樗裡子甘茂列傳第十一

關燈
說服。

    ⑨遺之廣車:送給它大車。

    廣,大。

    《戰國策·西周》:“昔智伯欲伐厹(qiú,求)由,遺之大鐘,載以廣車。

    ”《韓非子·喻老》:“知伯将襲仇由,遺之以廣車。

    ” 秦武王卒,昭王立,樗裡子又益尊重。

     昭王元年①,樗裡子将伐蒲。

    蒲守恐,請胡衍。

    胡衍為蒲謂樗裡子曰:“公之攻蒲,為秦乎?為魏乎?為魏則善矣,為秦則不為賴矣②。

    夫衛之所以為衛者,以蒲也。

    今伐蒲入于魏③,衛必折而從之④。

    魏亡西河之外而無以取者⑤,兵弱也。

    今并衛于魏,魏必強。

    魏強之日,西河之外必危矣。

    且秦王将觀公之事,害秦而利魏,王必罪公。

    ”樗裡子曰:“奈何?”胡衍曰:“公釋蒲勿攻,臣試為公入言之,以德衛君⑥。

    ”樗裡子曰:“善。

    ”胡衍入蒲,謂其守曰:“樗裡子知蒲之病矣⑦,其言曰必拔蒲。

    衍能令釋蒲勿攻。

    ”蒲守恐,因再拜曰:“願以請。

    ”因效金三百斤⑧,曰:“秦兵苟退,請必言子于衛君,使子為南面⑨。

    ”故胡衍受金于蒲以自貴于衛。

    于是遂解蒲而去。

    還擊皮氏⑩,皮氏未降,又去。

     昭王七年?,樗裡子卒,葬于渭南章台之東?。

    曰:“後百歲,是當有天子之宮夾我墓。

    ”樗裡子疾室在于昭王廟西渭南陰鄉樗裡,故俗謂之樗裡子。

    至漢興,長樂宮在其東⒀,未央宮在其西⒁,武庫正直其墓⒂。

    秦人諺曰:“力則任鄙,智則樗裡。

    ” ①昭王元年:即前306年。

    ②賴:利益。

    ③今伐蒲入于魏:疑此句有脫誤。

    《索隐》引《戰國策》雲:“今蒲入于秦,衛必折而入于魏。

    ”錄以備考。

    ④折:屈服。

    從:順從,依附。

    ⑤亡:失去。

    ⑥德:施恩德,使之感激。

    ⑦病:困厄。

    ⑧效:獻出。

    ⑨南面:古代帝王之位面向南,故稱居帝王位為“南面”。

    ⑩還擊:返回來攻擊。

    ?昭王七年:即前300年。

    ?章台:秦國渭南離宮的台名。

    ⒀長樂宮:西漢宮殿名,漢高祖時建,遺址在今陝西西安市西北郊漢長安故城東南角。

    ⒁未央宮:西漢宮殿名,漢高祖時建,遺址在今陝西西安市西北郊漢長安故城西南角。

    ⒂武庫:儲藏武器的倉庫,未央宮的組成部分。

    直:面對。

     甘茂者,下蔡人也。

    事下蔡史舉先生,學百家之術。

    因張儀、樗裡子而求見秦惠王。

    王見而說之①,使将,而佐魏章略定漢中地②。

     惠王卒,武王立。

    張儀、魏章去,東之魏③。

    蜀侯輝、相壯反,秦使甘茂定蜀。

    還,而以甘茂為左丞相,以樗裡子為右丞相。

     秦武王三年④,謂甘茂曰:“寡人欲容車通三川⑤,以窺周室,而寡人死不朽矣。

    ”甘茂曰:“請之魏,約以伐韓,而令向壽輔行。

    ”甘茂至,謂向壽曰:“子歸,言之于王曰‘魏聽臣矣,然願王勿伐’。

    事成,盡以為子功。

    ”向壽歸,以告王,王迎甘茂于息壤。

    甘茂至,王問其故。

    對曰:“宜陽,大縣也,上一黨一、南陽積之久矣⑥。

    名曰縣,其實郡也。

    今王倍數險⑦,行千裡攻之,難。

    昔曾參之處費⑧,魯人有與曾參同姓名者殺人,人告其母曰‘曾參殺人’,其母織自若也。

    頃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參殺人’,其母尚織自若也。

    頃又一人告之曰‘曾參殺人’,其母投杼下機⑨,逾牆而走⑩。

    夫以曾參之賢與其母信之也,三人疑之,其母懼焉。

    今臣之賢不若曾參,王之信臣又不如曾參之母信曾參也,疑臣者非特三人?,臣恐大王之投杼也。

    始張儀西并巴蜀之地,北開西河之外,南取上庸,天下不以多張子而以賢先王?。

    魏文侯令樂羊将而攻中山,三年而拔之。

    樂羊返而論功,文侯示之謗書一箧⒀。

    樂羊再拜稽首曰⒁:‘此非臣之功也,主君之力也。

