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世家第十三

關燈
支菊生譯注 【說明】 在《史記》三十世家中《趙世家》是頗具特色的一篇。

    全文洋洋萬言,如長江大河,波瀾起伏,一精一彩片斷時有所見。

    其叙事之生動,人物之一逼一十真,章法之多變,剪裁之一精一妙,都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有兩件大事,其一是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其二是關于趙氏孤兒的故事。

     趙武靈王是戰國時期最傑出的人物之一。

    他根據趙國的國情,大膽提出了胡服騎射的主張。

    實行這一主張,就要改變傳統習俗,因而遭到來自各方面的反對,阻力重重,舉步維艱。

    但武靈王對舊的習慣勢力毫不妥協,他力排衆議,接連與貴族及大臣進行激烈的論辯,終于使反對者理屈辭窮,不得不同意他的主張。

    司馬遷對武靈王力排衆議的記述是頗為詳盡的,因為在反複論辯中,這位改革家的遠見卓識及其勇氣和魄力得到了最充分的體現。

    當然,作者也記述了胡服騎射使趙國迅速強大的功效。

    我們從曆史上已經看到,胡服騎射之功絕不僅僅局限在趙國,這一移風易俗的措施對中國曆史發展所産生的積極影響是多方面的。

    司馬遷雖然還來不及完全看到這些影響,但他卻以敏銳的眼光看到了武靈王的革新措施及不尋常,因而給以充分的肯定。

    這也正是這位偉大史學家的卓越之處。

     趙氏孤兒的故事由于戲曲和小說的傳播,早已為人熟知。

    但最早記述這一故事的正是這篇《趙世家》。

    司馬遷通過這個故事歌頌了正義,鞭笞了邪惡,并揭示了正義終将戰勝邪惡的真理。

    故事情節曲折,驚心動魄;人物形象鮮明,栩栩如生。

    程嬰的忍辱負重,公孫杵臼的慷慨犧牲,屠岸賈的一奸一邪殘暴,無不躍然紙上。

    但這個故事從唐代以來就不斷地受到批評,學者們紛紛指責它并非信史,有人還作了很細緻的考證。

    如果僅從史學角度而論,這種批評不無道理。

    但《史記》不僅僅是一部史書,也是一部文學傑作。

    故事中的三個主要人物和重要情節可能是作者虛構,或者是出自民間的傳聞。

    以虛構或傳聞為史實固然不合史法,但從文學角度而言,恰是很好的創作。

    如從根本一精一神來說,這個故事也并不違背曆史的真實。

    元代作家紀君祥據此創作的《趙氏孤兒》雜劇,被王國維在《宋元戲曲考》中譽為“即列于世界大悲劇中,亦無愧色也”。

    試想,如果沒有司馬遷關于趙氏孤兒的記述,紀君祥怎麼可能創作出這部傑出的雜劇來呢! 篇中有幾處夢蔔的記述。

    夢蔔就是據夢境預蔔後事,這種迷信思想應予批判。

    不過史書中記夢蔔等迷信活動并不始于司馬遷,《左傳》裡就有不少這類記載,司馬遷還不可能完全擺脫這種影響,這是時代的局限。

     【譯文】 趙氏的先人和秦人是同一個祖先。

    傳到中衍,他給殷帝太戊趕車。

    他的後代蜚廉有兩個兒子,一個兒子取名惡來,侍奉纣王,後被周人殺死,他的後代就是秦人。

    惡來的弟弟名叫季勝,他的後代就是趙人。

     季勝生了孟增。

    孟增受到周成王的一寵一信,這就是宅臯狼。

    臯狼生了衡父,衡父生了造父。

    造父得一寵一于周穆王。

    造父選取了駿馬八匹,與在桃林得到的盜骊、骅骝、綠耳等名馬獻給穆王。

    穆王讓造父趕車,到西方去巡視,會見了西王母,快樂得把回去都忘了。

    不久,徐偃王發動叛亂,穆王乘坐馬車,日行千裡,攻打徐偃王,把他徹底打敗。

    于是把趙城賜給造父,從此就成為趙氏。

