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稽列傳第六十六

關燈
⑧。

     ①營營青蠅:此句與以下詩句出自《詩·小雅·青蠅》。

    其中前四句見于首章;後兩句見于第二章,為後二句。

    營營,蠅飛之一聲。

    ②蕃:通“藩”,籬笆。

    ③恺悌:和樂簡易。

    ④罔極:沒有止境。

    ⑤交亂四國:使四方鄰國與本國構成戰亂。

    ⑥此句意思是說:現在東方朔反倒多說正經話麼?顧,反而。

    ⑦此四句語出《論語·泰伯篇》。

    ⑧此之謂也:說的就是這個意思吧。

     武帝時,大将軍衛青者,衛後兄也①,封為長平侯。

    從軍擊匈奴,至餘吾水上而還②,斬首捕虜,有功來歸,诏賜金千斤。

    将軍出宮門,齊人東郭先生以方士待诏公車③,當道遮衛将軍車④,拜谒曰:“願白事。

    ”⑤将軍止車前,東郭先生旁車言曰⑥:“王夫人新得幸于上⑦,家貧。

    今将軍得金千斤,誠以其半賜王夫人之親⑧,人主聞之必喜。

    此所謂奇策便計也⑨。

    ”衛将軍謝之曰:“先生幸告以便計⑩,請奉教。

    ”于是衛将軍乃以五百金為王夫人之親壽。

    王夫人以聞武帝。

    帝曰:“大将軍不知為此。

    ”問之安所受計策(11),對曰:“受之待诏者東郭先生。

    ”诏召東郭先生,拜以為郡都尉。

    東郭先生久待诏公車,貧困饑寒,衣敝(12),履不完(13)。

    行雪中,履有上無下,足盡踐地。

    道中人笑之,東郭先生應之曰:“誰能履行雪中(14),令人視之,其上履也,其履下處乃似人足者乎?”及其拜為二千石,佩青?出宮門(15),行謝主人(16)。

    故所以同官待诏者,等比祖道于都門外(17)。

    榮華道路,立名當世。

    此所謂衣褐懷寶者也(18)。

    當其貧困時,人莫省視(19);至其貴也,乃争附之。

    諺曰:“相馬失之瘦,相士失之貧(20)。

    ”其此之謂邪? ①衛後:指漢武帝皇後衛子夫。

    衛青系其弟,不是兄。

    見卷一百一十一《衛将軍骠騎列傳》。

    ②餘吾水:水名。

    ③方士:即方術之士。

    指求仙、煉丹,并自言能長生不死的人。

    待诏:等待诏旨任用。

    即候差。

    ④遮:攔住。

    ⑤白事:有事禀告。

    ⑥旁:依傍。

    ⑦王夫人:漢武帝的一位一寵一姬。

    得幸:得到皇帝一寵一愛一。

    ⑧誠:如果。

    親:指雙親,父母。

    ⑨奇策便計:巧妙而便捷的計策。

    ⑩幸:幸虧。

    (11)安所:何處。

    (12)衣敝:衣服破舊。

    (13)不完:破爛不整齊。

    (14)履行:穿鞋走路。

    (15)青?:紫青色的絲綢帶子。

    (16)謝:辭謝。

    主人:指房東。

    (17)等比:排列、依次。

    祖道:設宴送行。

    (18)衣褐懷寶:比喻貧寒而實有才華的人。

    褐:粗布短衣。

    (19)人莫省視:大家不理睬他。

    省視:理睬。

    (20)這兩句是說,瘦馬中盡有良馬,貧士中盡有英才,若隻看外表,忽略内容,容易有所漏失。

    失:漏失,遺漏。

