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列傳第十七

關燈
張鳳嶺譯注 【說明】 魏公子即信陵君,是“戰國四公子”之一。

    他名冠諸侯,聲震天下,其才德遠遠超過齊之孟嘗、趙之平原、楚之春申,《魏公子列傳》便是司馬遷傾注了高度熱情為信陵君所立的一篇專傳。

     傳中詳細地叙述了信陵君從保存魏國的目的出發,屈尊求賢,不恥下交的一系列活動,如駕車虛左親自迎接門役侯嬴于大庭廣衆之中,多次卑身拜訪屠夫朱亥以及秘密結交賭徒一毛一公、賣漿者薛公等;着重記寫了他在這些“岩一穴一隐者”的鼎立相助下,不顧個人安危,不謀一己之利,挺身而出完成“竊符救趙”和“卻秦存魏”的曆史大業。

    從而,歌頌了信陵君心系魏國,禮賢下士,救人于危難之中的思想品質。

    這也是本傳的主旨所在。

    誠如《太史公自序》所言,“能以富貴下貧賤,賢能诎于不肖,唯信陵君為能行之”。

    值得注意的是,傳中以大量筆墨描寫了下層社會的幾個人物(也可以看作是附傳),特别是門役侯嬴,他身處市井心懷魏國,才智遠非那般王侯公卿所能比。

    如果說,信陵君在曆史舞台上演出了一幕“竊符救趙”的壯舉而為人們所稱頌的話;那麼,門役侯嬴則是這幕壯舉的總導演,他更令人敬佩、景仰。

    這反映了司馬遷重視人民群衆力量的進步曆史觀。

    信陵君的結局是不幸的,他才高遭嫉,竟被魏王廢黜,以緻沉湎酒色,終因“病酒”而死。

    這既真實地揭示了信陵君思想一性一格的弱點,更重要的是揭露了最高統治者嫉賢妒能,打擊忠良的醜惡行徑,可以說反映了那個時代的某種帶有規律一性一的東西。

     這是一篇出色的傳記文學作品。

    叙事一精一于選材,信陵君門客三千,才幹非凡,一生的活動千頭萬緒,作者着眼于突出傳旨,選擇了“竊符救趙”這一重大曆史事件作為叙事的中心,并圍繞這個中心組織材料,從而将其一生諸多方面的活動凝聚起來,既突出了信陵君的主要思想一性一格,又反映了曆史的真實面貌,使人們在人物的活動中看到曆史,在曆史的發展中了解人物,把人物、曆史都寫活了。

    刻畫人物一性一格,手法多樣,如刻畫信陵君禮賢下士的品格,有對人物言行心理的直接描繪,也有借助周圍人物的對比烘托。

    細節描寫也相當成功,如寫晉鄙合符驗證後的懷疑心理時用“舉手視公子”幾個字加以刻畫,一個動作、一個眼神便把一位嚄宿将當時當地驚奇、自信、決不輕易交出兵權的神态活靈活現的呈現在讀者面前,可謂神來之筆。

