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稽列傳第六十六

關燈
上磕頭,把頭都磕破了,血流在地上,臉色如死灰一樣。

    西門豹說:“好吧,暫且等待一會兒。

    ”待了一會兒,西門豹說:“廷掾起來吧。

    看情景河神留客太久了,你們都離開這裡回家吧。

    ”邺縣的官吏、百姓都很害怕,從此以後,不敢再說替河神娶媳婦了。

     西門豹就征發百姓開鑿了十二條渠道,引漳河水澆灌農田,農田都得到灌溉。

    在開鑿河渠時,老百姓開渠多少是有些勞苦的,不很願意幹。

    西門豹說:“百姓可以同他們安享其成,卻不可以同他們謀劃事業的開創。

    現在父老子弟雖然以為我給他們帶來辛苦,但是百年以後,希望讓父老子弟們再想想我所說的話。

    ”直到現在,那裡都得到河水的利益,百姓因此富裕起來。

    十二條河渠橫穿禦道,到漢朝建立時,地方官吏認為十二條河渠上的橋梁截斷了禦道,彼此相距又很近,不行。

    想要合并渠水,并且把流經禦道的那段,三條渠水合為一條,隻架一橋。

    邺地的百姓不肯聽從地方官吏的意見,認為那些渠道是經西門先生規劃開鑿的,賢良長官的法度規範是不能更改的。

    地方長官終于聽取了大家的意見,放棄了并渠計劃。

    所以西門豹做邺縣令,名聞天下,恩德流傳後世,難道能說他不是賢大夫嗎? 古書上說:“子産治理鄭國,百姓不能欺騙他;子賤治理單父,百姓不忍心欺騙他;西門豹治理邺縣,百姓不敢欺騙他。

    ”他們三個人的才能,誰最高明呢?研究治道的人,當會分辨出來。

     【原文】【注解】 孔子曰:“六藝于治一也①。

    《禮》以節人②,《樂》以發和③,《書》以道事④,《詩》以達意,《易》以神化⑤,《春秋》以義⑥。

    ”太史公曰:“天道恢恢⑦,豈不大哉!談言微中⑧,亦可以解紛⑨。

    ” ①六藝:即六經,指《禮》、《樂》、《書》、《詩》、《易》、《春秋》,是儒家的經典著作。

    ②節人:指節制、規範人的言行。

    ③發和:促進和諧。

    ④道事:指記述往古事迹和典章制度。

    ⑤神化:窺一探神奇變化。

    ⑥義:正義。

    ⑦恢恢:廣闊無垠。

    ⑧談言微中:談話微妙而切中事理。

    ⑨解紛:解除糾紛。

     淳于髡者,齊之贅婿也①。

    長不滿七尺,滑稽多辯,數使諸侯②,未嘗屈辱。

    齊威王之時喜隐③,好為一婬一樂長夜之飲,沉湎不治④,委政卿大夫。

    百官荒亂,諸侯并侵⑤,國且危亡,在于旦暮,左右莫敢谏。

    淳于髡說之以隐曰⑥:“國中有大一鳥,止王之庭,三年不蜚又不鳴⑦,王知此鳥何也?”王曰:“此鳥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于是乃朝諸縣令長七十二人⑧,賞一人,誅一人,奮兵而出⑨。

    諸侯振驚⑩,皆還齊侵地。

    盛行三十六年。

    語在《田完世家》中(11)。

     ①贅婿:入贅于女家的女婿。

    ②數:屢次。

    ③喜隐:喜歡說隐語,隐語即謎語。

    ④沉湎:指陶醉于飲酒之中。

    不治:不問政事。

    ⑤并侵:都來侵犯。

    ⑥說之以隐:用隐語來遊說齊威王。

    說,勸說,說服。

    ⑦蜚(fēi):同“飛”。

    ⑧縣令長:縣的行政長官,人口萬戶以上的縣,稱令;人口不及萬戶的縣,稱長。

    ⑨奮兵:舉兵。

    ⑩振:通“震”。

    (11)《田完世家》:即《田敬仲完世家》,在卷四十六。

     威王八年①,楚大發兵加齊②。

    齊王使淳于髡之趙請救兵③,赍金百斤④,車馬十驷⑤。

    淳于髡仰天大笑,冠纓索絕⑥。

    王曰:“先生少之乎?”髡曰:“何敢!”王曰:“笑豈有說乎?”髡曰:“今者臣從東方來,見道傍有禳田者⑦,一操一一豚蹄⑧,酒一盂,祝曰:‘瓯窭滿篝⑨,污邪滿車⑩,五谷蕃熟(11),穰穰滿家(12)。

