黥布列傳第三十一

關燈
皆屬項籍。

    項籍使布先渡河擊秦,布數有利,籍迺悉引兵涉河從之,遂破秦軍,降章邯等③。

    楚兵常勝,功冠諸侯。

    諸侯兵皆以服屬楚者,以布數以少敗衆也④。

     ①冠軍:列于諸軍之首。

    是說他骁勇善戰為衆軍之最。

    ②定死:确實已死。

    定:的确,确實。

    ③降:使……投降。

    ④數:屢次,多次。

     項籍之引兵西至新安,又使布等夜擊坑章邯秦卒二十餘萬人①。

    至關,不得入,又使布等先從間道破關下軍②,遂得入,至鹹陽。

    布常為軍鋒③。

    項王封諸将,立布為九江王,都六。

     ①坑:挖坑活埋。

    ②間道:小道,隐蔽的路。

    ③軍鋒:軍隊的前鋒。

     漢元年四月,諸侯皆罷戲下①,各就國②。

    項氏立懷王為義帝,徙都長沙,迺陰令九江王布等行擊之③。

    其八月,布使将擊義帝,追殺之郴縣。

     ①戲(huī,揮)下:主将的大旗,即帥旗之下,引申為部下。

    戲,同“麾”。

    軍中指揮的旗子。

    ②國:諸侯封地。

    ③陰:私下,暗中。

     漢二年,齊王田榮畔楚①,項王往擊齊,征兵九江,九江王布稱病不往,遣将将數千人行。

    漢之敗楚彭城,布又稱病不佐楚②。

    項王由此怨布,數使使者诮讓召布③,布愈恐,不敢往。

    項王方北憂齊、趙,西患漢,所與者獨九江王④,又多布材⑤,欲親用之,以故未擊。

     ①畔:通“叛”。

    背叛。

    ②佐:輔佐,扶助。

    ③诮讓:責怪,遣責。

    ④與:親附,倚重。

    ⑤多:推重,贊美。

     漢三年,漢王擊楚,大戰彭城,不利,出梁地,至虞,謂左右曰:“如彼等者,天足與計天下事。

    ”谒者随何進曰①:“不審陛下所謂②。

    ”漢王曰:“孰能為我使淮南,令之發兵倍楚③,留項王于齊數月④,我之取天下可以百全。

    ”随何曰:“臣請使之。

    ”迺與二十人俱,使淮南。

    至,因太宰主之,三日不得見。

    随何因說太宰曰⑤:“王之不見何,必以楚為強,以漢為弱,此臣之所以為使。

    使何得見,言之而是邪,是大王所欲聞也;言之而非邪,使何等二十人伏斧質淮南市⑥,以明王倍漢而與楚也。

    ”太宰迺言之王,王見之。

    随何曰:“漢王使臣敬進書大王禦者⑦,竊怪大王與楚何親也⑧。

    ”淮南王曰:“寡人北鄉而臣事之⑨。

    ”随何曰:“大王與項王俱列為諸侯,北鄉而臣事之,必以楚為強,可以托國也。

    項王伐齊,身負闆築⑩,以為士卒先,大王宜悉淮南之衆,身自将之,為楚軍前鋒,今迺發四千人以助楚。

    夫北面而臣事人者,固若是乎?夫漢王戰于彭城,項王未出齊也,大王宜騷淮南之兵渡淮?,日夜會戰彭城下,大王撫萬人之衆,無一人渡淮者,垂拱而觀其孰勝?。

    夫托國于人者,固若是乎?大王提空名以鄉楚,而欲厚自托,臣竊為大王不取也。

    然而大王不背楚者,以漢為弱也。

    夫楚兵雖強,天下負之以不義之名(13)以其背盟約而殺義帝也(14)。

    然而楚王恃戰勝自強,漢王收諸侯,還守城臯、荥陽,下蜀、漢之粟,深溝壁壘(15),分卒守徼乘塞(16),楚人還兵,間以梁地,深入敵國八九百裡,欲戰則不得,攻城則力不能,老弱轉糧千裡之外;楚兵至荥陽、成臯,漢堅守而不動,進則不得攻,退則不得解。

