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頗蔺相如列傳第二十一
關燈
小
中
大
”趙王同意這個意見,便去渑池與秦王會見。
秦王飲到酒興正濃時,說:“寡人私下裡聽說趙王一愛一好音樂,請您彈瑟吧!”趙王就彈起瑟來。
秦國的史官上前來寫道:“某年某為某日,秦王與趙王一起飲酒,令趙王彈瑟。
”蔺相如上前說:“趙王私下裡聽說秦王擅長秦地土樂,請讓我給秦王捧上盆缶,以便互相娛樂。
”秦王發怒,不答應。
這時相如向前遞上瓦缶,并跪下請秦王演奏。
秦王不肯擊缶,相如說:“在這五步之内,我蔺相如要把脖頸裡的血濺在大王身上了!”侍從們想要殺相如,相如圓睜雙眼大喝一聲,侍從們都吓得倒退。
當時秦王不大高興,也隻好敲了一下缶。
相如回頭招呼趙國史官寫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為趙王敲缶。
”秦國的大臣們說:“請你們用趙國的十五座城向秦王獻禮。
”蔺相如也說:“請你們用秦國的鹹陽向趙王獻禮。
”秦王直到酒宴結束,始終也未能壓倒趙國。
趙國原來也部署了大批軍隊來防備秦國,因而秦國也不敢有什麼舉動。
渑池會結束以後,由于相如功勞大,被封為上卿,位在廉頗之上。
廉頗說:“我是趙國将軍,有攻城野戰的大功,而蔺相如隻不過靠能說會道立了點功,可是他的地位卻在我之上,況且相如本來是卑賤之人,我感到羞恥,在他下面我難以忍受。
”并且揚言說:“我遇見相如,一定要羞辱他。
”相如聽到後,不肯和他相會。
相如每到上朝時,常常推說有病,不願和廉頗去争位次的先後。
沒過多久,相如外出,遠遠看到廉頗,相如就掉轉車子回避。
于是相如的門客就一起來直言進谏說:“我們所以離開親人來侍奉您,就是仰慕您高尚的節義呀。
如今您與廉頗官位相同,廉老先生口出惡言,而您卻害怕躲避他,您怕得也太過分了,平庸的人尚且感到羞恥,何況是身為将相的人呢!我們這些人沒出息,請讓我們告辭吧!”蔺相如堅決地挽留他們,說:“諸位認為廉将軍和秦王相比誰厲害?”回答說:“廉将軍比不了秦王。
”相如說:“以秦王的威勢,而我卻敢在朝廷上呵斥他,羞辱他的群臣,我蔺相如雖然無能,難道會怕廉将軍嗎?但是我想到,強秦所以不敢對趙國用兵,就是因為有我們兩人在呀,如今兩虎相鬥,勢必不能共存。
我所以這樣忍讓,就是為了要把國家的急難擺在前面,而把個人的私怨放在後面。
”廉頗聽說了這些話,就脫一去上衣,露出上身,背着荊條,由賓客帶引,來到蔺相如的門前請罪。
他說:“我是個粗野卑賤的人,想不到将軍您是如此的寬厚啊!”二人終于相互交一歡和好,成為生死與共的好友。
這一年,廉頗向東進攻齊國,打敗了它的一支軍隊。
過了兩年,廉頗又攻打齊國的幾邑,把它攻占了。
此後三年,廉頗進攻魏國的防陵、安陽,都攻克了。
再過四年,蔺相如領兵攻齊,打到平邑就收兵了。
第二年,趙奢在阏(yù,玉)與城下大敗秦軍。
趙奢,本是趙國征收田租的官吏。
在收租稅的時候,平原君家不肯繳納,趙奢依法處治,殺了平原君家九個當權管事的人。
平原君大怒,要殺死趙奢。
