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悼惠王世家第二十二

關燈
齊厲王在位五年去世,沒有後代,封地歸入漢朝廷。

     齊悼惠王的後代還領有兩國,即城陽和菑川。

    菑川土地緊一靠齊國。

    天子憐憫齊國,因為悼惠王的墓園在郡城,就把臨淄以東環繞悼惠王墓園的城邑全部劃給菑川國,以便供奉悼惠王的祭祀。

     城陽景王劉章,悼惠王的兒子,他以朱虛的身份與大臣共同誅滅諸呂,而劉章親身在未央宮首先斬了相國呂王産。

    孝文帝即位後,加封劉章領地二千戶,賞賜黃金千斤。

    文帝二年,以齊國的城陽郡封立劉章為城陽王。

    齊章在位二年去世,他的兒子劉喜即位,這就是共王。

     共王八年(前168),改封為淮南王。

    四年以後,又回來做城陽王。

    在位共三十三年去世,他的兒子劉延即位,這就是頃王。

     頃王在位二十六年去世,兒子劉義即位,這就是敬王。

    敬王在位九年去世,兒子劉武即位,這就是惠王。

    惠王在位十一年去世,兒子劉順即位,這就是荒王。

    荒王在位四十六年去世,兒子劉恢即位,這就是戴王。

    戴王在位八年去世,兒子劉景即位,到建始三年(前30),十五歲去世。

     濟北王劉興居,齊悼惠王的兒子,他以東牟侯的身份協助大臣誅滅諸呂,功勞不大。

    等文帝從代國來到長安,興居說:“請讓我和太仆夏侯嬰入宮清除餘患。

    ”接着廢黜少帝劉弘,與大共同尊立孝文帝。

     孝文帝二年(前178),以齊國的濟北郡封立興居為濟北王,與城陽王一同即王位。

    即位兩年,興居反叛。

    起初大臣誅滅呂氏的時候,朱虛侯的功勞特别大,曾答應把趙地全部封給朱虛侯為王,把梁地全部封給東牟侯為王。

    到孝文即位後,聽說朱虛侯、東牟侯起初想立齊王為帝,所以削減了他們的功勞。

    到文帝二年,封諸子為王,才劃出齊國的兩個郡封劉章、齊興居為王。

    劉章、劉興居自失去了應得的趙王、梁王之位,剝奪了他們的功勞。

    劉章死後,興居聽說匈奴大舉侵漢,漢朝大量發兵,派丞相灌嬰領兵反擊,文帝親自到太原,興居以為天子親自領兵反擊匈奴,于是就起兵在濟北反叛。

    天子聽說後,止住了丞相和派出的軍隊,讓他們都回長安。

    派棘蒲侯柴将軍打敗并俘虜了濟北王,濟北王自一殺,封地歸入朝廷,改為郡。

     十三年以後,文帝十六年(前167),又封齊悼惠王的兒子安都侯劉志為濟北王。

    過了十一年,吳、楚謀反的時候,劉志堅守,不與七國諸侯合謀。

    吳、楚叛亂平定以後,改封劉志為菑川王。

     濟南王劉辟光,齊悼惠王的兒子,孝文帝十六年,由勒侯晉封為濟南王。

    十一年後,與吳王、楚王一同反叛。

    漢軍打敗叛軍,殺死辟光,把濟南設為郡,封地歸入漢朝廷。

     菑川王劉賢,齊悼惠王的兒子,文帝十六年,由武城侯晉封為菑川王。

    十一年後,與吳王、楚王一同反叛。

    漢軍打敗叛軍,殺死劉賢。

     天子因而徙封濟北王劉志為菑川王。

    劉志也是齊悼惠王的兒子,由安都侯晉封為濟北王。

    菑川王劉賢反叛,沒有後代,就把濟北王改封為菑川王。

    共在位三十五年去世,谥号是懿王。

    他的兒子劉建繼承王位,這就是靖王。

    在位二十年去世,他的兒子劉遺繼承王位,這就是頃王,在位三十六年去世,他的兒子劉終古即位,這就是思王。

    在位二十八年去世,他的兒子劉尚即位,這就是孝王,在位五年去世,他的兒子劉橫即位,到建始三年(前30),十一歲去世。

     膠西王劉卬,齊悼惠王的兒子,文帝十六年,由昌平侯晉封為膠西王。

    十一年後,與吳王、楚王一同反叛。

    漢軍打敗叛軍,殺死劉卬,封地歸入漢朝廷,改為膠西郡。

     膠東王劉雄渠,齊悼惠王的兒子,文帝十六年,由白石侯晉封為膠東王。