    ’今臣,羁族之臣也⒂。

    樗裡子、公孫奭二人者挾韓而議之⒃,王必聽之,是王欺魏王而臣受公仲侈之怨也。

    ”王曰:“寡人不聽也,請與子盟。

    ”卒使丞相甘茂将兵伐宜陽。

    五月而不拔,樗裡子、公孫奭果争之。

    武王召甘茂,欲罷兵。

    甘茂曰:“息壤在彼⒄。

    ”王曰:“有之。

    ”因大悉起兵,使甘茂擊之。

    斬首六萬,遂拔宜陽。

    韓襄王使公仲侈入謝⒅,與秦平⒆。

     ①說:同“悅”。

    ②略定:奪取、平定。

    ③之:往,到。

    ④秦武王三年:即前308年。

    ⑤容車:原指古代婦女坐乘的小車,其蓋飾有帷幔以遮形貌。

    這裡指有帷扒的車。

    ⑥積:指财賦的積貯、積蓄。

    ⑦倍:即“背”,背離、離開。

    數險:多處險要的關隘,指函谷關、三崤等。

    ⑧處費(bì,必):居住在費邑。

    ⑨杼:織布的梭子。

    ⑩逾:爬過。

    ?特:僅、隻。

    ?多:稱贊。

    ⒀謗書:攻擊别人的書函。

    ⒁稽(qǐ,起)古代最恭敬的跪拜禮。

    ⒂羁旅:寄居異國他鄉。

    ⒃挾:倚仗。

    ⒄息壤在彼:息壤就在那裡。

    言外之意是,不要忘記在息壤的盟約。

    ⒅謝:謝罪。

    ⒆平:媾和。

     武王竟至周,而卒于周。

    其弟立,為昭王。

    王母宣太後,楚女也。

    楚懷王怨前秦敗楚于丹陽而韓不救,乃以兵圍韓雍氏。

    韓使公仲侈告急于秦。

    秦昭王新立,太後楚人,不肯救。

    公仲因甘茂①,茂為韓言于秦昭王曰:“公仲方有得秦救,故敢扜楚也②。

    今雍氏圍,秦師不下殽,公仲且仰首而不朝③,公叔且以國南合于楚。

    楚、韓為一,魏氏不敢不聽,然則伐秦之形成矣。

    不識坐而待伐孰與伐人之利④?”秦王曰:“善。

    ”乃下師于殽以救韓。

    楚兵去。

     ①因:依靠,托付。

    ②扜:抵禦。

    ③且:将要,就要。

    朝:朝見,通常指臣見君。

    ④這一句的意思是說:不知坐等别人攻打與主動攻打别人相比,哪樣有利? 秦使向壽平宜陽,而使樗裡子、甘茂伐魏皮氏。

    向壽者,宣太後外族也①,而與昭王少相長②,故任用。

    向壽如楚③,楚聞秦之貴向壽,而厚事向壽。

    向壽為秦守宜陽,将以伐韓。

    韓公仲使蘇代謂向壽曰:“禽困覆車④。

    公破韓,辱公仲,公仲收國複事秦,自以為必可以封。

    今公與楚解口地,封小令尹以杜陽。

    秦楚合,複攻韓,韓必亡。

    韓亡,公仲且躬率其私徒以阏于秦⑤。

    願公孰慮之也⑥。

    ”向壽曰:“吾合秦楚非以當韓也⑦,子為壽谒之公仲⑧,曰秦韓之交可合也。

    ”蘇代對曰:“願有谒于公。

    人曰貴其所以貴者貴⑨。

    王之一愛一習公也⑩,不如公孫奭;其智能公也?,不如甘茂。

    今二人者皆不得親于秦事,而公獨與王主斷于國者何?彼有以失之也。

    公孫奭一黨一于韓?,而甘茂一黨一于魏,故王不信也。

    今秦楚争強而公一黨一于楚,是與公孫奭、甘茂同道也,公何以異之?人皆言楚之善變也,而公必亡之⒀,是自為責也。

    公不如與王謀其變也,善韓以備楚,如此則無患矣。

    韓氏必先以國從公孫奭而後委國于甘茂。

    韓,公之雠也。

    今公言善韓以備楚,是外舉不僻雠也⒁。

    ”向壽曰:“然,吾甚欲韓合。

    ”對曰:“甘茂許公仲以武遂,反宜陽之民⒂,今公徒收之,甚難。

    ”向壽曰:“然則奈何?武遂終不可得也?”對曰:“公奚不以秦為韓求颍川于楚?此韓之寄地也⒃。

    公求而得之,是令行于楚而以其地德韓也。

    公求而不得,是韓楚之怨不解而交走秦也⒄。

    秦楚争強,而公徐過楚以收韓⒅,此利于秦。

    ”向壽曰:“奈何?”對曰:“此善事也。

    甘茂欲以魏取齊,公孫奭欲以韓取齊。

    今公取宜陽以為功,收楚韓以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