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申君列傳第十八

關燈
大命,太子不在,陽文君子必立為後,太子不得奉宗廟矣⑧。

    不如亡秦⑨,與使者俱出;臣請止⑩,以死當之。

    ”楚太子因變衣服為楚使者禦以出關?,而黃歇守舍,常為謝病?。

    度太子已遠,秦不能追,歇乃自言秦昭王曰:“楚太子已歸,出遠矣。

    歇當死,願賜死。

    ”昭王大怒,欲聽其自一殺也。

    應侯曰:“歇為人臣,出身以徇其主⒀,太子立,必用歇,故不如無罪而歸之,以親楚。

    ”秦因遣黃歇。

     歇至楚三月,楚頃襄王卒,太子完立,是為考烈王。

    考烈王元年⒁,以黃歇為相,封為春申君,賜淮北地十二縣。

    後十五歲,黃歇言之楚王曰:“淮北地邊齊⒂,其事急,請以為郡便。

    ”因并獻淮北十二縣,請封于江東。

    考烈王許之。

    春申君因城故吳墟⒃,以自為都邑。

     ①應侯:即範睢。

    ②德:感激。

    ③儲:保存待用。

    ④孰:同“熟”。

    仔細,周密。

    ⑤聞:傳達,報告。

    ⑥傅:教導、輔佐太子的人。

    ⑦陽文君:楚頃襄王的兄弟。

    ⑧宗廟:古代天子、諸侯祭祀祖先的處所。

    這裡指代國家。

    ⑨亡:逃跑。

    ⑩止:留住。

    ?禦:駕車的人。

    ?謝病:推脫有病。

    ⒀出身:獻身。

    徇:通“殉”。

    ⒁考烈王元年:即前262年。

    ⒂邊齊:靠近齊國。

    ⒃城:修築城牆。

    吳墟:指吳國舊都。

     春申君既相楚,是時齊有孟嘗君,趙有平原君,魏有信陵君,方争下士①,招緻賓客,以相傾奪②,輔國持權。

     春申君為楚相四年,秦破趙之長平軍四十餘萬。

    五年,圍邯鄲。

    邯鄲告急于楚,楚使春申君将兵往救之,秦兵亦去,春申君歸。

    春申君相楚八年,為楚北伐滅魯,以荀卿為蘭陵令。

    當是時,楚複強。

     趙平原君使人于春申君,春申君舍之于上舍③。

    趙使欲誇楚④,為玳瑁簪⑤,刀劍室以珠玉飾之⑥,請命春申君客⑦。

    春申君客三千餘人,其上客皆蹑珠履以見趙使⑧,趙使大慚。

     春申君相十四年,秦莊襄王立,以呂不韋為相,封為文信侯。

    取東周。

     春申君相二十二年,諸侯患秦攻伐無已時⑨,乃相與合從,西伐秦,而楚王為從長⑩,春申君用事?。

    至函谷關,秦出兵攻,諸侯兵皆敗走。

    楚考烈王以咎春申君?,春申君以此益疏。

     客有觀津人朱英,謂春申君曰:“人皆以楚為強而君用之弱⒀,其于英不然。

    先君時善秦二十年而不攻楚,何也?秦逾黾隘之塞而攻楚,不便;假道于兩周⒁,背韓、魏而攻楚,不可。

    今則不然,魏旦暮亡,不能一愛一許、鄢陵⒂,其許魏割以與秦。

    秦兵去陳百六十裡,臣之所觀者,見秦、楚之日鬥也。

    ”楚于是去陳徙壽春;而秦徙衛野王⒃,作置東郡。

    春申君由此就封于吳,行相事。

     ①下士:謙恭地對待賢士。

    ②傾奪:争奪。

    ③舍:安置住宿。

    上舍:上等客舍。

    ④誇:誇耀。

    ⑤玳瑁:一種大海龜,其甲殼可作裝飾品。

    ⑥室:指刀劍的鞘。

    ⑦命:招來會見。

    ⑧蹑:踏。

    ⑨已:停止。

    ⑩從(zòng,縱)長:六國盟約之長。

    ?用事:當權主事。

    ?咎:歸罪。

    ⒀用:治。

    ⒁假:借。

    ⒂一愛一:吝惜。

    ⒃衛:指衛元君。

    當時衛已為秦的附庸。

     楚考烈王無子,春申君患之,求婦人宜子者進之①,甚衆,卒無子。

    趙人李園持其女弟②,欲進之楚王,聞其不宜子,恐久毋一寵一。

    李園求事春申君為舍人③,已而谒歸④,故失期⑤。

    還谒⑥,春申君問之狀,對曰:“齊王使使求臣之女弟⑦,與其使者飲,故失期⑧。