     從造父往下經六代傳到了奄父,奄父字公仲,周宣王的時候讨伐戎人,他給宣王趕車。

    在千畝之戰中,奄父曾使宣王脫險。

    奄父生了叔帶。

    叔帶的時候,周幽王荒一婬一無道,他就離開周王朝到了晉國,侍奉晉文侯,開始在晉國建立趙氏家族。

     從叔帶往下,趙氏宗族越來越興旺,又過五代傳到了趙夙。

     晉獻公十六年(前661),晉國征讨霍、魏、耿三國,趙夙為将軍征讨霍國。

    霍公求逃到了齊國。

    這一年晉國大旱,占蔔的結果說:“霍太山的山神作怪。

    ”于是派趙夙到齊國召回霍國國君,恢複了他的地位,讓他主持霍太山的祭祀,晉國才又得到豐收。

    晉獻公把耿地賜給趙夙。

     趙夙生共孟這一年,正當魯闵公元年(前661)。

    共孟生趙衰(cuī,崔),趙衰字子餘。

     趙衰為侍奉晉獻公還是侍奉幾位公子進行占蔔,結果都不吉利。

    占蔔到侍奉公子重耳時,結果吉利,他就去侍奉重耳。

    重耳由于骊姬之亂逃亡到翟,趙衰做随從。

    翟人讨伐廧咎(gāo,高)如,得到兩個女子。

    翟君把年少的女子給重耳為妻,年長的女子給趙衰為妻,生了趙盾。

    當初,重耳在晉國的時候,趙衰的元配妻子已生了趙同、趙括、趙嬰齊。

    趙衰跟随重耳在外逃亡,共計十九年,才得以返回晉國。

    重耳做了晉文公,趙衰做原大夫,住在原城,主持國家政事。

    晉文公所以能返回并且成為霸主,大多是趙衰的計策,這些事記在《晉世家》裡。

     趙衰回到晉國以後,在晉國的原配妻子堅決要求把他在翟娶的妻子迎接回來,并且讓翟妻的兒子趙盾做正宗繼承人,而讓自己的三個兒子居下位侍奉他。

    晉襄公六年(前662),趙衰去世,他的谥号是成季。

     趙盾接替成季主持國政兩年之後,晉襄公去世,太子夷臯年紀小。

    趙盾由于國家多難,想立襄公的弟弟雍為國君。

    雍當時在秦國,就派使臣去迎接他。

    太子的母親日夜啼哭,叩頭對趙盾說:“先君有什麼罪過,為什麼要抛棄他的嫡子而另找國君呢?”趙盾為此事憂慮,恐怕她的宗親和大夫們來襲擊殺死自己,于是就立了太子,這就是晉靈公,并派兵去攔截到秦國迎接襄公弟弟的一行人。

    靈公即位之後,趙盾更加獨攬晉國的政事。

     靈公即位十四年,趙來越驕縱。

    趙盾多次進谏,靈公不聽。

    一次吃熊掌,沒有煮熟,就把膳食官殺了,讓人把他的一屍一體擡出去,正好被趙盾看見。

    靈公因此害怕,想要殺害趙盾。

    趙盾平素待人寬厚慈一愛一,他曾經送食物給一個餓倒在桑樹之下的人,這個人回身掩護救了趙盾,趙盾才得以逃走。

    他還沒有逃出國境,趙穿就殺死了靈公,立襄公的弟弟黑一臀一為君,這就是晉成公。

    趙盾又回來主持國政。

    君子譏諷趙盾“身為正卿,逃亡沒有出國境,返回來也不誅讨逆賊”,所以史官記載說“趙盾殺了他的國君”。

    晉景公的時候趙盾去世,他的谥号是宣孟,其子趙朔承襲爵位。

     晉景公三年(前597),趙朔率領晉國的下軍援救鄭國,與楚莊王在黃河邊交戰。

    趙朔娶了晉成公的姐姐為夫人。

     晉景公三年,大夫屠岸賈要誅殺趙氏家族。

    當初,趙盾在世的時候,曾夢見叔帶抱着他的腰痛哭,非常悲傷;之後又大笑,還拍着手唱歌。

    趙盾為此進行占蔔,龜甲上燒出的裂紋中斷,可後邊又好了。

    趙國一位名叫援的史官判斷說:“這個夢很兇,不是應驗在您的身上,而是在您兒子身上,可也是由于您的過錯。

    到您孫子那一代,趙氏家族将更加衰落。

    ”屠岸賈這個人,起初受靈公的一寵一信,到景公的時候他就做了司寇,将要發難,就先懲治殺靈公的逆賊以便牽連出趙盾,同時遍告所有的将領說:“趙盾雖然不知情,但仍然是逆賊之首。