     通篇洋溢着作者對信陵君的敬慕、贊歎和惋惜的感情,不獨篇名直呼“公子”,就是文中稱“公子”即有一百四十七次,所謂“無限唱歎,無限低徊”。

    茅坤說:“信陵君是太史公胸中得意人,故本傳亦太史公得意文。

    ”(《史記鈔》)可算是知言了。

     【譯文】 魏公子叫無忌,是魏昭王的小兒子、魏安釐王的異母弟弟。

    昭王去世後,安釐王即位,封公子為信陵君。

    當時範睢從魏國逃出到秦國任秦相,因為怨恨魏相魏齊屈打自己幾乎緻死的緣故,就派秦軍圍攻大梁,擊敗了魏國駐紮在華陽的部隊,使魏将芒卯戰敗而逃。

    魏王和公子對這件事十分焦慮。

     公子的為人仁一愛一寬厚禮賢下士,士人無論有無才能或才能大小,他都謙恭有禮地同他們交往,從來不敢因為自己富貴而輕慢士人。

    因此方圓幾千裡的士人都争相歸附于他,招徕食客三千人。

    當時,諸侯各國因公子賢德,賓客衆多,連續十幾年不敢動兵謀犯魏國。

     有一次,公子跟魏王正在下棋,不想北邊邊境傳來警報,說“趙國發兵進犯,将進入邊境。

    ”魏王立即放下棋子,就要召集大臣們商議對策。

    公子勸阻魏王說:“是趙王打獵罷了,不是進犯邊境。

    ”又接着跟魏王下棋如同沒發生什麼事一樣。

    可是魏王驚恐,心思全沒放在下棋上。

    過了一會兒,又從北邊傳來消息說:“是趙王打獵罷了,不是進犯邊境。

    ”魏王聽後大感驚詫,問道:“公子是怎麼知道的?”公子回答說:“我的食客中有個人能深入底裡探到趙王的秘密,趙王有什麼行動,他就會立即報告我,我因此知道這件事。

    ”從此以後,魏王畏懼公子賢能,不敢任用公子處理國家大事。

     魏國有個隐士叫侯嬴,已經七十歲了,家境貧寒,是大梁城東門的看門人。

    公子聽說了這個人,就派人去拜見,并想送給他一份厚禮。

    但是侯嬴不肯接受,說:“我幾十年來修養品德,堅持一操一守,終究不能因我看門貧困的緣故而接受公子的财禮。

    ”公子于是就大擺酒席,宴飲賓客。

    大家來齊坐定之後,公子就帶着車馬以及随從人員,空出車子上的左位,親自到東城門去迎接侯先生。

    侯先生整理了一下破舊的衣帽,就徑直上了車子坐在公子空出的尊貴座位,絲毫沒有謙讓的意思,想借此觀察一下公子的态度。

    可是公子手握馬缰繩更加恭敬。

    侯先生又對公子說:“我有個朋友在街市的屠宰場,希望委屈一下車馬載我去拜訪他。

    ”公子立即駕車前往進入街市,侯先生下車去會見他的朋友朱亥,他斜眯縫着眼看公子,故意久久地站在那裡,同他的朋友聊天,同時暗暗地觀察公子。

    公子的面色更加和悅。

    在這個時候,魏國的将軍、宰相、宗室大臣以及高朋貴賓坐滿堂上,正等着公子舉杯開宴。

    街市上的人都看到公子手握缰繩替侯先生駕車。

    公子的随從人員都暗自責罵侯先生。

    侯先生看到公子面色始終不變,才告别了朋友上了車。

    到家後,公子領着侯先生坐到上一位上,并向全體賓客贊揚地介紹了侯先生,滿堂賓客無不驚異。

    大家酒興正濃時,公子站起來,走到侯先生面前舉杯為他祝壽。

    侯先生趁機對公子說:“今天我侯嬴為難公子也夠勁了。

    我隻是個城東門抱門插關的人,可是公子委屈車馬,親自在大庭廣衆之中迎接我,我本不該再去拜訪朋友,今天公子竟屈尊陪我拜訪他。

    可我也想成就公子的名聲,故意讓公子車馬久久地停在街市中,借拜訪朋友來觀察公子,結果公子更加謙恭。

    街市上的人都以為我是小人,而認為公子是個高尚的人能禮賢下士啊。

    ”在這次宴會散了後,侯先生便成了公子的貴客。

     侯先生對公子說:“我所拜訪的屠夫朱亥,是個賢能的人,隻是人們都不了解他,所以隐沒在屠夫中罷了。

    ”公子曾多次前往拜見朱亥,朱亥故意不回拜答謝,公子覺得這個人很奇怪。

     魏安釐王二十年(前257),秦昭王已經在長平大敗趙國軍隊,接着進兵圍攻邯鄲。

    公子的姐姐是趙惠文王弟弟平原君的夫人,多次給魏王和公子送信來,向魏國請求救兵。

    魏王派将軍晉鄙帶領十萬之衆的部隊去救趙國。

    秦昭王得知這個消息後就派使臣告誡魏王說:“我就要攻下趙國了,這隻是早晚的事,諸侯中有誰敢救趙國的,拿下趙國後,一定調兵先攻打它。

    ”魏王很害怕,就派人阻止晉鄙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