     王夫人病甚,人主至自往問之曰:“子當為王,欲安所置之①?”對曰:“願居洛陽。

    ”人主曰:不可。

    洛陽有武庫、敖倉②,當關口,天下咽喉。

    自先帝以來③,傳不為置王④。

    然關東國莫大于齊,可以為齊王。

    ”王夫人以手擊頭⑤,呼“幸甚”。

    王夫人死,号曰:“齊王太後薨”⑥。

     ①置:安置。

    ②敖倉:秦漢時國家的大糧倉,也稱敖庾,舊址在今河南鄭州西北氓山上。

    ③先帝:前代的帝王。

    ④傳:相傳,曆來。

    ⑤以手擊頭:因病倒在一床一,不能起身謝恩,故以此示意。

    ⑥此時齊王尚未受封,這樣稱呼是要顯示其子已封王。

    按:此段所記已見于卷六十《三王世家》褚先生所補。

     昔者,齊王使淳于髡獻鹄于楚①。

    出邑門②,道飛其鹄,徒揭空籠③,造詐成辭④,往見楚王曰:“齊王使臣來獻鹄,過于水上,不忍鹄之渴,出而飲之⑤,去我飛亡⑥。

    吾欲刺腹絞頸而死,恐人之議吾王以鳥獸之故令士自傷殺也⑦。

    鹄,一毛一物⑧,多相類者,吾欲買而代之,是不信而欺吾王也⑨。

    欲赴佗國奔亡⑩,痛吾兩主使不通(11)。

    故來服過,叩頭受罪大王(12)。

    ”楚王曰:“善,齊王有信士若此哉(13)!”厚賜之,财倍鹄在也。

     ①鹄:黃鹄,珍禽之一。

    ②邑門:都門。

    ③徒揭空籠:隻舉着空的鳥籠。

    徒,隻。

    ④造詐成辭:編造一套欺騙的話頭。

    ⑤飲(yìn,印)之:給它喝水。

    ⑥去:離開。

    亡:逃失。

    ⑦議:議論、譏笑。

    ⑧一毛一物:生羽一毛一的東西。

    ⑨信:誠實。

    ⑩佗:通“他”。

    (11)此句是說:痛心齊、楚兩國大王之間的使節由此斷絕。

    (12)受罪:領受罪罰。

    (13)信士:講究忠信的人。

     武帝時,征北海太守詣行在所①。

    有文學卒史王先生者②,自請與太守俱③;“吾有益于君。

    ”君許之。

    諸府掾功曹白雲④:“王先生嗜酒,多言少實⑤,恐不可與俱。

    ”太守曰:“先生意欲行,不可逆。

    ”遂與俱。

    行至宮下,待诏宮府門。

    王先生徒懷錢沽酒⑥,與衛卒仆射飲⑦,日醉,不視其太守。

    太守入跪拜。

    王先生謂戶郎曰:“幸為我呼吾君至門内遙語⑧。

    ”戶郎為呼太守。

    太守來,望見王先生。

    王先生曰:“天子即問君何以治北海,令無盜賊,君對曰何哉?”對曰:“選擇賢材,各任之以其能,賞異等⑨,罰不肖⑩。

    ”王先生曰:“對如是,是自譽自伐功(11),不可也。

    願君對言,非臣之力,盡陛下神靈威武所變化也。

    ”太守曰:“諾。

    ”召入,至于殿下,有诏問之曰:“何于沿北海,令盜賊不起?”叩頭對言:“非臣之力,盡陛下神靈威武之所變化也。

    ”武帝大笑,曰:“於乎(12)!安得長者之語而稱之!安所受之?”對曰:“受之文學卒史。

    ”帝曰:“今安在?”對曰:“在宮府門外。

    ”有诏召拜王先生為水衡丞,以北海太守為水衡都尉。

    傳曰:“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加人(13),君子相送以言,小人相送以财(14)。

