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俠列傳第六十四
關燈
小
中
大
,一靡一得而聞已(13)。
近世延陵、孟嘗、春申、平原、信陵之徒(14),皆因王者親屬,藉于有土卿相之富厚(15),招天下賢者,顯名諸侯,不可謂不賢者矣。
比如順風而呼,聲非加疾(16),其勢激也(17)。
至如闾巷之俠,修行砥名(18),聲施于天下(19),莫不稱賢,是為難耳。
然儒、墨皆排擯不載(20)。
自秦以前,匹夫之俠,湮滅不見,餘甚恨之。
以餘所聞,漢興有朱家、田仲、王公、劇孟、郭解之徒(21),雖時扡當世之文罔(22),然其私義廉潔退讓,有足稱者。
名不虛立,士不虛附。
至如朋一黨一宗強比周(23),設财役貧(24),豪暴侵淩孤弱(25),恣欲自快(26),遊俠亦醜之。
餘悲世俗不察其意,而猥以朱家、郭解等令與暴豪之徒同類而共笑之也(27)。
拘學:抱着一得之見,或拘守偏面理論而固步自封的學者。
或:有的。
咫尺之義:狹隘的道理。
咫,八寸。
此喻陝小。
②卑論:低下的論點。
侪(chái,柴)俗:遷就世俗之人。
侪,等、齊。
③與世浮沉:随世俗而沉浮,即随波逐流之意。
④布衣:平民百姓。
⑤設:大。
此指重視,看重。
取予:從别人那裡取得,或給予别人。
此指符合道義的取予。
然諾:應允。
⑥誦:通“庸”,從也。
⑦委命:托身。
⑧賢豪間者:賢人和豪俠中間的人物。
間,中間。
邪:同“耶”。
⑨鄉曲:鄉間、民間。
“鄉曲之俠”當指民間的遊俠。
⑩予:通“與”,同。
(11)效功:比較功業。
效,通“校”。
比較。
(12)要:總之。
功見(xiàn,現):事功顯現出來,意謂事情辦成了。
見,同“現”。
(13)一靡一:無,不。
(14)延陵:春秋時代吳國公子季劄,被封于延陵,故稱延陵季子。
他出使中原路過徐國時,徐君頗一愛一其劍,他心有贈送之意,末曾說出。
待他回返時,知徐君已死,于是便将其劍挂于徐君墓地樹上,以示重言諾之意。
(見《新序·節士》)不過延陵季子為春秋時人,文中不當言“近世”。
又後文并末言及延陵季子事,隻說戰國四公子事,故清人梁玉繩《史記志疑》、崔适《史記探源》等皆疑“延陵”二字為衍文,可信。
孟嘗:即齊國孟嘗君田文。
春申:即楚國春申君黃歇。
平原:即趙國平原君趙勝。
信陵:即魏國公子信陵君無忌。
以上四人是戰國時代以養士聞名的好俠之士。
《史記》皆有傳,分别見卷七十五、卷七十八、卷七十六、卷七十七。
(15)藉:依靠。
土:指封地。
(16)疾:聲音宏亮。
(17)激:激蕩。
(18)砥名:砥砺名節,提高名聲。
(19)施(yì,義):延。
(20)排擯:排斥、抛棄。
(21)朱家、田仲、王公、劇孟、郭解:皆漢代俠士,見下文。
(22)扜(hàn,捍):違。
文罔:通“文網”,法律禁令。
(23)朋一黨一宗強:結成幫派的豪強。
比周:互相勾結。
比,近。
周,合。
(24)設财役貧:依仗自己的财富役使窮人。
(25)淩:侵犯。
(26)恣:放縱。
(27)猥:謬,錯誤。
