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長孺列傳第四十八

關燈
後我的部隊攻取匈奴的軍用物資,這樣才有利可圖。

    現在單于聽到了消息,沒有到達馬邑城就回去了,我那三萬人的部隊抵不過他,隻會招緻恥辱。

    我本來就知道回來就會被殺頭,但是這樣可以保全陛下的軍士三萬人。

    ”皇上于是把王恢交給廷尉治罪。

    廷尉判他曲行避敵觀望不前,應當殺頭。

    王恢暗中送給了田蚡一千金。

    田蚡不敢向皇帝求情,而對王太後說道:“王恢首先倡議馬邑誘敵之計,今天沒有成功而殺了王恢,這是替匈奴報仇。

    ”皇上朝見王太後時,王太後就把丞相的話告訴了皇上。

    皇上說:“最先倡議馬邑之計的人是王恢,所以調動天下士兵幾十萬人,聽從他的話出擊匈奴。

    再說這次即使抓不到單于,如果王恢的部隊攻擊匈奴的軍用物資,也還很可能有些收獲,以此來安慰将士們的心。

    現在不殺王恢就無法向天下人謝罪。

    ”當時王恢聽到了這話就自一殺了。

     韓安國為人有大韬略,他的才智足夠迎一合世俗,但都處于忠厚之心。

    他貪嗜錢财。

    他所推薦的都是廉潔的士人,比他自己高明。

    在梁國推薦了壺遂、臧固、郅他,都是天下的名士,士人因此也對他很稱道和仰慕,就是天子也認為他是治國之才。

    韓安國擔任禦史大夫四年多,丞相田蚡死了,韓安國代理丞相的職務,給皇帝導引車駕時堕下車,跌跛了腳。

    天子商量任命丞相,打算任用韓安國,派人去看望他,腳跛得很厲害,于是改用平棘侯薛澤擔任丞相。

    韓安國因病免職幾個月,跛腳好了,皇上又任命韓安國擔任中尉。

    一年多後,調任衛尉。

     車騎将軍衛青攻打匈奴,從上谷郡出塞,在龍城打敗了匈奴。

    将軍李廣被匈奴所俘虜,又逃脫了;公孫敖傷亡了大量士兵;他們都該殺頭,後來出錢贖罪成為庶人。

    第二年,匈奴大舉入侵邊境,殺了遼西太守,等到侵入雁門,殺死和擄去幾千人,車騎将軍衛青出兵追擊,從雁門郡出塞。

    衛尉韓安國擔任材官将軍,駐守在漁陽。

    韓安國抓到俘虜,俘虜供說匈奴已經遠遠離去。

    韓安國立即上書皇帝說現在正是農耕時節,請求暫時停止屯軍。

    停止屯軍一個多月,匈奴又大舉入侵上谷、漁陽。

    韓安國的軍營中僅有七百多人,出迎與匈奴交戰,無法取得勝利,又退回軍營中。

    匈奴俘虜掠奪了一千多人和牲畜财物而離去。

    天子聽到這個消息後,很惱火,派使者責備韓安國。

    調韓安國更加往東移動,駐守在右北平。

    因為當時匈奴的俘虜供說要侵入東方。

     韓安國當初擔任禦史大夫和護軍将軍,後來漸漸被排斥疏遠,貶官降職;而新得一寵一的年青将軍衛青等又有軍功,更加受到皇上的重用。

    韓安國既被疏遠,很不得意;領兵駐防又被匈奴所欺侮,損失傷亡很多,内心覺得非嘗谘愧。

    希望能夠回到朝廷,卻更被調往東邊駐守,心裡非常失意而悶悶不樂。

    過了幾個月,生病吐血而死。

    韓安國在元朔二年(前127)中去世。

     太史公說:我和壺遂審定律曆,觀察韓長孺的行一事得體,從壺遂的深沉含藏厚道來看,世人都說梁國多忠厚長者,這話确實不錯啊!壺遂做官做到詹事,天子正要倚仗他來做漢朝丞相,偏偏又碰上壺遂去世。

    不然的話,以壺遂廉潔的品行和端正的行為,這真是一個謙恭謹慎的君子啊。

     【原文】【注解】 禦史大夫韓安國者,梁成安人也,後徙睢陽①。

    嘗受《韓子》、雜家說于驺田生所②。

    事梁孝王為中大夫。

    吳楚反時,孝王使安國及張羽為将,扞吳兵于東界③。

    張羽力戰,安國持重④,以故吳不能過梁。

    吳楚已破,安國、張羽名由此顯。

     ①徙:遷居。

    ②《韓子》:即《韓非子》,戰國末年法學派代表人物韓非的著作。

    說:學說。

    驺:即今山東省鄒縣。

    ③扞:通“捍”,抵禦。

    ④持重:穩固防守。

     梁孝王,景帝母弟,窦太後一愛一之,令得自請置相、二千石①,出入遊戲,僭于天子②。

    天子聞之,心弗善也③。

    太後知帝不善,乃怒梁使者,弗見,案責王所為④。

    韓安國為梁使,見大長公主而泣曰:“何梁王為人子之孝,為人臣之忠,而太後曾弗省也⑤?夫前日吳、楚、齊、趙七國反時⑥,自關以東皆合從西鄉⑦,惟梁最親為艱難⑧。

    梁王念太後、帝在中⑨,而諸侯擾亂,一言泣數行下,跪送臣等六人,将兵擊卻吳楚,吳楚以故兵不敢西,而卒破亡,梁王之力也。

    今太後以小節苛禮責望梁王⑩。

    梁王父兄皆帝王,所見者大,故出稱跸(11),入言警(12),車旗皆帝所賜也,即欲以侘鄙縣(13),驅馳國中,以誇諸侯,令天下盡知太後、帝一愛一之也。

    今梁使來,辄案責之(14)。

    梁王恐、日夜涕泣思慕。

    不知所為。

    何梁王之為子孝,為臣忠,而太後弗恤也(15)?”大長公主具以告太後(16),太後喜曰:“為言之帝。

    ”言之,帝心乃解(17),而免冠謝太後曰:“兄弟不能相教,乃為太後遺憂。

    ”悉見梁使(18),厚賜之。

    其後梁王益親歡。

    太後、長公主更賜安國可直千餘金(19)。

    名由此顯,結于漢(20)。

     ①這句的意思是說,梁孝王獲得自行任命國相和二千石級官吏的權力。

    ②僭于天子:超越本分,比拟皇帝。

    僭:超越本分。

    梁孝王僭于天子事詳見卷五十八《梁孝王世家》。

    ③弗善:不高興。

    ④案:審查。

    ⑤曾:竟然。

    省:明察。

    ⑥吳、楚、齊、趙七國:都是漢初所封的諸侯國,公元前154年,以吳王劉濞為主謀,反叛朝廷。

    詳見卷一百六《吳王濞列傳》。

    ⑦關:指函谷關。

    合從:指聯合。

    從,同“縱”。

    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