    ’臣見其所持者狹而所欲者奢(13),故笑之。

    ”于是齊威王乃益赍黃金千溢(14),白璧十雙(15),車馬百驷。

    髡辭而行,至趙。

    趙王與之一精一兵十萬(16),革車千乘(17)。

    楚聞之,夜引兵而去。

     ①威王八年:前371年。

    ②加齊:侵犯齊境。

    加:陵壓、覆蓋。

    ③之:往、到。

    ④赍(jī,基):攜帶。

    ⑤驷:古代同一輛車駕四匹馬叫一驷。

    ⑥冠纓索絕:結縛帽子的帶子盡都迸斷。

    纓:系帽用的帶子。

    索:盡。

    絕:斷。

    ⑦傍:通“旁”。

    禳田者:祈禱田神的人。

    禳,古代以祭禱消除災禍的一種迷信活動。

    ⑧豚蹄:豬蹄⑨瓯窭滿篝:高地上收獲的谷物盛滿篝籠。

    瓯窭,猶杯窭,形容高地狹小之處。

    篝:竹籠。

    ⑩污邪:低窪田地。

    (11)蕃熟:茂盛豐熟。

    (12)穰穰:豐盛、衆多的樣子。

    (13)狹:少。

    奢:多。

    (14)溢:通“镒”。

    古代的重量單位。

    二十兩為一镒,一說二十四兩為一镒。

    (15)璧:平而圓、中心有孔的玉。

    禮器。

    (16)趙王:指趙成侯趙仲。

    (16)革車:裹有皮革的重戰車。

     威王大說①,置酒後宮,召髡賜之酒。

    問曰:“先生能飲幾何而醉?對曰:“臣飲一鬥亦醉,一石亦醉。

    ”威王曰:“先生飲一鬥而醉,惡能飲一石哉②!其說可得聞乎?”髡曰:“賜酒大王之前,執法在旁,禦使在後,髡恐懼俯伏而飲,不過一鬥徑醉矣③。

    若親有嚴客④,髡帣?鞠?⑤,侍酒于前,時賜餘瀝⑥,奉觞上壽⑦,數起,飲不過二鬥徑醉矣。

    若朋友交遊,久不相見,卒然相睹⑧,歡然道故⑨,私情相語⑩,飲可五六鬥徑醉矣。

    若乃州闾之會(11),男一女雜坐,行酒稽留(12),六博投壺(13),相引為曹(14),握手無罰,目眙不禁(15),前有堕珥(16),後有遺簪(17),髡竊樂此(18),飲可八鬥而醉二參(19)。

    日暮酒闌(20),合尊促坐(21),男一女同席,履舄交錯(22),杯盤狼藉(23),堂上燭滅,主人留髡而送客,羅襦襟解(24),微聞芗澤(25),當此之時,髡心最歡,能飲一石。

