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稽列傳第六十六
關燈
小
中
大
東方朔剛到長安時,到公車府那裡上書給皇帝,共用了三千個木簡。
公車府派兩個人一起來擡他的奏章,剛好擡得起來。
武帝在宮内閱讀東方朔的奏章,需要停閱時,便在那裡劃個記号,讀了兩個月才讀完。
武帝下令任命東方朔為郎官,他經常在皇上身邊侍奉。
屢次叫他到跟前談話,武帝從未有過不高興的。
武帝時常下诏賜他禦前用飯。
飯後,他便把剩下的肉全都揣在懷裡帶走,把衣服都弄髒了。
皇上屢次賜給他綢絹,他都是肩挑手提地拿走。
他專用這些賜來的錢财綢絹,娶長安城中年輕漂亮的女子為妻。
大多娶過來一年光景便抛棄了,再娶一個。
皇上所賞賜的錢财完全用在女人身上。
皇上身邊的侍臣有半數稱他為“瘋子”。
武帝聽到了說:“假如東方朔當官行一事沒有這些荒唐行為,你們哪能比得上他呢?”東方朔保舉他的兒子做郎官,又升為侍中的谒者,常常銜命奉使,公出辦事。
一天東方朔從殿中經過,郎官們對他說:“人們都以為先生是位狂人。
”東方朔說:“像我這樣的人,就是所謂在朝廷裡隐居的人。
古時候的人,都是隐居在深山裡。
”他時常坐在酒席中,酒喝得暢快時,就爬在地上唱道:“隐居在世俗中,避世在金馬門。
宮殿裡可以隐居起來,保全自身,何必隐居在深山之中,茅舍裡面。
”所謂金馬門,就是宦者衙署的門,大門旁邊有銅馬,所以叫做“金馬門”。
當時正值朝廷召集學宮裡的博士先生們參與議事,大家一同诘難東方朔說:“蘇秦、張儀偶然遇到大國的君主,就能居于卿相的地位,恩澤留傳後世。
現在您老先生研究先王治國禦臣的方術,仰慕聖人立身處世的道理,熟習《詩》《書》和諸子百家的言論,不能一一例舉。
又有文章著作,自以為天下無雙,就可以稱是見多識廣、聰敏才辯了。
可是您竭盡全力、忠心耿耿地事奉聖明的皇帝,曠日持久,累積長達數十年,官銜不過是個侍郎,職位不過是個衛士,看來您還有不夠檢點的行為吧?這是什麼原因呢?”東方朔說:“這本來就不是你們所能完全了解的。
那時是一個時代,現在是另一個時代,怎麼可以相提并論呢?張儀、蘇秦的時代,周朝十分衰敗,諸侯都不去朝見周天子,用武力征伐奪取權勢,用軍事手段相互侵犯,天下兼并為十二個諸侯國,勢力不相上下,得到士人的就強大,失掉士人的就滅亡,所以對士人言聽計從,使士人身居高位,恩譯留傳後代,子孫長享榮華。
如今不是這樣。
聖明的皇帝在上執掌朝政,恩澤遍及天下,諸侯歸順服從,威勢震懾四方,将四海之外的疆土連接成像坐席那樣的一片樂土,比倒放的盤盂還要安穩,天下統一,融為一體,凡有所舉動,都如同在手掌中轉動一下那樣輕而易舉。
賢與不賢,憑什麼來辨别呢?當今因天下廣大,士民衆多,竭盡一精一力,奔走遊說,就如輻條湊集到車毂一樣,競相集中到京城裡向朝庭獻計獻策的人,數也數不清。
盡避竭力仰慕道義,仍不免被衣食所困,有的竟連進身的門路也找不到。
假使張儀、蘇秦和我同生在當今時代,他們連一個掌管舊制舊例等故事的小辟都得不到,怎麼敢期望做常侍郎呢?古書上說:‘天下沒有災害,即使有聖人,也沒有地方施展他的才華;君臣上下和睦同心,即使有賢人,也沒有地方建立他的功業。
’所以說,時代不同,事情也就随之而有所變化。
盡避如此,怎麼可以不努力去修養自身呢?《詩》說:‘在宮内敲鐘,聲音可以傳到外面。
