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世家第九·白話史記 在線閱讀
關燈
小
中
大
晉國内亂,于是假讓魏壽餘反對晉國投降秦國。
秦國讓随會到魏,因而捉住随會帶回晉國。
八年(前613),周頃王逝世,由于公卿争權奪利,所以沒有發訃告。
晉國派趙盾率八百輛戰車平息了周朝的動亂擁立了匡王。
這一年,楚莊王剛即位。
十年(前609),齊人殺死自己的國君懿公。
十四年(前607),靈公長成|人了,非常奢侈,搜刮民脂民膏用彩畫裝飾宮牆。
從高台上彈人,以觀賞人們避開彈丸而取樂。
廚師沒把熊掌煮爛,靈公就發怒,竟殺死廚師,讓婦女擡着廚師的一屍一體扔出去,路過朝廷。
趙盾、随會前去多次勸告,靈公根本不聽;後來,他們又看見死人的手,于是又前去勸告。
随會先去勸,靈公不聽。
靈公也擔心他們,竟讓?(chú,除)麑(ní,尼)刺殺趙盾。
趙盾内室的門敞開着,鉏麑看見趙盾的住處極其簡樸,便退出來歎息道:“殺死忠臣,違背君王的命令,這罪都是一樣的。
”說完,頭撞樹身亡。
當初,趙盾常在首山打獵,曾看到桑樹下有個餓極了的人。
這個人叫示(qí,其)眯明。
趙盾給了他一些食物,他隻吃了一半。
趙盾問他為什麼不吃完,示眯明回答:“我已經為人臣隸三年了,不知母親是否還在人間,願把剩下的一半留給母親。
”趙盾認為他很孝敬,又給他一些飯、肉。
不久,示眯明做了晉君的廚師。
但趙盾不知道示眯明做晉君廚師一事。
九月,晉靈公宴請趙盾,埋伏好士兵準備殺死他,示眯明知道後,恐怕趙盾酒醉起不來身,于是上前勸說趙盾:“君王賞賜您酒,隻喝三杯就可以了。
”想讓趙盾趕在前面離開免于遭難。
趙盾已經離去了,靈公埋伏的士兵還未集合好就先放出一條叫敖的惡狗。
示眯明替趙盾徒手殺死了狗。
趙盾說:“抛棄人,使用狗,雖然兇猛有什麼用呢!”可是,趙盾并不知道示眯明是在暗中保護他呢。
一會兒,靈公指揮埋伏的士兵追趕趙盾,示眯明反擊靈公的士兵,士兵不能前進,趙盾終于逃脫。
趙盾問示眯明為什麼救自己,示眯明說:“我就是桑樹下那個餓漢。
”趙盾詢部他的姓名,他沒有告訴。
示眯明因此隐遁而去。
趙盾于是得以逃脫,但還沒有越出晉國國境。
乙醜日,趙盾的弟弟趙穿将軍在桃園殺死靈公迎回了趙盾。
趙盾一向尊貴,很得民心。
靈公年紀不大,又奢移,百姓不歸向他,所以殺死他比較容易。
趙盾又恢複了先前的地位。
晉國的太史董狐寫道:“趙盾殺死了自己的國君。
”在朝廷上傳給大家看。
趙盾說:“殺國君的是趙穿,我沒罪。
”太史說:“你是正卿,你逃跑了但沒有逃出晉國國境,你回來也沒有殺死作亂的人,不是你是誰呢?”後來孔子聽到這件事說:“董狐是古代優秀的史官,據法直書面毫不隐瞞。
宣子是優秀的大夫,為遵守法制甘願承受壞名聲,可惜呀,如果趙盾逃出國境,也就免除罪名了。
” 趙盾讓趙穿從周京迎來襄公的弟弟黑一臀一,讓他即位,這就是成公。
成公是文公的小兒子,他的母親是周王室女子。
壬申日,成公去武宮朝拜祖宗。
成公于元年(前606),賜給趙氏為公族大夫。
晉國讨伐鄭國,因為鄭國背叛了晉國。
三年(前604),鄭伯剛剛即位,鄭國歸附晉國卻背棄了楚國。
楚王生氣了,讨伐鄭國,晉國前往援救。
六年(前601),晉國攻打秦國,俘虜了秦國将軍赤。
七年(前600),晉成公與楚莊王争壓霸權,在扈邑會見諸侯。
陳國畏懼楚國,未去赴會。
晉國派中行桓了讨伐陳國,因而救援鄭國,與楚國交戰,打敗了楚軍。
那一年,成公逝世,兒子景公據即位。
景公元年(前599)的春季,陳國大夫夏征舒殺死了自己的國君靈公。
二年(前598),楚莊王讨伐陳國,殺死了征舒。
三年(前597),楚莊王包一皮一皮圍鄭國,鄭國向晉國求救。
晉國派荀林父統帥中軍,随會統帥上軍,趙朔統帥下軍,郤克、栾書、先穀、韓厥、鞏朔輔佐他們。
六月,晉軍趕到黃河。
聽說楚國已降服鄭國,鄭伯脫一去上衣露出胳膊與楚國結盟,楚軍就回去了,荀林父想班師回晉。
先穀說:“總算是來救鄭國的,不到達不可以,否則将帥将要離心離德。
”晉軍終于渡過黃河。
楚國已經降服鄭國,想在黃河飲馬揚名就離開鄭國。
楚晉兩軍大戰,鄭國剛剛歸附楚國,懼怕楚國,反而幫助楚軍進攻晉軍。
晉軍大敗,退到黃河邊,士兵争船渡河,船中有很多被砍掉的手指。
楚國俘虜了晉軍大将智?。
晉軍返回晉國後,林父說:“我是大将,晉軍失敗我應該被殺,請求死罪。
”晉景公想答應他。