魯朱家者,與高祖同時。
魯人皆以儒教,而朱家用俠聞①。
所藏活豪士以百數②,其餘庸人不可勝言③。
然終不伐其能④、歆其德⑤,諸所嘗施⑥,唯恐見之。
振人不贍⑦,先從貧賤始。
家無餘财,衣不完采⑧,食不重味,乘不過軥牛⑨。
專趨人之急⑩,甚己之私。
既陰脫季布将軍之厄(11),及布尊貴,終身不見也。
自關以東,莫不延頸願交焉(12)。
楚田仲以俠聞,喜劍,父事朱家(13),自以為行弗及。
田仲已死,而洛陽有劇孟。
周人以商賈為資(14),而劇孟以任俠顯諸侯(15)。
吳楚反時(16),條侯為太尉(17),乘傳車将至河南(18),得劇孟,喜曰:“吳楚舉大事而不求孟,吾知其無能為已矣。
”天下騷動,宰相得之若得一敵國雲(19)。
劇孟行大類朱家(20),而好博(21),多少年之戲(22)。
然劇孟母死,自遠方送喪蓋千乘(23)。
及劇孟死,家無餘十金之财(24)。
而符離人王孟亦以俠稱江淮之間(25)。
是時濟南氏、陳周庸亦以豪聞,景帝聞之,使使盡誅此屬。
其後代諸白(26)、梁韓無辟、陽翟薛兄、陝韓孺紛紛複出焉。
①魯:指漢代封國名。
用:因。
②藏活:藏匿而使其活命。
③庸人:普通人。
④伐:自誇。
⑤歆:欣喜,自我欣賞。
德:恩惠。
⑥嘗施:曾經施舍。
⑦振:通“赈”,救濟。
贍:足。
⑧完采:完整的花紋。
⑨軥(qú,渠):車轅前端駕于馬脖子上的彎曲橫木。
“軥牛”猶言用牛駕車。
⑩趨:奔走。
急:危難。
(11)陰脫:暗中使其擺脫。
季布原為項羽的将領,項羽失敗後,逃到濮陽隐藏在周家。
後來劉邦懸賞捉拿他,周氏無奈将季布轉到朱家那裡。
朱家通過汝陰侯夏侯嬰勸說劉邦,赦免了季布,并重用他為中郎将等職。
此處“陰脫”即指上述事實。
見卷一百《季布栾布列傳》。
(12)延頸:伸長脖子。
此指急于相見、相交。
(13)父事:像對待父親一樣服侍他。
(14)周人:指洛陽人。
商賈:做買賣。
資:生活的資本。
(15)任俠:講義氣,抱打不平。
顯:顯揚。
(16)吳、楚反:指吳、楚七國之亂。
漢景帝三年(前154),吳王劉濞聯合楚國、趙國、濟南、膠東、菑川六國諸侯王反叛中央,被太尉周亞夫率軍平定。
詳見卷一百六《吳王濞列傳》。
(17)條侯:即周亞夫。
(18)傳車:驿站所用的車駕。
河南:漢朝郡名,此指洛陽。
(19)宰相:指周亞夫。
亞夫為太尉,相當于副宰相。
敵國:與一個國家相匹敵。
此極言劇孟地位的重要。
(20)行:行為。
大類:很像。
(21)博:指六博棋,古代一種棋類遊戲。
(22)戲:遊戲。
(23)千乘:千輛。
古代一車四馬謂之“乘”。
(24)金:古代計算貨币的單位,在漢代一斤或一镒黃金稱一金。
(25)稱:稱頌。
(26)諸白:諸位姓白的。
郭解,轵人也,字翁伯,善相人者許負外孫也①。
解父以任俠,孝文時誅死②。
解為人短小一精一悍,不飲酒。
少時陰賊,慨不快意③,身所殺甚衆④。
以軀借交報仇⑤,藏命作一奸一剽攻⑥,(不)休(及)〔乃〕鑄錢掘冢⑦,固不可勝數。
适有天幸⑧,窘急常得脫,若遇赦⑨。
及解年長,更折節為儉⑩,以德報怨,厚施而薄望(11)。
