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涉世家第十八

關燈
武臣到邯鄲,自立為趙王,陳馀為大将軍,張耳、召騷為左右丞相。

    陳王怒,捕系武臣等家室①,欲誅之。

    柱國曰②:“秦未亡而誅趙王将相家屬,此生一秦也③。

    不如因而立之④。

    ”陳王乃遣使者賀趙,而徙系武臣等家屬宮中⑤,而封耳子張敖為成都君,趣趙兵亟入關⑥。

    趙王将相相與謀曰:“王王趙⑦,非楚意也。

    楚已誅秦,必加兵于趙。

    計莫如毋西兵⑧,使使北徇燕地以自廣也⑨。

    趙南據大河⑩,北有燕、代,楚雖勝秦,不敢制趙。

    若楚不勝秦,必重趙。

    趙乘秦之弊(11),可以得志于天下。

    ”趙王以為然,因不西兵,而遣故上谷卒史韓廣将兵北徇燕地(12)。

     ①捕系:逮捕拘禁。

    ②柱國:指蔡賜。

    ③這句的意思是,這樣做又制造出一個像秦國那樣的敵國來。

    ④因而:就此。

    ⑤徙:遷移。

    ⑥趣:通“促”,催促。

    亟:急,趕快。

    ⑦王王:前一個“王”字是名詞,指武臣,後一個“王”字是動詞,稱王的意思。

    ⑧這句的意思是,最好的計策莫過于不向西方(指秦國)出兵。

    ⑨使使:前一個“使”字是動詞,“派遣”的意思;後一個“使”字是名詞,“使者”的意思。

    ⑩大河:指黃河。

    (11)乘:趁。

    弊:疲乏。

    (12)故:原來。

     燕故貴人豪傑謂韓廣曰①:“楚已立王,趙又已立王。

    燕雖小,亦萬乘之國也②,願将軍立為燕王。

    ”韓廣曰:“廣母在趙,不可。

    ”燕人曰:“趙方西憂秦③,南憂楚,其力不能禁我。

    且以楚之強,不敢害趙王将相之家,趙獨安敢害将軍之家!”韓廣以為然,乃自立為燕王。

    居數月④,趙奉燕王母及家屬歸之燕⑤。

     當此之時,諸将之徇地者,不可勝數。

    周市北徇地至狄,狄人田儋殺狄令,自立為齊王,以齊反擊周市⑥。

    市軍散,還至魏地,欲立魏後故甯陵君咎為魏王。

    時咎在陳王所,不得之魏⑦。

    魏地已定,欲相與立周市為魏王,周市不肯。

    使者五反⑧,陳王乃立甯陵君咎為魏王,遣之國。

    周市卒為相⑨。

     ①燕故貴人:過去燕國的貴族。

    ②萬乘之國:擁有一萬輛兵車的國家,指大國。

    ③方:正在。

    ④居數月:過了幾個月。

    ⑤奉:護送。

    ⑥以齊:指憑借齊的力量。

    ⑦之:到……去。

    ⑧五反:指往返了五次。

    反,同“返”。

    ⑨卒:終于。

     将軍田臧等相與謀曰:“周章軍已破矣①,秦兵旦暮至②,我圍荥陽城弗能下,秦軍至,必大敗。

    不如少遺兵③,足以守(熒)〔荥〕陽,悉一精一兵迎秦軍。

    今假王驕,不知兵權④,不可與計,非誅之,事恐敗。

    ”因相與矯王令以誅吳叔⑤,獻其首于陳王。

    陳王使使賜田臧楚令尹印,使為上将。

    田臧乃使諸将李歸等守荥陽城,自以一精一兵西迎秦軍于敖倉⑥。

    與戰,田臧死,軍破。

    章邯進兵擊李歸等荥陽下,破之,李歸等死。

     ①周章:即上文中的周文。

    ②旦暮至:早晚就要到。

    ③遺:留下。

    ④兵權:指用兵的計謀策略。

    ⑤矯王令:假傳陳王的命令。

    矯,假托。

    ⑥敖倉:秦代在敖山上築倉儲糧,所以叫敖倉,也叫敖庾。

    故地在今河南鄭州西北氓山上。

     陽城人鄧說将兵居郯①,章邯别将擊破之②,鄧說軍散走陳。

