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戚世家第十九

關燈
子之代,為代王太後。

    太後弟薄昭從如代②。

     代王立十七年,高後崩。

    大臣議立後,疾外家呂氏強③,皆稱薄氏仁善,故迎代王,立為孝文皇帝,而太後改号曰皇太後,弟薄昭封為轵侯。

     薄太後母亦前死,葬栎陽北。

    于是乃追尊薄案為靈文侯,會稽郡置園邑三百家④,長丞已下吏奉守冢⑤,寝廟上食祠如法⑥。

    而栎陽北亦置靈文侯夫人園,如靈文侯園儀⑦。

    薄太後以為母家魏王後,早失父母,其奉薄太後諸魏有力者,于是召複魏氏,(及尊)賞賜各以親疏受之⑧。

    薄氏侯者凡一人。

     薄太後後文帝二年,以孝景帝前二年崩⑨,葬南陵⑩。

    以呂後會葬長陵,故特自起陵,近孝文皇帝霸陵(11)。

     ①幽:囚禁。

    ②如:到……去。

    ③疾:恨。

    強:強一暴,強橫。

    ④園邑:漢代為守護陵園設置的縣邑。

    ⑤冢:墳墓。

    ⑥寝廟:故代宗廟的正殿曰廟,後殿曰寝,合稱寝廟。

    上食:供奉祭品。

    如法:依照禮法。

    ⑦如……儀:依照……的禮儀制度。

    ⑧受:同“授”。

    ⑨景帝前二年:即景帝前元二年(前155)。

    景帝在位期音曾兩次改元,由于當時還沒有建立年号制度,所以史家記事就稱前元、中元、後元,或簡稱前、中、後。

    ⑩南陵:薄太後陵墓名。

    (11)霸陵:漢文帝陵墓名。

     窦太後,趙之清河觀津人也。

    呂太後時,窦姬以良家子入宮侍太後①。

    太後出宮人以賜諸王,各五人,窦姬與在行中。

    窦姬家在清河,欲如趙近家,請其主遣宦者吏:“必置我籍趙之伍中②。

    ”宦者忘之,誤置其籍代伍中。

    籍奏,诏可,當行。

    窦姬涕泣,怨其宦者,不欲往,相強,乃肯行。

    至代,代王獨幸窦姬,生女嫖,後生兩男。

    而代王王後生四男。

    先代王未入立為帝而王後卒。

    及代王立為帝,而王後所生四男更病死③。

    孝文帝立數月,公卿請立太子,而窦姬長男最長,立為太子,立窦姬為皇後,女嫖為長公主④。

    其明年,立少子武為代王,已而又徙梁,是為梁孝王。

     窦皇後親蚤卒⑤,葬觀津。

    于是薄太後及诏有司⑥,追尊窦後父為安成侯,母曰安成夫人。

    令清河置園邑二百家,長丞奉守,比靈文園法。

     ①子:古代“子”兼指男一女。

    ②籍:名冊。

    ③更(陰平):交替,接連。

    ④長公主:漢朝制度,皇帝的姊妹為長公主。

    嫖這時是文帝的女兒,似不應有此稱号。

    ⑤親:指父母雙親。

    ⑥有司:主管某方面事務的官吏。

     窦皇後兄窦長君,弟曰窦廣園,字少君。

    少君年四五歲時,家貧,為人所略賣①,其家不知其處。

    傳十餘家②,至宜陽,為其主入山作炭,(寒)[暮]卧岸下百餘人③,岸崩,盡壓殺卧者,少君獨得脫,不死。

    自蔔數日當為侯,從其家之長安。

    聞窦皇後親立,家在觀津,姓窦氏。

    廣國去時雖小,識其縣名及姓,又常與其姊采桑堕,用為符信④,上書自陳。

    窦皇後言之于文帝,召見,問之,具言其故,果是。

    又複問他何以為驗⑤?對曰:“姊去我西時,與我決于傳舍中⑥,丐沐沐我⑦,請食飯我⑧,乃去。

    ”于是窦後持之而泣,泣涕交橫下。

    侍禦左右皆伏地泣,助皇後悲哀。

    乃厚賜田宅金錢,封公昆弟⑨,家于長安。

     ①略賣:劫掠出賣。

    略,通“掠”。

    ②傳:通“轉”。

