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君虞卿列傳第十六

關燈
張鳳嶺譯注 【說明】 本篇是“戰國四公子”之一、趙國平原君趙勝和同時期趙國上卿虞卿的合傳。

     平原君以善養“士”著稱,有賓客數千人,曾三任趙相。

    司馬遷認為平原君是個“翩翩亂世之佳公子也,然未睹大體”的人。

    這的确是深中肯綮的斷語。

    平原君于秦國邯鄲的危急時刻,在一毛一遂的鼎力協助下與楚訂立盟約,求得救兵,又能接受李同的意見散金勵士,從而取得抗秦存趙的勝利,可算是亂世之中的倜傥公子。

    但是,他不識大體,在許多問題上表現了一個纨绔子弟的昏聩和無能。

    他利令智昏,為了貪圖馮亭獻城的小一便宜而招緻長平之戰趙軍覆沒的大禍;他有眼無珠,不識賢才,雖招徕賓客數千卻不過是顯豪富、擺樣子而已,對真正賢才竟一無所知,他矯情殺妾以讨好賓客更顯出無能和殘忍。

    這篇傳記脍炙人口的主要原因,是作者以動情的筆調記寫了兩位一愛一國志士的事迹:一位是門客一毛一遂,他在趙國危難之時挺身而出,自薦随同平原君出使楚國,在同楚王訂立盟約的過程中表現出大智大勇,超群不凡的才能,從而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一毛一遂自薦”的故事流傳至今。

    另一位是舍吏子李同(談),當趙國處于危在旦夕的嚴重時刻,他不僅向平原君提出得力的應急措施,而且親身冒死赴敵,最後壯烈犧牲,表現了舍生取義的高尚一愛一國一精一神。

     虞卿原是遊說之士,因谏說趙王被任為上卿。

    他長于戰略謀劃,在長平之戰前主張聯合楚魏迫秦媾和;邯鄲解圍後,力斥趙郝、樓緩的媚秦政策,堅持主張以趙為主聯合齊魏抵抗秦國。

    後因拯救魏相魏齊的緣故,抛棄高官厚祿離開趙國,終困于梁,遂發憤著書。

    司馬遷肯定虞卿謀略一精一細周密,贊揚他發憤著書的一精一神,指出“虞卿非窮愁,亦不能著書以自見于後世雲”。

    這裡,顯然寄托着司馬遷自己的身世之慨,同時也反映了司馬遷關于作家創作的動因在于怨憤的文學觀點。

     由于平原君與虞卿的生平事迹不同,作者采取的寫法也各異。

    《平原君傳》以具體事件的描述為主,特别是一毛一遂自薦和一毛一遂折服楚王兩件事寫得富有戲劇一性一,十分一精一采。

    作者描述一毛一遂自薦前往楚國時,抓住一毛一遂與平原君的沖突,巧妙地安排對話場面,将二人不同的神态狀貌,心理氣質展示出來;而寫一毛一遂折服楚王時,則通過描繪一毛一遂“按劍而前”的動作、理直氣壯的說辭和楚王連聲稱“諾”的狀貌,把一毛一遂居高臨下的氣勢,有膽有識的一性一格和快刀斬亂麻的作風刻畫得形神畢肖,活靈活現。

    《虞卿傳》主要是引述虞卿與樓緩、趙郝的論辯說辭,從中也可看出虞卿眼光敏銳,思想深細,對趙負責的思想一性一格。

     【譯文】 平原君趙勝,是趙國的一位公子。

    在諸多公子中趙勝最為賢德有才,好客養士,賓客投奔到他的門下大約有幾千人。

    平原君擔任過趙惠文王和孝成王的宰相,曾經三次離開宰相職位,又三次官複原職,封地在東武城。

     平原君家有座高樓面對着下邊的民宅。

    民宅中有個跛子,總是一瘸一拐地出外打水。

    平原君的一位美麗的妾住在樓上,有一天她往下看到跛子打水的樣子,就哈哈大笑起來。

    第二天,這位跛子找上平原君的家門來,請求道:“我聽說您喜一愛一士人,士人所以不怕路途遙遠千裡迢迢歸附您的門下,就是因為您看重士人而卑視姬妾啊。

    我遭到不幸得病緻殘,可是您的姬妾卻在高樓上恥笑我,我希望得到恥笑我的那個人的頭。

    ”平原君笑着應答說:“好吧。

    ”等那個跛子離開後,平原君又笑着說:“看這小子,竟因一笑的緣故要殺我的一愛一妾,不也太過分了嗎?”終歸沒殺那個人。

    過了一年多,賓客以及有差使的食客陸陸續續地離開了一多半。

    平原君對這種情況感到很奇怪,說:“我趙勝對待各位先生的方方面面不曾敢有失禮的地方,可是離開我的人為什麼這麼多呢?”一個門客走上前去回答說:“因為您不殺恥笑跛子的那個妾,大家認為您喜好美色而輕視士人,所以士人就紛紛離去了。

    ”于是平原君就斬下恥笑跛子的那個一愛一妾的頭。

    親自登門獻給跛子,并借機向他道歉。

    從此以後,原來門下的客人就又陸陸續續地回來。

    當時,齊國有孟嘗君,魏國有信陵君,楚國有春申君,他們都好客養士,因此争相超過别人的禮遇士人,以便使自己招徕更多的人才。

     秦國圍攻邯鄲時,趙王曾派平原君去求援,當時拟推楚國為盟主,訂立合縱盟約聯兵抗秦,平原君約定跟門下有勇有謀文武兼備的食客二十人一同前往楚國。

    平原君說:“假使能通過客氣的談判取得成功,那就最好了。

    如果談判不能取得成功,那麼也要挾制楚王在大庭廣衆之下把盟約确定下來,一定要确定了合縱盟約才回國。

    同去的文武之士不必到外面去尋找,從我門下的食客中選取就足夠了。

    ”結果選得十九人,剩下的人沒有可再挑選的了,竟沒辦法湊滿二十人。

    這時門下食客中有個叫一毛一遂的人,徑自走到前面來,向平原君自我推薦說:“我聽說您要到楚國去,讓楚國作盟主訂下合縱盟約,并且約定與門下食客二十人一同去,人員不到外面尋找。

