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穰苴列傳第四

關燈
當斬首。

    ”莊賈很害怕,派人飛馬報告齊景公,請他搭救。

    報信的人去後不久,還沒來得及返回,就把莊賈斬首,向三軍巡行示衆,全軍将士都震驚害怕。

    過了好長時間,齊景公派的使者才拿着節符來赦免莊賈。

    車馬飛奔直入軍營。

    穰苴說:“将領在軍隊裡,國君的命令有的可以不接受。

    ”又問軍法官說:“駕着車馬在軍營裡奔馳,軍法上是怎麼規定的?”軍法官說:“應當斬首。

    ”使者異常恐懼。

    穰苴說:“國君的使者不能斬首。

    ”就斬了使者的仆從,砍斷了左邊的夾車木,殺死了左邊駕車的馬,向三軍巡行示衆。

    又讓使者回去向齊景公報告,然後就出發了。

    土兵們安營紮寨,掘井立竈,飲水吃飯,探問疾病,安排醫藥,田穰苴都親自過問并撫尉他們。

    還把自己作為将軍專用的物資糧食全部拿出來款待士兵。

    自己和士兵一樣平分糧食。

    把體弱有病的統計出來。

    三天後重新整訓軍隊,準備出戰。

    病弱的士兵也都要求一同奔赴戰場,争先奮勇地為他戰鬥。

    晉國軍隊知道了這種情況,就把軍隊撤回去了。

    燕國軍隊知道了這種情況,因渡黃河向北撤退而分散松懈,于是齊國的軍隊趁勢追擊他們,收複了所有淪陷的領土,然後率兵凱旋。

     還沒到國都,就解除了戰備,取消了戰時規定号令。

    宣誓立盟而後才進入國都。

    齊景公率領文武百官到城外來迎接,按照禮儀慰勞将士後,才回到寝宮。

    齊景公接見了田穰苴,敬重、推崇地任命他做大司馬。

    從此,田氏在齊國的地位就一天天地顯貴起來。

     後來,大夫鮑氏、高氏、國氏一班人忌妒他,在齊景公面前中傷、誣陷他。

    齊景公就解除了他的官職,穰苴發病而死。

    田乞、田豹等人因此怨恨高氏、國氏家族的人。

    此後,等到田常殺死齊簡公,就把高氏、國氏家族全部誅滅了。

    到了田常的曾孫田和,便自立為君,号為齊威王。

    他率兵打仗施使權威,都廣泛地模仿穰苴的做法,各國諸侯都到齊國朝拜。

     齊威王派大夫研究讨論古代的各種“司馬兵法”,而把大司馬田穰苴的兵法也附在裡邊,故而定名叫《司馬穰苴兵法》。

     太史公說:我讀《司馬兵法》,感到宏大廣博,深遠不可測度。

    即使是夏、商、周三代的戰争,也未能完全發揮出它的内蘊,像現在把《司馬穰苴兵法》的文字附在裡邊,也未免推許的過份了。

    至于說到田穰苴,不過是為小小的諸侯國帶兵打仗,怎麼能和《司馬兵法》相提并論呢?社會上既然留傳着許多《司馬兵法》,因此不再評論,隻寫這篇《司馬穰苴列傳》。

     【原文】【注解】 司馬穰苴者,田完之苗裔也①。

    齊景公時,晉伐阿、甄,而燕侵河上,齊師敗績②。

    景公患之③。

    晏嬰乃薦田穰苴曰:“穰苴雖田氏庶孽④,然其人文能附衆⑤,武能威敵⑥,願君試之。

    ”景公召穰苴,與語兵事,在說之⑦,以為将軍,将兵扞燕晉之師⑧。

    穰苴曰:“臣素卑賤,君擢之闾伍之中⑨,加之大夫之上,士卒未附,百姓不信,人微權輕。

    願得君之一寵一臣,國之所尊,以監軍,乃可。

    ”于是景公許之,使莊賈往。

     ①苗裔:後代。

    ②敗績:大敗。

    ③患:憂慮。

    ④庶孽:妾生的孩子。

    身份低微,就像樹的孽生一樣,故雲。

    ⑤附衆:使大家歸附、順從。

    ⑥威敵:使敵人畏懼。

    威,威服。

    ⑦說同“悅”。

    愉快。

    ⑧扞(hàn,旱):抵禦,保衛。

    ⑨擢(zhuó,茁):選拔,提拔。

    闾伍:闾與伍都是戶籍的基層組織。

    意思是說鄉裡,民間。

    按此段與以下兩段,中華書局點校本原為一段,今據文意分為三段。

     穰苴既辭,與莊賈約曰:“旦日日中會于軍門①。

    ”穰苴先馳至軍,立表下漏②,待賈。

    賈素驕貴,以為将己之軍而己為監,不甚急;親戚、左右送之③,留?。

    日中而賈不至。

    穰苴則撲表決漏④,入,行軍勒兵⑤,申明約束。

    約束既定,夕時,莊賈乃至。

    穰苴曰:“何後期為⑥?”賈謝曰:“不佞大夫親戚送之⑦,故留。

    ”穰苴曰:“将受命之日則忘其家,監軍約束則忘其親,援枹鼓之急則忘其身⑧。

    今敵國深侵,邦内騷動,士卒暴露于境,君寝不安席,食不甘味,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