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稽列傳第六十六

關燈
範君石譯注 【說明】 這是專記滑(gǔ,古)稽人物的類傳。

    滑稽是言辭流利,正言若反,思維敏捷,沒有阻難之意。

    後世用作诙諧幽默之意。

    《太史公自序》曰:“不流世俗,不争勢利,上下無所凝滞,人莫之害,以道之用。

    作《滑稽列傳》”。

    此篇的主旨是頌揚淳于髡、優孟、優旃一類滑稽人物“不流世俗,不争勢利”的可貴一精一神,及其“談言微中,亦可以解紛”的非凡諷谏才能。

    他們出身雖然微賤,但卻機智聰敏,能言多辯,善于緣理設喻,察情取譬,借事托諷,因而其言其行起到了與“六藝于治一也”的重要作用。

     全傳貌似寫極鄙極亵之事,而開首卻從六藝入筆,可謂開宗明義。

    以下相繼寫“齊髡以一言而罷長夜之飲,優孟以一言而恤故吏之家,優旃以一言而禁暴主之欲”,均緊扣全文主旨,多用賦筆,布局一精一巧,句法奇秀,妙趣橫生,讀來令人擊節。

    李景星評論本篇:“贊語若雅若俗,若正若反,若有理,若無理,若有情,若無情,數句之中,極嘻笑怒罵之緻,真是神品。

    ”(《史記評議》卷四)可謂深得該傳之一精一髓。

     至于褚少孫先生增補進去的文字,曆來方家學者褒貶不一,大多以為較之太史公,顯得“蔓弱”。

    不過,也應指出,篇中西門豹治邺一段,叙來有條不紊,栩栩如生,曆曆如畫,它在衆多讀者心目中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

     【譯文】 孔子說:“六經對于治理國家來講,作用是相同的。

    《禮》是用來規範人的生活方式的,《樂》是用來促進人們和諧一團一結的,《書》是用來記述往古事迹和典章制度的,《詩》是用來抒情達意的,《易》是用來窺一探天地萬物的神奇變化的,《春秋》是用來通曉微言大義、衡量是非曲直的。

    ”太史公說:“世上的道理廣闊無垠,難道不偉大麼!言談話語果能稍稍切中事理,也是能排解不少紛擾的。

    ” 淳于髡是齊國的一個入贅女婿。

    身高不足七尺,為人滑稽,能言善辯,屢次出使諸侯之國,從未受過屈辱。

    齊威王在位時,喜好說隐語,又好徹夜宴飲,逸樂無度,陶醉于飲酒之中,不管政事,把政事委托給卿大夫。

    文武百官荒一婬一放縱,各國都來侵犯,國家危亡,就在旦夕之間。

    齊王身邊近臣都不敢進谏。

    淳于髡用隐語來規勸諷谏齊威王,說:“都城中有隻大一鳥,落在了大王的庭院裡,三年不飛又不叫,大王知道這隻鳥是怎麼一回事嗎?”齊威王說:“這隻鳥不飛則已,一飛就直沖雲霄;不叫則已,一叫就使人驚異。

    ”于是就诏令全國七十二個縣的長官全來入朝奏事,獎賞一人,誅殺一人;又發兵禦敵,諸侯十分驚恐,都把侵占的土地歸還齊國。

    齊國的聲威竟維持達三十六年。

    這些話全記載在《田完世家》裡。

     齊威王八年(前371),楚國派遣大軍侵犯齊境。

    齊王派淳于髡出使趙國請求救兵,讓他攜帶禮物黃金百斤,驷馬車十輛。

    淳于髡仰天大笑,将系帽子的帶子都笑斷了。

    威王說:“先生是嫌禮物太少麼?”淳于髡說:“怎麼敢嫌少!”威王說:“那你笑,難道有什麼說辭嗎?”淳于髡說:“今天我從東邊來時,看到路旁有個祈禱田神的人,拿着一個豬蹄、一杯酒,祈禱說:‘高地上收獲的谷物盛滿篝籠,低田裡收獲的莊稼裝滿車輛;五谷繁茂豐熟,米糧堆積滿倉。

