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列傳第五十五
關燈
小
中
大
的朝鮮軍隊,才向前進,直到王險城下,包一皮一皮圍了城的西北地方。
樓船将軍也前去會師,駐軍城南。
右渠于是堅守王險城,幾個月過去了,漢軍也未能攻下王險城。
左将軍一向在宮中侍奉皇上,得一寵一。
他所率領的是燕國和代國的士卒,很兇悍,又趁着打了勝仗的機會,軍中的多數戰士都很驕傲。
樓船将軍率領齊兵,渡海打仗,本來就有許多失敗傷亡;他們先前和右渠交戰時,遭受了困難和恥辱,傷亡很多士卒,士卒都恐懼,将官的心中也覺慚愧,在他們包一皮一皮圍右渠時,樓船将軍經常手持議和的符節。
左将軍竭力進攻敵城,朝鮮的大臣就暗中尋機和樓船将軍聯系,商量朝鮮投降的事,雙方往來會談,還沒有作出決定。
左将軍屢次同樓船将軍商定同時進擊的日期,樓船将軍想盡快與朝鮮達成降約,所以不派兵與左将軍會合。
左将軍也派人去尋機讓朝鮮投降,朝鮮不肯降左将軍,而心中想歸附樓船将軍。
因此,兩位将軍不能相互協調,共同對敵。
左将軍心想樓船将軍從前打敗仗的罪過。
如今又同朝鮮大臣私下友好,而朝鮮又不肯投降,就懷疑樓船将軍有造反陰謀,隻是未敢采取行動。
天子說将帥無能,不久前我才派衛山去曉谕右渠投降,右渠派遣太子來謝罪,而衛山這個使者卻不能專一果斷地處理事情,同左将軍的計謀皆出現了失誤,終于毀壞了朝鮮投降的約定。
現在兩将軍圍攻王險城,又相互違背而不能一緻行動,因此長時間不能解決問題。
派遣濟南太守公孫遂前去糾正他們的錯誤,如有方便有利的機會,可以随時自行處理事務。
公孫遂到達朝鮮後,左将軍說:“朝鮮早就可以攻下了,現在還未攻下是有原因的。
”他又說了同樓船将軍約定進軍日期;而樓船将軍不來會師的事,并把他一向懷疑樓船将軍謀反的想法都告訴了公孫遂,說:“現在到了這種地步還不逮捕他,恐怕會成為大害,不僅是樓船将軍要謀反,而且他又要聯合朝鮮一起來消滅我軍。
”公孫遂也認為是這樣,就用符節召樓船将軍來左将軍軍營中商量事情,當場命令左将軍的部下捉拿樓船将軍,并把他的軍隊合并到左将軍手下,然後把這件事報告了漢天子。
天子殺了公孫遂。
左将軍合并了兩方面的軍隊,就竭力攻打朝鮮。
朝鮮相路人、相韓陰、尼溪相參、将軍王?等相互商議說:“開始要投降樓船将軍,如今樓船将軍被捕,隻有左将軍率領合并的軍隊,戰争越打越緊張,我們恐怕不能堅持下去,國王又不肯投降。
”韓陰、王?、路人都逃亡到漢軍那裡,向漢朝投降。
路人在道上死去了。
元封三年(前108)夏天,尼溪相參就派人殺死了朝鮮王右渠,向漢朝投降。
王險城還沒攻下來,因此右渠的大臣成已又造反,并攻擊不随他造反的朝鮮官吏。
左将軍派右渠的兒子長降、相路人的兒子路最去明白地告訴朝鮮的百姓,殺了成已,因此漢朝終于平定了朝鮮,設立了四個郡。
漢天子封參為澅(huà,畫)清侯,韓陰為狄苴侯,王?為平州侯,長降為幾侯。
路最因為父親死了,很有功勞,被封為溫陽侯。
左将軍被召回京城,犯了争功而相互嫉妒,違背作戰計劃的罪過,被棄市。
樓船将軍也犯了軍隊到達洌口,應當等候左将軍,卻擅自搶先攻擊敵人,緻使傷亡很多的罪過,被判處死刑,他用錢贖了罪,免除死刑,成為平民百姓。
太史公說:朝鮮王右渠依仗地勢的險固,國家因此被滅絕。
涉何騙功,為中國和朝鮮的戰争開了頭。
樓船将軍行一事,心胸狹小,遇到危難就遭受禍殃。
後悔曾經在攻陷番禺時失了利,卻反而被人懷疑要造反。
荀彘争功,同公孫遂都被斬殺。
征讨朝鮮的楊仆和荀彘的兩支軍隊都遭受困辱,将帥沒有被封侯。
【原文】【注解】 朝鮮王滿者①,故燕人也。
自始全燕時嘗略屬真番②、朝鮮,為置吏,築鄣塞③。
秦滅燕,屬遼東外徼④。
漢興,為其遠,難守,複修遼東故塞,至浿水為界,屬燕⑤。