    故曰楚兵不足恃也(17)。

    使楚勝漢,則諸侯自危懼而相救。

    夫楚之強,适足以緻天下之兵耳。

    故楚不如漢,其勢易見也。

    今大王不與萬全之漢而自托于危亡之楚,臣竊為大王惑之。

    臣非以淮南之兵足以亡楚也,夫大王發兵而倍楚,項王必留;留數月,漢之取天下可以萬全。

    臣請與大王提劍而歸漢,漢王必裂地而封大王(18),又況淮南,淮南必大王有也。

    故漢王敬使使臣進愚計,願大王之留意也。

    ”淮南王曰:“請奉命。

    ”陰許畔楚與漢,未敢洩也。

     ①谒者:為國君掌管傳達禀報的人。

    ②審:詳知,明悉。

    陛下:此語本是臣子對帝王的尊稱,劉邦尚未稱帝,稱陛下以讨歡心。

    ③倍:背叛,反叛。

    ④留項王于齊數月:據卷七《項羽本紀》,項羽去齊而後有彭城之戰,漢敗彭城而後才有随何之說。

    ⑤說:遊說,勸說。

    ⑥斧質:古刑具。

    置人于砧闆上,以斧砍之。

    質:砧闆。

    ⑦書:信。

    禦者:君王的侍者。

    不敢直達于王,由侍者轉呈,以表敬意。

    ⑧竊怪:私下感到奇怪。

    ⑨鄉:同“向”。

    面向,面對着。

    ⑩闆築:築牆的用具。

    闆:築牆用的夾闆。

    築:夯土的杵。

    (11)騷:通“掃”。

    掃數出動,指投入全部力量。

    (12)垂拱:垂衣拱手,比喻毫不費力。

    (13)負:背,背負。

    (14)背盟約:指項羽違背楚懷王與諸侯“先入關中者王之”的約定。

    (15)深溝壁壘:深挖壕溝,高築壁壘。

    指防禦堅固。

    (16)守徼乘塞:防守邊界和邊塞險要的地方。

    徼:邊界。

    乘:登上。

    (17)恃:依靠,憑借。

    (18)裂地:分割土地。

     楚使者在,方急責英布發兵,舍傳舍①。

    随何直入,坐楚使者上坐,曰:“九江王已歸漢,楚何以得發兵?”布愕然。

    楚使者起。

    何因說布曰:“事已構②,可遂殺楚使者,無使歸,而疾走漢并力③。

    ”布曰:“如使者教,因起兵而擊之耳。

    ”于是殺使者,因起兵而攻楚。

    楚使項聲、龍且攻淮南,項王留而攻下邑。

    數月,龍且擊淮南,破布軍。

    布欲引兵走漢,恐楚王殺之,故間行與何俱歸漢④。

     ①舍傳舍:住在賓館。

    前“舍”為住。

    傳舍:旅館、賓館。

    ②構:結成,造成。

    ③走:歸向,同力。

    ④間行:走小道,隐蔽的路。

     淮南王至,上方踞一床一洗①,召布入見,布(甚)大怒,悔來,欲自一殺。

    出就舍,帳禦飲食從官如漢王居,布又大喜過望②。

    于是迺使人入九江。

    楚已使項伯收九江兵,盡殺布妻子③。

    布使者頗得故人幸臣④,将衆數千人歸漢。

    漢益分布兵而與俱北,收兵至城臯。

    四年七月,立布為淮南王,與擊項籍。

     ①踞一床一洗:蹲踞在一床一邊洗腳。

    踞:蹲坐。

    洗:指洗腳。

    ②過望:超出自己的希望。

    ③妻子:妻子和子女。

    ④幸臣:被一寵一愛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