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君列傳第八·《史記》白話文版
關燈
小
中
大
增産的免除自身的勞役或賦稅。
因從事工商業及懶惰而貧窮的,把他們的妻子全都沒收為官奴。
王族裡沒有軍功的,不能列入家族的名冊。
明确尊卑爵位等級,各按等級差别占有土地、房産,家臣奴婢的衣裳、服飾,按各家爵位等級決定。
有軍功的顯赫榮耀,沒有軍功的即使很富有也不能顯榮。
新法準備就緒後,還沒公布,恐怕百姓不相信,就在國都後邊市場的南門豎一起一根三丈長的木頭,招募百姓中能把木頭搬到北門的人賞給十金。
百姓覺得這件事很奇怪,沒人敢動。
又宣布“能把木頭搬到北門的人賞五十金”。
有一個人把它搬走了,當下就給了他五十金,借此表明令出必行,絕不欺騙。
事後就頒布了新法。
新法在民間施行了整一年,秦國老百姓到國都說新法不方便的人數以千計。
正當這時,太子觸犯了新法。
衛鞅說:“新法不能順利推行,是因為上層人觸犯它。
”将依新法處罰太子。
太子,是國君的繼承人,又不能施以刑罰,于是就處罰了監督他行為的老師公子虔,以墨刑處罰了給他傳授知識的老師公孫賈。
第二天,秦國人就都遵照新法執行了。
新法推行了十年,秦國百姓都非常高興,路上沒有人拾别人丢的東西為己有,山林裡也沒了盜賊,家家富裕充足。
人民勇于為國家打仗,不敢為私利争鬥,鄉村、城鎮社會秩序安定。
當初說新法不方便的秦國百姓又有來說法令方便的,衛鞅說:“這都是擾亂教化的人”,于是把他們全部遷到邊疆去。
此後,百姓再沒人敢議論新法了。
于是衛鞅被任命為大良造。
率領着軍隊圍攻魏國安邑,使他們屈服投降。
過了三年,秦國在鹹陽建築宮廷城阙,把國都從雍地遷到鹹陽。
下令禁止百姓父子兄弟同一居一室。
把零星的鄉鎮村莊合并成縣,設置了縣令、縣丞,總共合并劃分為三十一個縣。
廢除井田重新劃分田塍的界線,鼓勵開墾荒地,而使賦稅平衡。
統一全國的度量衡制度。
施行了四年,公子虔又犯了新法,被判處劓刑。
過了五年,秦國富強,周天子把祭肉賜給秦孝公,各國諸侯都來祝賀。
第二年,齊國軍隊在馬陵打敗魏軍,俘虜了魏國的太子申,射殺将軍龐涓。
下一年,衛鞅勸孝公說:“秦和魏的關系,就象人得了心腹疾病,不是魏兼并了秦國,就是秦國吞并了魏國。
為什麼要這樣說呢?魏國地處山嶺險要的西部,建都安邑,與秦國以黃河為界而獨立據有崤山以東的地利。
形勢有利就向西進犯秦國,沒利時就向東擴展領地。
如今憑借大王聖明賢能,秦國才繁榮昌盛。
而魏國往年被齊國打得大敗,諸侯們都背叛了他,可以趁此良機攻打魏國。
魏國抵擋不住秦國,必然要向東撤退。
一向東撤退,秦國就占據了黃河和崤山險固的地勢,向東就可以控制各國諸侯,這可是統一天下的帝王偉業啊!”孝公認為說得對。
就派衛鞅率領軍隊攻打魏國。
魏國派公子卬領兵迎擊。
兩軍相拒對峙,衛鞅派人給魏将公子卬送來一封信,寫道:“我當初與公子相處的很快樂,如今你我成了敵對兩國的将領,不忍心相互攻擊,可以與公子當面相見,訂立盟約,痛痛快快地喝幾杯然後各自撤兵,讓秦魏兩國相安無事。
”魏公子卬認為衛鞅說的對。
會盟結束,喝酒,而衛鞅埋伏下的士兵突然襲擊并俘虜了魏公子卬,趁機攻打他的軍隊,徹底打垮了魏軍後,押着公子卬班師回國。
魏惠王的軍隊多次被齊、秦擊潰,國内空虛,一天比一天消弱,害怕了,就派使者割讓河西地區奉獻給秦國做為媾和的條件。
魏國就離開安邑,遷都大梁。
梁惠王後悔地說:“我真後悔當初沒采納公叔座的意見啊。
”衛鞅打敗魏軍回來以後,秦孝公把於、商十五個邑封給了他,封号叫做商君。