    做臣子的殺害了國君,他的子孫卻還在朝為官,這還怎麼能懲治罪人呢?請各位誅殺他們。

    ”韓厥說:“靈公遇害的時候,趙盾在外地,我們的先君認為他無罪,所以沒有殺他。

    如今各位将要誅殺他的後人,這不是先君的意願而是随意濫殺,随意濫殺就是作亂。

    為臣的有大事卻不讓國君知道,這是目無君主。

    ”屠岸賈不聽。

    韓厥就告知趙朔趕快逃跑。

    趙朔不肯逃跑,他說:“您一定能不使趙氏的香火斷絕,我死了也就沒有遺恨了。

    ”韓厥答應了他的要求,他謊稱有病不出門。

    屠岸賈不請示國君就擅自和将領們在下宮攻襲趙氏,殺死了趙朔、趙同、趙括、趙嬰齊,并且滅絕了他們的家族。

     趙朔的妻子是成公的姐姐,有趙朔留下的身孕,她逃到景公宮裡躲藏起來。

    趙朔的一位門客名叫公孫杵臼,杵臼對趙朔的朋友程嬰說:“你為什麼不死?”程嬰說:“趙朔的妻子有身孕,如果有幸是男孩,我就奉養他;如果是女孩,我再慢慢去死。

    ”過了不久,趙朔的妻子分娩,生下男孩。

    屠岸賈聽到後,到宮中去搜查。

    大人把嬰兒放在褲子裡,禱告說:“趙氏宗族要是滅絕,你就大哭;如果不會滅絕,你就不要出聲。

    ”搜查到這裡的時候,嬰兒竟然沒有聲音。

    脫險以後,程嬰對公孫杵臼說:“今天一次搜查沒有找到,以後一定要再來搜查,怎麼辦呢?”公孫杵臼說:“扶立遺孤和死哪件事更難?”程嬰說:“死很容易,扶立遺孤很難啊。

    ”公孫杵臼說:“趙氏的先君待您不薄,您就勉為其難吧;我去做那件容易的,讓我先死吧!”于是兩人設法得到别人家的嬰兒背着,給他包一皮一皮上漂亮的小花被,藏到深山裡。

    程嬰從山裡出來,假意對将軍們說:“我程嬰沒出息,不能扶養趙氏孤兒,誰能給我千金,我就告訴他趙氏孤兒藏在哪裡。

    ”将軍們都很高興,答應了他,就派兵跟随程嬰去攻打公孫杵臼。

    杵臼假意說:“程嬰,你這個小人哪!當初下宮之難你不能去死,跟我商量隐藏趙氏孤兒,如今你卻出賣了我。

    即使你不能撫養,怎能忍心出賣他呢!”他抱着嬰兒大叫道:“天哪!天哪!趙氏孤兒有什麼罪?請你們讓他活下來,隻殺我杵臼可以吧。

    ”将軍們不答應,立刻殺了杵臼和孤兒。

    将軍們以為趙氏孤兒确實已經死了,都很高興。

    然而真的趙氏孤兒卻仍然活着,程嬰終于和他一起隐藏到深山裡。

     過了十五年,晉景公生病,進行占蔔,占蔔的結果說是大業的子孫後代不順利,因而做怪。

    景公問韓厥,韓厥知道趙氏孤兒還在世,便說:“大業的後代子孫中如今已在晉國斷絕香火的,不就是趙氏嗎?從中衍傳下的後代都是姓嬴的了。

    中衍人面鳥嘴,來到人世輔佐殷帝太戊,到他的後代輔佐的幾位周天子,都有美好的德行。

    再往下到厲王、幽王時昏庸無道,叔帶就離開周王朝來到晉國,侍奉先君文侯,一直到成公,他們世代都建立了功業,從未斷絕過香火。

    如今隻有君主您滅了趙氏宗族,晉國人都為他們悲哀,所以在占蔔時就顯示出來了。

    希望您考慮考慮吧!”景公問道:“趙氏還有後代子孫嗎?”韓厥就把實情完全告訴了景公。

    于是景公就與韓厥商量立趙氏孤兒,先把他找來藏在宮中。

    将軍們進宮問候景公的病情,景公依靠韓厥的衆多随從迫使将軍們同趙氏孤兒見面。

    趙氏孤兒名叫趙武。

    将軍們不得已,隻好說:“當初下宮那次事變,是屠岸賈策動的,他假傳君命,并且向群臣發令,不然的話,誰敢發動變亂呢!如果不是您有病,我們這些大臣本來就要請趙氏的後代了。