    ” ①征:召。

    行在所:簡稱行在,是皇帝臨時住在的地方。

    按:武帝時無征北海太守詣行在所事。

    《漢書·循吏傳》載其事,事在宣帝時。

    ②文學卒史:掌管文書的官吏。

    ③俱:同行。

    ④府掾功曹:均為太守府中的屬吏。

    ⑤多言少實:即言過其實。

    ⑥沽:買。

    ⑦衛卒仆射,即衛兵頭子。

    ⑧遙語:隔着一段路交談。

    ⑨異等:超越尋常的。

    ⑩不肖:不賢。

    (11)自譽自伐功:自己稱贊自己,自己誇耀功勞。

    (12)於(wū,烏)乎:即“嗚乎”。

    (13)這兩句話出自《老子》六十二章。

    是說美好的言論,人人喜一愛一,可以作為好東西出賣;高貴的品行,人人敬仰,可以高出别人之上。

    (14)這兩句話語本《晏子春秋》“君子贈人以言,庶人贈人以财”。

     魏文侯時,西門豹為邺令。

    豹往到邺,會長老,問之民所疾苦①。

    長老曰:“苦為诃伯娶婦②,以故貧。

    ”豹問其故,對曰:“邺三老③、廷掾常歲賦斂百姓④,收取其錢得數百萬,用其二三十萬為河伯娶婦,與祝巫共分享其餘錢持歸⑤。

    當其時,巫行視小家女好者⑥,雲是當為河伯婦,即娉取⑦。

    洗沐之,為治新缯绮縠衣⑧,閑居齋戒⑨;為治齋宮河上⑩,張缇绛帷(11),女居其中。

    為具牛酒飯食(12),(行)十餘日(13)。

    共粉飾之(14),如嫁女一床一席(15),令女居其上,浮之河中。

    始浮,行數十裡乃沒。

    其人家有好女者,恐大巫祝為河伯取之,以故多持女遠逃亡。

    以故城中益空無人(16),又困貧(17),所以來久遠矣。

    民人俗語曰:‘即不為河伯娶婦(18),水來漂沒,溺其人民’雲(19)。

    ”西門豹曰:“至為河伯娶婦時,願三老、巫祝、父老送女河上,幸來告語之(20),吾亦往送女。

    ”皆曰:“諾。

    ” ①所疾苦:所痛苦的事。

    ②河伯:河神。

    ③三老:古代掌教化的鄉官。

    ④常歲:每年。

    賦斂:定額收費。

    ⑤祝巫:古代以祭祀神鬼,消解災禍為職業的人。

    祝,廟祝;巫,女巫。

    ⑥行視:巡視。

    小家女:貧苦人家的女兒。

    ⑦娉取:下娉娶走。

    娉,通“聘”,定婚;取同“娶”。

    ⑧缯(zēng,增):絲織品的總稱。

    绮:有花紋的絲織品。

    縠(hú,胡):有绉紋的紗。

    ⑨閑居:單獨居住。

    齋戒:祭祀前,沐浴包衣,素食,以示誠敬,稱為“齋戒”。

    ⑩治:建造。

    (11)齋宮:齋戒的住屋。

    ?張:張挂缇(tí,題):橘紅色的絲織品。

    又《正義》引顧野王雲,“厚缯也”。

    绛:深紅色。

    帷,帳子。

    (12)具:備辦。

    (13)行:經過。

    (14)粉飾:裝飾,打扮。

    (15)一床一席:一床一帳枕席之類。

    (16)益:更,更加。

    (17)又:更加。

    (18)即:假使。

    (19)溺其人民:要淹死那些不肯為河伯娶婦的老百姓。

    (20)幸:希望。

     至其時,西門豹往會之河上。

    三老、官屬、豪長者、裡父老皆會①,以人民往觀之者三二千人②。

    其巫,老女子也,已年七十。

    從弟子女十人所③,皆衣缯單衣④,立大巫後。

    西門豹曰:“呼河伯婦來,視其好醜。

    ”即将女出帷中,來至前。

    豹視之,顧謂三老、巫祝、父老曰:“是女子不好⑤,煩大巫妪為入報河伯⑥,得更求好女,後日送之。

    ”即使吏卒共抱大巫妪投之河中。

    有頃,曰:“巫妪何久也?弟子趣之⑦!”複以弟子一人投河中。