    轉移,輾轉。

    ③岸:山崖。

    ④符信:賃證。

    ⑤他:其他。

    ⑥決:别離。

    傳舍:驿站中的宿舍。

    傳,驿站。

    ⑦沐:洗米水。

    後“沐”字的意思是洗頭。

    ⑧請食:要來食物。

    飯我:給我吃。

    ⑨公昆弟:同祖的兄弟。

     绛侯、灌将軍等曰①:“吾屬不死,命乃且縣此兩人②。

    兩人所出微③,不可不為擇師傅賓客④,又複效呂氏大事也⑤。

    ”于是乃選長者士之有節行者與居。

    窦長君、少君由此為退讓君子,不敢以尊貴驕人。

     窦皇後病,失明。

    文帝幸邯鄲慎夫人、尹姬,皆毋子。

    孝文帝崩,孝景帝立,乃封廣國為章武侯。

    長君前死,封其子彭祖為南皮侯。

    吳楚反時,窦太後從昆弟子窦嬰,任俠自喜⑥,将兵以軍功為魏其侯。

    窦氏凡三人為侯。

     窦太後好黃帝、老子言⑦,帝及太子諸窦不得不讀《黃帝》、《老子》⑧,尊其術。

     窦太後後孝景帝六歲(建元六年)崩,合葬霸陵。

    遺诏盡以東宮金錢财物賜長公主嫖。

     ①绛侯:周勃。

    灌将軍:灌嬰。

    ②縣(xuán,玄):同“懸”。

    ③所出:出身。

    ④師傅:師與傅的合稱,都是輔佐或教導太子或皇子的官職。

    窦氏兄弟因是皇後至親,所以也要給他們選擇師傅。

    ⑤大事:這裡指奪取權位。

    ⑥任俠:仗義行俠。

    ⑦黃帝、老子言:漢初盛行黃老之學,主要是提倡道家思想中的清靜無為。

    ⑧《黃帝》:指假讬黃帝之名的一些蓍作,多成書于戰國時。

     王太後,愧裡人,母曰臧兒。

    臧兒者,故燕王臧荼孫也。

    臧兒嫁為槐裡王仲妻,生男曰信,與兩女。

    而仲死,臧兒更嫁長陵田氏①,生男蚡、勝。

    臧兒長女嫁為金王孫婦,生一女矣,而臧兒蔔筮之②,曰兩女皆當貴。

    因欲奇兩女③,乃奪金氏。

    金氏怒,不肯予決,乃内之太子一宮。

    太子幸一愛一之,生三女一男。

    男一方在身時,王美人夢日入其懷④。

    以告太子,太子曰:“此貴征也。

    ”未生而孝文帝崩,孝景帝即位,王夫人生男。

     先是臧兒又入其少女兒姁⑤,兒姁生四男。

     景帝為太子時,薄太後以薄氏女為妃。

    及景帝立,立妃曰薄皇後。

    皇後毋子。

    毋一寵一。

    薄太後崩,廢薄皇後。

     ①更嫁:改嫁。

    ②筮(shì,士):古代占蔔方法的一種,用蓍(shī,師)草。

    常與蔔合稱蔔筮。

    ③奇:通“倚”。

    倚仗。

    《漢書·外戚傳上》“奇”作“倚”。

    ④美人:漢代嫔妃的稱号之一。

    ⑤兒姁:臧兒少女的名字。

     景帝長男榮,其母栗姬。

    栗姬,齊人也。

    立榮為太子。

    長公嫖有女,欲予為妃。

    栗姬妒,而景帝諸美人皆因長公主見景帝,得貴幸,皆過栗姬,栗姬日怨怒,謝長公主①,不許。

    長公主欲予王夫人,王夫人許之。

    長公主怒,而日讒栗姬短于景帝曰:“栗姬與諸貴人幸姬會,常使侍者祝唾其背②,挾邪媚道③。

    ”景帝以故望之④。

     景帝嘗體不安,心不樂,屬諸子為王者于栗姬⑤,曰:“百歲後,善視之。

    ”栗姬怒,不肯應,言不遜。

    景帝恚⑥,心嗛之而未發也⑦。

    長公主日譽王夫人男之美,景帝亦賢之,又有曩者所夢日符⑧,計未有所定。

    王夫人知帝望栗姬,因怒未解,陰使人趣大臣立栗姬為皇後⑨。

    大行奏事畢,曰:“‘子以母貴,母以子貴’⑩,今太子母無号,宜立為皇後。