    故曰酒極則亂,樂極則悲;萬事盡然。

    ”言不可極,極之而衰。

    以諷谏焉(26)。

    齊王曰:“善。

    ”乃罷長夜之飲,以髡為諸侯主客(27)。

    宗室置酒,髡嘗在側(28)。

     其後百餘年,楚有優孟(29)。

     ①說:同“悅”。

    喜歡、高興。

    ②惡:如何、怎麼。

    ③徑:直,就。

    ④嚴客:尊客。

    嚴:尊嚴,敬重。

    ⑤帣?:卷着袖子。

    帣:約束袖子。

    ?:臂套。

    鞠?(jì,忌):彎腰跪着。

    ?,同“跽”,即長跪,挺一直上身,雙膝着地。

    ⑥餘瀝:殘酒。

    ⑦奉:捧。

    觞:盛酒器。

    ⑧卒然:突然。

    卒,通“猝”。

    ⑨道故:話舊,追述往事。

    ⑩私情相語:彼此傾吐心裡的話。

    (11)若乃:至于。

    州闾:鄉裡。

    (12)行酒:依次飲酒。

    稽留:延長,停留。

    (13)六博:古代的一種博戲。

    共十二個棋子,黑、白各六,兩人對博每人各六棋,故名。

    投壺:古代宴會的遊戲,賓主依次往一種特制壺投矢,以投中多少決勝負,(14)曹:侪輩。

    這裡猶夥伴。

    (15)眙:直視,瞪着眼。

    (16)堕珥:掉在地上的耳環。

    (17)遺簪:丢失的發簪。

    (18)竊:暗自,私下。

    (19)參(sān,三):猶“三”。

    (20)闌:盡。

    (21)合尊:把殘餘的酒并為一樽。

    尊,即樽,酒器。

    促坐:擠在一起坐。

    (22)履舄(xī西)交錯:這裡指男一女的鞋子錯雜地放在一起。

    履:鞋子。

    舄:木屐。

    (23)狼藉:雜亂無章。

    (24)羅襦:薄羅的短衣或短襖,(25)芗澤:濃濃的香氣。

    芗,同“香”。

    (26)諷谏:用婉言隐語來勸誡别人。

    (27)諸侯主客:接待各諸侯國賓客的交際官。

    (28)嘗:通“常”。

    (29)優孟:優,演戲的人。

    孟,是其字。

     優孟,故楚之樂人也①。

    長八尺,多辯,常以談笑諷谏②。

    楚莊王之時,有所一愛一馬,衣以文繡③,置之華屋之下④,席以露一床一⑤,啖以棗脯⑥。

    馬病肥死,使群臣喪之⑦,欲以棺槨大夫禮葬之⑧。

    左右争之,以為不可。

    王下令曰:“有敢以馬谏者,罪至死。

    ”優孟聞之,入殿門,仰天大哭。

    王驚而問其故。

    優孟曰:“馬者王之所一愛一也,以楚國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禮葬之,薄,請以人君禮葬之。

    ”王曰:“何如?”對曰:“臣請以雕玉為棺,文梓為椁⑨,楩楓豫章為題湊⑩,發甲卒為穿圹(11),老弱負土(12),齊趙陪位于前(13),韓魏翼衛其後(14),廟食太牢(15),奉以萬戶之邑(16)。