随會說:“過去文公與楚國在城濮作戰,楚成王回到楚國後殺死了大将子玉,文公才高興。
今天,楚國已經打敗了我軍,我們又殺死自己的将軍,這是幫助楚國殺死楚國的仇人。
”晉景公聽了這番話才罷手。
四年(前596),先穀因為首先建議而使晉軍在黃河畔吃了敗仗,害怕被殺,于是逃亡到翟,與翟國商量讨伐晉國。
晉國發覺後就殺死了先穀整個家族。
先穀是先轸的兒子。
五年(前595),晉國讨伐鄭國,因為它援助楚國。
當時楚莊王很強大,結果在黃河邊挫敗了晉軍。
六年(前594),楚國讨伐宋國,宋國便向晉國求援,晉國想去援救。
伯宗獻計說:“楚國,上天正興發它,不能阻擋。
”于是晉國派解揚謊稱救援宋國。
鄭國人抓住解揚把他交給了楚國,楚國賞賜了他很多财物,讓他說反話,以使宋國趕快敗下陣來。
解揚假裝許諾,終于将晉君的話告訴了宋國。
楚國想殺死他,有人觀谏,楚國便放回了解揚。
七年(前593),晉國派随會滅亡了赤狄。
八年(前592),晉國派郤克出使齊國。
齊頃公的母親從樓上觀看而發笑。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郤克駝背,而魯國使者跛足,衛國使者一隻眼瞎,這樣,齊君也派同樣的殘疾人去引導賓客。
郤克很生氣,回到黃河畔發誓說:“不報複齊國,河伯來見證!”郤克返回晉國,向晉君請求攻打齊國。
晉景公詢問進攻的原因後,說:“你有怨氣,怎麼能夠煩擾國家呢?”晉君沒有聽。
魏文子因年邁請求辭職,推薦了郤克,郤克執掌國家政權。
九年(前591),楚莊王逝世。
晉國讨伐齊國,齊國派太子強到晉國做人質,晉軍才停止進攻。
十一年(前589)的春季,齊國讨伐魯國,奪取了隆。
魯國向衛國告急。
衛國和魯國都通過郤克賂晉國求救。
晉國就派郤克、栾書、韓厥用八百輛戰車和魯國、衛國共同讨伐齊國。
夏天,晉國與齊頃公在鞍交戰,頃公受傷被困,于是便與他的護右交換了座位,下車去找水喝,從而逃脫而去。
齊軍大敗而逃,晉國追趕敗兵一直達到齊都。
頃公獻上寶器求和,晉國不同意。
郤克說:“一定要得到蕭桐姪子作人質。
”齊國使者說:“蕭桐姪子是頃公的母親,頃公的母親如同晉君的母親,怎麼一定要得到她呢?你們太不講信義了,請求再一次交戰。
”結果晉才答應與齊講和而離去。
楚申公巫臣偷娶了夏姬逃到晉國,晉君拜巫臣做邢邑大夫。
十二年(前588)的冬季,齊頃公到了晉國,想尊稱晉景公做王,景公辭謝不敢當。
晉國開始設置六軍,韓厥、鞏朔、趙穿、荀骓、趙括、趙旃(zhān,氈)都任大臣。
智?也從楚國返回晉國。
十三年(前587),魯成公朝拜晉君,晉君很不禮貌,魯君生氣地走了,背叛了晉國。
晉國讨伐了鄭國,攻下了汜。
十四年(前586),梁山發生山崩。
晉君詢部伯宗,伯宗認為不值得大驚小敝。
十六年(前584),楚國大将子反怨恨巫臣,殺死了巫臣整個家族。
巫臣十分氣惱,給子反一封信說:“一定讓你疲于奔命!”于是巫臣請求出使吳國,讓自己的兒子作吳國的行人,教吳國士兵乘車打仗。
吳、晉兩國開始有交往,約定讨伐楚國。
十七年(前583),晉國殺死了趙同、趙括,并滅亡了他們的家族。
韓厥說:“怎麼能忘記趙衰、趙盾的功勞呢?怎麼能斷絕他們的香火呢?”于是,晉君又讓趙氏庶子趙武作為趙氏後代,又封給他城池。
十九年(前581)的夏季,景公病重,立太子壽曼做國君,這就是厲公。
一個月後,景公逝世。
厲公元年(前580),因為剛剛即位,想與諸侯求和,便與秦桓公隔着黃河訂立盟約。
回國後秦國就違背盟約,和翟商量攻打晉國。
三年(前578),晉國派呂相譴責秦國,借機和諸侯讨伐秦國。
兵至泾水,在麻隧打敗秦軍,俘虜了秦國大将成差。
五年(前576),郤锜(qí,其)、郤犨(chōu,一抽一)、郤至中傷伯宗,晉君殺死他。
伯宗是因為喜好直言勸谏才召來這個災禍,百姓因此不再信任厲公。
六年(前575)的春季,鄭國背叛了晉國與楚國結盟,晉君十分生氣。
栾書說:“不可以在我們這一代失去諸侯。
”于是,晉國派軍隊攻打鄭國。
厲公親自統帥軍隊,五月渡過黃河。
聽說楚軍來援救,範文子請求厲公撤兵。
郤至說:“派軍讨伐逆賊,遇到了強敵就躲避,就無法對諸侯發号施令。
”于是,晉國與楚國交戰。
癸巳日,晉軍射中楚共王的眼睛,楚軍在鄢陵失敗。
子反聚集殘兵,安一撫好楚軍,想再一次與晉交戰,晉國很擔心。
共王召喚子反,子反的侍者豎陽谷向他敬酒,子反喝醉了,不能去拜見共王。
共王很生氣,責備子反,子反自一殺。