趙奢趁機勸說道:“您在趙國是貴公子,現在要是縱容您家而不遵奉公家的法令,就會使法令削弱,法令削弱了就會使國家衰弱,國家衰弱了諸侯就要出兵侵犯,諸侯出兵侵犯趙國就會滅亡,您還怎能保有這些财富呢?以您的地位和尊貴,能奉公守法就會使國家上下公平,上下公平就能使國家強盛,國家強盛了趙氏的政權就會穩固,而您身為趙國貴戚,難道還會被天下人輕視嗎?”平原君認為他很有才幹,把他推薦給趙王。
趙王任用他掌管全國的賦稅,全國賦稅非常公平合理,民衆富足,國庫充實。
秦國進攻韓國,軍隊駐紮在阏與。
趙王召見廉頗問道:“可以去援救嗎?”回答說:“道路遠,而且又艱險又狹窄,很難援救。
”又召見樂乘問這件事,樂乘的回答和廉頗的話一樣。
又召見趙奢來問,趙奢回答說:“道遠地險路狹,就譬如兩隻老鼠在洞裡争鬥,哪個勇一猛哪個得勝。
”趙王便派趙奢領兵,去救援阏與。
軍隊離開邯鄲三十裡,趙奢就在軍中下令說:“有誰來為軍事進谏的處以死刑。
”秦軍駐紮在武安西邊,秦軍擊鼓呐喊的練兵之一聲,把武安城中的屋瓦都震動了。
趙軍中的一個偵察人員請求急速援救武安,趙奢立即把他斬首。
趙軍堅守營壘,停留二十八天不向前進發,反而又加築營壘。
秦軍間諜潛入趙軍營地,趙奢用飲食好好款待後把他遣送回去。
間諜把情況向秦軍将領報告,秦将大喜,說:“離開國都三十裡軍隊就不前進了,而且還增修營壘,阏與不會為趙國所有了。
”趙奢遣送秦軍間諜之後,就令士兵卸下鐵甲,快速向阏與進發。
兩天一一夜就到達前線,下令善射的騎兵離阏與五十裡紮營。
軍營築成後,秦軍知道了這一情況,立即全軍趕來。
一個叫許曆的軍士請求就軍事提出建議,趙奢說:“讓他進來。
”許曆說:“秦人本沒想到趙軍會來到這裡,現在他們趕來對敵,士氣很盛,将軍一定要集中兵力嚴陣以待。
不然的話,必定要失敗。
”趙奢說:“請讓我接受您的指教。
”許曆說:“我請求接受死刑。
”趙奢說:“等回邯鄲以後的命令吧。
”許曆請求再提個建議,說:“先占據北面山頭的得勝,後到的失敗。
”趙奢同意,立即派出一萬人迅速奔上北面山頭。
秦兵後到,與趙軍争奪北山但攻不上去,趙奢指揮士兵猛攻,大敗秦軍。
秦軍四散逃跑,于是阏與的包一皮一皮圍被解除,趙軍回國。
趙惠文王賜給趙奢的封号是馬服君,并任許曆為國尉。
趙奢于是與廉頗、蔺相如職位相同。
四年以後,趙惠文王去世,太子孝成王即位。
孝成王七年(前259),秦軍與趙軍在長平對陣,那時趙奢已死,蔺相如也已病危,趙王派廉頗率兵攻打秦軍,秦軍幾次打敗趙軍,趙軍堅守營壘不出戰。
秦軍屢次挑戰。
廉頗置之不理。
趙王聽信秦軍間諜散布的謠言。
秦軍間諜說:“秦軍所厭惡忌諱的,就是怕馬服君趙奢的兒子趙括來做将軍。
”趙王因此就以趙括為将軍,取代了廉頗。
蔺相如說:“大王隻憑名聲來任用趙括,就好像用膠把調弦的柱粘死再去彈瑟那樣不知變通。
趙括隻會讀他父親留下的書,不懂得靈活應變。
”趙王不聽,還是命趙括為将。
趙括從小就學習兵法,談論軍事,以為天下沒人能抵得過他。
他曾與父親趙奢談論用兵之事,趙奢也難不倒他,可是并不說他好。
趙括的母親問趙奢這是什麼緣故,趙奢說:“用兵打仗是關乎生死的事,然而他卻把這事說得那麼容易。
