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将軍列傳第四十九

關燈
太中大夫,為人清廉,謹守朝廷文書法令。

     後來,漢朝用馬邑城引一誘單于,派大軍在馬邑兩旁的山谷中埋伏,李廣任骁(xiāo,消)騎将軍,受護軍将軍韓安國統領節制。

    當時單于發覺了漢軍的計謀,就逃跑了。

    漢軍都沒有戰功。

    四年以後,李廣由衛尉被任為将軍,出雁門關進攻匈奴。

    匈奴兵多,打敗了李廣的軍隊,并生擒了李廣。

    單于平時就聽說李廣很有才能,下令說:“俘獲李廣一定要活着送來。

    ”匈奴騎兵俘虜了李廣,當時李廣受傷生病,就把李廣放在兩匹馬中間,裝在繩編的網兜裡躺着。

    走了十多裡,李廣假裝死去,斜眼看到他旁邊的一個匈奴少年騎着一匹好馬,李廣突然一縱身跳上匈奴少年的馬,趁勢把少年推下去,奪了他的弓,打馬向南飛馳數十裡,重又遇到他的殘部,于是帶領他們進入關塞。

    匈奴出動追捕的騎兵幾百名來追趕他,李廣一邊逃一邊拿起匈奴少年的弓射殺追來的騎兵,因此才能逃脫。

    于是回到漢朝京城,朝廷把李廣交給執法官吏。

    執法官判決李廣損失傷亡太多,他自己又被敵人活捉,應該斬首,李廣用錢物贖了死罪,削職為民。

     轉眼間,李廣在家已閑居數年,李廣家和已故穎陰侯灌嬰的孫子灌強一起隐居在蘭田,常到南山中打獵。

    曾在一天夜裡帶着一名騎馬的随從外出,和别人一起在田野間飲酒。

    回來時走到霸陵亭,霸陵尉喝醉了,大聲喝斥,禁止李廣通行。

    李廣的随從說:“這是前任李将軍。

    ”亭尉說:“現任将軍尚且不許通行,何況是前任呢!”便扣留了李廣,讓他停宿在霸陵亭下。

    沒過多久,匈奴入侵殺死遼西太守,打敗了韓将軍(韓安國),韓将軍遷調右北平。

    于是天子就召見李廣,任他為右北平太守。

    李廣随即請求派霸陵尉一起赴任,到了軍中就把他殺了。

     李廣駐守右北平,匈奴聽說後,稱他為“漢朝的飛将軍”,躲避他好幾年,不敢入侵右北平。

     李廣外出打獵,看見草裡的一塊石頭,以為是老虎就向它射去,射中了石頭,箭頭都射進去了,過去一看,原來是石頭。

    接着重新再射,始終不能再射進石頭了。

    李廣駐守過各郡,聽說有老虎,常常親自去射殺。

    到駐守右北平時,一次射虎,老虎跳起來傷了李廣,李廣也終于射死了老虎。

     李廣為官清廉,得到賞賜就分給他的部下,飲食總與士兵在一起。

    李廣一生到死,做二千石俸祿的官共四十多年,家中沒有多餘的财物,始終也不談及家産方面的事。

    李廣身材高大,兩臂如猿,他善于射箭也是天賦,即便是他的子孫或外人向他學習,也沒人能趕上他。

    李廣語言遲鈍,說話不多,與别人在一起就在地上畫軍陣,然後比射箭,按射中較密集的行列還是較寬疏的行列來定罰誰喝酒。

    他專門以射箭為消遣,一直到死。

    李廣帶兵,遇到缺糧斷水的地方,見到水,士兵還沒有完全喝到水,李廣不去靠近水;士兵還沒有完全吃上飯,李廣一口飯也不嘗。

    李廣對士兵寬厚和緩不苛刻,士兵因此一愛一戴他,樂于為他所用。

    李廣射箭的方法是,看見敵人一逼一十近,如果不在數十步之内,估計射不中,就不發射。

    隻要一發射,敵人立即随弓弦之一聲倒地。

    因此他領兵有幾次被困受辱,射猛獸也曾被猛獸所傷。

     沒過多久,石建死了,于是皇上召見李廣,讓他接替石建任郎中令。

    元朔六年(前123年)李廣又被任為後将軍,跟随大将軍衛青的軍隊從定襄出塞,征伐匈奴。

    許多将領因斬殺敵人首級符合規定數額,以戰功被封侯,而李廣的軍隊卻沒有戰功。

    過了兩年,李廣以郎中令官職率領四千騎兵從右北平出塞,博望侯張骞(qiān,千)率領一萬騎兵與李廣一同出征,分行兩條路。