共王于是帶兵返回楚國。
晉國因此威振諸侯,想号令天下,求得霸權。
厲公有很多一寵一姬,回國後,想免除所有大臣的職務,任用一寵一姬的兄弟。
有個一寵一姬的哥哥叫胥童,曾與郤至有矛盾,再加上栾書又怨恨郤至不使用自己的計謀竟打敗了楚軍,就派人暗中向楚國道歉。
楚國派人欺騙厲公說:“鄢陵一戰,實際是郤至召來楚國參與的,郤至想作亂,迎接子周到晉國即位。
恰好盟國沒有準備好,所以事情未成功。
”厲公把引話告訴給栾書,栾書說:“大概有這種情況,希望您試着派人到周京暗地考察一下。
”厲公果然派郤至到周京。
栾書又讓公子周會見郤至,郤至卻不知道自己已被出賣。
厲公驗證這件事,認為确實了,于是很痛恨郤至,想殺死他。
八年(前573),厲公去打獵,與一寵一姬飲酒,郤至殺豬奉獻給厲公,被宦者奪去,郤至射死了宦者。
厲公很生氣說:“季子欺侮我!”打算殺掉三郤,還未動手。
郤锜想先下手為強,進攻厲公,說:“我雖然也許會死,國君也會遭難。
”郤至說:“忠誠,不能反對君主;智慧,不能傷害百姓;勇一猛,不能挑一起亂子。
失去這三種美德,誰肯幫助我?我死了算了。
”十二月壬午日,厲公讓胥童帶領八百名士兵襲擊攻殺三郤。
胥童借機在朝廷上劫持了栾書、中行偃,說:“不殺死這兩個人,災禍一定落到國君您頭上。
”厲公說:“一個早上就殺死了三位卿士,我不忍心再多殺人了。
”胥童回答說:“别人可将忍心殺死你。
”厲公不聽,向栾書道歉說明隻是懲治郤氏的罪過:“大夫都恢複職位。
”兩人磕頭說:“很幸運,很幸運!”厲公讓胥童擔任大臣。
閏月乙卯日,厲公到匠骊氏家去遊玩,栾書、中行偃派他們的一黨一羽襲擊逮捕了厲公,囚禁起來,殺死了胥童,并派人從周京迎來了公子周,立他為君王,這就是晉悼公。
悼公元年(前572),正月庚申日,栾書、中行偃殺死了厲公,隻用一輛車陪葬了他。
厲公是在被囚禁了六天後死去的,死去十天後的庚午日,智?迎接公子周來晉,到了绛,殺雞和大夫結盟擁立公子周,這就是悼公。
辛巳日,到武宮朝拜。
二月乙酉日,公子周即位。
悼公周的祖父捷是晉襄公的兒子,沒能繼位,号稱桓叔,桓叔最受憐一愛一。
桓叔生下惠伯談,談生下悼公周。
周即位時已十四歲。
悼公說:“祖父、父親都未能繼位而到周避難,客死在周。
我認為自己已經疏遠了,從未盼望當晉君。
今天,大夫們不忘文公、襄公的意願而施惠,擁立桓叔的後代,全仰仗祖宗和大夫們的威靈,得以繼承晉國的祭祀,難道敢不兢兢業業嗎?大夫們也應該輔佐我!”于是驅逐了不忠于國君的七個大臣,修整舊的功業,向百姓布施恩惠,撫恤文公回晉時各位功臣的後代。
秋天,讨伐鄭國。
鄭軍大敗,于是又到了陳國。
三年(前570),晉國會見諸侯。
悼公向大臣們詢問可以任用的人,祁傒推薦解狐。
解狐是祁傒的仇人。
悼公又問還有誰,祁傒又推薦自己的兒子祁午。
君子說:“祁傒可以算作不偏私了。
在外舉薦不避仇人,在内薦不避兒子。
”正在會見諸侯時,悼公的弟弟楊幹亂了軍陣,魏绛殺死了他的駕車人。
悼公很生氣,有人勸谏悼公,悼公終于認識到绛很有賢德,任用他主持政務,派他與戎講和,戎終于非常親近晉國。
十一年(前562),悼公說:“從我任用魏绛以來,九次會合諸侯,與戎翟和解了,這全是魏子的功勞。
”悼公賜給他樂隊,他三次辭讓才接受下來。
冬天,秦國攻取了晉國的栎。
十四年(前559),晉國派六卿率領諸侯們讨伐秦國,渡過泾河,把秦軍打得大敗,直到棫林才離去。
十五年(前558),悼公向師曠詢問治國的道理。
師曠說:“隻有仁義是根本。
”冬季,悼公逝世,兒子平公彪即位。
平公元年(前557),晉國讨伐齊國,齊靈公與晉國在一靡一下交戰。
齊軍被打敗逃跑。
晏嬰說:“你本來就沒有勇氣,為何不停止打仗?”齊軍于是離去了。
晉國窮追不舍,包一皮一皮圍了臨菑,燒光了外城内的房屋,殺光了外城内的軍民。
晉軍東到膠水,南到沂水,齊軍堅守着城市,晉國就退兵返回了。
六年(前552),魯襄公朝拜晉君。
晉栾逞犯了罪,逃到齊國。
八年(前550),齊莊公暗中派栾逞到曲沃,又派軍跟随他。
齊軍上了太行山,栾逞從曲沃内造反,襲擊了绛。
绛毫無警戒,平公想自一殺,範獻子阻止了平公,派自己的家兵襲擊栾逞,栾逞被打敗逃到了曲沃。
曲沃人攻打栾逞,栾逞被殺死,曲沃人還消滅了栾逞的族一黨一。
栾逞的栾書的孫子。
他進入绛時,與魏氏商量過。
齊莊公聽說栾逞失敗,就返回了,攻取了晉國的朝歌離去,為的是報複臨菑一戰之仇。
十年(前548),齊國的崔抒殺死自己的國君莊公。
