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起王翦列傳第十三

關燈
武安君之死也,以秦昭王五十年十一月。

    死而非其罪,秦人憐之,鄉邑皆祭祀焉。

     ①任:堪,能夠。

    ②亡:損失。

    校:軍營。

    ③日:每天,天天地。

    ④絕:渡過,越過。

    ⑤春申君:即黃歇。

    魏公子:即信陵君魏無忌。

    ⑥強起:強迫任職。

    ⑦笃:重。

    ⑧免武安君為士伍:免掉武安君的官爵,令其與士卒為伍。

    ⑨怏怏:不滿意,不服氣。

    ⑩餘言:多餘的話。

    指怨言。

    ?自裁:自一殺。

     王翦者,頻陽東鄉人也。

    少而好兵,事秦始皇。

    始皇十一年①,翦将攻趙阏與,破之,拔九城。

    十八年,翦将攻趙。

    歲餘,遂拔趙,趙王降,盡定趙地為郡。

    明年,燕使荊轲為賊于秦②,秦王使王翦攻燕。

    燕王喜走遼東,翦遂定燕薊而還。

    秦使翦子王贲擊荊③,荊兵敗。

    還擊魏④,魏王降,遂定魏地。

     ①始皇十一年:即前236年。

    ②賊:謀殺,殺害。

    ③荊:楚國的别稱。

    秦始皇父莊襄王名子楚,為避諱“楚”字,故改楚為荊。

    ④還:返回。

     秦始皇既滅三晉,走燕王,而數破荊師。

    秦将李信者,年少壯勇,嘗以兵數千逐燕太子丹至于衍水中,卒破得丹,始皇以為賢勇。

    于是始皇問李信:“吾欲攻取荊,于将軍度用幾何人而足①?”李信曰:不過用二十萬人。

    ”始皇問王翦,王翦曰:非六十萬人不可。

    ”始皇曰:“王将軍老矣,何怯也!李将軍果勢壯勇②,其言是也。

    ”遂使李信及蒙恬将二十萬南伐荊。

    王翦言不用,因謝病③,歸老于頻陽。

    李信攻平與,蒙恬攻寝,大破荊軍。

    信又攻鄢郡,破之,于是引兵而西,與蒙恬會城父。

    荊人因随之,三日三夜不頓舍④,大破李信軍,入兩壁⑤,殺七都尉,秦軍走。

     始皇聞之,大怒,自馳如頻陽⑥,見謝王翦曰⑦:“寡人以不用将軍計,李信果辱秦軍。

    今聞荊兵日進而西,将軍雖病,獨忍棄寡人乎!”王翦謝曰⑧:“老臣罷病悖亂⑨,唯大王更擇賢将⑩。

    ”始皇謝曰:“已矣,将軍勿複言!”王翦曰:“大王必不得已用臣,非六十萬人不可。

    ”始皇曰:“為聽将軍計耳。

    ”于是王翦将兵六十萬人,始皇自送至灞上。

    王翦行,請美田宅園池甚衆?。

    始皇曰:“将軍行矣,何憂貧乎?”王翦曰:“為大王将,有功終不得封侯,故及大王之向臣?,臣亦及時以請園池為子孫業耳⒀。

    ”始皇大笑。

    王翦既至關,使使還請善田者五輩⒁。

    或曰:“将軍之乞貸⒂,亦已甚矣。

    ”王翦曰“不然。

    夫秦王怚而不信人⒃。

    今空秦國甲士而專委于我⒄,我不多請田宅為子孫業以自堅⒅,顧令秦王坐而疑我邪⒆?” ①這一句的意思是說:由将軍估計調用多少人才夠?度,估計,推測。

    ②果勢:果斷。

    ③謝病:推脫有病。

    ④頓舍:停留,止息。

    ⑤壁:軍營。

    ⑥如:往,到。

    ⑦謝:道歉。

    ⑧謝:推辭。

    ⑨罷(pí,皮):通“疲”。

    疲乏,軟弱。

    悖亂:糊塗、昏亂。

    ⑩唯:這裡是表示希望的意思。

    ?請:請求(賜予)。

    甚衆:很多。

    ?及:趁着。

    向:偏一愛一,器重。

    ⒀業:置家業。