    如今您有這個命令,正是群臣的心願啊!”當時就讓趙武、程嬰一一拜謝各位将軍,将軍們又反過來與程嬰、趙武攻打屠岸賈,誅滅了他的家族。

    景公重又把原屬趙氏的封地賜給趙武。

     到趙武行了冠禮,已是成|人了,程嬰就拜别了各位大夫,然後對趙武說:“當初下宮的事變,人人都能死難。

    我并非不能去死,我是想扶立趙氏的後代。

    如今趙武已經承襲祖業,長大成|人,恢複了原來的爵位,我要到地下去報告給趙宣和公孫杵臼。

    ”趙武啼哭叩頭,堅持請求說:“我甯願使自己筋骨受苦也要報答您一直到死,難道您忍心離開我去死嗎?”程嬰說:“不行。

    他認為我能完成大事,所以在我以前死去;如今我不去複命,就會以為我的任務沒有完成。

    ”于是就自一殺了。

    趙武為程嬰守孝三年,給他安排了祭祀用的土地,春秋祭祀,世代不絕。

     趙氏恢複爵位十一年後,晉厲公殺了三位郤(xī,西)氏大夫。

    栾書害怕牽連到自己,于是就殺了晉君厲公,改立襄公的曾孫周,這就是晉悼公。

    晉國從此以後大夫的勢力逐漸強盛。

     趙武接續趙氏宗族後二十七年,晉平公即位。

    平公十二年(前546),趙武做了正卿。

    十三年,吳國的延陵季子使晉國,他說:“晉國的政權最後要落到趙武子、韓宣子、魏獻子後代的手裡。

    ”趙武死後,谥号是文子。

     文子生了景叔。

    景叔的時候,齊景公派晏嬰出使晉國,晏嬰和晉國的叔向談話。

    晏嬰說:“齊國的政權以後最終要落到田氏手裡。

    ”叔向也說:“晉國的政權将會落到六卿的手裡。

    六卿很放肆,可是我們國君卻不知憂慮。

    ” 趙景叔去世,他生子趙鞅,這就是趙簡子。

     趙簡子在位期間,晉頃公九年(前517),簡子會合諸侯在周境内駐守。

    第二年,送周敬王回周朝,因為他在外躲避他的弟弟子朝。

     晉頃公十二年,六卿依照法令誅殺了國君的宗族祁氏和羊舌氏,把他們的領地分為十個縣,六卿分别讓自家的族人去做大夫。

    晉國公室從此更加削弱。

     再過十三年,魯國的亂臣陽虎逃到晉國來,趙簡子接受了賄賂,對他給以厚待。

     趙簡子生了病,五天不省人事,大夫們都害怕了。

    醫生扁鵲看過後走出來,董安于詢問病情,扁鵲說:“血脈平和,你們何必驚怪!從前秦穆公也有過這種情況,過了七天才醒過來。

    醒來的那天,告訴公孫支和子輿說:‘我到了上帝住的地方很快樂。

    我所以停留的時間久,是由于我正好在受教。

    上帝告訴我:‘晉國将要大亂,五世不得安甯;他們的後代将稱霸,沒有年老就死去,稱霸者的兒子将要讓你們晉國男一女混雜。

    ’公孫支寫下來并把它藏好,秦國的預言這時就傳出來了。

    獻公時的混亂,文公時的稱霸,襄公時在殽山大敗秦軍,回去就縱容一婬一亂,這些都是您知道的。

    如今你們君主的病與秦穆公一樣,不出三天病一定會好轉,好轉之後一定有話要講。

    ” 過了兩天半,簡子醒過來了。

    他對大夫們說:“我到了上帝那裡非常快樂,和百神在鈞天遊覽。

    聽到了一寵一偉的樂曲多次演奏,還看到了萬舞,不像是夏、商、周三代的音樂,那樂聲非常動人。

    有一頭熊要來抓我,上帝讓我射它,熊被射中了,死了。