晉國趁齊國動亂,高唐打敗齊軍離去,為的是報複太行一戰之仇。
十四年(前544),吳國延陵季子出使來到晉國,曾與趙文子、韓宣子、魏獻子談話,事後說:“晉國的政權,終于要落在這三家手中。
” 十九年(前539),齊國派晏嬰到晉國,晏嬰與叔向談話。
叔向說:“晉國處于末世了。
平公向百姓征收重稅修建池台樓閣卻不務政事,政務落在私家門下,難道可以持久嗎?”晏子表示同意。
二十二年(前536),晉國讨伐燕國。
二十六年(前532),平公逝世,兒子昭公夷即位。
昭公于六年(前526)逝世。
晉國六卿強大,公室卻弱小了。
兒子頃公去疾即位。
頃公六年(前520),周景王逝世,各公子們争奪王位。
晉國的六卿平息了周王室的亂子,擁立敬王。
九年(前517),魯季氏驅逐了自己的國君昭公,昭公住在乾侯。
十一年(前515),衛國、宋國派使者請求晉國送魯君回國。
季平子私下賄賂了範獻子,獻子接受賄賂後,就對晉君說:“季氏沒有罪。
”最終沒有送魯君回國。
十二年(前514),晉國公族祁傒的孫子,叔向的兒子,在晉君面前互相诋毀。
六卿想削弱國君的力量,便依照刑法殺死了他們全部家族,并把他們的封邑劃分為十個縣,各自讓自己的兒子去做大夫。
晉君力量更加弱小,六卿都強大起來。
十四年(前512),頃公逝世,兒子定公午即位。
定公十一年(前501),魯國的陽虎逃到晉國,趙鞅簡子留宿了他。
十二年(前500),孔子做了魯國的宰相。
十五年(前497),趙鞅與邯鄲大夫午約定,要将衛貢五面家遷徙到晉陽,邯鄲父兄不答應,趙鞅便認為午不誠實,想殺死午,午和中行寅、範吉射(yì,義)親自攻打趙鞅,趙鞅逃到晉陽防守。
定公包一皮一皮圍了晉陽。
荀栎、韓不信、魏侈與範去射、中行寅有仇,就調軍隊攻打範去射、中行寅。
範去射、中行寅反叛,晉軍攻打他們,打敗了範去射、中行寅。
範去射、中行寅逃到朝歌,據城自保。
韓不信、魏侈替趙鞅向晉君道歉,于是晉君赦免了趙鞅,恢複了他的地位。
二十二年(前490),晉國打敗了範吉射、中行氏,這兩個人逃到齊國。
三十年(前482),定公與吳王夫差在黃池相會,争當首領,趙鞅當時從行,終于讓吳王做了首領。
三十一年(前481),齊國田常殺死了自己的國君簡公,立簡公的弟弟骜做平公。
三十三年(前479),孔子去世。
三十七年(前475),定公逝世,兒子出公鑿即位。
出公十七年(前458),知伯與趙鞅、韓不信、魏侈共同瓜分子範吉射、中行寅的領地歸入自己的采邑。
出公很生生,求告齊國、魯國,想借機讨伐四卿,四卿很慌恐,于是反擊攻打出公。
出公逃亡齊國,半路上死去。
所以知伯就立昭公曾孫驕做了晉君,這就是哀公。
哀公的祖父雍,是晉昭公的小兒子,号叫戴子。
戴子生下了忌。
忌與知伯關系密切,但早死,所以知伯想吞并晉國,沒敢動,就立了忌的兒子驕做晉君。
當時,晉國的政務全部由知伯決定,晉哀公不能控制朝政。
于是,知伯占有了範吉射,中行寅的領地,在六卿中最強大。
哀公四年(前453),趙襄子、韓康子、魏桓子共同殺死了知伯,全部吞并了他的土地。
十八年(前439),哀公逝世,兒子幽公柳即位。
幽公當政時,晉君由于衰弱而畏懼卿大夫,反而朝拜韓、趙、魏的君王。
晉君隻占有绛、曲沃,餘下的都并入三晉。
十五年(前423),魏文侯初即位。
十八年(前420),幽公一奸一婬一十婦女,夜間私自出城,強盜殺死了他。
魏文侯派兵誅滅晉國的内亂,立幽公兒子止,這就是烈公。
烈公十九年(前401),周威烈王賜封趙國、韓國、魏國,都命他們為諸侯。
二十七年(前393),烈公逝世,兒子孝公颀即位。
孝公九年(前384),魏武侯剛剛即位,襲擊了邯鄲,未能取勝就離去了。
十七年(前376),孝公逝世,兒子靜公俱酒即位。
這一年是齊威王元年(前377)。
靜公二年(前376),魏武侯、韓哀侯、趙敬侯滅亡晉國後把晉地分割為三份。
靜公成為平民,晉國斷絕祭祀。
太史公說:晉文公是古代所說的賢明的君主,逃亡在外十九年,極為貧困,到即位時施行賞賜,還忘記了介子推,何況驕奢的君主呢?靈公被殺後,成公、景公極為嚴厲,到了厲公更加苛刻,大夫懼怕誅殺,禍亂發生。
掉公以後晉國一天天衰弱下去,六卿專掌政權。
所以國君駕馭自己的臣民,本來就不容易啊! 【原文】【注解】 晉唐叔虞者,周武王子而成王弟。
初,武王與叔虞母會時,夢天謂武王曰:“餘命女生子,名虞,餘與之唐。
”及生子,文在其手曰“虞”,故遂因命之曰虞。