商君出任秦相十年,很多皇親國戚都怨恨他。
趙良去見商君。
商君說:“我能見到你,是由于孟蘭臯的介紹,現在我們交個朋友,可以嗎?”趙良回答說:“鄙人不敢奢望。
孔子說過:‘推薦賢能,受到人民擁戴的人才會前來;聚集不肖之徒,即使能使成王業的人也會引退。
’鄙人不才,所以不敢從命。
鄙人聽到過這樣的說法:‘不該占有的職位而占有它叫做貪位,不該享有的名聲而享有它叫做貪名。
’鄙人要是接受了您的情誼,恐怕那就是鄙人既貪位又貪名了。
所以不敢從命。
”商鞅說:“您不高興我對秦國的治理嗎?”趙良說:“能夠聽從别人的意見叫做聰,能夠自我省察叫做明,能夠自我克制叫做強。
虞舜曾說過:‘自我謙虛的人被人尊重。
’您不如遵循虞舜的主張去做,無須問我了。
”商鞅說:“當初,秦國的習俗和戎狄一樣,父子不分開,男一女老少同一居一室。
如今我改變了秦國的教化,使他們男一女有别,分居而住,大造宮廷城阙,把秦國營建的像魯國、魏國一樣。
您看我治理秦國,與五羖大夫比,誰更有才幹?”趙良說:“一千張羊皮比不上一領狐腋貴重,一千個随聲附合的人比不上一個人正義直言。
武王允許大臣們直言谏诤,國家就昌盛,纣王的大臣不敢講話,因而滅亡。
您如果不反對武王的做法,那麼,請允許鄙人整天直言而不受責備,可以嗎?”商君說:“俗話說,外表上動聽的話好比是花朵,真實至誠的話如同果實,苦口相勸、聽來逆耳的話是治病的良藥,獻媚奉承的話是疾病。
您果真肯終日正義直言,那就是我治病的良藥了。
我将拜您為師,您為什麼又拒絕和我交朋友呢!”趙良說:“那五羖大夫,是楚國偏僻的鄉下人。
聽說秦穆公賢明,就想去當面拜見,要去卻沒有路費,就把自己賣給秦國人,穿着粗布短衣給人家喂牛。
整整過了一年,秦穆公知道了這件事,把他從牛嘴下面提拔起來,淩駕于萬人之上,秦國人沒有誰不滿意。
他出任秦相六七年,向東讨伐過鄭國,三次擁立晉國的國君,一次出兵救楚。
在境内施行德化。
巴國前來納貢;施德政于諸侯,四方少數民族前來朝見。
由餘聽到這種情形,前來敲門投奔。
五羖大夫出任秦相,勞累不坐車,酷暑炎熱不打傘,走遍國中,不用随從的車輛,不帶武裝防衛,他的功名載于史冊,藏于府庫,他的德行施教于後代。
五羖夫死時,秦國不論男一女都痛哭流涕,連小孩子也不唱歌謠,正在舂米的人也因悲哀而不發出相應的呼聲。
這就是五羖大夫的德行啊。
如今您得以見秦王,靠的是秦王一寵一臣景監推薦介紹,這就說不上什麼名聲了。
身為秦國國相不為百姓造福而大規模地營建宮阙,這就說不上為國家建立功業了。
懲治太子的師傅,用嚴刑酷法殘害百姓,這是積累怨恨、聚積禍患啊。
教化百姓比命令百姓更深入人心,百姓模仿上邊的行為比命令百姓更為迅速。
如今您卻違情背理地建立權威變更法度,這不是對百姓施行教化啊。
您又在商於封地南面稱君,天天用新法來一逼一十迫秦國的貴族子弟。
《詩經》上說:‘相鼠還懂得禮貌,人反而沒有禮儀,人既然失去了禮儀,為什麼不快快地死呢。
’照這句詩看來,實在是不能恭維您了。
公子虔閉門不出已經八年了,您又殺死祝歡而用墨刑懲處公孫賈。
《詩經》上說:‘得到人心的振興,失掉人心的滅亡。
’這幾件事,都不是得人心的呀。
您一出門,後邊跟着數以十計的車輛,車上都是頂盔貫甲的衛士,身強力壯的人做貼身警衛,持矛一操一戟的人緊一靠您的車子奔随。
這些防衛缺少一樣,您必定不敢出門。
《尚書》上說:‘憑靠施德的昌盛,憑靠武力的滅亡。
’您的處境就好象早晨的露水,很快就會消亡一樣危險,您還打算要延年益壽嗎?那為什麼不把商於十五邑封地交還秦國,到偏僻荒遠的地方澆園自耕,勸秦王重用那些隐居山林的賢才,贍養老人,撫育孤兒,使父兄相互敬重,依功序爵