    铚人伍徐将兵居許,章邯擊破之,伍徐軍皆散走陳。

    陳王誅鄧說。

     ①郯:在今山東省郯城縣西,當時章邯的軍隊并沒有到達那裡,不當在郯交戰。

    “郯”當為“郏(jiá,夾)”字之誤。

    郏,在今河南郏縣,與鄧說家鄉陽城臨近。

    ②别将:章邯所率的其他将領。

     陳王初立時,陵人秦嘉、铚人董緤(xiè,謝)、符離人朱雞石、取慮人鄭布、徐人丁疾等皆特起①,将兵圍東海守慶于郯②。

    陳王聞,乃使武平君畔為将軍③,監郯下軍。

    秦嘉不受命④,嘉自立為大司馬,惡屬武平君⑤。

    告軍吏曰⑥:“武平君年少,不知兵事⑦,勿聽!”因矯以王命殺武平君畔。

     章邯已破伍徐,擊陳,柱國房君死。

    章邯又進兵擊陳西張賀軍。

    陳王出監戰,軍破,張賀死。

     ①皆特起:都各自起兵反秦。

    特,單獨。

    ②守慶:東海郡守名字叫慶。

    ③畔:武平君的字。

    ④不受命:指不接受命令。

    ⑤惡:厭惡。

    ⑥軍吏:軍中做具體工作的下級官佐。

    ⑦不知兵事:不懂得軍事。

     臘月,陳王之汝陰,還至下城父,其禦莊賈殺以降秦①。

    陳勝葬砀,谥曰隐王②。

     陳王故涓人将軍呂臣為倉頭軍③,起新陽,攻陳下之,殺莊賈,複以陳為楚④。

     初,陳王至陳,令铚人宋留将兵定南陽,入武關。

    留已徇南陽,聞陳王死,南陽複為秦。

    宋留不能入武關,乃東至新蔡,遇秦軍,宋留以軍降秦。

    秦傳留至減陽,車裂留以徇⑤。

     ①禦:駕車的人。

    ②谥:古人有名位的人死後,按其生平事迹給予的稱号。

    隐:有功業未顯使人哀傷之意。

    ③倉頭軍:以青巾裹頭的軍隊。

    ④這句的意思是,又使陳地歸楚國所有。

    ⑤車裂:古代的一種酷刑,用五馬分一屍一。

    徇:這裡是示衆的意思。

     秦嘉等聞陳王軍破出走,乃立景駒為楚王,引兵之方與,欲擊秦軍定陶下①。

    使公孫慶使齊王②,欲與并力俱進③。

    齊王曰:“聞陳王戰敗,不知其死生,楚安得不請而立王④!”公孫慶曰:“齊不請楚而立王,楚何故請齊而立王!且楚首事⑤,當令于天下。

    ”田儋誅殺公孫慶。

     ①定陶下:指定陶城下。

    ②使齊王:出使到齊王那裡。

    齊王,指田儋。

    ③并力:全力。

    進:進軍。

    ④安得:怎麼能夠。

    ⑤首事:指首先起兵反秦。

    ⑥令:号令。

     秦左右校複攻陳①,下之。

    呂将軍走,收兵複聚。

    鄱盜當陽君黥布之兵相收②,複擊秦左右校,破之青波,複以陳為楚。

    會項梁立懷王孫心為楚王③。

     ①左右校:即左、右校尉,次于将軍的軍官。

    這裡指他們所率領的軍隊。

    ②鄱盜:黥布在陳勝起義前曾在鄱陽一帶的長江中為盜,故稱“鄱盜”。

    相收:指呂臣與黥布的軍隊互相聯合。

    ③懷王孫心:楚懷王的孫子,名心。

     陳勝王凡六月①。

    已為王,王陳②。

    其故人嘗與庸耕者聞之③,之陳④,扣宮門曰⑤:“吾欲見涉。

    ”宮門令欲縛之⑥。

    自辯數⑦,乃置⑧,不肯為通⑨。

    陳王出,遮道而呼涉⑩。

    陳王聞之,乃召見,載與俱歸(11)。

    入宮,見殿屋帷帳,客曰:“夥頤(12)!涉之為王沈沈者(13)!”楚人謂多為夥,故天下傳之,夥涉為王(14),由陳涉始。

    客出入愈益發舒(15),言陳王故情(16)。

    或說陳王曰:“客愚無知,颛妄言(17),輕威(18)。

    ”陳王斬之。