    諸侯聞之,皆知大王賤人而貴馬也。

    ”王曰“寡人之過一至此乎(17)?為之奈何?”優孟曰:“請為大王六畜葬之(18)。

    以垅竈為椁(19),銅曆為棺(20),赍以姜棗(21),薦以木蘭(22),祭以糧稻,衣以火光,葬之于人腹腸。

    ”于是王乃使以馬屬太官(23),無令天下久聞也。

     ①故:過去。

    樂人:指能歌善舞的藝人。

    ②諷谏:以婉言隐語進行勸谏。

    ③文繡:華美的刺繡品。

    ④華屋:華麗的屋宇。

    ⑤露一床一:沒有帳幔的一床一。

    ⑥啖:喂。

    ⑦喪:治喪,服喪。

    ⑧椁:棺材外面套的大棺材。

    ⑨文梓:紋理細緻的梓木。

    ⑩楩、楓、豫、章:都是有名的貴重木材。

    章,通“樟”。

    題湊:下葬時将木材累積在棺外,用來護棺。

    木頭都向内,叫做題湊。

    題,頭;湊,聚。

    (11)穿圹:挖掘墓一穴一。

    (12)負土:背土築墳。

    (13)陪位:列在從祭之位。

    (14)翼衛:護衛。

    (15)廟食太牢:為死馬建立祠廟,用太牢禮祭祀。

    太牢,牛、羊、豬各一頭,是最高的祭禮。

    (16)奉:供奉祭祀。

    (17)一至此乎:竟到這種地步嗎?一:乃、竟。

    (18)六畜葬之:當畜生來葬送它。

    六畜,指馬、牛、羊、雞、犬、豬。

    (19)垅竈:用土堆成的竈。

    (20)銅曆:大銅鍋。

    曆,通“鬲(lì,力)”,鼎一類的東西。

    (21)赍:通“劑”,調配。

    (22)薦:托付,墊進。

    木蘭:香料。

    (23)屬:交付。

     楚相孫叔敖知其賢人也,善待之。

    病且死①,屬其子曰②:“我死,汝必貧困。

    若往見優孟③,言我孫叔敖之子也。

    ”居數年④,其子窮困負薪⑤,逢優孟,與言曰:“我,孫叔敖子也。

    父且死時,屬我貧困往見優孟。

    ”優孟曰:若無遠有所之⑥。

    ”即為孫叔敖衣冠,抵掌談語⑦。

    歲餘,像孫叔敖,楚王及左右不能别也。

    莊王置酒,優孟前為壽⑧。

    莊王大驚,以為孫叔敖複生也,欲以為相。

    優孟曰:“請歸與婦計之⑨,三日而為相。

    ”莊王許之。

    三日後,優孟複來。

    王曰:“婦言謂何?”孟曰:“婦言慎無為⑩,楚相不足為也。

    如孫叔敖之為楚相,盡忠為廉以治楚,楚王得以霸。

    今死,其子無立錐之地(11),貧困負薪以自飲食(12)。

    必如孫叔敖,不如自一殺。

    ”因歌曰:“山居耕田苦,難以得食。

    起而為吏,身貧鄙者餘财,不顧恥辱。

    身死家室富,又恐受赇枉法(13),為一奸一觸大罪,身死而家滅。

    貪吏安可為也!念為廉史,奉法守職,竟死不敢為非(14)。

    廉吏安可為也!楚相孫叔敖持廉至死(15),方今妻子窮困負薪而食,不足為也(16)!”于是莊王謝優孟(17),乃召孫叔敖子,封之寝丘四百戶,以奉其祀。

    後十世不絕。

    此知可以言時矣(18)。

     其後二百馀年,秦有優旃(19)。

     ①且死:将死,臨終。

    ②屬(zhǔ,囑):同“囑”。

    叮囑。

    ③若:你。

    ④居:常用于“有頃”、“久之”、“頃之”等前面,表示相隔一段時間。

    居數年,即過了幾年。

    ⑤負薪:背柴販賣。

    ⑥若無遠有所之:你不要遠往他處。

    無,通“毋”,不要。

    ⑦抵掌:擊掌。

    抵:拍,擊。

    今作“扺掌”。

    此句是說優孟摹仿孫叔敖的言談舉止。

    ⑧為壽:敬酒祝福。

    ⑨請歸與婦計之:請讓我回家跟妻子商議這件事。

    計:盤算,謀劃。

    ⑩慎無為:千萬不要幹。

    慎:表示告誡,猶今語“千萬”。

    ?(11)無立錐之地:沒有可以插一個鐵錐尖端那麼大的地方,極言赤貧。

    (12)自飲食:自己為自己吃喝。

    (13)赇:賄賂。

    (14)竟死:到死。

    竟:從頭至尾。

    (15)持廉:堅持廉潔的一操一守。

    (16)不足為:不值得幹。

    足:配,值得。

    (17)謝:認錯。

    (18)知可以言時:其智可以說得正合時宜。

    知,通“智”,智慧。

    (19)優旃:字旃的優人。

     優旃者,秦倡①,侏儒也。

    善為笑言,然合于大道。

    秦始皇時,置酒而天雨,陛楯者皆沾寒③。

    優旃見而哀之③,謂之曰:“汝欲休乎④?”陛楯者皆曰:“幸甚。

    ”優旃曰:“我即呼汝⑤,汝疾應曰諾⑥。

    ”居有頃,殿上上壽呼萬歲。

    優旃臨檻大呼曰:“陛楯郎!”郎曰:“諾。

    ”優旃曰:“汝雖長,何益,幸雨立。

    我雖短也,幸休居。

    ”于是始皇使陛楯者得半相代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