’‘鶴在遙遠的水澤深處鳴叫,聲音可以傳到天上。
’如果能夠修養自身,還擔憂什麼不能獲得榮耀!齊太公親身實行仁義七十二年,遇到周文王,才得以施行他的主張,封在齊國,其思想影響留傳七百年而不斷絕。
這就是士人所以日日夜夜,孜孜不倦,研究學問,推行自己的主張,而不敢停止的原因。
如今世上的隐士,一時雖然不被任用,卻能超然自立,孑然獨處,遠觀許由,近看接輿,智謀如同範蠡,忠誠可比伍子胥,天下和平,修身自持,而卻寡朋少侶,這本來是件很平常的事情。
你們為什麼對我有疑慮呢?”于是那些先生們一聲不響,無話回答了。
建章宮後閣的雙重欄杆中,有一隻動物跑出來,它的形狀像麋鹿。
消息傳到宮中,武帝親自到那裡觀看。
問身邊群臣中熟悉事物而又通曉經學的人,沒有一個人能知道它是什麼動物。
下诏叫東方朔來看。
東方朔說:“我知道這個東西,請賜給我美酒好飯讓我飽餐一頓,我才說。
”武帝說:“可以。
”吃過酒飯,東方朔又說:“某處有公田、魚池和葦塘好幾頃,陛下賞賜給我,我才說。
”武帝說:“可以。
”于是東方朔才肯說道:“這是叫驺牙的動物。
遠方當有前來投誠的事,因而驺牙便先出現。
它的牙齒前後一樣,大小相等而沒有大牙,所以叫它驺牙。
”後來過了一年左右,匈奴混邪王果然帶領十萬人來歸降漢朝。
武帝于是又賞賜東方朔很多錢财。
到了晚年。
東方朔臨終時,規勸武帝說:“《詩經》上說‘飛來飛去的蒼蠅,落在籬笆上面。
慈祥善良的君子,不要聽信讒言。
’‘讒言沒有止境,四方鄰國不得安甯。
’希望陛下遠離巧言谄媚的人,斥退他們的讒言。
”武帝說:“如今回過頭來看東方朔,僅僅是善于言談嗎?”對此感到驚奇。
過了不久,東方朔果然病死了。
古書上說:“鳥到臨死時,它的叫一聲特别悲哀;人到臨終時,它的言語非常善良。
”說的就是這個意思吧。
漢武帝時,大将軍衛青是衛皇後的哥哥,被封為長平侯。
他帶領軍隊出擊匈奴,追到餘吾水邊才返回,斬殺大量敵兵,捕獲許多俘虜,立下戰功,勝利歸來,武帝下令賞賜黃金千斤。
大将軍從宮門出來,齊地人東郭先生以方士身分在公車府候差,當道攔住衛将軍的車馬,拜見說:“有事禀告大将軍。
”衛将軍停在車前,東郭先生靠在車旁說:“王夫人新近得到皇帝的一寵一愛一,家裡貧困。
如今将軍獲得黃金千斤,如果用其中的一半送給王夫人的父母,皇上知道了一定很高興。
這就是所謂巧妙而便捷的計策啊。
”衛将軍感謝他說:“先生幸虧把這便捷的計策告訴我,一定遵從指教。
”于是衛将軍就用五百斤黃金作為給王夫人父母的贈禮。
王夫人将此事告訴了武帝。
武帝說:“大将軍不懂得做這件事。
”問衛青從哪裡得來的計策,回答說:“從候差的東郭先生那裡得來的。
”于是下令召見東郭先生,任命他為郡都尉。
東郭先生長期在公車府候差,貧困饑寒,衣服破舊,鞋子也不完好。
走在雪地裡,鞋子有面無底,腳全都踩在地上。
過路人嘲笑他,東郭先生回答他們說:“誰能穿鞋走在雪地裡,讓人看去,鞋上面是鞋子,鞋子下面竟像人的腳呢?”等到他被任命為俸祿二千石的官,佩帶着青绶,走出宮門,去辭謝他的主人時,舊時同他一起候差的,都分批的在都城郊外為他餞行。
一路榮華顯耀,名揚當代。
這就是所謂的身穿粗布衣服,懷裡卻揣着珍寶的人。
當他貧困時,大家都不理睬他;等到他顯貴時,就争着去依附他。
俗話說:“相馬因其外表消瘦而漏掉良馬,相士因其外貌貧困而漏失人才。