    ’我看見他拿的祭品很少,而所祈求的東西太多,所以笑他。

    ”于是齊威王就把禮物增加到黃金千镒、白璧十對、驷馬車百輛。

    淳于髡告辭起行,來到趙國。

    趙王撥給他十萬一精一兵、一千輛裹有皮革的戰車。

    楚國聽到這個消息,連夜退兵而去。

     齊威王非常高興,在後宮設置酒肴,召見淳于髡,賜他酒喝。

    問他說:“先生能夠喝多少酒才醉?”淳于髡回答說:“我喝一鬥酒也能醉,喝一石酒也能醉。

    ”威王說:“先生喝一鬥就醉了,怎麼能喝一石呢?能把這個道理說給我聽聽嗎?”淳于髡說:“大王當面賞酒給我,執法官站在旁邊,禦史站在背後,我心驚膽戰,低頭伏地地喝,喝不了一鬥就醉了。

    假如父母有尊貴的客人來家,我卷起袖子,躬着身一子,奉酒敬客,客人不時賞我殘酒,屢次舉杯敬酒應酬,喝不到兩鬥就醉了。

    假如朋友間交遊,好久不曾見面,忽然間相見了,高興地講述以往情事,傾吐衷腸,大約喝五六鬥就醉了。

    至于鄉裡之間的聚會,男一女雜坐,彼此敬酒,沒有時間的限制,又作六博、投壺一類的遊戲,呼朋喚友,相邀成對,握手言歡不受處罰,眉目傳情不遭禁止,面前有落下的耳環,背後有丢掉的發簪,在這種時候,我最開心,可以喝上八鬥酒,也不過兩三分醉意。

    天黑了,酒也快完了,把殘餘的酒并到一起,大家促膝而坐,男一女同席,鞋子木屐混雜在一起,杯盤雜亂不堪,堂屋裡的蠟燭已經熄滅,主人單留住我,而把别的客人送走,绫羅短襖的衣襟已經解一開,略略聞到陣陣香味,這時我心裡最為高興,能喝下一石酒。

    所以說,酒喝得過多就容易出亂子,歡樂到極點就會發生悲痛之事。

    所有的事情都是如此。

    ”這番話是說,無論什麼事情不可走向極端,到了極端就會衰敗。

    淳于髡以此來婉轉地勸說齊威王。

    威王說:“好。

    ”于是,威王就停止了徹夜歡飲之事,并任用淳于髡為接待諸侯賓客的賓禮官。

    齊王宗室設置酒宴,淳于髡常常作陪。

     在淳于髡之後一百多年,楚國出了個優孟。

     優孟原是楚國的老歌舞藝人。

    他身高八尺,富有辯才,時常用說笑方式勸誡楚王。

    楚莊王時,他有一匹喜一愛一的馬,給它穿上華美的繡花衣服,養在富麗堂皇的屋子裡,睡在沒有帳幔的一床一上,用蜜餞的棗幹來喂它。

    馬因為得肥胖病而死了,莊王派群臣給馬辦喪事,要用棺槨盛殓,依照大夫那樣的禮儀來葬埋死馬。

    左右近臣争論此事,認為不可以這樣做。

    莊王下令說:“有誰再敢以葬馬的事來進谏,就處以死刑。

    ”優孟聽到此事,走進殿門,仰天大哭。

    莊王吃驚地問他哭的原因。

    優孟說:“馬是大王所喜一愛一的,就憑楚國這樣強大的國家,有什麼事情辦不到,卻用大夫的禮儀來埋葬它,太薄待了,請用人君的禮儀來埋葬它。

    ”莊王問:“那怎麼辦?”優孟回答說:“我請求用雕刻花紋的美玉做棺材,用細緻的梓木做套材,用楩、楓、豫、樟等名貴木材做護棺的木塊,派士兵給它挖掘墓一穴一,讓老人兒童背土築墳,齊國、趙國的使臣在前面陪祭,韓國、魏國的使臣在後面護衛,建立祠廟,用牛羊豬祭祀,封給萬戶大邑來供奉。

