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石張叔列傳第四十三

關燈
無辜受冤屈的人,他身為丞相,未能盡職盡責,被免去丞相官職。

    後來衛绾去世,兒子衛信承襲了建陵侯的爵位。

    後來因為上酎金不合規定而失去爵位。

     塞侯直不疑是南陽人。

    他做郎官侍奉文帝。

    與他同住一室的人請假探家,誤拿走他人的金子而去,過了些時候,金子的主人才發覺,就胡亂猜疑直不疑,直不疑向他道歉并承認了這件事,買金子償還他。

    等到請假探家的人回來歸還了金子,使那個先前丢失金子的人極為慚愧,因此人們稱直不疑是個忠厚的人。

    文帝也稱贊提拔了他,逐漸升至太中大夫。

    一次上朝廷見時,有人讒毀他說:“直不疑相貌很美,然而惟獨沒有辦法處置他喜歡和嫂子私通的事啊!”直不疑聽說後,說:“我是沒有兄長的。

    ”說過後他終究不再做其他辯解。

     吳楚七國之亂時,直不疑以二千石的官職率兵攻打叛軍。

    景帝後元年(143前),任命他做了禦史大夫。

    景帝總結平定吳楚叛亂人的功勞時,封直不疑為塞侯。

    武帝建元年間,和丞相衛绾都因過失免去官職。

     直不疑學習老子的學說。

    他治理每個地方時,擔任官職都因循前任所為,唯恐人們知道他做官的事迹。

    他不喜歡樹立自己的名聲,被人稱為長者。

    直不疑去世,兒子相如承襲侯爵之位。

    到孫子望時,由于進獻酎金不合要求而失去侯爵之位。

     郎中令周文,名仁,他的祖先原是任城人。

    憑借醫術谒見天子。

    景帝做太子時,任命他做舍人,累積功勞逐漸提升,文帝時官至太中大夫。

    景帝剛繼位,就任命周仁做了郎中令。

     周仁為人深隐持重不一洩露别人的話語,常常穿着破舊綴有補丁的衣服和能夠吸附尿液的内十褲,故意去做不潔淨的事,使妃嫔不願接近因此得到景帝一寵一愛一。

    景帝進入寝宮和妃嫔一婬一亵戲耍時,周仁常在旁邊。

    景帝死時,周仁還在做郎中令,可他始終無所進言。

    皇帝有時詢問别人的情況,周仁總是說:“皇上親自考察他吧。

    ”然後也沒有講别人的什麼壞話。

    因此景帝曾經一再駕臨他的家,他家後來遷徙到陽陵。

    皇帝賞賜的東西很多,他卻常常推讓,不敢接受。

    諸侯百官贈送的東西,他始終沒有接受。

     漢武帝即位,認為他是先帝的大臣而尊重他。

    周仁因病免職朝廷讓他享受每年二千石的俸祿返鄉養老,他的子孫都做到了大官。

     禦史大夫張叔名歐,是安丘侯張說的庶子。

    文帝時以研究法家學說侍奉太子。

    盡避張歐研究法家學說,他卻是個忠厚長者。

    景帝時很受尊重,常常位居九卿之列。

    到了武帝元朔四年(前125),韓安國被免職,皇帝任命張歐做了禦史大夫。

    自從張歐做官以來,沒有說過懲辦人,專門以誠懇忠厚的态度做官。

    部屬都認為他是忠厚的長者,也不敢過分地欺騙他。

    皇上把準備審理的案件交給他,有能夠退回重審的就退回;不能退回重審的,因事不得已,就流淚而哭,親自看着封好文書。

    他一愛一别人就是如此。

     後來他年老病重,請求免去官職。

    天子也就頒布诏書,準許他的請求,按照上大夫的俸祿讓他回鄉養老。

    他住在陽陵。

    他的子孫都做到了大官。

     太史公說:孔子曾經有過這樣一句話:“君子要言語遲鈍而做事敏捷”,這句話說的是萬石君、建陵侯和張叔吧!因此他們做事不峻急卻能使事情成功,措施不嚴厲而能使社會安定。

    塞侯直不疑過于巧詐,而周文失于卑恭谄媚,君子譏諷他們,因為他們形近谄佞。

    但他們也可算是行為敦厚的君子了。

     【原文】【注解】 萬石君名奮,其父趙人也,姓石氏。

    趙亡,徙居溫。

    高祖東擊項籍,過河内,時奮年十五,為小吏,侍高祖。

    高祖與語①,一愛一其恭敬②,問曰:“若何有③?”對曰:“奮獨有母,不幸失明。

    家貧。

    有姊,能鼓琴④。

    ”高祖曰:“若能從我乎?”曰:“願盡力。

    ”于是高祖召其姊為美人⑤,以奮為中涓,受書谒⑥,徙其家長安中戚裡⑦,以姊為美人故也。

    其官至孝文時⑧,積功勞至大中大夫。

    無文學⑨,恭謹無與比。

     ①語:談話。

    ②恭敬:恭敬謹慎。

    ③若:你。

    ④鼓琴:彈琴。

    ⑤美人:妃嫔的稱号。

    ⑥受書谒:受理進獻的文書和谒見之事。

    ⑦中戚裡:漢代京城中外戚居住的地方。

    ⑧孝文:即孝文帝。

    ⑨文學:當時稱通六經知禮樂的人為“文學之士”,這裡指儒術。

     文帝時,東陽侯張相如為太子太傅,免。

    選可為傅者,皆推奮,奮為太子太傅。

    及孝景即位,以為九卿;迫近①,憚之②,徙奮為諸侯相③。

    奮長子建,次子甲④,次子乙,次子慶,皆以馴行孝謹,官皆至二千石。

    于是景帝曰:“石君及四子皆二千石,人臣尊一寵一乃集其門。

    ”号奮為萬石君。

     ①迫近:靠近,離着近。

    ②憚:畏懼。

    ③相:丞相。

    ④甲:史失其名,故以甲名之,猶如今天之“某”。

    下“乙”同此。

     孝景帝季年①,萬石君以上大夫祿歸老于家,以歲時為朝臣②,過宮門阙③,萬石君必下車趨④,見路馬必式焉⑤。

    子孫為小吏,來歸谒,萬石君必朝服見之⑥,不名⑦。

    子孫有過失,不谯讓⑧,為便坐,對案不食。

    然後諸子相責,因長老肉袒固謝罪⑨,改之,乃許。

    子孫勝冠者在側⑩,雖燕居必冠?,申申如也?。

    童仆??如也(13),唯謹。

    上時賜食于家,必稽首俯伏而食之(14),如在上前。

    其執喪,哀戚甚悼。

    子孫遵教,亦如之。

    萬石君以孝謹聞乎郡國,雖齊魯諸儒質行,皆自以為不及也。

     ①季年:晚年。

    ②歲時:指年節。

    歲:年。

    時:四時,四季。

    ③宮門阙:皇宮的門樓。

    ④趨:疾行。

    ⑤路馬:通“辂馬”,天子所乘之馬,此指天子的車駕。

    式:通“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