”難道說的就是這種情景嗎? 王夫人病重,皇上親自探望,問她說:“你的兒子應當封為王,你要封他在哪裡呢?”回答說:“希望封在洛陽。
”皇上說:“不行。
洛陽有兵器庫、大糧倉,又位于交通關口,是天下的咽喉要道。
從先帝以來,相傳不在洛陽一帶封王。
不過關東一帶的封國,沒有比齊國更大的,可以封他為齊王。
”王夫人用手拍着頭,口呼:“太幸運了”。
王夫人死後,就稱為“齊王太後逝世”。
從前,齊王派淳于髡去楚國進獻黃鹄。
出了都城門,中途那隻黃鹄飛走了,他隻好托着空籠子,編造了一篇假話,前去拜見楚王說:“齊王派我來進獻黃鹄,從水上經過,不忍心黃鹄幹竭,放出讓它喝水,不料離開我飛走了。
我想要刺腹或勒脖子而死,又擔心别人非議大王因為鳥獸的緣故緻使士人自一殺。
黃鹄是羽一毛一類的東西,相似的很多,我想買一個相似的來代替,這既不誠實,又欺騙了大王。
想要逃奔到别的國家去,又痛心齊楚兩國君主之間的通使由此斷絕。
所以前來服罪,向大王叩頭,請求責罰。
”楚王說:“很好,齊王竟有這樣忠信的人。
”用厚禮賞賜淳于髡,财物比進獻黃鹄多一倍。
漢武帝時,召北海郡太守到皇帝行宮。
有個執掌文書的府吏王先生,自動請求與太守一同前往,說:“我會對您有好處。
”太守答應了他。
太守府中的許多府吏、功曹禀告說:“王先生一愛一喝酒,閑話多,務實少,恐怕不宜同行。
”太守說:“王先生想要去,不好違背他的意願。
”于是就和他一同去了。
來到宮門外,在宮府門待命。
王先生隻顧揣着錢買酒,與衛隊長官叙飲,整天醉醺醺的,不去看望太守。
太守入宮拜見皇上。
王先生對守門郎官說:“請替一我呼喚我們太守到宮門口來,跟他遠遠地講幾句話。
”守門郎官替他去呼喚太守。
太守出來,看見了王先生。
王先生說:“皇上假如問您如何治理北海郡,使那裡沒有盜賊,您對答些什麼呢?”太守回答說:“選擇賢能的人,按照他們的能力分别任用,獎賞才能超群的,處罰不圖上進的。
”王先生說:這樣對答是自己稱頌自己,自己誇耀功勞,不行啊。
希望您回答說:不是臣的力量,完全是陛下神明威武發生的作用。
”太守說:“好吧。
”太守被召進宮中,走到殿下,有诏令問他說:“你是怎麼治理北海郡,使盜賊不敢泛起的?”太守叩頭回答說:“這不是臣的力量,完全是陛下神明威武發生的作用。
”武帝大笑說:“啊呀!那裡學得長者的言語而稱頌起來?何處聽來的?”太守回答說:“是文學卒史教給的。
”武帝說:“他現在何處?”太守回答說:“在宮府門外。
”武帝下诏召見,任命王先生為水衡丞,北海太守做水衡都尉。
古書上說:“美好的言辭可以出賣,高貴的品行可以超人。
君子用美言贈人,小人以錢财送人。
” 魏文侯的時候,西門豹做邺縣令。
西門豹到了邺縣,召集年高而有名望的人,詢問民間感痛苦的事情。
那些人回答說:“苦于給河神娶媳婦,因為這個緣故弄得貧困。
”西門豹問其原因,回答說:“邺地的三老、廷掾常年向百姓征收賦稅,收取他們的錢達數百萬之多,用其中的二三十萬為河神娶媳婦,再同廟祝、巫婆一同瓜分其餘的錢,拿回家去。
那期間,巫婆四處巡視,見到貧苦人家的女兒中長得漂亮的,就說這應該做河神的媳婦,當即下聘禮娶走。
為她洗澡沐浴,給她縫制新的綢絹衣服,獨住下來,靜心養一性一,替她在河邊蓋起齋居的房子,挂上大紅厚絹的帳子,讓女孩住在裡面。
又給她宰牛造酒準備飯食,折騰十幾天。
