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恬列傳第二十八

關燈
/a>》上說:‘一定要參差交互地多方詢問,反複審察。

    ’如今我蒙氏宗族,世世代代沒有二心,而事情最終落到這樣的結局,這一定是謀亂之臣叛逆作亂、欺君罔上的緣故。

    周成王犯有過失而能改過振作,終于使周朝興旺昌盛;夏桀殺死關龍逢,商纣殺死王子比幹而不後悔,最終落個身死國亡。

    所以我說犯有過失可以改正振作,聽人規勸可以察覺警醒,參互交錯地審察,是聖明國君治國的原則。

    大凡我說的這些話,不是用以逃避罪責,而是要用忠心規勸而死,希望陛下替黎民百姓深思熟慮地找到應遵循的正确道路。

    ”使者說:“我接受诏令對将軍施以刑法,不敢把将軍的話轉報皇上聽。

    ”蒙恬沉重地歎息說:“我對上天犯了什麼罪,竟然沒有過錯就處死呢?”很久,才慢慢地說:“我的罪過本來該當死罪啊。

    起自臨洮接連到遼東,築長城、挖壕溝一萬餘裡,這中間能沒有截斷大地脈絡的地方嗎?這就是我的罪過了。

    ”于是吞下毒一藥自一殺了。

     太史公說:我到北方邊境,從直道返回,沿途實地觀察了蒙恬替國修築的長城和邊塞堡壘,挖掘山脈,填塞深谷,貫通直道,本來就是不重視百姓的人力物力。

    秦國剛剛滅掉其他諸候的時候,天下人心尚未安定,創傷累累尚未痊愈,而蒙恬身為名将,不在這時候盡力谏诤,赈救百姓的急難,恤養老人,撫育孤兒,緻力從事于百姓安定生活的工作,反而迎一合始皇心意,大規模地修築長城,他們兄弟遭到殺身之禍,不也是順理成章的事嗎?哪裡是什麼挖斷地脈的罪過呢? 【原文】【注解】 蒙恬者,其先齊人也①。

    恬大父蒙骜②,自齊事秦昭王,官至上卿。

    秦莊襄王元年,蒙骜為秦将,伐韓,取成臯、荥陽,作置三川郡③。

    二年,蒙骜攻趙,取三十七城。

    始皇三年,蒙骜攻韓,取十三城。

    五年,蒙骜攻魏,取二十城,作置東郡。

    始皇七年,蒙骜卒。

    骜子曰武,武子曰恬。

    恬嘗書獄典文學④。

    始皇二十三年,蒙武為秦裨将軍⑤,與王剪攻楚,大破之,殺項燕。

    二十四年,蒙武攻楚,虜楚王。

    蒙恬弟毅。

     ①先:祖先。

    ②大父:祖父。

    ③作置:設置。

    ④書獄:指在審理案件時做記錄工作,猶現在審理案件時的書記員工作。

    書,寫,記載。

    這裡是做記錄的意思。

    獄,官司,訴訟。

    典文學:指負責管理有關文件和獄訟檔案等項工作。

    這種工作實際是文書工作。

    典,主管,執掌。

    文學,文獻典籍。

    聯系“書獄”,這裡的“文學”顯然不是泛指,應該是指與法律、刑獄有關的文件和材料。

    ⑤裨将軍:副将,偏将。

    裨,輔助。

     始皇二十六年,蒙恬因家世得為秦将,攻齊,大破之,拜為内史①。

    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萬衆北逐戌狄②,收河南。

    築長城,因地形,用制險塞③,起臨洮,至遼東,延袤萬餘裡④。

    于是渡河,據陽山,逶蛇而北⑤。

    暴師于外十餘年⑥,居上郡。

    是時蒙恬威振匈奴⑦。

    始皇甚尊一寵一蒙氏,信任賢之⑧。

    而親近蒙毅,位至上卿,出則參乘⑨,入則禦前。

    恬任外事而毅常為内謀,名為忠信,故雖諸将相莫敢與之争焉。

     ①拜:授予官職。

    ②戎狄:泛指我國西部、北部少數民族。

    ③用:以。

    制:設立。

    險塞:猶“要塞”,形勢險要的設防要地。

    ④延袤(mào,冒):綿延不斷。

    袤,長,長度。

    ⑤逶蛇(yi,夷):即“逶迤”。

    彎曲而延續不斷的樣子。

    ⑥暴(pù,鋪)師:指軍隊遭受風雨日曬。

    暴同“曝”。

    日曬。

    ⑦振:通“震”。

    震動、威懾。

    ⑧賢之:認為蒙氏賢良。

    ⑨參乘:陪乘的人。

     趙高者,諸趙疏遠屬也①。

    趙高昆弟數人②,皆生隐宮③,其母被刑僇④,世世卑賤。

    秦王聞高強力⑤,通于獄法,舉以為中車府令⑥。

    高即私事公子胡亥,喻之決獄⑦。

    高有大罪,秦王令蒙毅法治之⑧。

    毅不敢阿法⑨,當高罪死⑩,除其宦籍。

    帝以高之敦于事也?,赦之,複其官爵。

     ①諸趙:指趙氏王族的各支派。

    疏遠屬:遠房的親族。

    ②昆弟:同母兄弟。

    ③隐宮:即宮刑。

    因受宮刑而被Yan割的人需一百日隐于蔭室養傷,所以稱隐宮。

    《索隐》引劉氏雲:“蓋其父犯宮刑,妻子沒為官奴婢,妻後野合所生子,皆承趙姓,并宮之。

    故雲‘兄弟生隐宮’,謂‘隐宮’者,宦之謂也。

    ”《集解》引徐廣曰:“為宦者”。

    ④刑僇(lù,陸):即“刑戮”,犯法受刑罰或處死。

    僇,通“戮”。

    ⑤強力:指辦事能力強。

    ⑥舉:提拔。

    ⑦喻:教、教習。

    決獄:審理、判決獄訟。

    ⑧法治:依法審理。

    ⑨阿(ē,婀)法:不按法律辦理。

    阿,這裡有歪曲、違背的意思。

    ⑩當:依法判處。

    ?敦:勉,盡力。

     始皇欲遊天下,道九原①,直抵甘泉,迺使蒙恬通道,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