    諸陳王故人皆自引去(19),由是無親陳王者。

    陳王以朱房為中正,胡武為司過,主司群臣(20)。

    諸将徇地,至(21),令之不是者(22),系而罪之(23),以苛察為忠(24)。

    其所不善者(25),弗下吏(26),辄自治之。

    陳王信用之。

    諸将以其故不親附,此其所以敗也。

     陳勝雖已死,其所置遣侯王将相竟亡秦(27),由涉首事也。

    高祖時為陳涉置守冢三十家砀,至今血食(28)。

     ①王:稱王。

    凡:總共。

    ②王陳:即“王于陳”,在陳地做王。

    ③故人:舊相識,老朋友。

    ④之陳:到陳地去。

    ⑤扣:敲。

    ⑥宮門令:守衛宮門的官。

    ⑦辯數:反複解說。

    ⑧乃:才。

    置:放開。

    ⑨為通:即“為之通”,替他通報。

    ⑩遮道:攔路。

    (11)這句的意思是,陳勝和他同乘一輛車回去。

    (12)夥頤:意思是“真多呀”。

    夥:多。

    頤,語氣助詞,相當于“呀”。

    (13)沈沈:形容宮室高大深邃,富麗堂皇。

    (14)夥涉為王:這是當時流傳的口頭語,意思是一朝得志就變得十分闊氣。

    (15)發舒:放肆,随便。

    (16)故情:過去的事情。

    (17)颛:通“專”。

    妄言:胡說。

    (18)輕威:輕視威嚴,有損于威嚴。

    (19)引去:自動離開。

    引,退。

    (20)司:同“伺”,暗中探查。

    (21)至:到陳地彙報工作。

    (22)令之不是者:命令他而不順從的。

    不是,不以為然,不順從。

    (23)系:拘捕。

    罪之:把他判罪。

    (24)苛察:苛刻地尋求過失。

    (25)其所不善者:指與朱房、胡武關系不好的人。

    (26)下吏:交給執法官吏。

    (27)置遣:設置派遣。

    竟:終于。

    (28)血食:享受祭祀。

    古時祭祀要宰殺牲畜作祭品,所以叫“血食”。

     褚先生曰:“地形險阻,所以為固也①;兵革刑法②,所以為治也。

    猶未足恃也③。

    夫先王以仁義為本④,而以固塞文法為枝葉⑤,豈不然哉!吾聞賈生之稱曰⑥: “秦孝公據殽函之固⑦,擁雍州之地⑧,君臣固守,以窺周室⑨。

    有席卷天下⑩,包一皮一皮舉宇内(11),囊括四海之意(12),并吞八荒之心(13)。

    當是時也,商君佐之(14),内立法度,務耕織(15),修守戰之備;外連衡而鬥諸侯(16)。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17)。

     ①為固:當作堅固的屏障。

    ②兵革刑法:指武器裝備和法制規章。

    恃:依靠。

    ④以仁義為本:把仁義道德作為立國的根本。

    ⑤固塞文法:堅固關塞,文飾法律條文。

    枝葉:指次要的事情。

    ⑥賈生:賈誼。

    以下文字引自賈誼的《過秦論》上篇。

    在文字上與卷六《秦始皇本紀》所引偶有不同,本注不一一列舉。

    ⑦殽:同“崤”,指崤山。

    函:指函谷關。

    ⑧擁:據有。

    ⑨窺:暗中察看,伺機而取。

    周室:指周王朝。

    ⑩席卷:像卷席子一樣卷起來。

    (11)包一皮一皮舉:全部占有。

    (12)囊括:像裝在口袋裡一樣包一皮一皮括進去。

    囊,口袋。

    (13)八荒:八方荒遠之地,也指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