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申君列傳第十八
關燈
小
中
大
以。
”于是李園就把他的妹妹獻給春申君,并立即得到春申君的一寵一幸。
後來李園知道了他的妹妹懷了身孕,就同他妹妹商量了進一步的打算。
李園的妹妹找了個機會勸說春申君道:“楚王尊重一寵一信您,即使兄弟也不如。
如今您任楚國宰相已經二十多年,可是大王沒有兒子,如果楚王壽終之後将要改立兄弟,那麼楚國改立國君以後,也就會各自使原來所親信的人顯貴起來,您又怎麼能長久地得到一寵一信呢?不僅如此,您身處尊位執掌政事多年,對楚王的兄弟們難免有許多失禮的地方,楚王兄弟果真立為國君,殃禍将落在您的身上,還怎麼能保住宰相大印和江東封地呢?現在我自己知道懷上身孕了,可是别人誰也不知道。
我得到您的一寵一幸時間不長,如果憑您的尊貴地位把我進獻給楚王,楚王必定一寵一幸我;我仰賴上天的保佑生個兒子,這就是您的兒子做了楚王,楚國全為您所有,這與您身遭意想不到的殃禍相比,哪樣好呢?”春申君認為這番話說得對極了,就把李園的妹妹送出家來,嚴密地安排在一個住所便向楚王稱說要進獻李園的妹妹。
楚王把李園的妹妹召進宮來很是一寵一幸她,于是生了個兒子,立為太子,又把李園妹妹封為王後。
楚王器重李園,于是李園參與朝政。
李園把他妹妹送進宮裡,封為王後,生的兒子立為太子,便擔心春申君說漏秘密而更加驕橫,就暗中豢養了刺客。
打算殺死春申君來滅口,這件事在國都有些人知道。
春申君任宰相的第二十五年,楚考烈王病重。
朱英對春申君說:“世上有不期而至的福,又有不期而至的禍。
如今您處在生死無常的世上,奉事喜怒無常的君主,又怎麼能會沒有不期而至的人呢?”春申君問道:“什麼叫不期而至的福?”朱英回答說:“您任楚國宰相二十多年了,雖然名義上是宰相,實際上就是楚王。
現在楚王病重,死在旦夕,您輔佐年幼的國君,因而代他掌握國政,如同伊尹、周公一樣,等君王長大再把大權交給他,不就是您南面稱王而據有楚國?這就是所說的不期而至的福。
”春申君又問道:“什麼叫不期而至的禍?”朱英回答道:“李園不執掌國政便是您的仇人,他不管兵事卻豢養刺客為時已久了,楚王一下世,李園必定搶先入宮奪權并要殺掉您滅口。
這就是所說的不期而至的禍。
”春申君接着問道:“什麼叫不期而至的人?”朱英回答說:“您安排我做郎中,楚王一下世,李園必定搶先入宮,我替您殺掉李園。
這就是所說的不期而至的人。
”春申君聽了後說:“您要放棄這種打算。
李園是個軟弱的人,我對他很友好,況且又怎麼能到這種地步!”朱英知道自己的進言不被采用,恐怕禍患殃及自身,就逃離了。
此後十七天,楚考烈王去世,李園果然搶先入宮,并在棘門埋伏下刺客。
春申君進入棘門,李園豢養的刺客從兩側夾一住刺殺了春申君,斬下他的頭,扔到棘門外邊。
同時就派官吏把春申君家滿門抄斬。
而李園的妹妹原先受春申君一寵一幸懷了孕又入宮得一寵一于楚考烈王後所生的那個兒子便立為楚王,這就是楚幽王。
這一年,秦始皇即位已經九年了。
嫪毐(lào,ǎi,酪矮)也與秦國太後私亂,被發覺後,夷滅三族,而呂不韋因受牽連被廢黜。
太公史說:我到楚地,觀覽了春申君的舊城,宮室建築十分宏偉啊!當年,春申君勸說秦昭王,以及冒着生命危險派人把楚太子送回楚國,是多麼聰慧的高明之舉啊!可是後來被李園控制,昏聩糊塗了。