    又有一隻罴過來,我又射它,罴被射中,也死了。

    上帝非常高興,賜給我兩個竹箱,都配有小箱。

    我看到一個小孩在上帝身邊,上帝又托付給我一隻翟犬,對我說:‘等你的兒子長大了,把這隻犬送給他。

    ’上帝還告訴我:‘晉國将逐漸衰落,再傳七代就要滅亡,嬴姓的人将在範魁的西邊大敗周人,可是你們卻不能占有那裡。

    現在我追念虞舜的功勳,到時候我将把舜的後代之女孟姚嫁給你的第七代孫子。

    ’”董安于聽了這番話就把它寫下來妥為保存。

    他把扁鵲說的話報告給簡子,簡子賜給扁鵲田地四畝。

     有一天,簡子外出,有人攔路,驅趕他也不離開,随從們很生氣,要殺他。

    攔路人說:“我有事要拜見主君。

    ”随從把他的話禀告簡子,簡子召見他,一見面就說:“嘻!我曾經清楚地看見過你呀。

    ”攔路人說:“讓左右侍從退下,我有事禀告。

    ”簡子讓人們退下。

    攔路人說:“您生病的時候,我正在上帝身邊。

    ”簡子說:“對,有這件事。

    你見到我的時候,我在做什麼?”攔路人說:“上帝讓您射熊和罴,都被您射死了。

    ”簡子說:“對,将會怎麼樣呢?”攔路人說:“晉國将有大難,您是為首的。

    上帝讓您滅掉兩位上卿,熊和罴就是他們的祖先。

    ”簡子說:“上帝賜給我兩個竹箱,并且都有相配的小箱,這是什麼意思?”攔路人說:“您的兒子将在翟攻克兩國,他們都是子姓。

    ”簡子說:“我看到一個小孩在上帝身邊,上帝給我一隻翟犬,并說:‘等你的兒子長大了把這隻犬送給他’。

    把翟犬送給小孩是什麼意思?”攔路人說:“小孩就是您的兒子,翟犬是代國的祖先。

    您的兒子将來必定占有代國。

    到您的後代,将有政令的變革,并且要穿胡人的服裝,在翟吞并兩國。

    ”簡子問他的姓并且要聘他做官。

    攔路人說:“我是鄉野之人,隻是來傳達上帝的旨意罷了。

    ”說完就不見了。

    簡子把這些話記載下來保存在秘府裡。

     另一天,姑布子卿拜見簡子,簡子把兒子們都叫來讓他看相。

    子卿說:“沒有能做将軍的人。

    ”簡子說:“趙氏要完了嗎?”子卿說:“我曾在路上看到一個孩子,大概是您的兒子吧!”簡子又叫來兒子毋恤。

    毋恤一到,子卿就站起來說:“這才是真正的将軍呀!”簡子說:“這孩子的母親卑賤,是從翟來的婢女,怎麼說他尊貴呢?”子卿說:“上天賜給的,即使卑賤也定能顯貴。

    ”從此以後簡子常把兒子們都叫來談話,毋恤表現最好。

    簡子有一次告訴兒子們說:“我把寶符藏在常山之上,誰先找到了就賞給他。

    ”兒子們趕快跑到常山上去找,結果什麼也沒找到。

    毋恤回來後說:“已經找到寶符了。

    ”簡子說:“你說吧。

    ”毋恤說:“從常山上往下看到代國,代國可以奪取餅來。

    ”簡子這才知道毋恤果然是賢才。

    于是廢了太子伯魯,把毋恤立為太子。

     過了兩年,晉定公十四年(前498),範氏、中行氏作亂。

    第二年春天,簡子對邯鄲大夫趙午說:“把衛國的五百戶士民還給我,我要把他們安置到晉陽。

    ”趙午答應了,回去後他的父兄卻不同意,就違背了諾言。

    趙鞅逮捕了趙午,把他囚禁在晉陽。