武王崩,成王立,唐有亂,周公誅滅唐。
成王與叔虞戲,削桐葉為珪以與叔虞①,曰:“以此封若②。
”史佚因請擇日立叔虞。
成王曰:“吾與之戲耳。
”史佚曰:“天子無戲言。
言則史書之,禮成之,樂歌之。
”于是遂封叔虞于唐。
唐在河、汾之東,方百裡,故曰唐叔虞。
姓姬氏,字子于。
唐叔子燮,是為晉侯③。
晉侯子甯族,是為武侯。
武侯之子服人,是為成侯。
成侯子福,是為厲侯。
厲侯之子宜臼,是為靖侯。
靖侯已來,年紀可推。
自唐叔至靖侯五世④,無其年數。
靖侯十七年,周厲王迷惑暴虐,國人作亂,厲王出奔于彘,大臣行政,故曰“共和”⑤。
十八年,靖侯卒,子釐侯司徒立。
釐侯十四年,周宣王初立。
十八年,釐侯卒,子獻侯籍立。
獻侯十一年卒,子穆侯費王立。
①珪:古玉器名,長條形,上端作三角狀。
古代貴族朝聘、祭祀、喪葬所用的禮器,分封時的信物。
②若:你。
③晉侯:叔虞本封唐侯,其子燮父以堯墟南有晉水,故改國号為晉。
④靖侯:當作厲侯。
⑤共和:公無前841年“國人”起義,周厲王逃奔到彘,由召公,周公共同行政,号為“共和行政”,共十四年。
一說由共伯和攝行王事,号共和元年。
周厲王死後,始歸政于周宣王,這是中國曆史上有确切紀年的開始。
穆侯四年,取齊女姜氏為夫人①。
七年,伐條。
生太子仇。
十年,伐千畝,有功。
生少子,名曰成師。
晉人師服曰:“異哉,君之命子也!太子曰仇,仇者雠也。
少子曰成師,成師大号,成之者也。
名,自命也;物,自定也。
今适庶名反逆②,此後晉其能毋亂乎?” 二十七年,穆侯卒,弟殇叔自立,太子仇出奔。
殇叔三年,周宣王崩。
四年,穆侯太子仇率其徒襲殇叔而立,是為文侯。
文侯十年,周幽王無道,犬戎殺幽王,周東徙。
而秦襄公始列為諸侯。
三十五年,文侯仇卒,子昭侯伯立。
昭侯元年,封文侯弟成師于曲沃。
曲沃邑大于翼。
翼,晉君都邑也。
成師封曲沃,号為桓叔。
靖侯庶孫栾賓相桓叔。
桓叔是時年五十八矣,好德,晉國之衆皆附焉。
君子曰:“晉之亂其在曲沃矣。
末大于本而得民心,不亂何待!” 七年,晉大臣潘父弑其君昭侯而迎曲沃桓叔。
桓叔欲入晉,晉人發兵攻桓叔。
桓叔敗,還歸曲沃。
晉人共立昭侯子平為君,是為孝侯。
誅潘父。
孝侯八年,曲沃桓叔卒,子鱓代桓叔,是為曲沃莊伯。
孝侯十五年,曲沃莊伯弑其君晉孝侯于翼。
晉人攻曲沃莊伯,莊伯複入曲沃。
晉人複立孝侯于郄為君,是為鄂侯。
①取:通“娶”。
②适:通“嫡”。
此處指嫡子,即宗法社會中正妻所生的長子。
按規定,君王的嫡子應被立為太子。
庶:旁支。
與“嫡”相對。
此處指庶子,舊稱妾所生的兒子為庶子。
鄂侯二年,魯隐公初立。
鄂侯六年卒。
曲沃莊伯聞晉鄂侯卒,乃興兵伐晉。
周平王使虢公将兵伐曲沃莊伯,莊伯走保曲沃。
晉人共立鄂侯子光,是為哀侯①。
哀侯二年,曲沃莊伯卒,子稱代莊伯立,是為曲沃武公。
哀侯六年,魯弑其君隐公。
哀侯八年,晉侵陉廷。
陉廷與曲沃武公謀,九年,伐晉于汾旁,虜哀侯。
晉人乃立哀侯子小子為君,是為小子侯。
小子元年,曲沃武公使韓萬殺所虜晉哀侯。
曲沃益強,晉無如之何。
晉小子之四年,曲沃武公誘召晉小子殺之。
周桓王使虢仲伐曲沃武公,武公入于曲沃,乃立晉哀侯弟缗為晉侯。
晉侯缗四年,宋執鄭祭仲而立突為鄭君。
晉侯十九年,齊人管至父弑其君襄公。
晉侯二十八年,齊桓公始霸②。
曲沃武公伐晉侯缗,滅之,盡以其寶器賂獻于周釐王。
釐王命曲沃武公為晉君,列為諸侯,于是盡并晉地而有之。
曲沃武公已即位三十七年矣,更号曰晉武公。
晉武公始都晉國③,前即位曲活,通年三十八年。
①哀侯:據《左傳·隐公五年》所載,此段有數誤:此時鄂侯未卒,下雲“曲沃莊伯聞鄂侯卒,乃興兵伐晉”亦誤。
莊伯伐晉,與鄂侯卒否無關。
周平王當作周桓王。
哀侯之立實出自于周桓王之命,非晉人立之。
②齊桓公始霸:齊桓公稱霸當在晉侯二十六年。
③晉武公始都晉國:據《漢書·地理志》等記載:叔虞封唐,燮父改晉,至曾孫成侯南徙曲沃,成侯曾孫之孫穆侯徙于绛,昭侯以下徙翼,武公并晉後又徙绛,景公遷新田,以上晉多次遷都,《史記》均未記,而說武公始都晉,獻公始都绛,乃司馬遷疏誤了。
武公稱者,先晉穆侯曾孫也,曲沃桓叔孫也。
桓叔者,始封曲沃。
武公,莊伯子也。
自桓叔初封曲沃以至武公滅晉也,凡六十七歲,而卒代晉為諸侯。
武公代晉二歲,卒。
與曲沃通年,即位凡三十九年而卒。
子獻公詭諸立。
獻公元年,周惠王弟頹攻惠王,惠王出奔,居鄭
秦國讓随會到魏,因而捉住随會帶回晉國。