俗話說:“應當決斷時不決斷,反過來就要遭受禍患。
”說的就是春申君失卻了朱英要擊殺李園的機會吧? 【原文】【注解】 春申君者,楚人也,名歇,姓黃氏。
遊學博聞①,事楚頃襄王。
頃襄王以歇為辯②,使于秦。
秦昭王使白起攻韓、魏,敗之于華陽,禽魏将芒卯③,韓、魏服而事秦。
秦昭王方令白起與韓、魏共伐楚,未行,而楚使黃歇适至于秦,聞秦之計。
當是之時,秦已前使白起攻楚,取巫、黔中之郡,拔鄢、郢,東至竟陵,楚頃襄王東徙治于陳縣④。
黃歇見楚懷王之為秦所誘而入朝⑤,遂見欺⑥,留死于秦。
頃襄王,其子也,秦輕之,恐壹舉兵而滅楚⑦。
歇乃上書說秦昭王曰⑧: ①遊學:周遊異地,從師求學。
②辯:有口才。
③禽魏将芒卯:《戰國策·魏三》、卷七十二《穰侯列傳》等均作“走芒卯”。
疑此處所載有誤。
禽,同“擒”。
④治:指王都所在地。
⑤楚懷王之為秦所誘而入朝:指前299年楚懷王被秦昭王以邀請會盟的欺騙手段扣留在秦國。
入朝:拜訪。
⑥見欺:被欺騙。
⑦壹:一旦。
⑧說:勸說。
天下莫強于秦、楚。
今聞大王欲伐楚,此猶兩虎相與鬥。
兩虎相與鬥而驽犬受其①,不如善楚。
臣請言其說②:臣聞物至則反③,冬夏是也④;緻至則危⑤,累棋是也⑥。
今大國之地,遍天下有其二垂⑦,此從生民已來⑧,萬乘之地未嘗有也⑨。
先帝文王、莊王之身⑩,三世不妄接地于齊?,以絕從親之要?。
今王使盛橋守事于韓⒀,盛橋以其地入秦,是王不用甲⒁,不信威⒂,而得百裡之地。
王可謂能矣。
王又舉甲而攻魏,杜大梁之門⒃,舉河内,拔燕、酸棗、虛、桃,入邢,魏之兵雲翔而不敢捄⒄。
王之功亦多矣。
王休甲息衆⒅,二年而後複之;又并蒲、衍、首、垣,以臨仁、平丘,黃、濟陽嬰城而魏氏服⒆;王又割濮磿之北,注齊、秦之要⒇,絕楚、趙之脊(21),天下五合六聚而不敢救(22)。
王之威亦單矣(23)。
①驽:才能低下。
受:承,趁着。
:困頓。
②說:主張,看法。
③至:極。
④冬夏是也:冬季和夏季就是這樣的。
《戰國策·秦四》姚宏注:“冬至生,夏至殺,故曰反也。
”⑤緻:堆疊。
《戰國策·秦四》鮑彪注:“緻,言取物置之物上。
”⑥累棋:高疊棋子,極易傾倒,比喻極為危險。
⑦二垂:指西北兩方邊地。
垂,同“陲”。
⑧已:通“以”。
⑨萬乘:萬輛兵車。
這裡指代天子。
周制天子地方千裡,出兵車萬乘。
戰國時大國也稱“萬乘”。
⑩先帝文王、莊王之身:梁玉繩《史記志疑》按:“《秦策》作‘文王(惠文王也。
)武王,王之身三世’,此言莊王誤,秦無莊王,若莊襄則昭王孫也。
又脫一‘王’字,無下‘王’字則二世非三世矣。
但文、武二王,未嘗稱帝,而曰先帝者,特尊稱之耳。
”所言當是。
?妄:忘。
?絕:斷絕。
從親:合縱親善。
從,同“縱”,合縱。
要:同“腰”,關鍵部位。
一說,要,要約。
⒀守事于韓:在韓駐守任職(從事有利于秦的活動)。
《索隐》按:“秦使盛橋守事于韓,亦如楚使召滑相趙(當作“越”)然也,并内行章義之難。
”守,防備所己知;事,任職。
⒁甲:指披甲的士兵。
⒂信:通“伸”。
伸展。
⒃杜:堵塞。
⒄雲翔:如白雲飄飛般地逃散。
捄:通“救”。
⒅休甲息衆:停止征戰,讓軍隊得到休息。
