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将軍列傳第四十九

關燈
開。

    ⑩罷:通“疲”。

    疲憊。

    (11)軍功自如:指功過相當。

     初,廣之從弟李蔡與廣俱事孝文帝。

    景帝時,蔡積功勞至二千石。

    孝武帝時,至代相。

    以元朔五年為輕車将軍①,從大将軍擊右賢王②,有功中率③,封為樂安侯。

    元狩二年中④,代公孫弘為丞相。

    蔡為人在下中,名聲出廣下甚遠,然廣不得爵邑,官不過九卿,而蔡為列侯,位至三公。

    諸廣之軍吏及士卒或取封侯。

    廣嘗與望氣王朔燕語⑤,曰:“自漢擊匈奴而廣未嘗不在其中,而諸部校尉以下,才能不及中人,然以擊胡軍功取侯者數十人,而廣不為後人,然無尺寸之功以得封邑者,何也?豈吾相不當侯邪?且固命也?”朔曰:“将軍自念,豈嘗有所恨乎⑥?”廣曰:“吾嘗為隴西守,羌嘗反⑦,吾誘而降,降者八百餘人,吾詐而同日殺之。

    至今大恨獨此耳。

    ”朔曰:“禍莫大于殺已降,此乃将軍所以不得侯者也。

    ” ①元朔五年:前124年。

    ②大将軍:指衛青。

    ③率:即上文的“首虜率”,見前注。

    ④元狩:漢武帝的第四個年号,共六年(前122-前127)。

    ⑤望氣:古代通過觀察星象或氣象來占蔔吉兇的迷信活動。

    ⑥恨:悔恨。

    ⑦羌:古代西部的少數民族之一。

     後二歲,大将軍、骠騎将軍大出擊匈奴①,廣數自請行,天子以為老,弗許;良久乃許之,以為前将軍。

    是歲,元狩四年也。

     廣既從大将軍青擊匈奴,既出塞,青捕虜知單于所居,乃自以一精一兵走之②,而令廣并于右将軍軍③,出東道。

    東道少回遠④,而大軍行水草少,其勢不屯行⑤。

    廣自請曰:“臣部為前将軍,今大将軍乃徙令臣出東道,且臣結發而與匈奴戰⑥,今乃一得當單于⑦,臣願居前,先死單于⑧。

    ”大将軍青亦陰受上誡,以為李廣老,數奇⑨,毋令當單于,恐不得所欲。

    而是時公孫敖新失侯⑩,為中将軍從大将軍,大将軍亦欲使敖與俱當單于,故徙前将軍廣。

    廣時知之,固自辭于大将軍。

    大将軍不聽,令長史封書與廣之莫府(11),曰:“急詣部(12),如書。

    ”廣不謝大将軍而起行(13),意甚愠怒而就部(14),引兵與右将軍食其合軍出東道(15)。

    軍亡導(16),或失道,後大将軍。

    大将軍與單于接戰,單于遁走,弗能得而還。

    南絕幕(17),遇前将軍、右将軍。

    廣已見大将軍,還入軍。

    大将軍使長史持糒醪遺廣(18),因問廣、食其失道狀,青欲上書報天子軍曲折(19)。

    廣未對,大将軍使長史急責廣之幕府對簿(20)。

    廣曰:“諸校尉無罪,乃我自失道。

    吾今自上簿。

    ” ①骠騎将軍:即霍去病。

    ②走:追逐。

    ③右将軍:名趙食其。

    ④少:稍。

    回:迂迵。

    ⑤屯行:并隊行進。

    屯:聚集。

    ⑥結發:即束發。

    古代男子到十五歲即可束發。

    這裡的意思是指少年或年輕之時。

    ⑦當:面對,對敵。

    ⑧死:死戰。

    ⑨數奇:命運不好。

    數,命運;奇,單數。

    古代占蔔以得偶為吉,奇為不吉。

    ⑩公孫敖:原為合騎侯,後因罪當斬,贖為庶人,所以說“新失侯”。

    他曾救過衛青的一性一命,所以衛青想給他立功的機會而排擠李廣。

    其事迹詳見卷一百一十一《衛将軍骠騎列傳》。

    (11)長史:官名,這裡指大将軍的秘書。

    封書:寫好公文加封。

    (12)詣:到……去。

    (13)謝:辭别。

    (14)愠:怨恨。

    (15)食其:即趙食其。

    (16)導:向導。

    (17)絕:渡過,橫穿。

    幕(mò,末):通“漠”,沙漠。

    (18)糒(bèi,備):幹飯。

    醪:濁酒。

    (19)曲折:委曲詳細的情況。

    (20)對簿:按簿冊上的記載對質,即受審。

     至莫府,廣謂其麾下曰:“廣結發與匈奴大小七十餘戰,今幸從大将軍出接單于兵,而大将軍又徙廣部行回遠,而又迷失道,豈非天哉!且廣年六十餘矣,終不能複對刀筆之吏。

