樗裡子甘茂列傳第十一

關燈
在鬼谷,終身不準出來。

    ”秦王說:“好。

    ”随即賜給甘茂上卿官位,并派人帶着相印到齊國迎接他。

    甘茂執意不回秦國。

    蘇代對齊湣王說:“那個甘茂,可是個賢人。

    現在秦國已經賜給上卿官位,帶着相印來迎接他了。

    由于甘茂感激大王的恩賜,喜歡做大王的臣下,因此推辭邀請不去秦國。

    現在大王您拿什麼來禮遇他?”齊王說:“好。

    ”立即安排他上卿官位,把他留在了齊國。

    秦國也趕快免除了甘茂全家的賦稅徭役來同齊國争着收買甘茂。

     齊國派甘茂出使楚國,楚懷王剛剛與秦國通婚結親,對秦國親一熱得很。

    秦王聽說甘茂正在楚國,就派人對楚王說:“希望把甘茂送到秦國來。

    ”楚王向範蜎詢問說:“我想在秦國安排個丞相,您看誰合适?”範蜎回答說:“我的能力不夠,看不準誰合适。

    ”楚王說:“我打算讓甘茂去任丞相,合适嗎?”範蜎回答道:“不合适。

    那個史舉,是下蔡的城門看守,大事不能侍奉國君,小事不能治好家庭,他以苟且活命,人格低下,節一操一不廉聞名世,可是甘茂事奉他卻很恭順。

    因此,就惠王的明智,武王的敏銳,張儀的善辯來說,甘茂能夠一一奉事他們,取得十個官位而沒有罪過,這是一般士人難以做到的。

    甘茂的确是個賢才,但不能到秦國任丞相。

    秦國有賢能的丞相,不是楚國的好事。

    況且大王先前曾把召滑推薦到越國任職,他暗地裡鼓動章義發難,搞得越國大亂,因此楚國才能夠開拓疆域,以厲門為邊塞,把江東作郡縣。

    我考慮大王的功績所以能夠達到如此輝煌的地步,其原因就是越國大亂,而楚國大治。

    現在大王隻知道把這種謀略用于越國卻忘記用于秦國,我認為您派甘茂到秦國任相是個重大的過失。

    話再說回來,您若打算在秦國安置丞相,那就不如安置向壽這樣的人更為合适。

    向壽對于秦王來說,是親戚關系,少年時與秦王同穿一件衣服,長大後同乘一輛車子,因此能夠直接參與國政。

    大王一定要安置向壽到秦國任相,那就是楚國的好事了。

    ”于是楚王派使臣去請求秦王讓向壽在秦國任相。

    秦國終于讓向壽擔任了丞相。

    甘茂最終也沒能夠再到秦,後來死在魏國。

     甘茂有個孫子叫甘羅。

     甘羅是甘茂的孫子。

    甘茂死去的時候,甘羅才十二歲,奉事秦國丞相文信侯呂不韋。

     秦始皇派剛成君蔡澤到燕國,三年後燕國國君喜派太子丹到秦國作人質。

    秦國準備派張唐去燕國任相,打算跟燕國一起進攻趙國來擴張河間一帶的領地。

    張唐對文信侯說:“我曾經為昭王進攻過趙國,因此趙國怨恨我,曾稱言說:‘能夠逮住張唐的人,就賞給他百裡方圓的土地。

    ’現在去燕國必定要經過趙國,我不能前往。

    ”文信侯聽了怏怏不樂,可是沒有什麼辦法勉強他去。

    甘羅說:“君侯您為什麼悶悶不樂得這麼厲害?”文信侯說:“我讓剛成君蔡澤奉事燕國三年,燕太子丹已經來秦國作人質了,我親自請張卿去燕國任相,可是他不願意去。

    ”甘羅說:“請允許我說服他去燕國。

    ”文信侯呵叱說:“快走開!我親自請他去,他都不願意,你怎麼能讓他去?”甘羅說:“項橐七歲就作了孔子的老師。

    如今,我已經滿十二歲了,您還是讓我試一試。

    何必這麼急着呵叱我呢?”于是文信侯就同意了。

    甘羅去拜見張卿說:“您的功勞與武安君白起相比,誰的功勞大?”張卿說:“武安君在南面挫敗強大的楚國,在北面施威震懾燕、趙兩國,戰而能勝,攻而必克,奪城取邑,不計其數,我的功勞可比不上他。