    諸侯聽到這件事,就都知道大王輕視人而看重馬了。

    ”莊王說:“我的過錯竟到這種地步嗎?該怎麼辦呢?”優孟說:“請大王準許按埋葬畜牲的辦法來葬埋它:在地上堆個土竈當做套材,用大銅鍋當做棺材,用姜棗來調味,用香料來解腥,用稻米作祭品,用火作衣服,把它安葬在人的肚腸中。

    ”于是莊王派人把馬交給了主管宮中膳食的太官,不讓天下人長久傳揚此事。

     楚國宰相孫叔敖知道優孟是位賢人,待他很好。

    孫叔敖患病臨終前,叮囑他的兒子說:“我死後,你一定很貧困。

    那時,你就去拜見優孟,說‘我是孫叔敖的兒子。

    ’”過了幾年,孫叔敖的兒子果然十分貧困,靠賣柴為生。

    一次路上遇到優孟,就對優孟說:“我是孫叔敖的兒子。

    父親臨終前,囑咐我貧困時就去拜見優孟。

    ”優孟說:“你不要到遠處去。

    ”于是,他就立即縫制了孫叔敖的衣服帽子穿戴起來,模仿孫叔敖的言談舉止,音容笑貌。

    過了一年多,模仿得活像孫叔敖,連楚莊王左右近臣都分辨不出來。

    楚莊王設置酒宴,優孟上前為莊王敬酒祝福。

    莊王大吃一驚,以為孫叔敖又複一活了,想要讓他做楚相。

    優孟說:“請允許我回去和妻子商量此事,三日後再來就任楚相。

    ”莊王答應了他。

    三日後,優孟又來見莊王。

    莊王問:“你妻子怎麼說的?”優孟說:“妻子說千萬别做楚相,楚相不值得做。

    像孫叔敖那樣地做楚相,忠正廉潔地治理楚國,楚王才得以稱霸。

    如今死了,他的兒子竟無立錐之地,貧困到每天靠打柴謀生。

    如果要像孫叔敖那樣做楚相,還不如自一殺。

    ”接着唱道:“住在山野耕田辛苦,難以獲得食物。

    出外做官,自身貪髒卑鄙的,積有餘财,不顧廉恥。

    自己死後家室雖然富足,但又恐懼貪髒枉法,幹非法之事,犯下大罪,自己被殺,家室也遭誅滅。

    tan官哪能做呢?想要做個清官,遵紀守法,忠于職守,到死都不敢做非法之事。

    唉,清官又哪能做呢?像楚相孫叔敖,一生堅持廉潔的一操一守,現在妻兒老小卻貧困到靠打柴為生。

    清官實在不值得做啊!”于是,莊王向優孟表示了歉意,當即召見孫叔敖的兒子,把寝丘這個四百戶之邑封給他,以供祭祀孫叔敖之用。

    自此之後,十年沒有斷絕。

    優孟的這種聰明才智,可以說是正得其宜,抓住了發揮的時機。

     在優孟以後二百多年,秦國出了個優旃(zhān,沾)。

     優旃是秦國的歌舞藝人,個子非常矮小。

    他擅長說笑話,然而都能合乎大道理。

    秦始皇時,宮中設置酒宴,正遇上天下雨,殿階下執楯站崗的衛士都淋着雨,受着風寒。

    優旃看見了十分憐憫他們,對他們說:“你們想要休息麼?”衛士們都說:“非常希望。

    ”優旃說:“如果我叫你們,你們要很快地答應我。

    ”過了一會兒,宮殿上向秦始皇祝酒,高呼萬歲。

    優旃靠近欄幹旁大聲喊道:“衛士!”衛士答道:“有。

    ”優旃說:“你們雖然長得高大,有什麼好處?隻有幸站在露天淋雨。

    我雖然長得矮小,卻有幸在這裡休息。