⒆嬰城:《戰國策·秦四》鮑彪注:“嬰,猶
”于是李園就把他的妹妹獻給春申君,并立即得到春申君的一寵一幸。
後來李園知道了他的妹妹懷了身孕,就同他妹妹商量了進一步的打算。
李園的妹妹找了個機會勸說春申君道:“楚王尊重一寵一信您,即使兄弟也不如。
如今您任楚國宰相已經二十多年,可是大王沒有兒子,如果楚王壽終之後将要改立兄弟,那麼楚國改立國君以後,也就會各自使原來所親信的人顯貴起來,您又怎麼能長久地得到一寵一信呢?不僅如此,您身處尊位執掌政事多年,對楚王的兄弟們難免有許多失禮的地方,楚王兄弟果真立為國君,殃禍将落在您的身上,還怎麼能保住宰相大印和江東封地呢?現在我自己知道懷上身孕了,可是别人誰也不知道。
我得到您的一寵一幸時間不長,如果憑您的尊貴地位把我進獻給楚王,楚王必定一寵一幸我;我仰賴上天的保佑生個兒子,這就是您的兒子做了楚王,楚國全為您所有,這與您身遭意想不到的殃禍相比,哪樣好呢?”春申君認為這番話說得對極了,就把李園的妹妹送出家來,嚴密地安排在一個住所便向楚王稱說要進獻李園的妹妹。
楚王把李園的妹妹召進宮來很是一寵一幸她,于是生了個兒子,立為太子,又把李園妹妹封為王後。
楚王器重李園,于是李園參與朝政。
李園把他妹妹送進宮裡,封為王後,生的兒子立為太子,便擔心春申君說漏秘密而更加驕橫,就暗中豢養了刺客。
打算殺死春申君來滅口,這件事在國都有些人知道。
春申君任宰相的第二十五年,楚考烈王病重。
朱英對春申君說:“世上有不期而至的福,又有不期而至的禍。
如今您處在生死無常的世上,奉事喜怒無常的君主,又怎麼能會沒有不期而至的人呢?”春申君問道:“什麼叫不期而至的福?”朱英回答說:“您任楚國宰相二十多年了,雖然名義上是宰相,實際上就是楚王。
現在楚王病重,死在旦夕,您輔佐年幼的國君,因而代他掌握國政,如同伊尹、周公一樣,等君王長大再把大權交給他,不就是您南面稱王而據有楚國?這就是所說的不期而至的福。
”春申君又問道:“什麼叫不期而至的禍?”朱英回答道:“李園不執掌國政便是您的仇人,他不管兵事卻豢養刺客為時已久了,楚王一下世,李園必定搶先入宮奪權并要殺掉您滅口。
這就是所說的不期而至的禍。
”春申君接着問道:“什麼叫不期而至的人?”朱英回答說:“您安排我做郎中,楚王一下世,李園必定搶先入宮,我替您殺掉李園。
這就是所說的不期而至的人。
”春申君聽了後說:“您要放棄這種打算。
李園是個軟弱的人,我對他很友好,況且又怎麼能到這種地步!”朱英知道自己的進言不被采用,恐怕禍患殃及自身,就逃離了。
此後十七天,楚考烈王去世,李園果然搶先入宮,并在棘門埋伏下刺客。
春申君進入棘門,李園豢養的刺客從兩側夾一住刺殺了春申君,斬下他的頭,扔到棘門外邊。
同時就派官吏把春申君家滿門抄斬。
而李園的妹妹原先受春申君一寵一幸懷了孕又入宮得一寵一于楚考烈王後所生的那個兒子便立為楚王,這就是楚幽王。
這一年,秦始皇即位已經九年了。
嫪毐(lào,ǎi,酪矮)也與秦國太後私亂,被發覺後,夷滅三族,而呂不韋因受牽連被廢黜。
太公史說:我到楚地,觀覽了春申君的舊城,宮室建築十分宏偉啊!當年,春申君勸說秦昭王,以及冒着生命危險派人把楚太子送回楚國,是多麼聰慧的高明之舉啊!可是後來被李園控制,昏聩糊塗了。
