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越列傳第五十四
關燈
小
中
大
王郢等首先作惡,隻有無諸的孫子繇君醜沒有參與這個陰謀。
”天子便派郎中将去立醜當越繇王,奉行對閩越王的祭祀之禮。
馀善殺了郢以後,他的威望傳布全國,國中的百姓多半歸屬于他,他就暗中自立為王。
繇王不能矯正他的民衆的錯誤,使他們保持正道。
天子聽到這事後,認為不值得為馀善的事再興師動衆,說:“馀善屢次同郢陰謀作亂,以後卻首先殺了郢,使漢軍得以避免勞苦。
”于是就立馀善做東越王,同繇王同時并處。
到了元鼎五年(前112),南越造反,東越王馀善向漢朝天子上書,請求率兵八千人跟随樓船将軍去攻打呂嘉等。
待到他的軍隊到達揭陽時,他就以海上出現大風巨一浪一為借口,不再向前進軍,采取騎牆觀望的态度,暗中又派使者與南越聯系。
等到漢軍攻陷番禺,東越的軍隊也未到。
這時樓船将軍楊仆派使者向天子上書,願意乘便領兵去攻打東越。
天子說士卒已經勞累疲倦,沒有批準樓船将軍的請求,停止了軍事行動,下令諸位校官,讓他們駐軍在豫章的梅嶺等候命令。
元鼎六年(前111)秋天,馀善聽說樓船将軍請求讨伐他,而且漢軍已經進一逼一十東越邊境,将要攻過來了,于是他就造反,派兵到漢軍的必經之路作抵抗。
他還給将軍驺力等加上了“吞漢将軍”的封号,大軍進入白沙、武林和梅嶺,殺了漢軍的三個校尉。
這時,漢朝派遣大農張成、原山州侯劉齒率兵駐守在這裡,不敢去進攻東越的軍隊,退到有利地方,呆在那裡。
後來他們犯了畏懼敵人、怯懦軟弱的罪而被殺。
馀善刻了“武帝”的印玺而自立為皇帝,欺詐他的百姓,說了些虛妄不實的話。
漢天子派遣橫海将軍韓說從句章出發,渡海從東邊進軍;樓船将軍楊仆從武林出發;中尉王溫舒從梅嶺出發;投降漢朝而被封侯的兩個越人做了戈船将軍和下濑将軍,他們從若邪、白沙出發。
元封元年冬天,這些将軍都領兵進入東越。
東越一向派兵防守在險要的地方,派徇北将軍守衛武林,打敗了樓船将軍的幾個校尉,殺死了長吏。
樓船将軍率領錢塘人轅終古殺了徇北将軍,被封作禦兒侯。
他自己的軍隊卻沒有前往武林。
原來的越衍侯吳陽在此之前留在漢朝,漢朝派他回到東越勸說馀善。
馀善不聽勸告。
等到橫海将軍韓說率兵先到了東越,越衍侯吳陽就率領他的邑中的七百人叛變東越,在漢陽攻擊東越。
他同建成侯敖及其部下,同繇王居股商量說:“馀善首先作亂,劫持我們這些人。
如今漢朝大軍已到,兵多勢強,我們設計殺害馀善,各自歸順漢朝的将軍們,或許能僥幸解脫罪過。
”于是大家共同殺了馀善,率領他們的兵士投降了橫海将軍。
因此漢朝封繇王居股當了東成侯,食邑一萬戶;封建成侯敖當了開陵侯;封越衍侯吳陽為北石侯;封橫海将軍韓說當了按道侯;封橫海校尉劉福當了缭荌(yīng,英)侯。
劉福是成陽共王劉喜的兒子,原先為海常侯,因為犯法而失掉侯爵。
從前參軍也沒立軍功,因為是宗室子弟的原因而被封侯。
其餘各位将軍都沒有戰功,所以都沒受封。
東越的将軍多軍,在漢軍到來時,放棄了他的軍隊投降了,因而被封為無錫侯。
于是漢天子說東越狹小而多險阻之地,閩越強悍,屢次反複無常。
因而命令軍官們率領全部東越民衆遷徙到江淮一帶居住。
東越這地方變成了空虛之地。
太史公說:“越國雖然是蠻夷,他的祖先難道對民衆曾經有過很大的功德?不然,為何世代相傳得那麼久遠?經曆了幾代都常常當君王,而句踐竟一度稱霸。
然而馀善竟然做出大逆不道的事情,國家被消滅,百姓被遷徙。
他們祖先的後代子孫繇王居股等還被封為萬戶侯,由此可知,東越世世代代都當公侯。
大概這就是大禹所留下的功業吧。
【原文】【注解】 閩越王無諸及越王海王搖者①,其先皆越王句踐之後也②,姓鄒氏③。
秦已并天下,皆廢為君長④,以其地為閩中郡。
及諸侯畔秦⑤,無諸、搖率越歸鄱陽令吳芮,所謂鄱君者也,從諸侯滅秦。
當是之時,項籍主命⑥,弗王⑦,以故不附楚。
漢擊項籍,無諸、搖率越人佐漢。
漢五年⑧,複立無諸為閩越王,王閩中故地⑨,都東冶⑩。
孝惠三年(11),舉高帝時财功(12),曰閩君搖寶多,其民便附(13),乃立搖為東海王,都東瓯,世俗号為東瓯王。
