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涉世家第十八

關燈
既沒有孔子、墨子那樣的賢明,也沒有陶朱、猗(yī,依)頓那樣的富有,置身在戍卒的行列之中,興起在鄉野之間,帶領着疲乏散亂的戍卒,統率着幾百個人,轉身攻打秦國,砍下木棍做武器,高舉竹竿為旗幟,天下的人就像風雲那樣迅速彙集起來,像回響那樣應聲而起,挑着糧食,如影随形地跟着他。

    崤山函谷關以東的英雄豪傑一齊起來,就把秦王朝推翻了。

     “再說,那秦王朝的天下并沒有縮小削弱;雍州的土地,崤山函谷關的險要堅固,還像從前一樣。

    陳涉的地位,并不比齊、楚、燕、趙、韓、宋、衛、中山的國君尊貴;鋤耙戟一柄一,并不比鈎戟長矛鋒利;被征發戍守邊地的民衆,并不比九國的軍隊強大;深謀遠慮,行軍與指揮作戰的本領,也比不上先前六國的那些才智之士。

    但是成功失敗完全不同,;功業完全相反,這是什麼原因呢?假使拿崤山、函谷關以東各國諸侯來跟陳涉量量長短,比比大小,比較一下他們的權威,衡量衡量他們的實力,那簡直不能夠同年而語,相提并論。

    然而秦國當初憑借很小的地方,發展為有萬輛兵車的強國,進而控制了其它八州,使來與它地位相同的諸侯國都來向秦國朝拜稱臣,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曆史了。

    然後把天地四方當作家,把崤山、函谷關當作宮牆。

    可是陳涉一個人首倡起義,秦王朝的七代宗廟就被毀壞,連秦王子嬰也死在别人手中,被天下的人所譏笑,這是什麼原因呢?這是因為不施行仁政,而攻取天下和後來防守天下的形勢是不同的啊。

    ” 【原文】【注解】 陳勝者,陽城人也,字涉。

    吳廣者,陽夏人也,字叔。

    陳涉少時,嘗與人傭耕①,辍胞之壟上②,怅恨久之③,曰:“苟富貴④,無相忘⑤。

    ”庸者笑而應曰⑥:“若為庸耕⑦,何富貴也?”陳涉太息曰⑧:“嗟乎⑨,燕雀安知鴻之志哉⑩!” ①嘗:曾經。

    傭耕:被雇用去給人耕田。

    傭,受人雇傭的人。

    ②辍:停止。

    之:往。

    壟:田埂。

    ③怅恨:失意的煩惱。

    ④苟:如果。

    ⑤無:通“毋”,不要。

    ⑥庸:同“傭”,被雇用的人。

    ⑦若:你。

    ⑧太息:長歎。

    ⑨嗟乎:感歎的聲音,相當于今語“唉”。

    ⑩燕雀:泛指小鳥。

    這裡比喻見識短淺的人。

    鴻:大雁。

    鹄:天鵝。

    這裡用“鴻鹄”比喻志向遠大的人。

     二世元年七月①,發闾左适戍漁陽②,九百人屯大澤鄉③。

    陳勝、吳廣皆次當行④,為屯長。

    會天大雨⑤,道不通,度已失期⑥。

    失期,法皆斬。

    陳勝、吳廣皆謀曰:“今亡亦死⑦,舉大計亦死⑧,等死⑨,死國可乎⑩?”陳勝曰:“天下苦秦久矣(11)。

    吾聞二世少子也(12),不當立(13),當立者乃公子扶蘇。

    扶蘇以數谏故(14),上使外将兵(15)。

    今或聞無罪(16),二世殺之(17)。

    百姓多聞其賢,未知其死也。

    項燕為楚将,數有功,一愛一士卒,楚人憐之(18)。

    或以為死,或以為亡。

    今誠以吾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19),為天下唱(20),宜多應者(21)。

    ”吳廣以為然(22)。

    乃行蔔(23)。

    蔔者知其指意(24),曰:“足下事皆成,有功。

    然足下蔔之鬼乎(25)!”陳勝、吳廣喜,念鬼(26),曰:“此教我先威衆耳(27)。

    ”乃丹書帛曰:“陳勝王”(28),置人所罾魚腹中(29)。

    卒買魚烹食,得魚腹中書,固以怪之矣(30)。

    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31),夜篝火(32),狐鳴呼曰(33):“大楚興,陳勝王。