然其自喜為俠益甚。
既已振
近世延陵、孟嘗、春申、平原、信陵之徒(14),皆因王者親屬,藉于有土卿相之富厚(15),招天下賢者,顯名諸侯,不可謂不賢者矣。
比如順風而呼,聲非加疾(16),其勢激也(17)。
至如闾巷之俠,修行砥名(18),聲施于天下(19),莫不稱賢,是為難耳。
然儒、墨皆排擯不載(20)。
自秦以前,匹夫之俠,湮滅不見,餘甚恨之。
以餘所聞,漢興有朱家、田仲、王公、劇孟、郭解之徒(21),雖時扡當世之文罔(22),然其私義廉潔退讓,有足稱者。
名不虛立,士不虛附。
至如朋一黨一宗強比周(23),設财役貧(24),豪暴侵淩孤弱(25),恣欲自快(26),遊俠亦醜之。
餘悲世俗不察其意,而猥以朱家、郭解等令與暴豪之徒同類而共笑之也(27)。
拘學:抱着一得之見,或拘守偏面理論而固步自封的學者。
或:有的。
咫尺之義:狹隘的道理。
咫,八寸。
此喻陝小。
②卑論:低下的論點。
侪(chái,柴)俗:遷就世俗之人。
侪,等、齊。
③與世浮沉:随世俗而沉浮,即随波逐流之意。
④布衣:平民百姓。
⑤設:大。
此指重視,看重。
取予:從别人那裡取得,或給予别人。
此指符合道義的取予。
然諾:應允。
⑥誦:通“庸”,從也。
⑦委命:托身。
⑧賢豪間者:賢人和豪俠中間的人物。
間,中間。
邪:同“耶”。
⑨鄉曲:鄉間、民間。
“鄉曲之俠”當指民間的遊俠。
⑩予:通“與”,同。
(11)效功:比較功業。
效,通“校”。
比較。
(12)要:總之。
功見(xiàn,現):事功顯現出來,意謂事情辦成了。
見,同“現”。
(13)一靡一:無,不。
(14)延陵:春秋時代吳國公子季劄,被封于延陵,故稱延陵季子。
他出使中原路過徐國時,徐君頗一愛一其劍,他心有贈送之意,末曾說出。
待他回返時,知徐君已死,于是便将其劍挂于徐君墓地樹上,以示重言諾之意。
(見《新序·節士》)不過延陵季子為春秋時人,文中不當言“近世”。
又後文并末言及延陵季子事,隻說戰國四公子事,故清人梁玉繩《史記志疑》、崔适《史記探源》等皆疑“延陵”二字為衍文,可信。
孟嘗:即齊國孟嘗君田文。
春申:即楚國春申君黃歇。
平原:即趙國平原君趙勝。
信陵:即魏國公子信陵君無忌。
以上四人是戰國時代以養士聞名的好俠之士。
《史記》皆有傳,分别見卷七十五、卷七十八、卷七十六、卷七十七。
(15)藉:依靠。
土:指封地。
(16)疾:聲音宏亮。
(17)激:激蕩。
(18)砥名:砥砺名節,提高名聲。
(19)施(yì,義):延。
(20)排擯:排斥、抛棄。
(21)朱家、田仲、王公、劇孟、郭解:皆漢代俠士,見下文。
(22)扜(hàn,捍):違。
文罔:通“文網”,法律禁令。
(23)朋一黨一宗強:結成幫派的豪強。
比周:互相勾結。
比,近。
周,合。
(24)設财役貧:依仗自己的财富役使窮人。
(25)淩:侵犯。
(26)恣:放縱。
(27)猥:謬,錯誤。
魯朱家者,與高祖同時。
魯人皆以儒教,而朱家用俠聞①。
所藏活豪士以百數②,其餘庸人不可勝言③。
然終不伐其能④、歆其德⑤,諸所嘗施⑥,唯恐見之。