    十一年後,與吳王、楚王一同反叛,漢軍打敗叛軍,殺死雄渠,封地歸入漢朝廷,改為膠東郡。

     太史公曰:諸侯中的大國沒有超過齊悼惠王的。

    由于天下剛剛平定,劉氏子弟較少,漢天子感于秦朝對宗親沒有封給尺寸土地,所以就大封同姓,以此來鎮撫萬民之心。

    到以後被分裂為幾國,本來也是理所當然的。

     【原文】【注解】 齊悼惠王劉肥者,高祖長庶男也①。

    其母外婦也②,曰曹氏。

    高祖六年,立肥為齊王,食七十城③,諸民能齊言皆予齊王④。

     齊王,孝惠帝兄也。

    孝惠帝二年,齊王入朝,惠帝與齊王燕飲⑤,亢禮如家人⑥。

    呂太後怒,且誅齊王。

    齊王懼不得脫,乃用其内史勳計,獻城陽郡,以為魯元公主湯沐邑⑦。

    呂太後喜,乃得辭就國。

     悼惠王即位十三年,以惠帝六年卒。

    子襄立,是為哀王。

     ①庶男:古代指非正妻所生之子。

    ②外婦:私通之婦。

    ③食七十城:古代封地又稱食邑,故稱“食七十城”。

    ④齊言:齊地的方言。

    ⑤燕飲:宴飲。

    “燕”,通“宴”。

    ⑥亢禮:互行平等禮節。

    ⑦湯沐邑:原為周天子賜給諸侯供給沐浴的封地。

    漢朝皇帝、諸侯、皇後、公主等都有湯沐邑,收稅供個人享用。

     哀王元年,孝惠帝崩,呂太後稱制①,天下事皆決于高後。

    二年,高後立其兄子郦侯呂台為呂王,割齊之濟南郡為呂王奉邑。

     哀王三年,其弟章入宿衛于漢②,呂太後封為朱虛侯,以呂祿女妻之。

    後四年,封章弟興居為東牟侯,皆宿衛長安中。

     哀王八年,高後割齊琅邪郡立營陵侯劉澤為琅邪王。

     其明年,趙王友入朝,幽死于邸③。

    三趙王皆廢④。

    高後立諸呂為三王⑤,擅權用事⑥。

     ①稱制:代行皇帝的權力。

    制,皇帝的诏命。

    ②宿衛:在皇宮中值宿守衛。

    ③幽:拘禁。

    邸:漢代王侯為朝見而設在京都的住所。

    ④三趙王:指劉如意、劉友和劉恢,三人先後為趙王,如意被呂後毒死,劉友幽禁而死,劉恢憂憤自一殺。

    詳見卷九《呂太後本紀》。

    ⑤立諸呂為三王:呂産為梁王,呂祿為趙王,呂通為燕王。

    ⑥擅權:專權。

    用事:執政。

     朱虛侯年二十,有氣力,忿劉氏不得職。

    嘗入侍高後燕飲,高後令朱虛侯劉章為酒吏①。

    章自請曰:“臣,将種也,請得以軍法行酒②。

    ”高後曰:“可。

    ”酒酣③,章進飲歌舞。

    已而曰:“請為太後言耕田歌。

    ”高後兒子畜之④,笑曰:“顧而父知田耳⑤,若生而為王子⑥,安知田乎?”章曰:“臣知之。

    ”太後曰:“試為我言田。

    ”章曰:“深耕穊種⑦,立苗欲疏,非其種者,?而去之⑧。

    ”呂後默然。

    頃之,諸呂有一人醉,亡酒⑨,章追,拔劍斬之,而還報曰:“有亡酒一人,臣謹行法斬之。

    ”太後左右皆大驚。

    業已許其軍法⑩,無以罪也。

    因罷。

    自是之後,諸呂憚朱虛侯(11),雖大臣皆依朱虛侯,劉氏為益強。

     ①酒吏:酒宴時監督執行酒令的人,又稱酒令官。

    ②行酒:即行酒令。

    ③酣:飲酒暢快歡樂。

    ④畜:養,對待。

    ⑤顧:想來,看來。

    而:你。

    ⑥若:你。

    ⑦穊(jì,記):稠密。

    ⑧?:同“鋤”。

    ⑨亡酒:逃離酒席。

    ⑩業:既然。

    (11)憚:懼怕。

     其明年,高後崩。

    趙王呂祿為上将軍,呂王産為相國,皆居長安中,聚兵以威大臣,欲為亂。

    朱虛侯章以呂祿女為婦,知其謀,乃使人陰出告其兄齊王,欲令發兵西,朱虛侯、東牟侯為内應,以誅諸呂,因立齊王為帝。

     齊王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