    通告邯鄲人說:“我私自誅殺趙午,各位想立誰?”于是殺了趙午。

    趙午之子趙稷和家臣涉賓憑借邯鄲反叛。

    晉國國君派籍秦包一皮一皮圍邯鄲。

    荀寅、範吉射和趙午友好,不肯幫助籍秦反而策劃叛亂,董安于知道這一情況。

    十月,範氏和中行氏讨伐趙鞅,趙鞅逃到晉陽,晉人包一皮一皮圍晉陽。

    範吉射、荀寅的仇人魏襄等謀劃驅逐荀寅,讓梁嬰父取代他;驅逐範吉射,讓範臯繹取代他。

    荀栎對晉君說:“先君對大有令,領頭叛亂的要處死。

    如今三位大臣都領頭作亂,可是單單驅逐趙鞅,這是施用刑罰不公平,請把他們全都驅逐了。

    ”十一月,荀栎、韓不佞、魏哆奉國君的命令讨伐範氏、中行氏,沒有取勝。

    範氏、中行氏反過來讨伐定公,定公還擊,範氏、中行氏失敗逃跑。

    丁未這天,兩個人逃到朝歌。

    韓不佞、魏哆為趙鞅求情。

    十二月辛未這天,趙鞅進入绛城,在定公宮中盟誓。

    第二年,知伯文子對趙鞅說:“範氏、中行氏雖然确實發動了叛亂,但這是董安于挑一起的,這就是董安于參與了策劃。

    晉國有法,開始作亂的要處死。

    那兩個人已經受到處治,而唯獨董安于還在。

    ”趙鞅為此事憂慮。

    董安于說:“我死了,趙氏可以安定,晉國也能安甯,我死得太晚了。

    ”于是就自一殺了。

    趙鞅把這件事告訴了知伯,此後趙氏才得安甯。

     孔子聽說趙簡子不請示晉君就逮捕邯鄲大夫趙午,以緻退守晉陽,所以在《春秋》中記載說:“趙鞅憑借晉陽叛亂”。

     趙簡子有個家臣名叫周舍,喜歡直言進谏。

    周舍死後,簡子每當上朝處理政事的時候,常常不高興,大夫們請罪。

    簡子說:“你們沒有罪。

    我聽說一千張羊皮也不如一隻狐的腋下皮一毛一。

    大夫們上朝,隻聽到恭敬順從的應答聲,聽不到周舍那樣的争辯之一聲了,我為此而憂慮。

    ”簡子因此能使趙地的人順從,并使晉人也歸向他。

     晉定公十八年,趙簡子在朝歌包一皮一皮圍了範吉射和中行寅,中行寅逃奔邯鄲。

    第二年,衛靈公去世。

    趙簡子和陽虎把衛太子蒯聩送到衛國,衛國不接納,衛太子隻好住到戚城。

     晉定公二十一年,趙簡子攻入邯鄲,中行寅(文子)逃到柏人。

    簡子又包一皮一皮圍了柏人,中行寅、範吉射(昭子)于是又奔到齊國。

    趙氏終于占有了邯鄲、柏人。

    範氏、中行氏其餘的領地都歸入晉國。

    趙簡子名為晉國上卿,實際上獨攬晉國政權,他的封地等同于諸侯。

     晉定公三十年,定公與吳王夫差在黃池的諸侯盟會上争做盟主,趙簡子跟随晉定公,終于讓吳王為盟主。

    定公在位三十七年去世,簡子免除了守喪三年之禮,一周年就結束了。

    這一年,越王句踐滅了吳國。

     晉出公十一年(前464),知伯讨伐鄭國。

    趙簡子生病,派太子毋恤率兵包一皮一皮圍鄭國。

    知伯喝醉了,用酒強灌毋恤并打他。

    随從毋恤的群臣要求把知伯處死。

    毋恤說:“主君所以讓我做太子,是因為我能忍辱。

    ”但是他也怨恨知伯。

    知伯回去後,就對簡子講了,讓他廢毋恤,簡子不聽。

    毋恤從此更加怨恨知柏。

     晉出公十七年,趙簡子去世,太子毋恤繼位,這就是趙襄子。