到時,大家一同來裝點乘浮之具,像出嫁女兒的一床一帳枕席一樣,讓這女孩坐在上面,放到河中漂行。
起初漂在水面,漂流幾十裡就沉沒了。
那些有漂亮女子的人家,害怕大巫婆替河神娶他們的女兒,因此大多帶着女兒遠遠的逃離了。
所以城裡越來越空虛,人越來越少,更加貧困了,這種情況已經很久了。
民間俗話說:‘假如不給河神娶媳婦,河水沖來淹沒田産,淹死那些老百姓。
’”西門豹說:“等到為河神娶媳婦時,請三老、巫婆、父老們到河邊去送新一娘一,也希望來告訴我,我也要去送新一娘一。
”大家說:“是。
” 到了那一天,西門豹到河邊同大家相會。
三老、官吏、豪紳以及鄉間的父老們都到了,連同觀看的百姓共二三千人。
那個大巫婆是個老太婆,年紀已有七十歲。
随從的女弟子十幾個,都穿着綢子單衣,站在大巫婆後面。
西門豹說:“叫河神的媳婦過來,看看她美不美。
”巫婆們就将新一娘一從帳子裡扶出,來到西門豹面前。
西門豹看了看,回頭對三老、廟祝、巫婆及父老們說:“這個女孩不美,煩勞大巫婆到河中報告河神,需要調換一個漂亮女孩,後天送她來。
”就讓士兵一齊抱起大巫婆投進河裡。
過了一會兒,西門豹說:“大巫婆怎麼一去這麼久,還不回來呢?徒弟去催促她一下。
”又把一個徒弟投進河中。
過了一會兒,又說:“徒弟怎麼一去這麼久不回來呢?再派一個人去催促她們!”又把一個徒弟投進河裡。
總共投進河裡三個徒弟。
西門豹說:“巫婆、徒弟是女人,不會禀告事由,煩勞三老替一我進去禀告河神。
”又把三老投進河裡。
西門豹頭上插着筆,彎着腰,面對河水站着等了很長時間。
長者、官吏和旁觀者都非常害怕。
西門豹回頭說:“巫婆、三老不回來,怎麼辦?”想再派廷掾和一個豪紳進去催促他們。
廷掾和豪紳都跪在地
公車府派兩個人一起來擡他的奏章,剛好擡得起來。
武帝在宮内閱讀東方朔的奏章,需要停閱時,便在那裡劃個記号,讀了兩個月才讀完。
武帝下令任命東方朔為郎官,他經常在皇上身邊侍奉。
屢次叫他到跟前談話,武帝從未有過不高興的。
武帝時常下诏賜他禦前用飯。
飯後,他便把剩下的肉全都揣在懷裡帶走,把衣服都弄髒了。
皇上屢次賜給他綢絹,他都是肩挑手提地拿走。
他專用這些賜來的錢财綢絹,娶長安城中年輕漂亮的女子為妻。
大多娶過來一年光景便抛棄了,再娶一個。
皇上所賞賜的錢财完全用在女人身上。
皇上身邊的侍臣有半數稱他為“瘋子”。
武帝聽到了說:“假如東方朔當官行一事沒有這些荒唐行為,你們哪能比得上他呢?”東方朔保舉他的兒子做郎官,又升為侍中的谒者,常常銜命奉使,公出辦事。
一天東方朔從殿中經過,郎官們對他說:“人們都以為先生是位狂人。
”東方朔說:“像我這樣的人,就是所謂在朝廷裡隐居的人。
古時候的人,都是隐居在深山裡。
”他時常坐在酒席中,酒喝得暢快時,就爬在地上唱道:“隐居在世俗中,避世在金馬門。
宮殿裡可以隐居起來,保全自身,何必隐居在深山之中,茅舍裡面。
”所謂金馬門,就是宦者衙署的門,大門旁邊有銅馬,所以叫做“金馬門”。
當時正值朝廷召集學宮裡的博士先生們參與議事,大家一同诘難東方朔說:“蘇秦、張儀偶然遇到大國的君主,就能居于卿相的地位,恩澤留傳後世。
現在您老先生研究先王治國禦臣的方術,仰慕聖人立身處世的道理,熟習《詩》《書》和諸子百家的言論,不能一一例舉。
又有文章著作,自以為天下無雙,就可以稱是見多識廣、聰敏才辯了。