八年(前613),周頃王逝世,由于公卿争權奪利,所以沒有發訃告。
晉國派趙盾率八百輛戰車平息了周朝的動亂擁立了匡王。
這一年,楚莊王剛即位。
十年(前609),齊人殺死自己的國君懿公。
十四年(前607),靈公長成|人了,非常奢侈,搜刮民脂民膏用彩畫裝飾宮牆。
從高台上彈人,以觀賞人們避開彈丸而取樂。
廚師沒把熊掌煮爛,靈公就發怒,竟殺死廚師,讓婦女擡着廚師的一屍一體扔出去,路過朝廷。
趙盾、随會前去多次勸告,靈公根本不聽;後來,他們又看見死人的手,于是又前去勸告。
随會先去勸,靈公不聽。
靈公也擔心他們,竟讓?(chú,除)麑(ní,尼)刺殺趙盾。
趙盾内室的門敞開着,鉏麑看見趙盾的住處極其簡樸,便退出來歎息道:“殺死忠臣,違背君王的命令,這罪都是一樣的。
”說完,頭撞樹身亡。
當初,趙盾常在首山打獵,曾看到桑樹下有個餓極了的人。
這個人叫示(qí,其)眯明。
趙盾給了他一些食物,他隻吃了一半。
趙盾問他為什麼不吃完,示眯明回答:“我已經為人臣隸三年了,不知母親是否還在人間,願把剩下的一半留給母親。
”趙盾認為他很孝敬,又給他一些飯、肉。
不久,示眯明做了晉君的廚師。
但趙盾不知道示眯明做晉君廚師一事。
九月,晉靈公宴請趙盾,埋伏好士兵準備殺死他,示眯明知道後,恐怕趙盾酒醉起不來身,于是上前勸說趙盾:“君王賞賜您酒,隻喝三杯就可以了。
”想讓趙盾趕在前面離開免于遭難。
趙盾已經離去了,靈公埋伏的士兵還未集合好就先放出一條叫敖的惡狗。
示眯明替趙盾徒手殺死了狗。
趙盾說:“抛棄人,使用狗,雖然兇猛有什麼用呢!”可是,趙盾并不知道示眯明是在暗中保護他呢。
一會兒,靈公指揮埋伏的士兵追趕趙盾,示眯明反擊靈公的士兵,士兵不能前進,趙盾終于逃脫。
趙盾問示眯明為什麼救自己,示眯明說:“我就是桑樹下那個餓漢。
”趙盾詢部他的姓名,他沒有告訴。
示眯明因此隐遁而去。
趙盾于是得以逃脫,但還沒有越出晉國國境。
乙醜日,趙盾的弟弟趙穿将軍在桃園殺死靈公迎回了趙盾。
趙盾一向尊貴,很得民心。
靈公年紀不大,又奢移,百姓不歸向他,所以殺死他比較容易。
趙盾又恢複了先前的地位。
晉國的太史董狐寫道:“趙盾殺死了自己的國君。
”在朝廷上傳給大家看。
趙盾說:“殺國君的是趙穿,我沒罪。
”太史說:“你是正卿,你逃跑了但沒有逃出晉國國境,你回來也沒有殺死作亂的人,不是你是誰呢?”後來孔子聽到這件事說:“董狐是古代優秀的史官,據法直書面毫不隐瞞。
宣子是優秀的大夫,為遵守法制甘願承受壞名聲,可惜呀,如果趙盾逃出國境,也就免除罪名了。
” 趙盾讓趙穿從周京迎來襄公的弟弟黑一臀一,讓他即位,這就是成公。
成公是文公的小兒子,他的母親是周王室女子。
壬申日,成公去武宮朝拜祖宗。
成公于元年(前606),賜給趙氏為公族大夫。
晉國讨伐鄭國,因為鄭國背叛了晉國。
三年(前604),鄭伯剛剛即位,鄭國歸附晉國卻背棄了楚國。
楚王生氣了,讨伐鄭國,晉國前往援救。
六年(前601),晉國攻打秦國,俘虜了秦國将軍赤。
七年(前600),晉成公與楚莊王争壓霸權,在扈邑會見諸侯。
陳國畏懼楚國,未去赴會。
晉國派中行桓了讨伐陳國,因而救援鄭國,與楚國交戰,打敗了楚軍。
那一年,成公逝世,兒子景公據即位。
景公元年(前599)的春季,陳國大夫夏征舒殺死了自己的國君靈公。
二年(前598),楚莊王讨伐陳國,殺死了征舒。
三年(前597),楚莊王包一皮一皮圍鄭國,鄭國向晉國求救。
晉國派荀林父統帥中軍,随會統帥上軍,趙朔統帥下軍,郤克、栾書、先穀、韓厥、鞏朔輔佐他們。
六月,晉軍趕到黃河。
聽說楚國已降服鄭國,鄭伯脫一去上衣露出胳膊與楚國結盟,楚軍就回去了,荀林父想班師回晉。
先穀說:“總算是來救鄭國的,不到達不可以,否則将帥将要離心離德。
”晉軍終于渡過黃河。
楚國已經降服鄭國,想在黃河飲馬揚名就離開鄭國。
楚晉兩軍大戰,鄭國剛剛歸附楚國,懼怕楚國,反而幫助楚軍進攻晉軍。
晉軍大敗,退到黃河邊,士兵争船渡河,船中有很多被砍掉的手指。
楚國俘虜了晉軍大将智?。
晉軍返回晉國後,林父說:“我是大将,晉軍失敗我應該被殺,請求死罪。
”晉景公想答應他。
随會說:“過去文公與楚國在城濮作戰,楚成王回到楚國後殺死了大将子玉,文公才高興。
今天,楚國已經打敗了我軍,我們又殺死自己的将軍,這是幫助楚國殺死楚國的仇人。
”晉景公聽了這番話才罷手。
四年(前596),先穀因為首先建議而使晉軍在黃河畔吃了敗仗,害怕被殺,于是逃亡到翟,與翟國商量讨伐晉國。
