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列傳第五十五
關燈
小
中
大
卒沮約(20)。
今兩将圍城,又乖異(21),以故久不決。
使濟南太守公孫遂往(征)〔正〕之(22),有便宜得以從事(23)。
遂至,左将軍曰:“朝鮮當下久矣,不下者有狀(24)。
”言樓船數期不會,具以素所意告遂(25),曰:“今如此不取,恐為大害,非獨樓船,又且與朝鮮共滅吾軍。
”遂亦以為然,而以節召樓船将軍入左将軍營計事,即命左将軍麾下執捕樓船将軍(26),并其軍,以報天子。
天子誅遂。
①素:一向。
侍中:在皇宮中侍奉天子。
②幸:受一寵一。
③将:率領。
卒:兵士。
④固:本來。
⑤困辱:被圍困受辱。
亡卒:士卒蒙受傷亡。
⑥将:将軍。
⑦和節:議和的信節。
⑧陰:暗中。
間:尋找機會。
私約:私下約定。
⑨數:屢次。
期戰:約定作戰的日期。
⑩就:完成。
約:指朝鮮投降的約定。
(11)不會:不和左将軍相會合。
(12)求:尋找。
間郤(xì,細):機會。
郤,通“隙”。
下朝鮮:讓朝鮮投降。
(13)不相能:不和睦。
(14)心意:心想。
失軍:作戰失敗。
(15)私善:私人交情好。
(16)反計:造反陰謀。
(17)未敢發:指朝鮮未敢發動反叛戰争。
(18)率通“帥”。
不能:無能。
(19)?決:獨自處理。
?,同“專”,專斷。
(20)卒:最終。
沮(jǔ,舉)約:使朝鮮投降的約定遭到破壞。
沮,敗壞,毀壞。
(21)乖異:相互違背,不能一緻行動。
(22)正之:糾正他們的錯誤。
(23)便宜:方便有利。
從事:處理事情。
(24)狀:情況。
(25)素所意:一向所想的。
(26)麾(huī,揮)下:部下。
左将軍已并兩軍,即急擊朝鮮。
朝鮮相路人①、相韓陰、尼谿相參、将軍王?相與謀曰:“始欲降樓船,樓船今執②,獨左将軍并将③,戰益急,恐不能與戰④,王又不肯降。
”陰、?、路人皆亡降漢。
路人道死⑤。
元封三年複⑥,尼谿相參乃使人殺朝鮮王右渠來降。
王險城未下,故右渠之大臣成巳又反,複攻吏⑦。
左将軍使右渠子長降⑧、相路人之子最告谕其民,誅成巳,以故遂定朝鮮,為四郡⑨。
封參為澅清侯,陰為狄苴侯,澅為平州侯,長〔降〕為幾侯。
最以父死頗有功,為溫陽侯。
左将軍征至⑩,坐争功相嫉,乖計(11),棄市(12)。
樓船将軍亦坐兵至洌口,當待左将軍,擅先縱,失亡多,當誅,贖為庶人。
①相路人:謂名字叫路人的相國。
相是朝鮮最高的行政長官,如同中國的丞相。
下文“相韓陰”、“尼溪相參”之“相”同此。
②執:抓住。
③并将:合并而統一指揮。
④與戰:參戰。
⑤道死:在路上死去。
⑥元封三年:公元前一○八年。
⑦攻吏:指攻打不随成已反叛的官吏們。
⑧長降:人名。
《史記·建元以來侯者年表》作“張(gě,格)”。
⑨為:設置。
⑩征至:召來。
(11)乖計:指違背戰争計劃。
(12)棄市:在鬧市執行死刑,并将一屍一體暴露在街頭。
太史公曰:右渠負固①,國以絕祀②。
涉何誣功③,為兵發首④。
樓船将狹⑤,及難離咎⑥。
悔失番禺,乃反見疑⑦。
荀彘争勞,與遂皆誅。
兩軍俱辱,将率莫侯矣⑧。
①負固:依仗地勢險要牢固。
②國:指朝鮮國。
以:因而。
絕祀:斷絕祭祀,即滅國之意。
③誣功:假冒功勞,猶言“騙功”。
④為兵發首:為戰争暴發開了頭。
首,開頭。
⑤将狹:處事心胸狹小。
按泷川資言《史記會注考證》引中井積德之言說:“将,猶行也;狹,謂心志狹隘。
”⑥及難:遇到危難。
離:通“罹”,遇到。
咎:禍。
⑦見疑:被懷疑。
按卷一百一十三《南越列傳》載述樓船将軍楊仆于武帝元鼎六年冬首先率兵攻至南越都城番禹城下,放火燒城,本當獨得大功,可是敵人卻跑到伏波将軍路博德那裡投降,分了楊仆的功勞。
楊仆記取這次行動過急的教訓,在此次攻朝鮮的戰役中,他行一事謹慎,約降朝鮮大臣,又被荀彘懷疑為聯敵謀反。