可是您竭盡全力、忠心耿耿地事奉聖明的皇帝,曠日持久,累積長達數十年,官銜不過是個侍郎,職位不過是個衛士,看來您還有不夠檢點的行為吧?這是什麼原因呢?”東方朔說:“這本來就不是你們所能完全了解的。
那時是一個時代,現在是另一個時代,怎麼可以相提并論呢?張儀、蘇秦的時代,周朝十分衰敗,諸侯都不去朝見周天子,用武力征伐奪取權勢,用軍事手段相互侵犯,天下兼并為十二個諸侯國,勢力不相上下,得到士人的就強大,失掉士人的就滅亡,所以對士人言聽計從,使士人身居高位,恩譯留傳後代,子孫長享榮華。
如今不是這樣。
聖明的皇帝在上執掌朝政,恩澤遍及天下,諸侯歸順服從,威勢震懾四方,将四海之外的疆土連接成像坐席那樣的一片樂土,比倒放的盤盂還要安穩,天下統一,融為一體,凡有所舉動,都如同在手掌中轉動一下那樣輕而易舉。
賢與不賢,憑什麼來辨别呢?當今因天下廣大,士民衆多,竭盡一精一力,奔走遊說,就如輻條湊集到車毂一樣,競相集中到京城裡向朝庭獻計獻策的人,數也數不清。
盡避竭力仰慕道義,仍不免被衣食所困,有的竟連進身的門路也找不到。
假使張儀、蘇秦和我同生在當今時代,他們連一個掌管舊制舊例等故事的小辟都得不到,怎麼敢期望做常侍郎呢?古書上說:‘天下沒有災害,即使有聖人,也沒有地方施展他的才華;君臣上下和睦同心,即使有賢人,也沒有地方建立他的功業。
’所以說,時代不同,事情也就随之而有所變化。
盡避如此,怎麼可以不努力去修養自身呢?《詩》說:‘在宮内敲鐘,聲音可以傳到外面。
’‘鶴在遙遠的水澤深處鳴叫,聲音可以傳到天上。
’如果能夠修養自身,還擔憂什麼不能獲得榮耀!齊太公親身實行仁義七十二年,遇到周文王,才得以施行他的主張,封在齊國,其思想影響留傳七百年而不斷絕。
這就是士人所以日日夜夜,孜孜不倦,研究學問,推行自己的主張,而不敢停止的原因。
如今世上的隐士,一時雖然不被任用,卻能超然自立,孑然獨處,遠觀許由,近看接輿,智謀如同範蠡,忠誠可比伍子胥,天下和平,修身自持,而卻寡朋少侶,這本來是件很平常的事情。
你們為什麼對我有疑慮呢?”于是那些先生們一聲不響,無話回答了。
建章宮後閣的雙重欄杆中,有一隻動物跑出來,它的形狀像麋鹿。
消息傳到宮中,武帝親自到那裡觀看。
問身邊群臣中熟悉事物而又通曉經學的人,沒有一個人能知道它是什麼動物。
下诏叫東方朔來看。
東方朔說:“我知道這個東西,請賜給我美酒好飯讓我飽餐一頓,我才說。
”武帝說:“可以。
”吃過酒飯,東方朔又說:“某處有公田、魚池和葦塘好幾頃,陛下賞賜給我,我才說。
”武帝說:“可以。
”于是東方朔才肯說道:“這是叫驺牙的動物。
遠方當有前來投誠的事,因而驺牙便先出現。
它的牙齒前後一樣,大小相等而沒有大牙,所以叫它驺牙。
”後來過了一年左右,匈奴混邪王果然帶領十萬人來歸降漢朝。
武帝于是又賞賜東方朔很多錢财。
到了晚年。
東方朔臨終時,規勸武帝說:“《詩經》上說‘飛來飛去的蒼蠅,落在籬笆上面。
慈祥善良的君子,不要聽信讒言。
’‘讒言沒有止境,四方鄰國不得安甯。
’希望陛下遠離巧言谄媚的人,斥退他們的讒言。
”武帝說:“如今回過頭來看東方朔,僅僅是善于言談嗎?”對此感到驚奇。
過了不久,東方朔果然病死了。
古書上說:“鳥到臨死時,它的叫一聲特别悲哀;人到臨終時,它的言語非常善良。
”說的就是這個意思吧。
漢武帝時,大将軍衛青是衛皇後的哥哥,被封為長平侯。