如果趙國不用趙括為将也就罷了,要是一定讓他為将,使趙軍失敗的一定就是他呀”。
等到趙括将要起程的時候,他母親上書給趙王說:“趙括不可以讓他做将軍。
”趙王說:“為什麼?”回答說:“當初我侍奉他父親,那時他是将軍,由他親自捧着飲食侍候吃喝的人數以十計,被他當做朋友看待的數以百計,大王和王族們賞賜的東西全都分給軍吏和僚屬,接受命令的那天起,就不再過問家事。
現在趙括一下子做了将軍,就面向東接受朝見,軍吏沒有一個敢擡頭看他的,大王賞賜的金帛,都帶回家收藏起來,還天天訪查便宜合适的田地房産,可買的就買下來。
大王認為他哪裡像他父親?父子二人的心地不同,希望大王不要派他領兵。
”趙王說:“您就把這事放下别管了,我已經決定了。
”趙括的母親接着說:“您一定要派他領兵,如果他有不稱職的情況,我能不受株連嗎?”趙王答應了。
趙括代替廉頗之後,把原有的規章制度全都改變了,把原來的軍吏也撤換了。
秦将白起聽到了這些情況,便調遣奇兵,假裝敗逃,又去截斷趙軍運糧的道路,把趙軍分割成兩半,趙軍士卒離心。
過了四十多天,趙軍饑餓,趙括出動一精一兵親自與秦軍搏鬥,秦軍射死趙括。
趙括軍隊戰敗,幾十萬大軍于是投降秦軍,秦軍把他們全部活埋了。
趙國前後損失共四十五萬人。
第二年,秦軍就包一皮一皮圍了邯鄲,有一年多,趙國幾乎不能保全,全靠楚國、魏國軍隊來援救,才得以解除邯鄲的包一皮一皮圍。
趙王也由于趙括的母親有言在先,終于沒有株連她。
邯鄲解圍之後五年,燕國采納栗腹的計謀,說是“趙國的壯丁全都死在長平了,他們的遺孤尚未成|人”,燕王便發兵攻趙。
趙王派廉頗領兵反擊,在鄗城大敗燕軍,殺死栗腹
秦王飲到酒興正濃時,說:“寡人私下裡聽說趙王一愛一好音樂,請您彈瑟吧!”趙王就彈起瑟來。
秦國的史官上前來寫道:“某年某為某日,秦王與趙王一起飲酒,令趙王彈瑟。
”蔺相如上前說:“趙王私下裡聽說秦王擅長秦地土樂,請讓我給秦王捧上盆缶,以便互相娛樂。
”秦王發怒,不答應。
這時相如向前遞上瓦缶,并跪下請秦王演奏。
秦王不肯擊缶,相如說:“在這五步之内,我蔺相如要把脖頸裡的血濺在大王身上了!”侍從們想要殺相如,相如圓睜雙眼大喝一聲,侍從們都吓得倒退。
當時秦王不大高興,也隻好敲了一下缶。
相如回頭招呼趙國史官寫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為趙王敲缶。
”秦國的大臣們說:“請你們用趙國的十五座城向秦王獻禮。
”蔺相如也說:“請你們用秦國的鹹陽向趙王獻禮。
”秦王直到酒宴結束,始終也未能壓倒趙國。
趙國原來也部署了大批軍隊來防備秦國,因而秦國也不敢有什麼舉動。
渑池會結束以後,由于相如功勞大,被封為上卿,位在廉頗之上。
廉頗說:“我是趙國将軍,有攻城野戰的大功,而蔺相如隻不過靠能說會道立了點功,可是他的地位卻在我之上,況且相如本來是卑賤之人,我感到羞恥,在他下面我難以忍受。
”并且揚言說:“我遇見相如,一定要羞辱他。
”相如聽到後,不肯和他相會。
相如每到上朝時,常常推說有病,不願和廉頗去争位次的先後。
沒過多久,相如外出,遠遠看到廉頗,相如就掉轉車子回避。