⑧率:通“帥”。
今兩将圍城,又乖異(21),以故久不決。
使濟南太守公孫遂往(征)〔正〕之(22),有便宜得以從事(23)。
遂至,左将軍曰:“朝鮮當下久矣,不下者有狀(24)。
”言樓船數期不會,具以素所意告遂(25),曰:“今如此不取,恐為大害,非獨樓船,又且與朝鮮共滅吾軍。
”遂亦以為然,而以節召樓船将軍入左将軍營計事,即命左将軍麾下執捕樓船将軍(26),并其軍,以報天子。
天子誅遂。
①素:一向。
侍中:在皇宮中侍奉天子。
②幸:受一寵一。
③将:率領。
卒:兵士。
④固:本來。
⑤困辱:被圍困受辱。
亡卒:士卒蒙受傷亡。
⑥将:将軍。
⑦和節:議和的信節。
⑧陰:暗中。
間:尋找機會。
私約:私下約定。
⑨數:屢次。
期戰:約定作戰的日期。
⑩就:完成。
約:指朝鮮投降的約定。
(11)不會:不和左将軍相會合。
(12)求:尋找。
間郤(xì,細):機會。
郤,通“隙”。
下朝鮮:讓朝鮮投降。
(13)不相能:不和睦。
(14)心意:心想。
失軍:作戰失敗。
(15)私善:私人交情好。
(16)反計:造反陰謀。
(17)未敢發:指朝鮮未敢發動反叛戰争。
(18)率通“帥”。
不能:無能。
(19)?決:獨自處理。
?,同“專”,專斷。
(20)卒:最終。
沮(jǔ,舉)約:使朝鮮投降的約定遭到破壞。
沮,敗壞,毀壞。
(21)乖異:相互違背,不能一緻行動。
(22)正之:糾正他們的錯誤。
(23)便宜:方便有利。
從事:處理事情。
(24)狀:情況。
(25)素所意:一向所想的。
(26)麾(huī,揮)下:部下。
左将軍已并兩軍,即急擊朝鮮。
朝鮮相路人①、相韓陰、尼谿相參、将軍王?相與謀曰:“始欲降樓船,樓船今執②,獨左将軍并将③,戰益急,恐不能與戰④,王又不肯降。
”陰、?、路人皆亡降漢。
路人道死⑤。
元封三年複⑥,尼谿相參乃使人殺朝鮮王右渠來降。
王險城未下,故右渠之大臣成巳又反,複攻吏⑦。
左将軍使右渠子長降⑧、相路人之子最告谕其民,誅成巳,以故遂定朝鮮,為四郡⑨。
封參為澅清侯,陰為狄苴侯,澅為平州侯,長〔降〕為幾侯。
最以父死頗有功,為溫陽侯。
左将軍征至⑩,坐争功相嫉,乖計(11),棄市(12)。
樓船将軍亦坐兵至洌口,當待左将軍,擅先縱,失亡多,當誅,贖為庶人。
①相路人:謂名字叫路人的相國。
相是朝鮮最高的行政長官,如同中國的丞相。
下文“相韓陰”、“尼溪相參”之“相”同此。
②執:抓住。
③并将:合并而統一指揮。
④與戰:參戰。
⑤道死:在路上死去。
⑥元封三年:公元前一○八年。
⑦攻吏:指攻打不随成已反叛的官吏們。
⑧長降:人名。
《史記·建元以來侯者年表》作“張(gě,格)”。
⑨為:設置。
⑩征至:召來。
(11)乖計:指違背戰争計劃。
(12)棄市:在鬧市執行死刑,并将一屍一體暴露在街頭。
太史公曰:右渠負固①,國以絕祀②。
涉何誣功③,為兵發首④。
樓船将狹⑤,及難離咎⑥。
悔失番禺,乃反見疑⑦。
荀彘争勞,與遂皆誅。
兩軍俱辱,将率莫侯矣⑧。
①負固:依仗地勢險要牢固。
②國:指朝鮮國。
以:因而。
絕祀:斷絕祭祀,即滅國之意。
③誣功:假冒功勞,猶言“騙功”。
④為兵發首:為戰争暴發開了頭。
首,開頭。
⑤将狹:處事心胸狹小。
按泷川資言《史記會注考證》引中井積德之言說:“将,猶行也;狹,謂心志狹隘。
”⑥及難:遇到危難。
離:通“罹”,遇到。
咎:禍。
⑦見疑:被懷疑。
按卷一百一十三《南越列傳》載述樓船将軍楊仆于武帝元鼎六年冬首先率兵攻至南越都城番禹城下,放火燒城,本當獨得大功,可是敵人卻跑到伏波将軍路博德那裡投降,分了楊仆的功勞。
楊仆記取這次行動過急的教訓,在此次攻朝鮮的戰役中,他行一事謹慎,約降朝鮮大臣,又被荀彘懷疑為聯敵謀反。
⑧率:通“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