    ”遂引刀自刭①。

    廣軍士大夫一軍皆哭②。

    百姓聞之,知與不知,無老壯皆為垂涕。

    而右将軍獨下吏,當死,贖為庶人。

     ①引刀:拔刀。

    自刭:自刎。

    ②士大夫:這裡指軍中的将士。

     廣子三人,日當戶、椒、敢,為郎。

    天子與韓嫣戲,嫣少不遜①,當戶擊嫣,嫣走。

    于是天子以為勇。

    當戶早死,拜椒為代郡太守,皆先廣死。

    當戶有遺腹子名陵。

    廣死軍時,敢從骠騎将軍。

    廣死明年,李蔡以丞相坐侵孝景園壖地②,當下吏治,蔡亦自一殺,不對獄③,國除。

    李敢以校尉從骠騎将軍擊胡左賢王,力戰,奪左賢王鼓旗,斬首多,賜爵關内侯,食邑二百戶,代廣為郎中令。

    頃之,怨大将軍青之恨其父④,乃擊傷大将軍,大将軍匿諱之⑤。

    居無何,敢從上雍,至甘泉宮獵。

    骠騎将軍去病與青有親⑥,射殺敢。

    去病時方貴幸,上諱雲鹿觸殺之。

    居歲餘,去病死。

    而敢有女為太子中人⑦,一愛一幸,敢男禹有一寵一于太子,然好利,李氏陵遲衰微矣⑧。

     ①不遜:不禮貌,放肆。

    ②坐:因犯……罪。

    孝景園:景帝的陵園。

    壖地:陵前神道(直通陵墓的大道)外邊的空地。

    ③對獄:和獄吏對質,即受審。

    ④恨其父:使其父飲恨自一殺。

    有人認為“恨”通“很”,違拗、不聽從的意思。

    ⑤匿諱:隐瞞。

    ⑥有親:指霍去病是衛青的外甥。

    ⑦中人:指侍妾。

    ⑧陵遲:衰落,敗落。

     李陵既壯①,選為建章監②,監諸騎。

    善射,一愛一士卒。

    天子以為李氏世将,而使将八百騎。

    嘗深入匈奴二千餘裡,過居延視地形,無所見虜而還。

    拜為騎都尉,将丹陽楚人五千人,教射酒泉、張掖以屯衛胡③。

     數歲,天漢二年秋④,貳師将軍李廣利将三萬騎擊匈奴右賢王于祁連天山⑤,而使陵将其射士步兵五千人出居延北可千餘裡,欲以分匈奴兵,毋令專走貳師也⑥。

    陵既至期還,而單于以兵八萬圍擊陵軍。

    陵軍五千人,兵矢既盡,士死者過半,而所殺傷匈奴亦萬餘人。

    且引且戰⑦,連鬥八日,還未到居延百餘裡,匈奴遮狹絕道⑧,陵食乏而救兵不到,虜急擊招降陵。

    陵曰:“無面目報陛下。

    ”遂降匈奴。

    其兵盡沒,餘亡散得歸漢者四百餘人。

     單于既得陵,素聞其家聲,及戰又壯,乃以其女妻陵而貴之。

    漢聞,族陵母妻子⑨。

    自是之後,李氏名敗,而隴西之士居門下者皆用為恥焉⑩。

     ①從這句開始到“太史公曰”之前,古今學者多認為是後人所續,不是司馬遷手筆。

    ②選:量才授官。

    ③屯衛:駐軍防衛。

    ④天漢:漢武帝的第八個年号,共四年(前100-前97)。

    ⑤祁連天山:即祁連山。

    ⑥專走貳師:專來對付貳師将軍的軍隊。

    ⑦引:退。

    ⑧遮狹絕道:遮:攔擋;狹:指狹窄的山谷;絕:斷絕:道:指李陵軍隊的歸路。

    ⑨族:滅門,誅滅全族。

    這裡指殺其全家。

    ⑩居門下者:在門下為賓客。

     太史公曰:《傳》曰①“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其李将軍之謂也?餘睹李将軍悛悛如鄙人②,口不能道辭。

    及死之日,天下知與不知,皆為盡哀。

    彼其忠實心誠信于士大夫也!諺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③”。

    此言雖小,可以喻大也。

     ①傳:漢朝人稱《詩》《書》《易》《禮》《春秋》為經,解說經書的著作都稱為“傳”。

    這裡的傳是指《論語》。

    因《論語》是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所記,不是孔子親筆著述,所以也稱為傳。

    ②悛悛:老實厚道的樣子。

    ③蹊:小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