于是相如的門客就一起來直言進谏說:“我們所以離開親人來侍奉您,就是仰慕您高尚的節義呀。
如今您與廉頗官位相同,廉老先生口出惡言,而您卻害怕躲避他,您怕得也太過分了,平庸的人尚且感到羞恥,何況是身為将相的人呢!我們這些人沒出息,請讓我們告辭吧!”蔺相如堅決地挽留他們,說:“諸位認為廉将軍和秦王相比誰厲害?”回答說:“廉将軍比不了秦王。
”相如說:“以秦王的威勢,而我卻敢在朝廷上呵斥他,羞辱他的群臣,我蔺相如雖然無能,難道會怕廉将軍嗎?但是我想到,強秦所以不敢對趙國用兵,就是因為有我們兩人在呀,如今兩虎相鬥,勢必不能共存。
我所以這樣忍讓,就是為了要把國家的急難擺在前面,而把個人的私怨放在後面。
”廉頗聽說了這些話,就脫一去上衣,露出上身,背着荊條,由賓客帶引,來到蔺相如的門前請罪。
他說:“我是個粗野卑賤的人,想不到将軍您是如此的寬厚啊!”二人終于相互交一歡和好,成為生死與共的好友。
這一年,廉頗向東進攻齊國,打敗了它的一支軍隊。
過了兩年,廉頗又攻打齊國的幾邑,把它攻占了。
此後三年,廉頗進攻魏國的防陵、安陽,都攻克了。
再過四年,蔺相如領兵攻齊,打到平邑就收兵了。
第二年,趙奢在阏(yù,玉)與城下大敗秦軍。
趙奢,本是趙國征收田租的官吏。
在收租稅的時候,平原君家不肯繳納,趙奢依法處治,殺了平原君家九個當權管事的人。
平原君大怒,要殺死趙奢。
趙奢趁機勸說道:“您在趙國是貴公子,現在要是縱容您家而不遵奉公家的法令,就會使法令削弱,法令削弱了就會使國家衰弱,國家衰弱了諸侯就要出兵侵犯,諸侯出兵侵犯趙國就會滅亡,您還怎能保有這些财富呢?以您的地位和尊貴,能奉公守法就會使國家上下公平,上下公平就能使國家強盛,國家強盛了趙氏的政權就會穩固,而您身為趙國貴戚,難道還會被天下人輕視嗎?”平原君認為他很有才幹,把他推薦給趙王。
趙王任用他掌管全國的賦稅,全國賦稅非常公平合理,民衆富足,國庫充實。
秦國進攻韓國,軍隊駐紮在阏與。
趙王召見廉頗問道:“可以去援救嗎?”回答說:“道路遠,而且又艱險又狹窄,很難援救。
”又召見樂乘問這件事,樂乘的回答和廉頗的話一樣。
又召見趙奢來問,趙奢回答說:“道遠地險路狹,就譬如兩隻老鼠在洞裡争鬥,哪個勇一猛哪個得勝。
”趙王便派趙奢領兵,去救援阏與。
軍隊離開邯鄲三十裡,趙奢就在軍中下令說:“有誰來為軍事進谏的處以死刑。
”秦軍駐紮在武安西邊,秦軍擊鼓呐喊的練兵之一聲,把武安城中的屋瓦都震動了。
趙軍中的一個偵察人員請求急速援救武安,趙奢立即把他斬首。
趙軍堅守營壘,停留二十八天不向前進發,反而又加築營壘。
秦軍間諜潛入趙軍營地,趙奢用飲食好好款待後把他遣送回去。
間諜把情況向秦軍将領報告,秦将大喜,說:“離開國都三十裡軍隊就不前進了,而且還增修營壘,阏與不會為趙國所有了。
”趙奢遣送秦軍間諜之後,就令士兵卸下鐵甲,快速向阏與進發。
兩天一一夜就到達前線,下令善射的騎兵離阏與五十裡紮營。
軍營築成後,秦軍知道了這一情況,立即全軍趕來。
一個叫許曆的軍士請求就軍事提出建議,趙奢說:“讓他進來。
”許曆說:“秦人本沒想到趙軍會來到這裡,現在他們趕來對敵,士氣很盛,将軍一定要集中兵力嚴陣以待。