     趙襄子元年(前457),越國包一皮一皮圍吳國。

    襄子減少了守孝期間規定的飲食,派家臣楚隆去慰問吳王。

     襄子的姐姐從前是代王夫人。

    簡子安葬以後,還沒有除喪服,就到北邊登上夏屋山,請來代王,讓廚師拿着銅勺請代王和他的随從進餐,斟酒時,暗中讓名叫各的膳食用銅勺打死代王和随從宮員,于是就發兵平定代地。

    他的姐姐聽說這件事後,哭泣着呼天,磨尖簪子自一殺了。

    代地人同情她,把她自一殺的地方叫做摩笄(jī,機)之山。

    襄子把代地封給伯魯的兒子趙周,讓他做代君。

    伯魯是襄子的哥哥,原來的太子。

    太子早已去世,所以封他的兒子。

     襄子即位四年,知伯和趙、韓、魏三家把範氏、中行氏原有的領地全都瓜分了。

    晉出公大怒,通告齊國、魯國,想依靠他們讨伐四卿。

    四卿害怕,于是就一起攻打晉出公。

    出公逃奔齊國,半路上死了。

    短伯就讓昭公的曾孫驕即位,這就是晉懿公。

    知伯越來越驕橫。

    他要求韓、魏兩家割讓領地,韓、魏給了他。

    要求趙氏割地,趙氏不給,因為在包一皮一皮圍鄭國時知伯侮辱過他。

    知伯惱怒,就率領韓、魏兩家進攻趙氏。

    趙襄子害怕,就逃奔到晉陽退守。

     原過跟随襄子,落在後邊,到了王澤,看見三個人,從腰帶以上可以看見,從腰帶以下就看不見了。

    三人給了原過一根兩節的竹棍,中間不通。

    對他說:“替一我們把這竹棍送給趙毋恤。

    ”原過到了以後,把情況告訴襄子。

    襄子齋戒三天,親自把竹棍剖開,裡邊有朱紅的字寫道:“趙毋恤,我們是霍泰山山陽侯天使。

    三月丙戌日,我們将讓你反過來滅掉知氏。

    你也要為我們的百邑立廟,我們将把林胡的土地賜給你。

    到你的後代,将有一位勇健的國王,皮膚紅黑,龍臉鳥嘴,鬓眉相連,髭髯絡腮,寬胸大腹,下一體修長,上體壯大,左衣襟,披甲乘馬。

    全部占有黃河中遊一帶,直至休溷地區的各部貉人,往南進攻晉國的其他城邑,往北滅掉黑姑。

    ”襄子再拜,接受了三位神人的旨令。

     三國攻打晉陽,一年多以後,引來汾水灌城,城牆沒有淹沒的隻剩下三版高了。

    城裡的人都把鍋挂起來做飯,互換子女吃掉。

    群臣都有了外心,禮節越來越怠慢,唯有高共不敢失禮。

    襄子害怕,于是半夜派丞相張孟同暗中結交韓、魏。

    韓、魏與趙合謀,三月丙戌這天,三國反過來滅了知氏,共同瓜分了他的土地。

    于是襄子進行封賞,高共是上等。

    張孟同說:“晉陽有難期間,隻有高共沒功勞。

    ”襄子說:“當晉陽危急之時,群臣都很怠慢,隻有高共不敢有失臣下的禮節,因此他要受上賞。

    ”這時趙在北方占有代地,南邊并吞了知氏,比韓、魏強大。

    于是在百邑給三神立廟祭祀,派原過主持霍泰山神廟的祭祀。

     後來襄子娶空同氏為妻,生了五個兒子。

    襄子由于伯魯未能繼位,不肯立自己的兒子做太子,并且一定要傳位給伯魯的兒子代成君。

    成君先死了,就選定代成君的兒子趙浣立為太子。

    襄子在位三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