因從事工商業及懶惰而貧窮的,把他們的妻子全都沒收為官奴。
王族裡沒有軍功的,不能列入家族的名冊。
明确尊卑爵位等級,各按等級差别占有土地、房産,家臣奴婢的衣裳、服飾,按各家爵位等級決定。
有軍功的顯赫榮耀,沒有軍功的即使很富有也不能顯榮。
新法準備就緒後,還沒公布,恐怕百姓不相信,就在國都後邊市場的南門豎一起一根三丈長的木頭,招募百姓中能把木頭搬到北門的人賞給十金。
百姓覺得這件事很奇怪,沒人敢動。
又宣布“能把木頭搬到北門的人賞五十金”。
有一個人把它搬走了,當下就給了他五十金,借此表明令出必行,絕不欺騙。
事後就頒布了新法。
新法在民間施行了整一年,秦國老百姓到國都說新法不方便的人數以千計。
正當這時,太子觸犯了新法。
衛鞅說:“新法不能順利推行,是因為上層人觸犯它。
”将依新法處罰太子。
太子,是國君的繼承人,又不能施以刑罰,于是就處罰了監督他行為的老師公子虔,以墨刑處罰了給他傳授知識的老師公孫賈。
第二天,秦國人就都遵照新法執行了。
新法推行了十年,秦國百姓都非常高興,路上沒有人拾别人丢的東西為己有,山林裡也沒了盜賊,家家富裕充足。
人民勇于為國家打仗,不敢為私利争鬥,鄉村、城鎮社會秩序安定。
當初說新法不方便的秦國百姓又有來說法令方便的,衛鞅說:“這都是擾亂教化的人”,于是把他們全部遷到邊疆去。
此後,百姓再沒人敢議論新法了。
于是衛鞅被任命為大良造。
率領着軍隊圍攻魏國安邑,使他們屈服投降。
過了三年,秦國在鹹陽建築宮廷城阙,把國都從雍地遷到鹹陽。
下令禁止百姓父子兄弟同一居一室。
把零星的鄉鎮村莊合并成縣,設置了縣令、縣丞,總共合并劃分為三十一個縣。
廢除井田重新劃分田塍的界線,鼓勵開墾荒地,而使賦稅平衡。
統一全國的度量衡制度。
施行了四年,公子虔又犯了新法,被判處劓刑。
過了五年,秦國富強,周天子把祭肉賜給秦孝公,各國諸侯都來祝賀。
第二年,齊國軍隊在馬陵打敗魏軍,俘虜了魏國的太子申,射殺将軍龐涓。
下一年,衛鞅勸孝公說:“秦和魏的關系,就象人得了心腹疾病,不是魏兼并了秦國,就是秦國吞并了魏國。
為什麼要這樣說呢?魏國地處山嶺險要的西部,建都安邑,與秦國以黃河為界而獨立據有崤山以東的地利。
形勢有利就向西進犯秦國,沒利時就向東擴展領地。
如今憑借大王聖明賢能,秦國才繁榮昌盛。
而魏國往年被齊國打得大敗,諸侯們都背叛了他,可以趁此良機攻打魏國。
魏國抵擋不住秦國,必然要向東撤退。
一向東撤退,秦國就占據了黃河和崤山險固的地勢,向東就可以控制各國諸侯,這可是統一天下的帝王偉業啊!”孝公認為說得對。
就派衛鞅率領軍隊攻打魏國。
魏國派公子卬領兵迎擊。
兩軍相拒對峙,衛鞅派人給魏将公子卬送來一封信,寫道:“我當初與公子相處的很快樂,如今你我成了敵對兩國的将領,不忍心相互攻擊,可以與公子當面相見,訂立盟約,痛痛快快地喝幾杯然後各自撤兵,讓秦魏兩國相安無事。
”魏公子卬認為衛鞅說的對。
會盟結束,喝酒,而衛鞅埋伏下的士兵突然襲擊并俘虜了魏公子卬,趁機攻打他的軍隊,徹底打垮了魏軍後,押着公子卬班師回國。
魏惠王的軍隊多次被齊、秦擊潰,國内空虛,一天比一天消弱,害怕了,就派使者割讓河西地區奉獻給秦國做為媾和的條件。
魏國就離開安邑,遷都大梁。
梁惠王後悔地說:“我真後悔當初沒采納公叔座的意見啊。
”衛鞅打敗魏軍回來以後,秦孝公把於、商十五個邑封給了他,封号叫做商君。
商君出任秦相十年,很多皇親國戚都怨恨他。
趙良去見商君。
商君說:“我能見到你,是由于孟蘭臯的介紹,現在我們交個朋友,可以嗎?”趙良回答說:“鄙人不敢奢望。