    ”于是,秦始皇準許衛士減半值班,輪流接替。

     秦始皇曾經計議要擴大射獵的區域,東到函谷關,西到雍縣和陳倉。

    優旃說:“好。

    多養些禽一獸在裡面,敵人從東面來侵犯,讓麋鹿用角去抵觸他們就足以應付了。

    ”秦始皇聽了這話,就停止了擴大獵場的計劃。

     秦二世皇帝即位,又想用漆塗飾城牆。

    優旃說:“好。

    皇上即使不講,我本來也要請您這樣做的。

    漆城牆雖然給百姓帶來愁苦和耗費,可是很美呀!城牆漆得漂漂亮亮的,敵人來了也爬不上來。

    要想成就這件事,塗漆倒是容易的,但是難辦的是要找一所大房子,把漆過的城牆擱進去,使它陰幹。

    ”于是二世皇帝笑了起來,因而取消了這個計劃。

    不久,二世皇帝被殺死,優旃歸順了漢朝,幾年後就死了。

     太史公說:淳于髡仰天大笑,齊威王因而模行天下。

    優孟搖頭歌唱,打柴為主的人因而受到封賞。

    優旃靠近欄幹大喊一聲,階下衛士因而得以減半值勤,輪流倒休。

    這些難道不都是偉大而可頌揚的麼! 褚少孫先生說:我有幸能因通曉經學而做了郎官,而且喜歡讀史傳雜說一類的書。

    不自量力,又寫了六章滑稽故事,編在太史公原著的後面。

    可供閱覽,擴充見聞,以便流傳給後代不怕絮煩的人浏覽,以舒暢心胸,警醒聽聞,特把它增附在上面太史公三則滑稽故事的後面。

     漢武帝時,有個受一寵一愛一的藝人姓郭,他發言講話雖然不合乎大道理,卻能使皇上聽了心情和悅。

    武帝年幼時,東武侯的母親曾經一乳一養過他,武帝長大後,就稱她為“大一乳一母”。

    大概每月入朝兩次。

    每次入朝的通報呈送進去,必有诏旨派一寵一愛一的侍臣馬遊卿拿五十匹綢絹賞給一乳一母,并備飲食供養一乳一母。

    一乳一母上書說:“某處有塊公田,希望撥借給我使用。

    ”武帝說:“一乳一母想得到它嗎?”便把公田賜給了她。

    一乳一母所說的話,沒有不聽的。

    又下诏一乳一母所乘坐的車子可以在禦道上行走。

    在這個時候,公卿大臣都敬重一乳一母。

    一乳一母家裡的子孫奴仆等人在長安城中橫行霸道,當道攔截人家的車馬,搶奪别人的衣物。

    消息傳入朝中,武帝不忍心用法律來制裁一乳一母。

    主管的官吏奏請把一乳一母一家遷移到邊疆去。

    武帝批準了。

    一乳一母理當進宮到武帝前面辭行。

    一乳一母先會見了郭舍人,為此而流淚。

    郭舍人說:“馬上進去面見辭行,快步退出,多回過身來望幾次皇帝。

    ”一乳一母照他說的做了,面見武帝辭行,快步退出,屢屢轉過身來看武帝。

    郭舍人一大聲罵一乳一母說:“啐!老婆子,為什麼不快點走!皇上已經長大了,難道還要等你喂一奶一才能活命麼?還轉身看什麼!”于是武帝可憐她,不禁悲傷起來,就下令制止,不準遷移一乳一母一家,還處罰了說一乳一母壞話的人。

     漢武帝時,齊地有個人叫東方朔,因喜歡古代流傳下來的書籍,一愛一好儒家經術,廣泛地閱覽了諸子百家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