晉國發覺後就殺死了先穀整個家族。
先穀是先轸的兒子。
五年(前595),晉國讨伐鄭國,因為它援助楚國。
當時楚莊王很強大,結果在黃河邊挫敗了晉軍。
六年(前594),楚國讨伐宋國,宋國便向晉國求援,晉國想去援救。
伯宗獻計說:“楚國,上天正興發它,不能阻擋。
”于是晉國派解揚謊稱救援宋國。
鄭國人抓住解揚把他交給了楚國,楚國賞賜了他很多财物,讓他說反話,以使宋國趕快敗下陣來。
解揚假裝許諾,終于将晉君的話告訴了宋國。
楚國想殺死他,有人觀谏,楚國便放回了解揚。
七年(前593),晉國派随會滅亡了赤狄。
八年(前592),晉國派郤克出使齊國。
齊頃公的母親從樓上觀看而發笑。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郤克駝背,而魯國使者跛足,衛國使者一隻眼瞎,這樣,齊君也派同樣的殘疾人去引導賓客。
郤克很生氣,回到黃河畔發誓說:“不報複齊國,河伯來見證!”郤克返回晉國,向晉君請求攻打齊國。
晉景公詢問進攻的原因後,說:“你有怨氣,怎麼能夠煩擾國家呢?”晉君沒有聽。
魏文子因年邁請求辭職,推薦了郤克,郤克執掌國家政權。
九年(前591),楚莊王逝世。
晉國讨伐齊國,齊國派太子強到晉國做人質,晉軍才停止進攻。
十一年(前589)的春季,齊國讨伐魯國,奪取了隆。
魯國向衛國告急。
衛國和魯國都通過郤克賂晉國求救。
晉國就派郤克、栾書、韓厥用八百輛戰車和魯國、衛國共同讨伐齊國。
夏天,晉國與齊頃公在鞍交戰,頃公受傷被困,于是便與他的護右交換了座位,下車去找水喝,從而逃脫而去。
齊軍大敗而逃,晉國追趕敗兵一直達到齊都。
頃公獻上寶器求和,晉國不同意。
郤克說:“一定要得到蕭桐姪子作人質。
”齊國使者說:“蕭桐姪子是頃公的母親,頃公的母親如同晉君的母親,怎麼一定要得到她呢?你們太不講信義了,請求再一次交戰。
”結果晉才答應與齊講和而離去。
楚申公巫臣偷娶了夏姬逃到晉國,晉君拜巫臣做邢邑大夫。
十二年(前588)的冬季,齊頃公到了晉國,想尊稱晉景公做王,景公辭謝不敢當。
晉國開始設置六軍,韓厥、鞏朔、趙穿、荀骓、趙括、趙旃(zhān,氈)都任大臣。
智?也從楚國返回晉國。
十三年(前587),魯成公朝拜晉君,晉君很不禮貌,魯君生氣地走了,背叛了晉國。
晉國讨伐了鄭國,攻下了汜。
十四年(前586),梁山發生山崩。
晉君詢部伯宗,伯宗認為不值得大驚小敝。
十六年(前584),楚國大将子反怨恨巫臣,殺死了巫臣整個家族。
巫臣十分氣惱,給子反一封信說:“一定讓你疲于奔命!”于是巫臣請求出使吳國,讓自己的兒子作吳國的行人,教吳國士兵乘車打仗。
吳、晉兩國開始有交往,約定讨伐楚國。
十七年(前583),晉國殺死了趙同、趙括,并滅亡了他們的家族。
韓厥說:“怎麼能忘記趙衰、趙盾的功勞呢?怎麼能斷絕他們的香火呢?”于是,晉君又讓趙氏庶子趙武作為趙氏後代,又封給他城池。
十九年(前581)的夏季,景公病重,立太子壽曼做國君,這就是厲公。
一個月後,景公逝世。
厲公元年(前580),因為剛剛即位,想與諸侯求和,便與秦桓公隔着黃河訂立盟約。
回國後秦國就違背盟約,和翟商量攻打晉國。
三年(前578),晉國派呂相譴責秦國,借機和諸侯讨伐秦國。
兵至泾水,在麻隧打敗秦軍,俘虜了秦國大将成差。
五年(前576),郤锜(qí,其)、郤犨(chōu,一抽一)、郤至中傷伯宗,晉君殺死他。
伯宗是因為喜好直言勸谏才召來這個災禍,百姓因此不再信任厲公。
六年(前575)的春季,鄭國背叛了晉國與楚國結盟,晉君十分生氣。
栾書說:“不可以在我們這一代失去諸侯。
”于是,晉國派軍隊攻打鄭國。
厲公親自統帥軍隊,五月渡過黃河。
聽說楚軍來援救,範文子請求厲公撤兵。
郤至說:“派軍讨伐逆賊,遇到了強敵就躲避,就無法對諸侯發号施令。
”于是,晉國與楚國交戰。
癸巳日,晉軍射中楚共王的眼睛,楚軍在鄢陵失敗。
子反聚集殘兵,安一撫好楚軍,想再一次與晉交戰,晉國很擔心。
共王召喚子反,子反的侍者豎陽谷向他敬酒,子反喝醉了,不能去拜見共王。
共王很生氣,責備子反,子反自一殺。
共王于是帶兵返回楚國。
晉國因此威振諸侯,想号令天下,求得霸權。
厲公有很多一寵一姬,回國後,想免除所有大臣的職務,任用一寵一姬的兄弟。
有個一寵一姬的哥哥叫胥童,曾與郤至有矛盾,再加上栾書又怨恨郤至不使用自己的計謀竟打敗了楚軍,就派人暗中向楚國道歉。
