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悼惠王世家第二十二

關燈
全部誅殺呂氏族人。

    琅邪王也恰好從齊國來到長安。

     大臣商議要讓齊王繼皇帝位,可是琅邪王和一些大臣說:“齊王的母舅驷鈞,兇惡殘暴,像一隻戴上帽子的老虎。

    剛剛由于呂氏的緣故幾乎使天下大亂,現在又要立齊王,是想要再出現一呂氏呀。

    代王的母家薄氏,是忠厚君子,況且王又是高帝的親生兒子,如今還在,并且最年長。

    以親子來說,名正言順;以善良人家來說,大臣們都會放心。

    ”于是大臣們就計劃迎立王為帝,并派朱虛侯把已經誅殺諸呂的事告訴齊王,讓他收兵。

     灌嬰在荥陽,聽說魏勃本來是教唆齊王反叛的,誅滅呂氏之後,齊國也收了兵,灌嬰派人召來魏勃責問他。

    魏勃說:“失火的人家,哪裡有空先告訴家長然後才去救火呢?”說完就退立一旁,兩一腿發一抖,像是吓得說不出話的樣子,終于沒再說什麼。

    灌将軍看了他半天,笑着說:“人們都說魏勃很勇敢,其實是個平庸無能的人罷了,哪會有什麼作為呢!”于是免了他的職而不治罪。

    魏勃的父親因善于彈琴而見過秦皇帝。

    魏勃在年少時,想求見齊相曹參,由于家貧沒有财力親自去疏通關系,就常常一個人半夜裡到齊相的随身侍從門外去打掃。

    這位侍從很奇怪,以為是什麼怪物,就暗中等待,結果捉到了魏勃。

    魏勃說:“我想拜見相君,沒有門路,所以來給您打掃,想借此來求見。

    ”于是這位侍從就帶領魏勃去拜見曹參,曹參因而讓他也做侍從。

    一次他給曹參駕車,說到對一些事情的意見,曹參認為他有才幹,就向齊悼惠王推薦他。

    悼惠王召見魏勃,任命他為内史。

    起初,悼惠王有權自己任命二千石俸祿的官吏。

    到悼惠王去世,哀王即位以後,魏勃專斷政事,權力比齊相還大。

     齊王收兵回國之後,代王來到長安即皇帝位,這就是孝文帝。

     孝文帝元年(前179),把高後時從齊國分割出去的城陽、琅邪和濟南郡全部歸還齊國,琅邪王改封為燕王,朱虛侯、東牟侯加封領地各二千戶。

     這一年,齊哀王去世,太子劉則即位,這就是齊文王。

     齊文王元年,漢朝廷把齊國的城陽郡封給朱虛侯劉章,立他為城陽王;把齊國的濟北郡封給東牟劉興居,立他為濟北王。

     二年,濟北王反叛,朝廷派兵把他誅殺了,他的封地歸入朝廷。

     又過兩年,孝文帝把齊悼惠王的兒子罷(pí,皮)軍等七人全部封為列侯。

     齊文王即位十四年去世,沒有兒子,國号廢除,封地歸入朝廷。

     一年以後,孝文帝分割齊國土地使原來所封的悼惠王的幾個兒子為王。

    悼惠王的兒子齊孝王将闾是由楊虛侯改封為齊王的。

    原來齊國的其他郡縣全部分封給悼惠王的兒子為王:劉志為濟北王,劉辟光為濟南王,劉賢為菑(zī,姿)川王,劉卬(áng,昂)為膠西王,劉雄渠為膠東王,與城陽王、齊王共為七王。

     齊孝王十一年(前154),吳王劉濞(bì,必)、楚王劉戊謀反,起兵西進,遍告諸侯說:“将去誅殺漢朝的賊臣晁錯以使國家安定。

    ”膠西王、膠東王、菑川王、濟南王都擅自發兵響應吳王和楚王的舉動。

    還想聯合齊國,齊孝王猶豫不定,就堅守城池沒有聽從。

    三國軍隊共同包一皮一皮圍齊國。

    齊王派路中大夫去向天子報告,天子又讓路中大夫回去告知齊王:“好好堅守,我派的軍隊現在已經打敗吳、楚了。

    ”路中大夫回到齊國。

    三國軍隊把臨淄重重包一皮一皮圍,沒有辦法入城。

    三國的将領劫持路中大夫并與他訂立盟約,說:“你反過來說漢朝廷已被攻破,齊國應趕快向三國投降,否則将被屠城。

    ”路中大夫隻好答應他們,來到城下,遠遠看見齊王,說:“朝廷已經發兵百萬,派太尉周亞夫把吳楚叛軍打敗了,正領兵來救援齊國,齊國一定要堅守,不要投降!”三國将領殺死了路中大夫。