他帶領軍隊出擊匈奴,追到餘吾水邊才返回,斬殺大量敵兵,捕獲許多俘虜,立下戰功,勝利歸來,武帝下令賞賜黃金千斤。
大将軍從宮門出來,齊地人東郭先生以方士身分在公車府候差,當道攔住衛将軍的車馬,拜見說:“有事禀告大将軍。
”衛将軍停在車前,東郭先生靠在車旁說:“王夫人新近得到皇帝的一寵一愛一,家裡貧困。
如今将軍獲得黃金千斤,如果用其中的一半送給王夫人的父母,皇上知道了一定很高興。
這就是所謂巧妙而便捷的計策啊。
”衛将軍感謝他說:“先生幸虧把這便捷的計策告訴我,一定遵從指教。
”于是衛将軍就用五百斤黃金作為給王夫人父母的贈禮。
王夫人将此事告訴了武帝。
武帝說:“大将軍不懂得做這件事。
”問衛青從哪裡得來的計策,回答說:“從候差的東郭先生那裡得來的。
”于是下令召見東郭先生,任命他為郡都尉。
東郭先生長期在公車府候差,貧困饑寒,衣服破舊,鞋子也不完好。
走在雪地裡,鞋子有面無底,腳全都踩在地上。
過路人嘲笑他,東郭先生回答他們說:“誰能穿鞋走在雪地裡,讓人看去,鞋上面是鞋子,鞋子下面竟像人的腳呢?”等到他被任命為俸祿二千石的官,佩帶着青绶,走出宮門,去辭謝他的主人時,舊時同他一起候差的,都分批的在都城郊外為他餞行。
一路榮華顯耀,名揚當代。
這就是所謂的身穿粗布衣服,懷裡卻揣着珍寶的人。
當他貧困時,大家都不理睬他;等到他顯貴時,就争着去依附他。
俗話說:“相馬因其外表消瘦而漏掉良馬,相士因其外貌貧困而漏失人才。
”難道說的就是這種情景嗎? 王夫人病重,皇上親自探望,問她說:“你的兒子應當封為王,你要封他在哪裡呢?”回答說:“希望封在洛陽。
”皇上說:“不行。
洛陽有兵器庫、大糧倉,又位于交通關口,是天下的咽喉要道。
從先帝以來,相傳不在洛陽一帶封王。
不過關東一帶的封國,沒有比齊國更大的,可以封他為齊王。
”王夫人用手拍着頭,口呼:“太幸運了”。
王夫人死後,就稱為“齊王太後逝世”。
從前,齊王派淳于髡去楚國進獻黃鹄。
出了都城門,中途那隻黃鹄飛走了,他隻好托着空籠子,編造了一篇假話,前去拜見楚王說:“齊王派我來進獻黃鹄,從水上經過,不忍心黃鹄幹竭,放出讓它喝水,不料離開我飛走了。
我想要刺腹或勒脖子而死,又擔心别人非議大王因為鳥獸的緣故緻使士人自一殺。
黃鹄是羽一毛一類的東西,相似的很多,我想買一個相似的來代替,這既不誠實,又欺騙了大王。
想要逃奔到别的國家去,又痛心齊楚兩國君主之間的通使由此斷絕。
所以前來服罪,向大王叩頭,請求責罰。
”楚王說:“很好,齊王竟有這樣忠信的人。
”用厚禮賞賜淳于髡,财物比進獻黃鹄多一倍。
漢武帝時,召北海郡太守到皇帝行宮。
有個執掌文書的府吏王先生,自動請求與太守一同前往,說:“我會對您有好處。
”太守答應了他。
太守府中的許多府吏、功曹禀告說:“王先生一愛一喝酒,閑話多,務實少,恐怕不宜同行。
”太守說:“王先生想要去,不好違背他的意願。
”于是就和他一同去了。
來到宮門外,在宮府門待命。
王先生隻顧揣着錢買酒,與衛隊長官叙飲,整天醉醺醺的,不去看望太守。
太守入宮拜見皇上。
王先生對守門郎官說:“請替一我呼喚我們太守到宮門口來,跟他遠遠地講幾句話。
”守門郎官替他去呼喚太守。
太守出來,看見了王先生。
王先生說:“皇上假如問您如何治理北海郡,使那裡沒有盜賊,您對答些什麼呢?”太守回答說:“選擇賢能的人,按照他們的能力分别任用,獎賞才能超群的,處罰不圖上進的。