    ”春申君曰:“娉入乎⑨?”對曰:“未也。

    ”春申君曰:“可得見乎?”曰:“可。

    ”于是李園乃進其女弟,即幸于春申君⑩。

    知其有身,李園乃與其女弟謀。

    園女弟承間以說春申君曰?:“楚王之貴幸君,雖兄弟不如也。

    今君相楚二十餘年,而王無子,即百歲後将更立兄弟?,則楚更立君後,亦各貴其故所親,君又安得長有一寵一乎?非徒然也,君貴用事久,多失禮于王兄弟,兄弟誠立,禍且及身⒀,何以保相印江東之封乎?今妾自知有身矣,而人莫知。

    妾幸君未久,誠以君之重而進妾于楚王,王必幸妾;妾賴天有子男⒁,則是君之子為王也,楚國盡可得,孰與身臨不測之罪乎⒂?”春申君大然之,乃出李園女弟,謹舍而言之楚王⒃。

    楚王召入幸之,遂生子男,立為太子,以李園女弟為王後。

    楚王貴李園,園用事。

     李園既入其女弟,立為王後,子為太子,恐春申君語洩而益驕,陰養死士⒄,欲殺春申君以滅口,而國人頗有知之者⒅。

     ①宜子:宜于生子。

    ②持:帶着。

    女弟:妹妹。

    ③舍人:王公貴族的侍從賓客,親近左右。

    ④谒:請求。

    ⑤故:故意。

    ⑥谒:拜見。

    ⑦使使:前一“使”字,派遣;後一“使”字,使臣。

    ⑧故:所以。

    ⑨娉:通“聘”。

    以禮物訂婚。

    ⑩幸:一寵一幸。

    ?承:通“乘”。

    趁着。

    間:空隙。

    ?即:如果。

    ⒀且:将要。

    ⒁子男:兒子。

    ⒂這一句的意思說:這與身遭意外的禍患相比,哪樣好?⒃謹舍:嚴密地安排住所。

    ⒄陰:暗中。

    死士:冒死的刺客。

    ⒅國人:住在國都的人。

     春申君相二十五年,楚考烈王病。

    朱英謂春申君曰:“世有毋望之福①,又有毋望之禍。

    今君處毋望之世②,事毋望之主③,安可以無毋望之人乎?”春申君曰:“何謂毋望之福?”曰:“君相楚二十餘年矣,雖名相國,實楚王也。

    今楚王病,旦暮且卒,而君相少主,因而代立當國④,如伊尹、周公,王長而反政⑤,不即遂南面稱孤而有楚國?此所謂毋望之福也。

    ”春申君曰:“何謂毋望之禍?”曰:“李園不治國而君之仇也,不為兵而養死士之日久矣,楚王卒,李園必先入據權而殺君以滅口。

    此所謂毋望之禍也。

    ”春申君曰:“何謂毋望之人?”對曰:“君置臣郎中,楚王卒,李園必先入,臣為君殺李園。

    此所謂毋望之人也。

    ”春申君曰:“足下置之⑥。

    李園,弱人也,仆又善之⑦,且又何至此!”朱英知言不用,恐禍之身。

    乃亡去。

     後十七日,楚考烈王卒,李園果先入,伏死士于棘門之内⑧。

    出申君入棘門,園死士俠刺春申君⑨,斬其頭,投之棘門外。

    于是遂使吏盡滅春申君之家。

    而李園女弟初幸春申君有身而入之王所生子者遂立,是為楚幽王。

     是歲也,秦始皇帝立九年矣⑩。

    嫪亦為亂于秦,覺,夷其三族?,而呂不韋廢。

     ①毋望:不期而至,非常。

    ②毋望之世:指生死無常的世界。

    ③毋望之主:喜怒無常的君主。

    ④代立當國:代少主掌握國政。

    ⑤反:同“返”。

    歸還。

    ⑥置:放棄。

    ⑦仆:對自己的謙稱。

    ⑧棘門:壽州的城門。

    ⑨俠:通“夾”。

    從兩側夾一住。

    ⑩秦始皇帝立九年:指前238年。

    ?嫪亦為亂于秦:指嫪毐與秦始皇之母私通。

    ?夷:滅族。

    三族:指父族、母族、妻族。

     太史公曰:吾适楚,觀春申君故城,宮室盛矣哉!初,春申君之說秦昭王,及出身遣楚太子歸,何其智之明也!後制于李園,旄矣①。

    語曰:“當斷不斷,反受其亂②。

    ”春申君失朱英之謂邪? ①旄(mào,冒):通“耄”。

    年老,糊塗。

    ②亂:禍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