    ”卒皆夜驚恐。

    旦日(34),卒中往往語(35),皆指目陳勝(36)。

     ①二世元年:即公元前209年。

    ②發闾左:征調貧民百姓。

    闾左,秦時貴右賤左,富者居住在闾右,貧者居在闾左。

    闾,裡巷的大門。

    适(zhé,折):同“谪”,因有罪被發遣。

    ③屯:駐紮。

    ④皆次當行:按照征發的編排次序,都應當前往。

    次,編次。

    ⑤會:正趕上。

    ⑥度(duó,奪):估計。

    失期:誤期,過了期限。

    過了期限。

    ⑦亡:逃亡。

    ⑧大計:幹大事。

    指起義。

    舉,發動。

    ⑨等死:同樣是死。

    ⑩死國:為國家大事而死。

    (11)苦秦:即“苦于秦”,受秦統治之苦。

    (12)少子:小兒子。

    秦二世胡亥是秦始皇的第十八子。

    (13)立:立為皇帝。

    (14)數谏:屢次進谏。

    故:緣故。

    (15)上:指秦始皇。

    将兵:統率軍隊。

    指扶蘇奉秦始皇之命和蒙恬領兵北防匈奴。

    (16)或聞:有人聽說。

    (17)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東巡病死于沙丘(今河北巨鹿),胡亥勾宦官趙高、丞相李斯僞造遺诏,一逼一十扶蘇自一殺。