    現在還少一個人,希望您就拿我充個數一起去吧。

    ”平原君問道:“先生寄附在我的門下到現在有幾年啦?”一毛一遂回答道:“到現在整整三年了。

    ”平原君說:“有才能的賢士生活在世上,就如同錐子放在口袋裡,它的鋒尖立即就會顯露出來。

    如今先生寄附在我的門下到現在已三年了,我的左右近臣們從沒有稱贊推薦過你,我也從來沒聽說過你,這是先生沒有什麼專長啊。

    先生不能去,先生留下來。

    ”一毛一遂說:“我就算是今天請求放在口袋裡吧。

    假使我早就被放在口袋裡,是會整個錐鋒都脫露出來的,不隻是露出一點鋒尖就罷了的。

    ”平原君終于同意讓一毛一遂一同去。

    那十九個人互相使眼色示意,暗暗嘲笑一毛一遂,隻是沒有發出聲音來。

     等到一毛一遂到達楚國,跟那十九個人談論、争議天下局勢,十九個人個個佩服他。

    平原君與楚王談判訂立合縱盟約的事,再三陳述利害關系,從早晨就談判,直到中午還沒決定下來,那十九個人就鼓動一毛一遂說:“先生登堂。

    ”于是一毛一遂緊一握劍一柄一,一路小跑地登階到了殿堂上,便對平原君說:“談合縱不是‘利’就是‘害’,隻兩句話罷了。

    現在從早晨就談合縱,到了中午還決定不下來,是什麼緣故?”楚王見一毛一遂登上堂來就對平原君說:“這個人是幹什麼的?”平原君回答說:“這是我的随從家臣。

    ”楚王厲聲呵叱道:“怎麼還不給我下去!我是跟你的主人談判,你來幹什麼!”一毛一遂緊一握劍一柄一走向前去說:“大王敢呵叱我,不過是依仗楚國人多勢衆。

    現在我與你相距隻有十步,十步之内大王是依仗不了楚國的人多勢衆的,大王的一性一命控制在我手中。

    我的主人就在面前,當着他的面你為什麼這樣呵叱我?況且我聽說商湯曾憑着七十裡方圓的地方統治了天下,周文王憑着百裡大小的土地使天下諸侯臣服,難道是因為他們的士兵多嗎,實際上是由于他們善于掌握形勢而奮力發揚自己的威力。

    如今楚國領土縱橫五千裡,士兵百萬,這是争王稱霸所憑借的資本。

    憑着楚國如此強大,天下誰也不能擋住它的威勢。

    秦國的白起,不過是個一毛一孩子罷了,他帶着幾萬人的部隊,發兵與楚國交戰,第一戰就攻克了鄢城郢都,第二戰燒毀了夷陵,第三戰便使大王的先祖受到極大淩一辱。

    這是楚國百世不解的怨仇,連趙王都感羞恥,可是大王卻不覺得羞愧。

    合縱盟約是為了楚國,不是為了趙國。

    我的主人就在面前,你為什麼這樣呵叱我?”聽了一毛一遂這番數說,楚王立即改變了态度說:“是,是,的确像先生所說的那樣,我一定竭盡全國的力量履行合縱盟約。

    ”一毛一遂進一步一逼一十問道:“合縱盟約算是确定了嗎?”楚王回答說:“确定了。

    ”于是一毛一遂用帶着命令式的口吻對楚王的左右近臣說:“把雞、狗、馬的血取來。

    ”一毛一遂雙手捧着銅盤跪下把它進獻到楚王面前說:“大王應先一吮一血以表示确定合縱盟約的誠意,下一個是我的主人,再下一個是我。

    ”就這樣,在楚國的殿堂上确定了合縱盟約。

    這時一毛一遂左手托起一盤血,右手招呼那十九個人說:“各位在堂下也一塊兒一吮一盤中的血,各位雖然平庸,可也算完成了任務,這就是所說的依賴别人的力量來完成自己的任務吧。

    ” 平原君确定了合縱盟約便返回趙國,回到趙國後,說:“我不敢再觀察識别人才了。

    我觀察識别人才多說上千,少說幾百,自認為不會遺漏天下的賢能之士,現在竟然把一毛一先生給漏下了。

    一毛一先生一次到楚國,就使趙國的地位比九鼎大呂的傳國之寶還尊貴。

    一毛一先生憑着他那一張能言善辯的嘴,竟比百萬大軍的威力還要強大。

    我不敢再觀察識别人才了。

    ”于是把一毛一遂尊為上等賓客。

     平原君回到趙國後,楚國派春申君帶兵趕赴救援趙國,魏國的信陵君也假托君命奪了晉鄙軍權帶兵前去救援趙國,可是都還沒有趕到。

    這時秦國急速地圍攻邯鄲,邯鄲告急,将要投降,平原君極為焦慮。

    邯鄲賓館吏員的兒子李同勸說平原君道:“您不擔憂趙國滅亡嗎?”平原君說:“趙國滅亡那我就要作俘虜,為什麼不擔憂呢?”李同說:“邯鄲的百姓,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