”天子便派郎中将去立醜當越繇王,奉行對閩越王的祭祀之禮。
馀善殺了郢以後,他的威望傳布全國,國中的百姓多半歸屬于他,他就暗中自立為王。
繇王不能矯正他的民衆的錯誤,使他們保持正道。
天子聽到這事後,認為不值得為馀善的事再興師動衆,說:“馀善屢次同郢陰謀作亂,以後卻首先殺了郢,使漢軍得以避免勞苦。
”于是就立馀善做東越王,同繇王同時并處。
到了元鼎五年(前112),南越造反,東越王馀善向漢朝天子上書,請求率兵八千人跟随樓船将軍去攻打呂嘉等。
待到他的軍隊到達揭陽時,他就以海上出現大風巨一浪一為借口,不再向前進軍,采取騎牆觀望的态度,暗中又派使者與南越聯系。
等到漢軍攻陷番禺,東越的軍隊也未到。
這時樓船将軍楊仆派使者向天子上書,願意乘便領兵去攻打東越。
天子說士卒已經勞累疲倦,沒有批準樓船将軍的請求,停止了軍事行動,下令諸位校官,讓他們駐軍在豫章的梅嶺等候命令。
元鼎六年(前111)秋天,馀善聽說樓船将軍請求讨伐他,而且漢軍已經進一逼一十東越邊境,将要攻過來了,于是他就造反,派兵到漢軍的必經之路作抵抗。
他還給将軍驺力等加上了“吞漢将軍”的封号,大軍進入白沙、武林和梅嶺,殺了漢軍的三個校尉。
這時,漢朝派遣大農張成、原山州侯劉齒率兵駐守在這裡,不敢去進攻東越的軍隊,退到有利地方,呆在那裡。
後來他們犯了畏懼敵人、怯懦軟弱的罪而被殺。
馀善刻了“武帝”的印玺而自立為皇帝,欺詐他的百姓,說了些虛妄不實的話。
漢天子派遣橫海将軍韓說從句章出發,渡海從東邊進軍;樓船将軍楊仆從武林出發;中尉王溫舒從梅嶺出發;投降漢朝而被封侯的兩個越人做了戈船将軍和下濑将軍,他們從若邪、白沙出發。
元封元年冬天,這些将軍都領兵進入東越。
東越一向派兵防守在險要的地方,派徇北将軍守衛武林,打敗了樓船将軍的幾個校尉,殺死了長吏。
樓船将軍率領錢塘人轅終古殺了徇北将軍,被封作禦兒侯。
他自己的軍隊卻沒有前往武林。
原來的越衍侯吳陽在此之前留在漢朝,漢朝派他回到東越勸說馀善。
馀善不聽勸告。
等到橫海将軍韓說率兵先到了東越,越衍侯吳陽就率領他的邑中的七百人叛變東越,在漢陽攻擊東越。
他同建成侯敖及其部下,同繇王居股商量說:“馀善首先作亂,劫持我們這些人。
如今漢朝大軍已到,兵多勢強,我們設計殺害馀善,各自歸順漢朝的将軍們,或許能僥幸解脫罪過。
”于是大家共同殺了馀善,率領他們的兵士投降了橫海将軍。
因此漢朝封繇王居股當了東成侯,食邑一萬戶;封建成侯敖當了開陵侯;封越衍侯吳陽為北石侯;封橫海将軍韓說當了按道侯;封橫海校尉劉福當了缭荌(yīng,英)侯。
劉福是成陽共王劉喜的兒子,原先為海常侯,因為犯法而失掉侯爵。
從前參軍也沒立軍功,因為是宗室子弟的原因而被封侯。
其餘各位将軍都沒有戰功,所以都沒受封。
東越的将軍多軍,在漢軍到來時,放棄了他的軍隊投降了,因而被封為無錫侯。
于是漢天子說東越狹小而多險阻之地,閩越強悍,屢次反複無常。
因而命令軍官們率領全部東越民衆遷徙到江淮一帶居住。
東越這地方變成了空虛之地。
太史公說:“越國雖然是蠻夷,他的祖先難道對民衆曾經有過很大的功德?不然,為何世代相傳得那麼久遠?經曆了幾代都常常當君王,而句踐竟一度稱霸。
然而馀善竟然做出大逆不道的事情,國家被消滅,百姓被遷徙。
他們祖先的後代子孫繇王居股等還被封為萬戶侯,由此可知,東越世世代代都當公侯。
大概這就是大禹所留下的功業吧。
【原文】【注解】 閩越王無諸及越王海王搖者①,其先皆越王句踐之後也②,姓鄒氏③。
秦已并天下,皆廢為君長④,以其地為閩中郡。
及諸侯畔秦⑤,無諸、搖率越歸鄱陽令吳芮,所謂鄱君者也,從諸侯滅秦。
當是之時,項籍主命⑥,弗王⑦,以故不附楚。
漢擊項籍,無諸、搖率越人佐漢。
漢五年⑧,複立無諸為閩越王,王閩中故地⑨,都東冶⑩。
孝惠三年(11),舉高帝時财功(12),曰閩君搖寶多,其民便附(13),乃立搖為東海王,都東瓯,世俗号為東瓯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