俗話說:“應當決斷時不決斷,反過來就要遭受禍患。
”說的就是春申君失卻了朱英要擊殺李園的機會吧? 【原文】【注解】 春申君者,楚人也,名歇,姓黃氏。
遊學博聞①,事楚頃襄王。
頃襄王以歇為辯②,使于秦。
秦昭王使白起攻韓、魏,敗之于華陽,禽魏将芒卯③,韓、魏服而事秦。
秦昭王方令白起與韓、魏共伐楚,未行,而楚使黃歇适至于秦,聞秦之計。
當是之時,秦已前使白起攻楚,取巫、黔中之郡,拔鄢、郢,東至竟陵,楚頃襄王東徙治于陳縣④。
黃歇見楚懷王之為秦所誘而入朝⑤,遂見欺⑥,留死于秦。
頃襄王,其子也,秦輕之,恐壹舉兵而滅楚⑦。
歇乃上書說秦昭王曰⑧: ①遊學:周遊異地,從師求學。
②辯:有口才。
③禽魏将芒卯:《
疑此處所載有誤。
禽,同“擒”。
④治:指王都所在地。
⑤楚懷王之為秦所誘而入朝:指前299年楚懷王被秦昭王以邀請會盟的欺騙手段扣留在秦國。
入朝:拜訪。
⑥見欺:被欺騙。
⑦壹:一旦。
⑧說:勸說。
天下莫強于秦、楚。
今聞大王欲伐楚,此猶兩虎相與鬥。
兩虎相與鬥而驽犬受其①,不如善楚。
臣請言其說②:臣聞物至則反③,冬夏是也④;緻至則危⑤,累棋是也⑥。
今大國之地,遍天下有其二垂⑦,此從生民已來⑧,萬乘之地未嘗有也⑨。
先帝文王、莊王之身⑩,三世不妄接地于齊?,以絕從親之要?。
今王使盛橋守事于韓⒀,盛橋以其地入秦,是王不用甲⒁,不信威⒂,而得百裡之地。
王可謂能矣。
王又舉甲而攻魏,杜大梁之門⒃,舉河内,拔燕、酸棗、虛、桃,入邢,魏之兵雲翔而不敢捄⒄。
王之功亦多矣。
王休甲息衆⒅,二年而後複之;又并蒲、衍、首、垣,以臨仁、平丘,黃、濟陽嬰城而魏氏服⒆;王又割濮磿之北,注齊、秦之要⒇,絕楚、趙之脊(21),天下五合六聚而不敢救(22)。
王之威亦單矣(23)。
①驽:才能低下。
受:承,趁着。
:困頓。
②說:主張,看法。
③至:極。
④冬夏是也:冬季和夏季就是這樣的。
《戰國策·秦四》姚宏注:“冬至生,夏至殺,故曰反也。
”⑤緻:堆疊。
《戰國策·秦四》鮑彪注:“緻,言取物置之物上。
”⑥累棋:高疊棋子,極易傾倒,比喻極為危險。
⑦二垂:指西北兩方邊地。
垂,同“陲”。
⑧已:通“以”。
⑨萬乘:萬輛兵車。
這裡指代天子。
周制天子地方千裡,出兵車萬乘。
戰國時大國也稱“萬乘”。
⑩先帝文王、莊王之身:梁玉繩《史記志疑》按:“《秦策》作‘文王(惠文王也。
)武王,王之身三世’,此言莊王誤,秦無莊王,若莊襄則昭王孫也。
又脫一‘王’字,無下‘王’字則二世非三世矣。
但文、武二王,未嘗稱帝,而曰先帝者,特尊稱之耳。
”所言當是。
?妄:忘。
?絕:斷絕。
從親:合縱親善。
從,同“縱”,合縱。
要:同“腰”,關鍵部位。
一說,要,要約。
⒀守事于韓:在韓駐守任職(從事有利于秦的活動)。
《索隐》按:“秦使盛橋守事于韓,亦如楚使召滑相趙(當作“越”)然也,并内行章義之難。
”守,防備所己知;事,任職。
⒁甲:指披甲的士兵。
⒂信:通“伸”。
伸展。
⒃杜:堵塞。
⒄雲翔:如白雲飄飛般地逃散。
捄:通“救”。
⒅休甲息衆:停止征戰,讓軍隊得到休息。
⒆嬰城:《戰國策·秦四》鮑彪注:“嬰,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