    有頃,曰:“弟子何久也?複使一人趣之!”複投一弟子河中。

    凡投三弟子⑧。

    西門豹曰:“巫妪弟子是女子也,不能白事⑨,煩三老為入白之。

    ”複投三老河中。

    西門豹簪筆磬折⑩,向河立待良久。

    長老、吏傍觀者皆驚恐。

    西門豹顧曰:“巫妪、三老不來還,奈之何?”欲複使廷掾與豪長者一人入趣之。

    皆叩頭,叩頭且破,額血流地,色如死灰。

    西門豹曰:“諾,且留待之須臾(11)。

    ”須臾,豹曰:“廷掾起矣。

    狀河伯留客之久(12),若皆罷去歸矣(13)。

    ”邺吏民大驚恐,從是以後,不敢複言為河伯娶婦。

     ①官屬:指廷掾。

    豪長者:豪紳,當地有勢力的人。

    裡父老:被選中女子的同裡父老們。

    ②以:與,及。

    ③從弟子女十人所:随從的女弟子約有十來個。

    所,許。

    ④衣:穿(衣服)。

    缯單衣:絹制的單衣。

    ⑤是:此、這。

    ⑥妪:年老的女人。

    ⑦趣:通“促”。

    催促。

    ⑧凡:總共。

    ⑨不能白事:不會把事情傳達清楚。

    ⑩簪筆磬折:帽子上插着類似一毛一筆的簪子,像石磬那樣彎着腰,做出畢敬的樣子。

    (11)且:姑且。

    須臾:片刻、一會兒。

    (12)狀:推測之辭,猶今語“看情況”、“看樣子”。

    (13)若:汝,你,你們。

     西門豹即發民鑿十二渠①,引河水灌民田,田皆溉②。

    當其時,民治渠少煩苦③,不欲也。

    豹曰:“民可以樂成④,不可與慮始⑤。

    今父老子弟雖患苦我⑥,然百歲後期令父老子孫思我言⑦。

    ”至今皆得水利,民人以給足富⑧。

    十二渠經絕馳道⑨,到漢之立,而長吏以為十二渠橋絕馳道⑩,相比近(11),不可。

    欲合渠水,且至馳道合三渠為一橋。

    邺民人父老不肯聽長吏,以為西門君所為也,賢君之法式不可更也(12)。

    長吏終聽置之(13)。

    故西門豹為邺令,名聞天下,澤流後世,無絕已時(14),幾可謂非賢大夫哉!(15) ①發民:征集百姓。

    ②溉:灌溉。

    ③少:稍微。

    ④以:與。

    樂成:樂于成功,共享成果。

    ⑤慮始:籌劃商量新事物的開創。

    ⑥患苦:厭惡、憎恨。

    ⑦期:希望。

    ⑧給足:供給豐足。

    ⑨經絕:橫斷,截斷。

    ⑩長吏:指縣裡主要官吏。

    (11)比近:靠近,挨近。

    (12)法式:法度,規範。

    更:變革,改動。

    (13)置:擱置,放棄。

    (14)無絕已時:沒有斷絕終了的時候。

    已,完了。

    (15)幾:通“豈”,難道。

     傳曰:“子産治鄭,民不能欺①;子賤治單父,民不忍欺②;西門豹治邺,民不敢欺③。

    ”三子之才能誰最賢哉?辨治者當能别之。

     ①子産治鄭事,見卷一百一十九《循吏列傳》。

    《索引》謂子産治鄭之所以人不能欺,是因為他“仁而且明”。

    ②子賤治單父,卷六十七《仲尼弟子列傳》略及其事。

    另據《說苑》雲,宓(其姓也)子賤治單父,身不下堂,唯彈琴而已。

    但單父卻治理得很好。

    巫馬期也曾治單父,并且有成效,可他卻是“以星出,以星入”,即通過披星戴月地幹,才把單父治理好的。

    巫馬期問其故,子賤說:我是任人,你是任力;而任力者勞,任人者逸。

    《索引》評及子賤事時說:“子賤為政清淨,唯彈琴,三年不下堂而化,是人見思,故不忍欺之。

    ”③《索引》評及西門豹治邺事時說:“豹以威化禦俗,故人不敢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