孔子說過:‘推薦賢能,受到人民擁戴的人才會前來;聚集不肖之徒,即使能使成王業的人也會引退。
’鄙人不才,所以不敢從命。
鄙人聽到過這樣的說法:‘不該占有的職位而占有它叫做貪位,不該享有的名聲而享有它叫做貪名。
’鄙人要是接受了您的情誼,恐怕那就是鄙人既貪位又貪名了。
所以不敢從命。
”商鞅說:“您不高興我對秦國的治理嗎?”趙良說:“能夠聽從别人的意見叫做聰,能夠自我省察叫做明,能夠自我克制叫做強。
虞舜曾說過:‘自我謙虛的人被人尊重。
’您不如遵循虞舜的主張去做,無須問我了。
”商鞅說:“當初,秦國的習俗和戎狄一樣,父子不分開,男一女老少同一居一室。
如今我改變了秦國的教化,使他們男一女有别,分居而住,大造宮廷城阙,把秦國營建的像魯國、魏國一樣。
您看我治理秦國,與五羖大夫比,誰更有才幹?”趙良說:“一千張羊皮比不上一領狐腋貴重,一千個随聲附合的人比不上一個人正義直言。
武王允許大臣們直言谏诤,國家就昌盛,纣王的大臣不敢講話,因而滅亡。
您如果不反對武王的做法,那麼,請允許鄙人整天直言而不受責備,可以嗎?”商君說:“俗話說,外表上動聽的話好比是花朵,真實至誠的話如同果實,苦口相勸、聽來逆耳的話是治病的良藥,獻媚奉承的話是疾病。
您果真肯終日正義直言,那就是我治病的良藥了。
我将拜您為師,您為什麼又拒絕和我交朋友呢!”趙良說:“那五羖大夫,是楚國偏僻的鄉下人。
聽說秦穆公賢明,就想去當面拜見,要去卻沒有路費,就把自己賣給秦國人,穿着粗布短衣給人家喂牛。
整整過了一年,秦穆公知道了這件事,把他從牛嘴下面提拔起來,淩駕于萬人之上,秦國人沒有誰不滿意。
他出任秦相六七年,向東讨伐過鄭國,三次擁立晉國的國君,一次出兵救楚。
在境内施行德化。
巴國前來納貢;施德政于諸侯,四方少數民族前來朝見。
由餘聽到這種情形,前來敲門投奔。
五羖大夫出任秦相,勞累不坐車,酷暑炎熱不打傘,走遍國中,不用随從的車輛,不帶武裝防衛,他的功名載于史冊,藏于府庫,他的德行施教于後代。
五羖夫死時,秦國不論男一女都痛哭流涕,連小孩子也不唱歌謠,正在舂米的人也因悲哀而不發出相應的呼聲。
這就是五羖大夫的德行啊。
如今您得以見秦王,靠的是秦王一寵一臣景監推薦介紹,這就說不上什麼名聲了。
身為秦國國相不為百姓造福而大規模地營建宮阙,這就說不上為國家建立功業了。
懲治太子的師傅,用嚴刑酷法殘害百姓,這是積累怨恨、聚積禍患啊。
教化百姓比命令百姓更深入人心,百姓模仿上邊的行為比命令百姓更為迅速。
如今您卻違情背理地建立權威變更法度,這不是對百姓施行教化啊。
您又在商於封地南面稱君,天天用新法來一逼一十迫秦國的貴族子弟。
《詩經》上說:‘相鼠還懂得禮貌,人反而沒有禮儀,人既然失去了禮儀,為什麼不快快地死呢。
’照這句詩看來,實在是不能恭維您了。
公子虔閉門不出已經八年了,您又殺死祝歡而用墨刑懲處公孫賈。
《詩經》上說:‘得到人心的振興,失掉人心的滅亡。
’這幾件事,都不是得人心的呀。
您一出門,後邊跟着數以十計的車輛,車上都是頂盔貫甲的衛士,身強力壯的人做貼身警衛,持矛一操一戟的人緊一靠您的車子奔随。
這些防衛缺少一樣,您必定不敢出門。
《
’您的處境就好象早晨的露水,很快就會消亡一樣危險,您還打算要延年益壽嗎?那為什麼不把商於十五邑封地交還秦國,到偏僻荒遠的地方澆園自耕,勸秦王重用那些隐居山林的賢才,贍養老人,撫育孤兒,使父兄相互敬重,依功序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