    ”景帝怒曰:“是而所宜言邪(11)!”遂案誅大行(12),而廢太子為臨江王。

    栗姬愈恚根,不得見,以憂死。

    卒立王夫人為皇後,其男為太子,封皇後兄信為蓋侯。

     ①謝:推辭,拒絕。

    ②祝(zhòu,宙):詛咒。

    ③媚道:迷惑人的道術。

    ④望:怨恨。

    ⑤屬:托付。

    ⑥恚:怨恨,怒。

    ⑦嗛(xián,閑):不恨。

    ⑧曩:從前。

    符:吉祥的征兆。

    ⑨趣:通“促”。

    催促。

    ⑩這兩句出自《春秋公羊傳·隐公元年》。

    (11)而:你。

    (12)案:審判後定出結論稱為案。

     景帝崩,太子襲号為皇帝。

    尊皇太後母臧兒為平原君。

    封田蚡為武安侯,勝為周陽侯。

     景帝十三男,一男為帝,十二男皆為王①。

    而兒姁早卒,其四子皆為王。

    王太後長女号曰平陽公主,次為南宮公主,次為林慮公主。

     蓋侯信好酒。

    田蚡、勝貪,巧于文辭。

    王仲蚤死,葬槐裡,追尊為共侯,置園邑二百家。

    及平原君卒,從田氏葬長陵,置園比共侯園。

    而王太後後孝景帝十六歲,以元朔四年崩②,合葬陽陵③。

    王太後家凡三人為侯。

     ①清梁玉繩《史記志疑》認為,“十三男”應為“十四男”,“十二男”應為“十三男”。

    ②元朔:漢武帝的第三個年号,始于前128年,止于前123年。

    ③陽陵:漢景帝陵墓名。

     衛皇後字子夫,生微矣。

    蓋其家号曰衛氏①,出平陽侯邑②。

    子夫為平陽主讴者③。

    武帝初即位,數歲無子。

    平陽主求諸良家子女十餘人,飾置家。

    武帝祓霸上還④,因過平陽主⑤。

    主見所侍美人⑥,上弗說⑦。

    既飲,讴者進,上望見,獨說衛子夫。

    是日,武帝起更衣,子夫侍尚衣軒中⑧,得幸。

    上還坐,歡甚,賜平陽主金千斤。

    主因奏子夫奉送入宮。

    子夫上車,平陽主拊其背曰⑨:“行矣,強飯,勉之!即貴,無相忘。

    ”入宮歲餘,竟不複幸。

    武帝擇宮人不中用者,斥出歸之。

    衛子夫得見,涕泣請出。

    上憐之,複幸,遂有身⑩,尊一寵一日隆。

    召其兄衛長君弟青為侍中。

    而子夫後大幸,有一寵一,凡生三女一男。

    男名據。

     ①據卷一百一十一《衛将軍骠騎列傳》載,衛青之父鄭季,在平陽侯家任職,與侯妾衛媪私通,生衛青,因而冒稱衛氏。

    參見該傳。

    ②平陽侯:《集解》引徐廣曰:“平陽侯曹壽尚平陽公主。

    ”據卷五十四《曹相國世家》載,曹參封為平陽侯,其子孫五世承襲封爵,尚平陽公主的是其曾孫曹時。

    ③平陽主:即平陽公主,武帝之姐。

    因其夫為平陽侯,故稱平陽公主。

    讴者:歌姬。

    ④祓:古代除災求福的儀式。

    古代民俗,三月第一個已日,人們都到水濱去洗濯污垢,稱為祓禊。

    ⑤過:順路看望。

    ⑥見:使……拜見。

    ⑦說:同“悅”。

    ⑧尚衣軒:尚衣,主管皇帝衣服的官;軒,車。

    ⑨拊:撫一摸。

    ⑩有身:懷孕。

     初,上為太子時,娶長公主女為妃。

    立為帝,妃立為皇後,姓陳氏①,無子。

    上之得為嗣,大長公主有力焉②,以故陳皇後驕貴。

    聞衛子夫大幸,恚,幾死者數矣。

    上愈怒。

    陳皇後挾婦人媚道,其事頗覺,于是廢陳皇後③,而立衛子夫為皇後。

     陳皇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