振人不贍⑦,先從貧賤始。
家無餘财,衣不完采⑧,食不重味,乘不過軥牛⑨。
專趨人之急⑩,甚己之私。
既陰脫季布将軍之厄(11),及布尊貴,終身不見也。
自關以東,莫不延頸願交焉(12)。
楚田仲以俠聞,喜劍,父事朱家(13),自以為行弗及。
田仲已死,而洛陽有劇孟。
周人以商賈為資(14),而劇孟以任俠顯諸侯(15)。
吳楚反時(16),條侯為太尉(17),乘傳車将至河南(18),得劇孟,喜曰:“吳楚舉大事而不求孟,吾知其無能為已矣。
”天下騷動,宰相得之若得一敵國雲(19)。
劇孟行大類朱家(20),而好博(21),多少年之戲(22)。
然劇孟母死,自遠方送喪蓋千乘(23)。
及劇孟死,家無餘十金之财(24)。
而符離人王孟亦以俠稱江淮之間(25)。
是時濟南氏、陳周庸亦以豪聞,景帝聞之,使使盡誅此屬。
其後代諸白(26)、梁韓無辟、陽翟薛兄、陝韓孺紛紛複出焉。
①魯:指漢代封國名。
用:因。
②藏活:藏匿而使其活命。
③庸人:普通人。
④伐:自誇。
⑤歆:欣喜,自我欣賞。
德:恩惠。
⑥嘗施:曾經施舍。
⑦振:通“赈”,救濟。
贍:足。
⑧完采:完整的花紋。
⑨軥(qú,渠):車轅前端駕于馬脖子上的彎曲橫木。
“軥牛”猶言用牛駕車。
⑩趨:奔走。
急:危難。
(11)陰脫:暗中使其擺脫。
季布原為項羽的将領,項羽失敗後,逃到濮陽隐藏在周家。
後來劉邦懸賞捉拿他,周氏無奈将季布轉到朱家那裡。
朱家通過汝陰侯夏侯嬰勸說劉邦,赦免了季布,并重用他為中郎将等職。
此處“陰脫”即指上述事實。
見卷一百《季布栾布列傳》。
(12)延頸:伸長脖子。
此指急于相見、相交。
(13)父事:像對待父親一樣服侍他。
(14)周人:指洛陽人。
商賈:做買賣。
資:生活的資本。
(15)任俠:講義氣,抱打不平。
顯:顯揚。
(16)吳、楚反:指吳、楚七國之亂。
漢景帝三年(前154),吳王劉濞聯合楚國、趙國、濟南、膠東、菑川六國諸侯王反叛中央,被太尉周亞夫率軍平定。
詳見卷一百六《吳王濞列傳》。
(17)條侯:即周亞夫。
(18)傳車:驿站所用的車駕。
河南:漢朝郡名,此指洛陽。
(19)宰相:指周亞夫。
亞夫為太尉,相當于副宰相。
敵國:與一個國家相匹敵。
此極言劇孟地位的重要。
(20)行:行為。
大類:很像。
(21)博:指六博棋,古代一種棋類遊戲。
(22)戲:遊戲。
(23)千乘:千輛。
古代一車四馬謂之“乘”。
(24)金:古代計算貨币的單位,在漢代一斤或一镒黃金稱一金。
(25)稱:稱頌。
(26)諸白:諸位姓白的。
郭解,轵人也,字翁伯,善相人者許負外孫也①。
解父以任俠,孝文時誅死②。
解為人短小一精一悍,不飲酒。
少時陰賊,慨不快意③,身所殺甚衆④。
以軀借交報仇⑤,藏命作一奸一剽攻⑥,(不)休(及)〔乃〕鑄錢掘冢⑦,固不可勝數。
适有天幸⑧,窘急常得脫,若遇赦⑨。
及解年長,更折節為儉⑩,以德報怨,厚施而薄望(11)。
然其自喜為俠益甚。
既已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