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叔列傳第四十四

關燈
是不足萬戶縣的長官。

    (14)共帳:供給皇帝出行所需的帷帳等器物。

    共,通“供”。

    (15)斥免:廢棄、罷免。

     乃為衛将軍舍人,于田仁會,俱為舍人,居門下,同心相一愛一。

    此二人家貧,無錢用以事将軍家監①,家監使養惡齧馬②。

    兩人同一床一卧,仁竊言曰:“不知人哉家監也!”任安曰:“将軍尚不知人,何乃家監也!”衛将軍從此兩人過平陽主③,主家令兩人與騎奴同席而食④,此二子拔刀列斷席别坐⑤。

    主家皆怪而惡之,莫敢呵。

     ①家監:官家,家臣。

    ②惡齧馬:兇暴咬人的烈馬。

    ③從此兩人:使兩人跟随。

    過:探望、探訪。

    平陽主:即平陽公主,漢武帝姊,先為平陽侯曹壽妻,後嫁衛青。

    ④騎奴:騎馬侍從主人的家奴。

    ⑤列:通“裂”,割。

    别:分别。

     其後有诏募擇衛将軍舍人以為郎①,将軍取舍人中富給者②,令具鞍馬③、绛衣④、玉具劍⑤,欲入奏之。

    會賢大夫少府趙禹來過衛将軍,将軍呼所舉舍人以示趙禹。

    趙禹以次問之,十餘人無一人習事有智略者⑥。

    趙禹曰:“吾聞之,将門之下必有将類。

    傳曰:⑦‘不知其君視其所使,不知其子視其所友⑧’。

    今有诏舉将軍舍人者,欲以觀将軍而能得賢者文武之士也。

    今徒取盎人子上之,又無智略,如木偶人衣之绮繡耳⑨,将奈之何?”于是趙禹悉召衛将軍舍人百餘人,以次問之,得田仁、任安,曰:“獨此兩人可耳,餘無可用者。

    ”衛将軍見此兩人貧,意不平⑩。

    趙禹去,謂兩人曰:“各自具鞍馬新绛衣。

    ”兩人對曰:“家貧無用具也。

    ”将軍怒曰:“今兩君家自為貧,何為出此言?鞅鞅如有移德于我者?,何也?”将軍不得已,上籍以聞?。

    有诏召見衛将軍舍人,此二人前見,诏問能略相推第也(13)。

    田仁對曰:“提桴鼓立軍門(14),使士大夫樂死戰鬥,仁不及任安。

    ”任安對曰:“夫決嫌疑,定是非,辯治官(15),使百姓無怨心,安不及仁也。

    ”武帝大笑曰:“善。

    ”使任安護北軍(16),使田仁護邊田谷于河上(17)。

    此兩人立名天下。

     ①募擇:征募選擇。

    ②富給:富足。

    ③具:準備。

    ④绛衣:深紅色的衣服,漢朝宮中警衛所穿服裝。

    ⑤玉具劍:劍口和把一柄一用玉裝飾的劍。

    ⑥習事:指通曉事理。

    習:熟悉,通曉。

    ⑦傳:古書。

    ⑧“不知其君”二句,和《荀子·一性一惡》“不知其子視其友,不知其君視其左右”語意相近。

    ⑨衣(yì,義):穿。

    ⑩意:内心。

    ?鞅鞅:同“怏怏”,不服氣,不滿意。

    移:施予,給予。

    ?籍:簿冊。

    (13)推第:推舉評價。

    (14)桴:鼓槌。

    (15)辯治官:辨别自己管理的官員。

    辯,通“辨”。

    (16)保:監護。

    北軍:京城的衛戍部隊。

    (17)河上:黃河岸邊。

     其後用任安為益州刺史,以田仁為丞相長史。

     田仁上書言:“天下郡太守多為一奸一利①,三河尤甚,臣請先刺舉三河。

    三河皆内倚中貴人②,與三公有親屬,無所畏憚,宜先正三河以警天下一奸一吏。

    ”是時河南、河内太守皆禦史大夫杜父兄子弟也③,河東太守石丞相子孫也④。

    是時石氏九人為二千石,方盛貴。

    田仁數上書言之。

    杜大夫及石氏使人謝⑤,謂田少卿曰:“吾非敢有語言也,願少卿無相誣污也⑥。

    ”仁已刺三河⑦,三河太守皆下吏誅死。

    仁還奏事,武帝說,以仁為能不畏強禦⑧,拜仁為丞相司直,威振天下。

     ①一奸一:行為不軌。

    利:謀私利。

    ②中貴人:皇帝一寵一幸的太監。

    ③杜:杜周。

    父兄子弟:親屬。

    《漢書·杜周傳》記載是他的兩個兒子任此二郡太守。

    ④石丞相:石慶。

    ⑤謝:道歉,謝罪。

    ⑥誣污:誣告玷污。

    ⑦刺:刺舉。

    ⑧強禦:強一暴有勢力的人。

     其後逢太子有兵事,丞相自将兵,使司直主城門。

    司直以為太子骨肉之親,父子之間不甚欲近①,去之諸陵,過②。

    是時武帝在甘泉③,使禦史大夫暴君下責丞相④“何為縱太子”,丞相對言“使司直部守城門而開太子”。

    上書以聞,請捕系司直。

    司直下吏,誅死。

     ①不甚欲近:特别不想卷進去。

    近,靠近。

    ②過:指使太子通過城門而逃。

    ③甘泉:即甘泉宮,漢武帝建在今陝西淳化縣西北甘泉山上的宮殿。

    ④暴君:即暴勝之。

     是時任安為北軍使者護軍,太子立車北軍南門外①,召任安,與節令發兵②。

    安拜受節,入,閉門不出。

    武帝聞之,以為任安為詳邪③,不傅事④,何也?任安笞辱北軍錢官小吏,小吏上書言之,以為受太子節,言“幸與我其鮮好者⑤”。

    書上聞,武帝曰:“是老吏也⑥,見兵事起,欲坐觀成敗,見勝者欲合從之⑦,有兩心。

    安有當死之罪甚衆,吾常活之,今懷詐,有不忠之心。

    ”下安吏,誅死。

     ①立車:停車。

    ②節:符節。

    ③詳:通“佯”,假裝。

    ④傅:通“附”,附合,歸附。

    ⑤幸:希望。

    鮮好:指一精一銳的軍隊。

    這句話是太子所說。

    ⑥老吏:老于世故的官吏。

    ⑦合從:應和随從。

     夫月滿則虧,物盛則衰,天地之常也①。

    知進而不知退,久乘富貴②,禍積為祟③。

    故範蠡之去越④,辭不受官位,名傳後世,萬歲不忘,豈可及哉!後進者慎戒之⑤。

     ①常:常則,固定不變的法則。

    ②乘:坐,居。

    ③祟:鬼神給人的災難,此指大的不可抵禦的災難。

    ④範蠡:春秋末期,越國大夫,幫助越王勾踐圖強複國,消滅敵國。

    功成後,不肯接受賞賜爵位,離開越國,經商緻富。

    後人常贊賞他功成身退得以善終的态度。

    ⑤慎:千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