多。

     “所以骐骥不能和疲驢同駕一車,鳳凰不同燕子麻雀為群,而賢者也不跟不肖者同伍。

    所以君子常處于卑下不顯眼的地位,以避開大衆,自己隐匿起來以避開人倫的束縛,暗中察明世間道德順應之情狀,以消除種種禍害,以表明上天的本一性一,幫助上天養育生靈,希求更多的功利,而不求什麼尊位與榮譽。

    你們二位不過是些随便發發議論的人,怎麼會知道長者的道理呢!” 宋忠和賈誼聽得一精一神恍惚而若有所失,茫然失色,神情惆怅,閉口不能說話。

    于是整衣起身,拜了又拜,辭别司馬季主。

    二人走起路來,不辨東西南北,出門隻能自己上車,趴在車欄上,不敢擡頭,始終像是透不過氣來。

     過了三天,宋忠在殿門外見到賈誼,便湊到一起避開旁人談論此事,慨歎地說:“道德越高越安穩,權勢越高越危險。

    處在顯赫的地位,喪身将指日可待。

    蔔筮即便不周密,也不會被奪去應得的一精一米;替君王出謀劃策如果不周密,就沒有立身之地。

    這二者相差太遠了,就像天冠地覆不可同日而語一樣。

    這正如老子所說的‘無名是産生天地萬物的本源’呵!天地空闊無邊,萬物興盛和樂,有的安穩,有的危險,不知所處。

    我和你,哪裡值得幹預他們蔔者之事呢!他們日子愈久就越安穩,即使莊子的主張也沒有什麼與此不同之處。

    ” 過了很久,宋忠出使匈奴,沒有到達那裡就返回來了,因而被判了罪行。

    賈誼做梁懷王的太傅,梁懷王不慎墜馬而死,賈誼引咎絕食,痛恨而死。

    這都是追求華貴而斷絕一性一命的事例啊。

     太史公說:古時候的蔔者,所以不被記載的原因,是因為他們的事迹多不見于文獻。

    待到司馬季主,我便将其言行記述成篇。

     褚先生說:我做郎官時,曾在長安城中遊覽,見過從事蔔筮職業的賢士大夫,觀察他們的起居行走、行動都由自己,常常謹慎地整理好衣服帽子來接待鄉野之民,有君子的風帆。

    遇到一性一情喜一愛一解疑、樂于蔔筮的婦人來問蔔,對待她們态度嚴肅,不曾露齒而笑。

    自古以來,賢者逃避世俗社會,有的栖息于荒蕪的窪地,有的生活在民間而閉口不言,有的隐居在蔔筮者中間以保全自己。

    司馬季主是楚國的賢大夫,在長安遊學,通曉《易經》,能夠陳述黃帝、老子之道,知識廣博,遠見卓識。

    看他對答二位大夫貴人的話語,引述古代明王聖人的道理,原本不是見識淺薄能力低下之輩。

    至于以蔔筮為業名揚千裡之外的,往往到處都有。

    傳記上說:“富為上,貴次之;已經顯貴了,各自還須學會一技之長以立身于社會之中。

    ”黃直是位大夫,陳君夫是個婦女,以擅長相馬而立名天下。

    齊國張仲和曲成侯以擅長用劍擊刺而揚名天下。

    留長孺因善于相豬而出名。

    荥陽褚氏因善于相牛而成名。

    能夠因技能立名的人很多,都有高于世俗和超過常人的風範,怎麼能說得盡呢?所以說:“不是适當之地,種什麼也不生長;不合他的意向,教什麼也難以成就。

    ”大凡家庭教育子女,應當看看他們喜好什麼,一愛一好如果包一皮一皮容生活之道,就順其一愛一好因勢利導而造就他。

    所以說:“建造什麼住宅,為子取用何名,足以看出士大夫的志趣所在;兒子有了安身之處,可以稱得上是賢人了。

    ” 我做郎官的時候,與太蔔待诏為郎官的同事在同一衙門辦公,他們說:“孝武帝時,曾召集從事占蔔的各類專家來詢問,某日可以娶兒媳嗎?五行家說可以,堪輿家說不可以,建除家說不吉利,叢辰家說是大兇,曆家說是小兇,天人家說是小吉,太一家說是大吉。

    各家争議辯論,不能做出決定,隻能将有關情況奏明皇上。

    皇上下令說:‘避開死兇忌諱,應以五行家的意見為依據。

    ’”這就是人們采用五行家的意見的原因。

     【原文】【注解】 自古受命而王①,王者之興何嘗不以蔔筮決于天命哉②!其于周尤甚③,及秦可見④。

    代王之入⑤,任于蔔者⑥。

    太蔔之起⑦,由漢興而有⑧。

     ①受命而王:承受天命而稱王。

    受,承受,接受。

    命,天命。

    ②興:興起、産生。

    蔔筮:占蔔、算卦。

    古代算卦用龜殼叫“蔔”,用蓍草叫“筮”,根據龜殼的裂紋和蓍草的排列預測吉兇叫“占”。

    決:取決。

    ③尤甚:最為盛行。

    ④及:至、到。

    ⑤代王:即後來的漢文帝劉恒。

    入:入朝。

    ⑥任于蔔者:聽任于占蔔者。

    ⑦起:出現。

    ⑧漢興而有:《索隐》按,“周禮有太蔔之官。

    此雲由漢興者,謂漢自文帝蔔大橫(一種封兆的名稱)之後,其蔔官更興盛焉。

    ”另據《史記會注考證》按,“由漢興而有者,蓋言漢興以來即有之矣。

    ” 司馬季主者①,楚人也。

    蔔于長安東市②。

     ①司馬季主:複姓司馬,名季主。

    ②蔔:蔔卦、賣卦。

     宋忠為中大夫,賈誼為博士,同日俱出洗沐①,相從論議②,誦易先王聖人之道術③,究遍人情④,相視而歎。

    賈誼曰:“吾聞古之聖人,不居朝廷,必在蔔醫之中。

    今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