    事詳卷六《秦始皇本紀》。

    (18)憐之:一愛一戴他。

    憐,一愛一。

    (19)誠:假如。

    詐:假托。

    (20)唱:同“倡”,倡導,号召。

    (21)宜:應該。

    (22)然:對。

    (23)行蔔:去占卦。

    蔔,占卦,古人預測吉兇的一種方法。

    (24)指意:意圖。

    指,同“旨”。

    (25)這句的意思是說,然而你們向鬼神問過吉兇嗎?(26)念鬼:思索“蔔之鬼”的意思。

    (27)威衆:指在群衆中取得威信。

    (28)丹書帛:即“以丹書于帛”,用朱砂在白綢子上寫。

    書,寫。

    (29)罾(zēng,增):魚網。

    這裡是用魚網捕到的意思。

    (30)固:本來。

    以:同“已”。

    (31)間:這裡指暗中。

    次所:行軍時臨時駐紮的地方。

    叢祠:樹木隐蔽的廟。

    (32)篝火:在竹籠裡點着火。

    篝,竹籠。

    這裡作動詞用。

    (33)狐鳴:指假裝狐狸叫。

    (34)旦日:明天。

    (35)往往:常常,到處。

    語:議論。

    (36)指目:指着看。

    目,這裡作動詞用,注視。

     吳廣素一愛一人,士卒多為用者①。

    将尉醉,廣故數言欲亡,忿恚尉②,令辱之,以激怒其衆。

    尉果笞廣③。

    尉劍挺④,廣起,奪而殺尉。

    陳勝佐之,并殺兩尉。

    召令徒屬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當斬。

    藉弟令毋斬⑤,而戍死者固十六七⑥。

    且壯士不死即巳⑦,死即舉大名耳,王侯将相甯有種乎⑧!”徒屬皆曰:“敬受命⑨。

    ”乃詐稱公子扶蘇、項燕,從民欲也⑩。

    袒右(11),稱大楚。

    為壇而盟(12),祭以尉首。

    陳勝自立為将軍,吳廣為都尉。

    攻大澤鄉,收而攻蕲。

    蕲下,乃令符離人葛嬰将兵徇蕲以東(13)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

    行收兵。

    比至陳(14),車六七百乘(15)騎千餘,卒數人。

    攻陳,陳守令皆不在(16),獨守丞戰與戰谯門中。

    弗勝,守丞死,乃入據陳。

    數日,号令如三老、豪傑與皆來會計事(17)。

    三老、豪傑皆曰:“将軍身被堅執銳(18),伐無道(19),誅暴秦,複立楚國之社稷(20),功宜為王。

    ”陳涉乃立為王,号為張楚(21)。

     ①為用:即“為其所用”的省略。

    ②忿恚(huì,惠)惱怒。

    ③笞:鞭打。

    ④劍挺:劍拔一出鞘。

    挺,拔。

    ⑤藉:假使。

    弟:但。

    毋:不。

    ⑥固:本來。

    十六七:十分之六七。

    ⑦已:止。

    ⑧甯:難道。

    種:這裡是“祖傳”的意思。

    ⑨敬:謹。

    ⑩民欲:人民的願望。

    (11)袒(tǎn,坦)右:解一衣露出右臂,做為起義的标志。

    (12)盟:指宣誓立約。

    (13)徇:巡行。

    這裡特指率軍隊巡行各地,使之降服。

    (14)比:等到。

    (15)乘:輛。

    古時一車四馬叫做“乘”。

    (16)守令:指郡守和縣令。

    陳是郡治所在,故有太守和縣令。

    (17)三老:秦代掌管教化的鄉官。

    秦,十裡一亭,亭有亭長,十亭一鄉,鄉有三老。

    豪傑:指有聲望勢力的地主紳士大戶。

    會:集會。

    計事:議事。

    (18)身披(pī,劈)堅執銳:親自穿着堅固的铠甲,手執銳利的武器。

    被,同“披”。

    (19)無道:指不義的暴君。

    (20)社稷:“社”是土地神,“稷”是谷神。

    以古代國君都祭祀土地神和谷神,後來社稷就用做國家的代稱。

    (21)張楚:含有“張大楚國”的意思。

     當此時,諸郡縣苦秦吏者,皆刑其長吏①,殺之以應陳涉。

    乃以吳叔為假王②,監諸将以西擊荥陽③。

    令陳人武臣、張耳、陳馀徇趙地,令汝陰人鄧宗徇九江郡。

    當此時,楚兵數千人為聚者④,不可勝數⑤。

     葛嬰至東城,立襄強為楚王。

    嬰後聞陳王已立⑥,因殺襄強,還報⑦。

    至陳,陳王誅殺葛嬰。

    陳王令魏人周市北魏地。

    吳廣圍荥陽。

    李由為三川守,守荥陽,吳叔弗能下。

    陳王征國之豪傑與計⑧,以上蔡人房君蔡賜為上柱國⑨。

     ①刑:判罪。

    長吏:長官。

    ②吳叔:即吳廣。

    假王:代理的王。

    ③監:監督,率領。

    ④楚兵:指楚地的起義軍。

    為聚:結成一夥。

    聚,集合在一起。

    ⑤不可勝數:數不清。

    ⑥陳王:即陳勝。

    ⑦還報:回去向陳勝彙報。

    ⑧征:召請。

    ⑨房君:蔡賜的封号。

     周文,陳之賢人也,嘗為項燕軍視日①,事春申君②,自言習兵③,陳王與之将軍印,西擊秦。

    行收兵至關④,車千乘,卒數十萬,至戲,軍焉⑤。

    秦令少府章邯郦山徒、人奴産子生⑥,悉發以擊楚大軍⑦,盡敗之。

    周文敗,走出關⑧,止次曹陽二三月⑨。

    章邯追敗之,複走次渑池十餘日。

    章邯擊,大破之。

    周文自刭,軍遂不戰。

     ①視日:占蔔日子吉兇的官。

    ②事:供職,做事。

    春申君:戰國時楚相黃歇的封号。

    ③習兵:熟習兵法。

    ④關:指函谷關。

    ⑤軍:駐紮。

    焉:在這裡。

    ⑥免:免除。

    郦山徒:指發配在骊山服勞役的人。

    郦,今作“骊”。

    奴産子生:家人奴婢所生的兒子。

    ⑦悉:完全。

    ⑧走:逃跑。

    ⑨次:駐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