燕王盧绾反⑥,入匈奴,滿亡命⑦,聚一黨一
樓船将軍也前去會師,駐軍城南。
右渠于是堅守王險城,幾個月過去了,漢軍也未能攻下王險城。
左将軍一向在宮中侍奉皇上,得一寵一。
他所率領的是燕國和代國的士卒,很兇悍,又趁着打了勝仗的機會,軍中的多數戰士都很驕傲。
樓船将軍率領齊兵,渡海打仗,本來就有許多失敗傷亡;他們先前和右渠交戰時,遭受了困難和恥辱,傷亡很多士卒,士卒都恐懼,将官的心中也覺慚愧,在他們包一皮一皮圍右渠時,樓船将軍經常手持議和的符節。
左将軍竭力進攻敵城,朝鮮的大臣就暗中尋機和樓船将軍聯系,商量朝鮮投降的事,雙方往來會談,還沒有作出決定。
左将軍屢次同樓船将軍商定同時進擊的日期,樓船将軍想盡快與朝鮮達成降約,所以不派兵與左将軍會合。
左将軍也派人去尋機讓朝鮮投降,朝鮮不肯降左将軍,而心中想歸附樓船将軍。
因此,兩位将軍不能相互協調,共同對敵。
左将軍心想樓船将軍從前打敗仗的罪過。
如今又同朝鮮大臣私下友好,而朝鮮又不肯投降,就懷疑樓船将軍有造反陰謀,隻是未敢采取行動。
天子說将帥無能,不久前我才派衛山去曉谕右渠投降,右渠派遣太子來謝罪,而衛山這個使者卻不能專一果斷地處理事情,同左将軍的計謀皆出現了失誤,終于毀壞了朝鮮投降的約定。
現在兩将軍圍攻王險城,又相互違背而不能一緻行動,因此長時間不能解決問題。
派遣濟南太守公孫遂前去糾正他們的錯誤,如有方便有利的機會,可以随時自行處理事務。
公孫遂到達朝鮮後,左将軍說:“朝鮮早就可以攻下了,現在還未攻下是有原因的。
”他又說了同樓船将軍約定進軍日期;而樓船将軍不來會師的事,并把他一向懷疑樓船将軍謀反的想法都告訴了公孫遂,說:“現在到了這種地步還不逮捕他,恐怕會成為大害,不僅是樓船将軍要謀反,而且他又要聯合朝鮮一起來消滅我軍。
”公孫遂也認為是這樣,就用符節召樓船将軍來左将軍軍營中商量事情,當場命令左将軍的部下捉拿樓船将軍,并把他的軍隊合并到左将軍手下,然後把這件事報告了漢天子。
天子殺了公孫遂。
左将軍合并了兩方面的軍隊,就竭力攻打朝鮮。
朝鮮相路人、相韓陰、尼溪相參、将軍王?等相互商議說:“開始要投降樓船将軍,如今樓船将軍被捕,隻有左将軍率領合并的軍隊,戰争越打越緊張,我們恐怕不能堅持下去,國王又不肯投降。
”韓陰、王?、路人都逃亡到漢軍那裡,向漢朝投降。
路人在道上死去了。
元封三年(前108)夏天,尼溪相參就派人殺死了朝鮮王右渠,向漢朝投降。
王險城還沒攻下來,因此右渠的大臣成已又造反,并攻擊不随他造反的朝鮮官吏。
左将軍派右渠的兒子長降、相路人的兒子路最去明白地告訴朝鮮的百姓,殺了成已,因此漢朝終于平定了朝鮮,設立了四個郡。
漢天子封參為澅(huà,畫)清侯,韓陰為狄苴侯,王?為平州侯,長降為幾侯。
路最因為父親死了,很有功勞,被封為溫陽侯。
左将軍被召回京城,犯了争功而相互嫉妒,違背作戰計劃的罪過,被棄市。
樓船将軍也犯了軍隊到達洌口,應當等候左将軍,卻擅自搶先攻擊敵人,緻使傷亡很多的罪過,被判處死刑,他用錢贖了罪,免除死刑,成為平民百姓。
太史公說:朝鮮王右渠依仗地勢的險固,國家因此被滅絕。
涉何騙功,為中國和朝鮮的戰争開了頭。
樓船将軍行一事,心胸狹小,遇到危難就遭受禍殃。
後悔曾經在攻陷番禺時失了利,卻反而被人懷疑要造反。
荀彘争功,同公孫遂都被斬殺。
征讨朝鮮的楊仆和荀彘的兩支軍隊都遭受困辱,将帥沒有被封侯。
【原文】【注解】 朝鮮王滿者①,故燕人也。
自始全燕時嘗略屬真番②、朝鮮,為置吏,築鄣塞③。
秦滅燕,屬遼東外徼④。
漢興,為其遠,難守,複修遼東故塞,至浿水為界,屬燕⑤。
燕王盧绾反⑥,入匈奴,滿亡命⑦,聚一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