    ”甘羅又說:“應侯範睢在秦國任丞相時與現在的文信侯相比,誰的權力大?”張卿說:“應侯不如文信侯的權力大。

    ”甘羅進而說:“您确實明了應侯不如文信侯的權力大嗎?”張卿說:“确實明了這一點。

    ”甘羅接着說:“應侯打算攻打趙國,武安君故意讓他為難,結果武安君剛離開鹹陽七裡地就死在杜郵。

    如今文信侯親自請您去燕國任相而您執意不肯,我不知您要死在什麼地方了。

    ”張唐說:“那就依着你這個童子的意見前往燕國吧。

    ”于是讓人整治行裝,準備上路。

     行期已經确定,甘羅便對文信侯說:“借給我五輛馬車,請允許我為張唐赴燕先到趙國打個招呼。

    文信侯就進宮把甘羅的請求報告給秦始皇說:“過去的甘茂有個孫子甘羅,年紀很輕,然而是著名門第的子孫,所以諸侯們都有所聞。

    最近,張唐想要推托有病不願意去燕國,甘羅說服了他,使他毅然前往。

    現在甘羅願意先到趙國把張唐的事通報一聲,請答應派他去。

    ”秦始皇召見了甘羅,就派他去趙國。

    趙襄王到郊外遠迎甘羅。

    甘羅勸說趙王,問道:“大王聽說燕太子丹到秦國作人質嗎?”趙王回答說:“聽說這件事了。

    ”甘羅又問道:“聽說張唐要到燕國任相嗎?”趙王回答說:“聽說了。

    ”甘羅接着說:“燕太子丹到秦國來,說明燕國不欺騙秦國。

    張唐到燕國任相,表明秦國不欺騙燕國。

    燕、秦兩國互不相欺,顯然是要共同攻打趙國,趙國就危險了。

    燕、秦兩國互不相欺,沒有别的緣故,就是要攻打趙國來擴大自己在河間一帶的領地。

    大王不如先送給我五座城邑來擴大秦國在河間的領地,我請求秦王送回燕太子,再幫助強大的趙國攻打弱小的燕國。

    ”趙王立即親自劃出五座城邑來擴大秦國在河間的領地。

    秦國送回燕太子,趙國有恃無恐便進攻燕國,結果得到上谷三十座城邑,讓秦國占有其中的十一座。

     甘羅回來後把情況報告了秦王,秦王于是封賞甘羅讓他做了上卿,又把原來甘茂的田地房宅賜給了甘羅。

     太史公說:“樗裡子因為是秦王的骨肉兄弟而受到尊重,這本來是常理,但秦國人稱頌他的才智,因此較多地采錄了他的事迹。

    甘茂出身于下蔡平民,名聲顯揚于諸侯,為強大的齊國、楚國所推重。

    甘羅年紀很輕,然而獻出一條妙計,名垂後世。

    雖然他算不上品行忠厚的君子,但也是戰國時代名副其實的謀士。

    須知,當着秦國強盛起來的時候,天下特别時行權變謀詐之術呢! 【原文】【注解】 樗裡子者,名疾,秦惠王之弟也,與惠王異母。

    母,韓女也。

    樗裡子滑稽多智①,秦人号曰“智囊”②。

     秦惠王八年③,爵樗裡子右更④,使将而伐曲沃⑤,盡出其人,取其城,地入秦。

    秦惠王二十五年⑥,使樗裡子為将伐趙,虜趙将軍莊豹,拔蔺。

    明年,助魏章攻楚,敗楚将屈丐,取漢中地。

    秦封樗裡子,号為嚴君。

     秦惠王卒,太子武王立,逐張儀、魏章,而以樗裡子、甘茂為左右丞相。

    秦使甘茂攻韓,拔宜陽。

    使樗裡子以車百乘入周。

    周以卒迎之,意甚敬。

    楚王怒,讓周⑦,以其重秦客。

    遊騰為周說楚王曰⑧:“知伯之伐仇猶,遺之廣車⑨,因随之以兵,仇猶遂亡。

    何則?無備故也。

    齊桓公伐蔡,号曰誅楚,其實襲蔡。

    今秦,虎狼之國,使樗裡子以車百乘入周,周以仇猶、蔡觀焉,故使長戟居前,強一弩一在後,名曰衛疾,而實囚之。

    且夫周豈能無憂其社稷哉?恐一旦亡國以憂大王。

    ”楚王乃悅。

     ①滑(gǔ,古)稽:指能言善辯,語多诙諧。

    ②智囊:比喻足智多謀的人。

    言其一身所有皆是智算,如同囊袋盛物。

    ③秦惠王八年:即前330年。

    ④爵:封爵位。

    ⑤将:帶兵。

    ⑥秦惠王二十五年:即前313年。

    ⑦讓:責備。

    ⑧說:勸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