    ⒁使使:前一“使”字,派遣。

    後一“使”字,使者。

    輩:次。

    ⒂乞貸:請求借貸。

    指請求賜予家産。

    ⒃怚:粗一暴。

    ⒄專:專門,特地。

    ⒅自堅:自己表示堅定不移。

    ⒆顧:反而,卻。

    坐:憑空,徒然。

     王翦果代李信擊荊。

    荊聞王翦益軍而來①,乃悉國中兵以拒秦②。

    王翦至,堅壁而守之,不肯戰。

    荊兵數出挑戰,終不出。

    王翦日休士洗沐③,而善飲食撫循之④,親與士卒同食。

    久之,王翦使人問軍中戲乎?對曰:“方投石超距⑤。

    ”于是王翦曰:士卒可用矣。

    ”荊數挑戰而秦不出,乃引而東。

    翦因舉兵追之,令壯士擊,大破荊軍。

    至蕲南,殺其将軍項燕,荊兵遂敗走。

    秦因乘勝略定荊地城邑⑥。

    歲餘,虜荊王負刍,竟平荊地為郡縣⑦。

    因南征百越之君。

    而王翦子王贲,與李信破定燕、齊地。

     秦始皇二十六年⑧,盡并天下,王氏、蒙氏功為多,名施于後世⑨。

     ①益軍:增兵。

    ②悉:竭盡。

    ③休士洗沐:讓士兵休整洗浴。

    洗,指洗腳;沐,指洗頭。

    ④撫循:安一撫,安頓撫一慰。

    ⑤投石超距:指軍事遊戲。

    《索隐》:“超距,猶跳躍也。

    ”張衍田《史記正義佚文輯校》錄《正義》:“超,跳躍也。

    距,木械也。

    出地若雞距然也,壯士跳躍走拔之。

    ”陳直《史記新證》釋“超距”,“謂軍中以遠距離投石為戲也”。

    ⑥略定:占領、平定。

    ⑦竟:終于。

    ⑧秦始皇二十六年:即前221年。

    ⑨施(yì,義):延續。

     秦二世之時,王翦及其子贲皆已死,而又滅蒙氏。

    陳勝之反秦,秦使王翦之孫王離擊趙①,圍趙王及張耳钜鹿城②。

    或曰:“王離,秦之名将也。

    今将強秦之兵,攻新造之趙③,舉之必矣。

    ”客曰:“不然。

    夫為将三世者必敗。

    必敗者何也?必其所殺伐多矣,其後受其不祥。

    今王離已三世将矣。

    ”居無何,項羽救趙,擊秦軍,果虜王離,王離軍遂降諸侯。

     ①趙:秦漢之際的諸侯國。

    ②趙王:指趙歇。

    ③造:建立。

     太史公曰:鄙語雲:“尺有所短,寸有所長①”。

    白起料敵合變②,出奇無窮,聲震天下,然不能救患于應侯③。

    王翦為秦将,夷六國④,當是時,翦為宿将⑤,始皇師之,然不能輔秦建德,固其根本,偷合取容⑥,以至圽身⑦。

    及孫王離為項羽所虜,不亦宜乎!彼各有所短也。

     ①鄙語:俗話。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語出《楚辭》屈原《蔔居》:“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意思是尺雖比寸長但度量長物也有短的時候,寸雖比尺短但度量短物也有長的時候。

    這裡喻指白起、王翦各有其長處也各有其短處。

    ②料敵:算計敵人。

    合變:符合變化,随機應變。

    ③這一句的意思是說:然而不能防止應侯制造的禍患。

    救,止。

    ④夷:平定。

    ⑤宿将:老将。

    ⑥偷合:苟全迎一合。

    取容:取一悅于人主。

    ⑦圽(mò,墨):同“殁”。

    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