黥布列傳第三十一

關燈
王學孟譯注 【說明】 本傳主要記述了黥布富于傳奇色彩的一生。

    他在項羽領導的起義大軍中,是個屢建奇功的戰将,勇冠三軍,“常為軍鋒”。

    然而,他為項羽坑秦卒、殺義帝又是行不義、施暴虐的幫兇。

    戰場上叱咤風雲,生活上卻又因疑生妒,終于惹禍殺身。

    他就是這樣一個難以捉摸的奇人。

     湯諧評論說:“此文自始至終,一片奇氣。

    ”(《史記半解·黥布列傳》)實乃中肯之評。

     作者着筆,落墨生奇。

    英布犯法黥面,本來是災禍及身,他卻“欣然笑曰:‘人相我當刑而王,幾是乎?’”為初驗相士之言而高興,真是奇人奇語,使“奇氣”開始就籠罩全篇。

    江洋大盜出身的黥布響應陳勝起義,兵不過數千,當秦軍消滅陳勝,挫敗呂臣時,他卻引軍擊秦獲勝,又是一奇。

    投奔項氏,常為軍中冠軍。

    “楚兵常勝,功冠諸侯。

    諸侯兵皆以服屬楚者,以布數以少敗衆也。

    ”可見他用兵也奇。

    他升遷也奇,很快即被項羽立為九江王。

    至此相士的奇語便完全“應驗”了。

    作品的結構嚴整而緊密,無懈可擊。

     作者還以奇妙的手法描寫了黥布與項羽、劉邦的關系。

    項羽令布坑秦卒、殺義帝,他毫無是非之辨,忠實執行,可謂毫無二心。

    但項羽擊齊,征兵九江,他卻“稱病不往”,僅派幾千人馬前去敷衍,奇人又做出奇事。

    終于使随何利用他和項羽間出現的裂痕,乘隙而入,以緻不得不叛楚歸漢。

    他牽制楚軍數月而兵敗,隻身與随何間行歸漢。

    劉邦召見他時,卻踞一床一洗足,令人倍感新鮮奇特。

    黥布被羞辱得怒悔交集,幾欲自一殺。

    回到賓館,見“帳禦飲食從官如漢王居”,又使黥布“大喜過望”。

    以奇法制奇人,可見劉邦深谙“對症下藥”的真谛。

    以奇筆生奇華,又足見太史公奇筆下的功力。

     黥布反漢後,薛公答滕公問,也令人驚奇的叫絕。

    “是故當反。

    ”真乃驚人之語。

    為漢王剖析黥布可能采取的上、中、下三種策略後,并斷言黥布一定“出下計”。

    果真被薛公言中,這又是奇言妙語。

    薛公也不愧為奇妙之人。

     滿篇“奇氣”,雲蒸霧繞,而通篇又不見一“奇”字,豈非太史公之妙筆生奇麼? 【譯文】 黥布,是六縣人,姓英。

    秦朝時是個平民百姓。

    小時候,有位客人給他看了相說:“當在受刑之後稱王。

    ”到了壯年,犯了法,被判處黥刑。

    黥布愉快地笑着說:“有人給我看了相,說我當在受刑之後稱王,現在,大概就是這種情形了吧?”聽到他這麼說的人,都戲笑他。

    黥布定罪後不久被押送到骊山服勞役,骊山刑徒有幾十萬人,黥布專和罪犯的頭目、英雄豪傑來往,終于帶着這夥人逃到長江之中做了群盜。

     陳勝起義時,黥布就去見番縣令吳芮,并跟他的部下一起反叛秦朝,聚集了幾千人的隊伍。

    番縣令還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他。

    章邯消滅了陳勝、打敗了呂臣的軍隊之後,黥布就帶兵北上攻打秦左、右校的軍隊,在清波打敗了他們,就帶兵向東挺一進。

    聽說項梁平定了江東會稽,渡過長江向西進發,陳嬰因為項氏世世代代做楚國的将軍,就帶領着自己的軍隊歸屬了項梁,向南渡過淮河,英布、蒲将軍也帶着軍隊歸屬了項梁。

     項梁率師渡過淮河向西進發,攻打景駒、秦嘉等人的戰鬥中,黥布骁勇善戰,總是列于衆軍之首。

    項梁到達薛地,聽說陳王的确死了,就擁立了楚懷王。

    項梁号稱武信君,英布為當陽君。

    項梁在定陶戰敗而死,楚懷王遷都到彭城,将領們和英布也都聚集在彭城守衛。

    正當這時,秦軍加緊圍攻趙國,趙國屢次派人來請求救援。

    楚懷王派宋義擔任上将軍,範曾擔任末将軍,項籍擔任次将軍,英布、蒲将軍都為将軍,全部歸屬宋義統帥,向北救助趙國。

    等到項籍在黃河之畔殺死宋義,懷王趁勢改任項籍為上将軍,各路将領都歸屬項籍統轄。

    項籍派英布率先渡過黃河攻擊秦軍,英布屢立戰功占有優勢,項籍就率領着全部人馬渡過黃河,跟英布協同作戰,于是打敗了秦軍,迫使章邯等人投降。

    楚軍屢戰屢勝,功蓋各路諸侯。

    各路諸侯的軍隊都能逐漸歸附楚國的原因,是因為英布指揮軍隊作戰能以少勝多,使人震服啊! 項籍帶領着軍隊向西到達新安,又派英布等人領兵趁夜襲擊并活埋章邯部下二十多萬人。

    到達函谷關,不得入,又派英布等人,先從隐蔽的小道,打敗了守關的軍隊,才得以進關,一直到達鹹陽。

    英布常常擔任軍隊的前鋒。

    項王分封将領們的時候,封英布為九江王,建都六縣。

     漢元年(前206)四月,諸侯們都離開項王的大本營,各回到自己的封國。

    項王擁立懷王為義帝,遷都長沙,卻暗中命令九江王英布等人,在半路上偷襲他。

    這年八月,英布派将領襲擊義帝,追到郴縣把他殺死。

     漢二年,齊王田榮背叛楚國,項王前往攻打齊國,向九江征調軍隊,九江王托辭病重不能前往,隻派将領帶着幾千人應征。

    漢王在彭城打敗楚軍,英布又托辭病重不去輔佐楚國。

    項王因此怨恨英布,屢次派使者前去責備英布,并召他前往,英布越發地恐慌,不敢前往。

    項王正為北方的齊國、趙國擔心,西邊又憂患漢王起兵,知交的隻有九江王,又推重英布的才能,打算親近他、任用他,所以沒有攻打他。

     漢三年,漢王攻打楚國,在彭城展開大規模的戰争,失利後從梁地撤退,來到虞縣,對身邊親近的人說:“像你們這些人,不配共同謀劃天下大事。

    ”負責傳達禀報的随何近前說:“我不理解陛下說的是什麼意思。

    ”漢王說:“誰能替一我出使淮南,讓他們發動軍隊,背叛楚國,在齊國把項王牽制幾個月,我奪取天下就萬無一失了。

    ”随何說:“我請求出使淮南。

    ”漢王給了他二十人一同出使淮南。

    到達後,因為太宰作内主,等了三天也沒能見到淮南王。

    随何趁機遊說太宰說:“大王不召見我,一定認為楚國強大,漢國弱小,這正是我出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