    行軍約幾百裡,匈奴左賢王率領四萬騎兵包一皮一皮圍了李廣,李廣的士兵都很害怕,李廣就派他的兒子李敢騎馬往匈奴軍中奔馳。

    李敢獨自和幾十名騎兵飛奔,直穿匈奴騎兵陣,又從其左右兩翼突出,回來向李廣報告說:“匈奴敵兵很容易對付啊!”士兵們這才安心。

    李廣布成圓形兵陣,面向外,匈奴猛攻,箭如雨下。

    漢兵死了一半多,箭也快用光了。

    李廣就命令士兵拉滿弓,不要放箭,而李廣親自用大黃一弩一弓射匈奴的副将,殺死了好幾個,匈奴軍才漸漸散開。

    這時天色已晚,軍吏士兵都面無人色,可是李廣卻神态自然,更加注意整頓軍隊。

    軍中從此都很佩服他的勇敢。

    第二天,又去奮力作戰,博望侯的軍隊也趕到了,匈奴軍才解圍退去。

    漢軍非常疲憊,所以也不能去追擊。

    當時李廣軍幾乎全軍覆沒,隻好收兵回朝。

    按漢朝法律,博望侯行軍遲緩,延誤限期,應處死刑,用錢贖罪,降為平民。

    李廣功過相抵,沒有封賞。

     當初,李廣的堂弟李蔡和李廣一起侍奉文帝。

    到景帝時,李蔡累積功勞已得到年俸二千石的官位。

    武帝時,做到代國的國相。

    元朔五年(前124)被任為輕車将軍,跟随大将軍衛青攻打匈奴右賢王有功,達到斬殺敵人首級的規定,被封為樂安侯。

    元狩二年(前121)間,代公孫弘任丞相。

    李蔡的才幹在下等之中,聲名比李廣差得很遠,然而李廣得不到封爵和封地,官位沒超過九卿,可是李蔡卻被封為列侯,官位達到三公。

    李廣屬下的軍官和士兵們,也有人得到了侯爵之封。

    李廣曾和星象家王朔私下閑談說:“自從漢朝攻打匈奴以來,我沒有一次不參加。

    可是各部隊校尉以下的軍官,才能還不如中等人,然而由于攻打匈奴有軍功被封侯的有幾十人。

    我李廣不算比别人差,但是沒有一點功勞用來得到封地,這是什麼原因呢?難道是我的骨相就不該封侯嗎?還是本來就命該如此呢?”王朔說:“将軍自己回想一下,難道曾經有過值得悔恨的事嗎?”李廣說:“我曾當過隴西太守,羌人有一次反叛,我誘騙他們投降,投降的有八百多人,我用欺詐手段在同一天把他們都殺了。

    直到今天我最大的悔恨隻有這件事。

    ”王朔說:“能使人受禍的事,沒有比殺死已投降的人更大的了,這也就是将軍不能封侯的原因。

    ” 又過了兩年,大将軍衛青、骠騎将軍霍去病率軍大舉出征匈奴,李廣幾次親自請求随行。

    天子認為他已年老,沒有答應;好久才準許他前去,讓他任前将軍。

    這一年是元狩四年(前119)。

     李廣不久随大将軍衛青出征匈奴,出邊塞以後,衛青捉到敵兵,知道了單于住的地方,就自己帶領一精一兵去追逐單于,而命令李廣和右将軍的隊伍合并,從東路出擊。

    東路有些迂回繞遠,而且大軍走在水草缺少的地方,勢必不能并隊行進。

    李廣就親自請求說:“我的職務是前将軍,如今大将軍卻命令我改從東路出兵,況且我從少年時就與匈奴作戰,到今天才得到一次與單于對敵的機會,我願做前鋒,先和單于決一死戰。

    ”大将軍衛青曾暗中受到皇上的警告,認為李廣年老,命運不好,不要讓他與單于對敵,恐怕不能實現俘獲單于的願望。

    那時公孫敖剛剛丢掉了侯爵,任中将軍,随從大将軍出征,大将軍也想讓公孫敖跟自己一起與單于對敵,故意把前将軍李廣調開。

    李廣當時也知道内情,所以堅決要求大将軍收回調令。

    大将軍不答應他的請求,命令長史寫文書發到李廣的幕府,并對他說:“趕快到右将軍部隊中去,照文書上寫的辦。

    ”李廣不向大将軍告辭就起程了,心中非常惱怒地前往軍部,領兵與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