黥布列傳第三十一

關燈
皇上看了他的報告,對蕭相國商量,相國說:“英布不應該有這樣的事,恐怕是因結有怨仇誣陷他。

    請把贲赫關押起來,派人暗中驗證淮南王。

    ”淮南王見贲赫畏罪潛逃,上書言變,本來已經懷疑他會說出自己暗中布署的情況,漢王的使臣又來了,有了相當的驗證,就殺死贲赫的全家,起兵造反。

    造反的消息傳到長安,皇上就釋放了贲赫,封他做了将軍。

     皇上召集将領們問道:“英布造反,對他怎麼辦?”将領們都說:“出兵打他,活埋了這小子,還能怎麼辦!”汝陰侯滕公召原楚國令尹問這事。

    令尹說:“他本來就當造反。

    ”滕公說:“皇上分割土地立他為王,分賜爵位讓他顯貴,面南聽政立為萬乘之主,他為什麼反呢?”令尹說:“往年殺死彭越,前年殺死韓信,這三個人有同樣的功勞,是結為一體的人,自然會懷疑禍患殃及本身,所以造反了。

    ”滕公把這些話告訴皇上說:“我的門客原楚國令尹薛公,這個人很有韬略,可以問他。

    ”皇上就召見了薛公。

    薛公回答說:“英布造反不值得奇怪。

    假使英布計出上策,山東地區就不歸漢王所有了;計出中策,誰勝誰敗很難說了;計出下策,陛下就可以安枕無憂了。

    ”皇上說:“什麼是上策?”令尹回答說:“向東奪取吳國,向西奪取楚國,吞并齊國,占領魯國,傳一紙檄文,叫燕國、趙國固守他的本土,山東地區就不再歸漢王所有了。

    ”皇上再問:“什麼是中策?”令尹回答說:“向東攻占吳國,向西攻占楚國,吞并韓國占領魏國,占有敖庾的糧食,封鎖成臯的要道,誰勝誰敗就很難預料了。

    ”皇上又問:“什麼是下策?”令尹回答說:“向東奪取吳國,向西奪取下蔡,把辎重财寶遷到越國,自身跑到長沙,陛下就可以安枕無慮了。

    漢朝就沒事了。

    ”皇上說:“英布将會選擇哪種計策?”令尹回答說:“選擇下策。

    ”皇上說:“他為什麼放棄上策、中策而選擇下策呢?”令尹說:“英布本是原先骊山的刑徒,自己奮力做到了萬乘之主,這都是為了自身的富貴,而不顧及當今百姓,不為子孫後****慮,所以說他選用下策。

    ”皇上說:“說的好。

    ”賜封薛公為千戶侯。

    冊封皇子劉長為淮南王。

    皇上就調動軍隊,親自率領着向東攻打英布。

     英布造反之初,對他的将領們說:“皇上老了,厭惡打仗了,一定不能夠親自帶兵前來,派遣将領,将領們隻害怕淮陰、彭越,如今他們都死了,其餘的将領沒什麼可怕的。

    ”所以造反了。

    果真如薛公預料的,向東攻打荊國,荊王劉賈出逃,死在富陵。

    英布劫持了他所有的部隊,渡過淮河攻打楚國。

    楚國調動軍隊在徐、僮之間和英布作戰,楚國分兵三路,想采用相互救援的奇策。

    有人勸告楚将說:“英布擅長用兵打仗,百姓們一向畏懼他。

    況且兵法上說:‘諸侯在自己的領地和敵人作戰,一旦士卒危急,就會逃散。

    ’如今兵分三路,他們隻要戰敗我們其中的一路軍隊,其餘的就都跑了,怎麼能互相救援呢!”楚将不聽忠告。

    英布果然打敗其中一路軍隊,其他兩路軍隊都四散逃跑了。

     英布的軍隊向西挺一進,在蕲縣以西的會甀和皇上的軍隊相遇。

    英布的軍隊非常一精一銳,皇上就躲進庸城壁壘,堅守不出,見英布列陣一如項籍的軍隊,皇上非常厭惡他。

    和英布遙相望見,遠遠地對英布說:“何苦要造反呢?”英布說:“我想當皇帝阿!”皇上大怒,罵他,随即兩軍大戰。

    英布的軍隊戰敗逃走,渡過淮河,幾次停下來交戰,都不順利,和一百多人逃到長江以南。

    英布原來和番縣令通婚,因此,長沙哀王派人誘騙英布,謊稱和英布一同逃亡,誘騙他逃到南越,所以英布相信他,就随他到了番陽,番陽人在茲鄉百姓的民宅裡殺死了英布,終于滅掉了黥布。

     皇上冊立皇子劉長為淮南王,封贲赫為期思侯,将領們大多因戰功受到封賞。

     太史公說:英布,他的祖先難道是《春秋》所載被楚國滅亡的英國、六國臯陶的後代嗎?他自身遭受黥刑,為什麼他能興起發迹的那麼疾速啊!項氏擊殺活埋的人千千萬萬,英布常常是罪魁禍首。

    他的功勞列于諸侯之冠,因此得以稱王,也免不掉自身遭受當世最大的恥辱。

    禍根是由一愛一妾繁衍出來的,因妒嫉而釀成禍患,竟使國家滅亡。

     【原文】【注解】 黥布者,六人也,姓英氏。

    秦時為布衣①。

    少年,有客相之曰②:“當刑而王。

    ”及壯,坐法黥③。

    布欣然笑曰:“人相我當刑而王,幾是乎④?”人有聞者,共俳笑之⑤。

    布已論輸麗山⑥,麗山之徒數十萬人,布皆與其徒長豪桀交通⑦,迺率其曹偶⑧,亡之江中為群盜。

     ①布衣:指麻布衣服,以古代平民穿麻布衣服,因以指代平民百姓,這裡即是指代義。

    ②相:看相,相面。

    用觀察人的容貌等特征推算其命運的迷信活動。

    ③坐法:犯法被判罪。

    坐,因犯……罪。

    黥:墨刑的别稱。

    用刀在額頰處剌字,再塗以墨。

    ④幾:近似,差不多。

    ⑤俳笑:戲笑。

    俳:戲。

    ⑥論:判罪。

    ⑦徒長:罪犯的頭目。

    桀:優秀,傑出的人物。

    交通:來往,交往。

    ⑧曹偶:等輩,一夥人。

    曹:輩。

    偶:類。

     陳勝之起也,布乃見番君,與其衆叛秦,聚兵數千人。

    番君以其女妻之①。

    章邯之滅陳勝,破呂臣軍,布乃引兵北擊秦左右校,破之清波,引兵而東。

    聞項梁定江東會稽,涉江而西。

    陳嬰以項氏世為楚将,迺以兵屬項梁,渡淮南②英布、蒲将軍亦以兵屬項梁。

     ①妻:以女嫁人。

    ②渡淮南:據《史記會注考證》,“淮”下“南”字疑衍。

     項梁涉淮而西,擊景駒、秦嘉等,布常冠軍①。

    項梁至薛,聞陳王定死②,迺立楚懷王。

    項梁号為武信君,英布為當陽君。

    項梁敗死定陶,懷王徙都彭城,諸将英布亦皆保聚彭城。

    當是時,秦急圍趙,趙數使人請救。

    懷王使宋義為上将,範曾為末将,項籍為次将,英布、蒲将軍皆為将軍,悉屬宋義,北救趙。

    及項籍殺宋義于河上,懷王因立籍為上将軍,諸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