     齊國起初被圍困到危急之時,曾暗中與三國談判,盟約還沒有議定,正好聽說路中大夫從朝廷回來,非常高興,大臣們就再次勸谏齊王不要投降三國。

    過了不久,漢将栾市、平陽侯曹奇等率領的軍隊來到齊國,打敗了三國軍隊,解除了齊國的包一皮一皮圍。

    不久又聽說齊國起初曾與三國有過共謀,又要移兵攻打齊國。

    齊孝王懼怕,就飲毒一藥自一殺了。

    景帝聽說後,認為齊國是最好的,由于受到一逼一十迫威脅才與三國有共謀,這不是他們的罪。

    于是立孝王的太子劉壽為齊王,這就是懿王,延續了齊王的後代。

    而膠西王、膠東王、濟南王和菑川王都被誅滅了,他們的領地都歸入漢朝廷。

    把濟北王遷到菑川為王。

    齊懿王在位二十二年世,他的兒子次景即位,這就是厲王。

     齊厲王,他的母親是紀太後。

    太後把她弟弟紀氏的女兒嫁給成厲王為後,厲王不喜歡紀氏的女兒。

    太後想讓紀氏家族世世受一寵一,就讓她的長女紀翁主進入王宮,整頓後宮的秩序,不準宮女接近齊王,想讓厲王鼓紀氏的女兒。

    厲王卻趁機和他的姐姐翁主通一奸一。

     齊國有個宦官徐甲,入朝侍奉漢皇太後。

    皇太後有一愛一女是修成君,修成君不是出于劉氏,太後憐一愛一她。

    修成君有個女兒名叫娥,太後想把她嫁給諸侯,宦官徐甲就請求出使齊國,定讓齊王上書求娥。

    皇太後很高興,就派徐甲前往齊國。

    當時齊國人主父偃知道徐甲出使齊國是為了娶王後的事,也趁機對徐甲說:“如果事情成功了,希望說一說我的女兒願在齊王後宮服侍。

    ”徐甲到齊國之後,先把此事暗中傳出。

    紀太後聽到後大怒,說:“齊王已有王後,後宮嫔妃具全。

    況且徐甲原是齊國的貧民,窮困已極才去做宦官,入朝侍奉漢宮,沒得到什麼便宜,又想來擾亂我們齊王之家!至于主父偃算什麼人?竟然也想讓女兒進入後宮!”徐甲非常尴尬,回朝禀報皇太後說:“齊王已經願意娶娥為後,但是有一種後患,恐怕像燕王一樣。

    ”燕王就是由于和他的女兒姐妹們通一奸一,剛剛論罪處死,封國滅亡,所以徐甲故意用燕王的事觸一動太後。

    太後說:“不準再說嫁孫女到齊國的事了。

    ”事情漸漸傳天子耳中。

    主父偃從此也與齊國有了仇怨。

     主父偃正受到天子的一寵一信,專斷政事,趁機對天子說:“齊國的臨淄有十萬戶,貿易租稅每天達千金,人口多而且富足,超過了長安,這種地方如果不是天子的親兄弟或一愛一子不應在此為王。

    如今齊王和皇室親屬的關系日益疏遠了。

    ”接着又不慌不忙地說:“呂太後的時候齊國就想反叛,吳楚七國之亂的時候孝王幾乎參與叛亂。

    現在又聽說齊和他的姐姐有****的事。

    ”于是天子就任命主父偃為齊丞相,并且要查辦這件事。

    主父偃來到齊國之後,就加緊審問齊王後宮的宦官中幫助齊王到達他姐姐翁主住所的人,命令他們在供詞和旁證中都牽涉到齊王。

    齊王年少,害怕因大罪被官吏拘捕誅殺,就飲毒一藥自一殺了。

    他子嗣斷絕沒有後。

     當時趙王害怕主父偃一出任齊相就廢除了齊國,恐怕他要離間漢家骨肉,于是就給天子上書告發主父偃受賄以及因挾怨而對齊國說長道短。

    天子也就借此囚禁了主父偃。

    公孫弘說:“齊王因憂郁而死,沒有後代,國土已歸入朝廷,不誅殺主父偃無法杜絕天下人的怨恨。

    ”終于誅殺了主父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