”王先生說:這樣對答是自己稱頌自己,自己誇耀功勞,不行啊。
希望您回答說:不是臣的力量,完全是陛下神明威武發生的作用。
”太守說:“好吧。
”太守被召進宮中,走到殿下,有诏令問他說:“你是怎麼治理北海郡,使盜賊不敢泛起的?”太守叩頭回答說:“這不是臣的力量,完全是陛下神明威武發生的作用。
”武帝大笑說:“啊呀!那裡學得長者的言語而稱頌起來?何處聽來的?”太守回答說:“是文學卒史教給的。
”武帝說:“他現在何處?”太守回答說:“在宮府門外。
”武帝下诏召見,任命王先生為水衡丞,北海太守做水衡都尉。
古書上說:“美好的言辭可以出賣,高貴的品行可以超人。
君子用美言贈人,小人以錢财送人。
” 魏文侯的時候,西門豹做邺縣令。
西門豹到了邺縣,召集年高而有名望的人,詢問民間感痛苦的事情。
那些人回答說:“苦于給河神娶媳婦,因為這個緣故弄得貧困。
”西門豹問其原因,回答說:“邺地的三老、廷掾常年向百姓征收賦稅,收取他們的錢達數百萬之多,用其中的二三十萬為河神娶媳婦,再同廟祝、巫婆一同瓜分其餘的錢,拿回家去。
那期間,巫婆四處巡視,見到貧苦人家的女兒中長得漂亮的,就說這應該做河神的媳婦,當即下聘禮娶走。
為她洗澡沐浴,給她縫制新的綢絹衣服,獨住下來,靜心養一性一,替她在河邊蓋起齋居的房子,挂上大紅厚絹的帳子,讓女孩住在裡面。
又給她宰牛造酒準備飯食,折騰十幾天。
到時,大家一同來裝點乘浮之具,像出嫁女兒的一床一帳枕席一樣,讓這女孩坐在上面,放到河中漂行。
起初漂在水面,漂流幾十裡就沉沒了。
那些有漂亮女子的人家,害怕大巫婆替河神娶他們的女兒,因此大多帶着女兒遠遠的逃離了。
所以城裡越來越空虛,人越來越少,更加貧困了,這種情況已經很久了。
民間俗話說:‘假如不給河神娶媳婦,河水沖來淹沒田産,淹死那些老百姓。
’”西門豹說:“等到為河神娶媳婦時,請三老、巫婆、父老們到河邊去送新一娘一,也希望來告訴我,我也要去送新一娘一。
”大家說:“是。
” 到了那一天,西門豹到河邊同大家相會。
三老、官吏、豪紳以及鄉間的父老們都到了,連同觀看的百姓共二三千人。
那個大巫婆是個老太婆,年紀已有七十歲。
随從的女弟子十幾個,都穿着綢子單衣,站在大巫婆後面。
西門豹說:“叫河神的媳婦過來,看看她美不美。
”巫婆們就将新一娘一從帳子裡扶出,來到西門豹面前。
西門豹看了看,回頭對三老、廟祝、巫婆及父老們說:“這個女孩不美,煩勞大巫婆到河中報告河神,需要調換一個漂亮女孩,後天送她來。
”就讓士兵一齊抱起大巫婆投進河裡。
過了一會兒,西門豹說:“大巫婆怎麼一去這麼久,還不回來呢?徒弟去催促她一下。
”又把一個徒弟投進河中。
過了一會兒,又說:“徒弟怎麼一去這麼久不回來呢?再派一個人去催促她們!”又把一個徒弟投進河裡。
總共投進河裡三個徒弟。
西門豹說:“巫婆、徒弟是女人,不會禀告事由,煩勞三老替一我進去禀告河神。
”又把三老投進河裡。
西門豹頭上插着筆,彎着腰,面對河水站着等了很長時間。
長者、官吏和旁觀者都非常害怕。
西門豹回頭說:“巫婆、三老不回來,怎麼辦?”想再派廷掾和一個豪紳進去催促他們。
廷掾和豪紳都跪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