不然的話,必定要失敗。
”趙奢說:“請讓我接受您的指教。
”許曆說:“我請求接受死刑。
”趙奢說:“等回邯鄲以後的命令吧。
”許曆請求再提個建議,說:“先占據北面山頭的得勝,後到的失敗。
”趙奢同意,立即派出一萬人迅速奔上北面山頭。
秦兵後到,與趙軍争奪北山但攻不上去,趙奢指揮士兵猛攻,大敗秦軍。
秦軍四散逃跑,于是阏與的包一皮一皮圍被解除,趙軍回國。
趙惠文王賜給趙奢的封号是馬服君,并任許曆為國尉。
趙奢于是與廉頗、蔺相如職位相同。
四年以後,趙惠文王去世,太子孝成王即位。
孝成王七年(前259),秦軍與趙軍在長平對陣,那時趙奢已死,蔺相如也已病危,趙王派廉頗率兵攻打秦軍,秦軍幾次打敗趙軍,趙軍堅守營壘不出戰。
秦軍屢次挑戰。
廉頗置之不理。
趙王聽信秦軍間諜散布的謠言。
秦軍間諜說:“秦軍所厭惡忌諱的,就是怕馬服君趙奢的兒子趙括來做将軍。
”趙王因此就以趙括為将軍,取代了廉頗。
蔺相如說:“大王隻憑名聲來任用趙括,就好像用膠把調弦的柱粘死再去彈瑟那樣不知變通。
趙括隻會讀他父親留下的書,不懂得靈活應變。
”趙王不聽,還是命趙括為将。
趙括從小就學習兵法,談論軍事,以為天下沒人能抵得過他。
他曾與父親趙奢談論用兵之事,趙奢也難不倒他,可是并不說他好。
趙括的母親問趙奢這是什麼緣故,趙奢說:“用兵打仗是關乎生死的事,然而他卻把這事說得那麼容易。
如果趙國不用趙括為将也就罷了,要是一定讓他為将,使趙軍失敗的一定就是他呀”。
等到趙括将要起程的時候,他母親上書給趙王說:“趙括不可以讓他做将軍。
”趙王說:“為什麼?”回答說:“當初我侍奉他父親,那時他是将軍,由他親自捧着飲食侍候吃喝的人數以十計,被他當做朋友看待的數以百計,大王和王族們賞賜的東西全都分給軍吏和僚屬,接受命令的那天起,就不再過問家事。
現在趙括一下子做了将軍,就面向東接受朝見,軍吏沒有一個敢擡頭看他的,大王賞賜的金帛,都帶回家收藏起來,還天天訪查便宜合适的田地房産,可買的就買下來。
大王認為他哪裡像他父親?父子二人的心地不同,希望大王不要派他領兵。
”趙王說:“您就把這事放下别管了,我已經決定了。
”趙括的母親接着說:“您一定要派他領兵,如果他有不稱職的情況,我能不受株連嗎?”趙王答應了。
趙括代替廉頗之後,把原有的規章制度全都改變了,把原來的軍吏也撤換了。
秦将白起聽到了這些情況,便調遣奇兵,假裝敗逃,又去截斷趙軍運糧的道路,把趙軍分割成兩半,趙軍士卒離心。
過了四十多天,趙軍饑餓,趙括出動一精一兵親自與秦軍搏鬥,秦軍射死趙括。
趙括軍隊戰敗,幾十萬大軍于是投降秦軍,秦軍把他們全部活埋了。
趙國前後損失共四十五萬人。
第二年,秦軍就包一皮一皮圍了邯鄲,有一年多,趙國幾乎不能保全,全靠楚國、魏國軍隊來援救,才得以解除邯鄲的包一皮一皮圍。
趙王也由于趙括的母親有言在先,終于沒有株連她。
邯鄲解圍之後五年,燕國采納栗腹的計謀,說是“趙國的壯丁全都死在長平了,他們的遺孤尚未成|人”,燕王便發兵攻趙。
趙王派廉頗領兵反擊,在鄗城大敗燕軍,殺死栗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