楚國派人欺騙厲公說:“鄢陵一戰,實際是郤至召來楚國參與的,郤至想作亂,迎接子周到晉國即位。
恰好盟國沒有準備好,所以事情未成功。
”厲公把引話告訴給栾書,栾書說:“大概有這種情況,希望您試着派人到周京暗地考察一下。
”厲公果然派郤至到周京。
栾書又讓公子周會見郤至,郤至卻不知道自己已被出賣。
厲公驗證這件事,認為确實了,于是很痛恨郤至,想殺死他。
八年(前573),厲公去打獵,與一寵一姬飲酒,郤至殺豬奉獻給厲公,被宦者奪去,郤至射死了宦者。
厲公很生氣說:“季子欺侮我!”打算殺掉三郤,還未動手。
郤锜想先下手為強,進攻厲公,說:“我雖然也許會死,國君也會遭難。
”郤至說:“忠誠,不能反對君主;智慧,不能傷害百姓;勇一猛,不能挑一起亂子。
失去這三種美德,誰肯幫助我?我死了算了。
”十二月壬午日,厲公讓胥童帶領八百名士兵襲擊攻殺三郤。
胥童借機在朝廷上劫持了栾書、中行偃,說:“不殺死這兩個人,災禍一定落到國君您頭上。
”厲公說:“一個早上就殺死了三位卿士,我不忍心再多殺人了。
”胥童回答說:“别人可将忍心殺死你。
”厲公不聽,向栾書道歉說明隻是懲治郤氏的罪過:“大夫都恢複職位。
”兩人磕頭說:“很幸運,很幸運!”厲公讓胥童擔任大臣。
閏月乙卯日,厲公到匠骊氏家去遊玩,栾書、中行偃派他們的一黨一羽襲擊逮捕了厲公,囚禁起來,殺死了胥童,并派人從周京迎來了公子周,立他為君王,這就是晉悼公。
悼公元年(前572),正月庚申日,栾書、中行偃殺死了厲公,隻用一輛車陪葬了他。
厲公是在被囚禁了六天後死去的,死去十天後的庚午日,智?迎接公子周來晉,到了绛,殺雞和大夫結盟擁立公子周,這就是悼公。
辛巳日,到武宮朝拜。
二月乙酉日,公子周即位。
悼公周的祖父捷是晉襄公的兒子,沒能繼位,号稱桓叔,桓叔最受憐一愛一。
桓叔生下惠伯談,談生下悼公周。
周即位時已十四歲。
悼公說:“祖父、父親都未能繼位而到周避難,客死在周。
我認為自己已經疏遠了,從未盼望當晉君。
今天,大夫們不忘文公、襄公的意願而施惠,擁立桓叔的後代,全仰仗祖宗和大夫們的威靈,得以繼承晉國的祭祀,難道敢不兢兢業業嗎?大夫們也應該輔佐我!”于是驅逐了不忠于國君的七個大臣,修整舊的功業,向百姓布施恩惠,撫恤文公回晉時各位功臣的後代。
秋天,讨伐鄭國。
鄭軍大敗,于是又到了陳國。
三年(前570),晉國會見諸侯。
悼公向大臣們詢問可以任用的人,祁傒推薦解狐。
解狐是祁傒的仇人。
悼公又問還有誰,祁傒又推薦自己的兒子祁午。
君子說:“祁傒可以算作不偏私了。
在外舉薦不避仇人,在内薦不避兒子。
”正在會見諸侯時,悼公的弟弟楊幹亂了軍陣,魏绛殺死了他的駕車人。
悼公很生氣,有人勸谏悼公,悼公終于認識到绛很有賢德,任用他主持政務,派他與戎講和,戎終于非常親近晉國。
十一年(前562),悼公說:“從我任用魏绛以來,九次會合諸侯,與戎翟和解了,這全是魏子的功勞。
”悼公賜給他樂隊,他三次辭讓才接受下來。
冬天,秦國攻取了晉國的栎。
十四年(前559),晉國派六卿率領諸侯們讨伐秦國,渡過泾河,把秦軍打得大敗,直到棫林才離去。
十五年(前558),悼公向師曠詢問治國的道理。
師曠說:“隻有仁義是根本。
”冬季,悼公逝世,兒子平公彪即位。
平公元年(前557),晉國讨伐齊國,齊靈公與晉國在一靡一下交戰。
齊軍被打敗逃跑。
晏嬰說:“你本來就沒有勇氣,為何不停止打仗?”齊軍于是離去了。
晉國窮追不舍,包一皮一皮圍了臨菑,燒光了外城内的房屋,殺光了外城内的軍民。
晉軍東到膠水,南到沂水,齊軍堅守着城市,晉國就退兵返回了。
六年(前552),魯襄公朝拜晉君。
晉栾逞犯了罪,逃到齊國。
八年(前550),齊莊公暗中派栾逞到曲沃,又派軍跟随他。
齊軍上了太行山,栾逞從曲沃内造反,襲擊了绛。
绛毫無警戒,平公想自一殺,範獻子阻止了平公,派自己的家兵襲擊栾逞,栾逞被打敗逃到了曲沃。
曲沃人攻打栾逞,栾逞被殺死,曲沃人還消滅了栾逞的族一黨一。
栾逞的栾書的孫子。
他進入绛時,與魏氏商量過。
齊莊公聽說栾逞失敗,就返回了,攻取了晉國的朝歌離去,為的是報複臨菑一戰之仇。
十年(前548),齊國的崔抒殺死自己的國君莊公。
晉國趁齊國動亂,高唐打敗齊軍離去,為的是報複太行一戰之仇。
十四年(前544),吳國延陵季子出使來到晉國,曾與趙文子、韓宣子、魏獻子談話,事後說:“晉國的政權,終于要落在這三家手中。
” 十九年(前539),齊國派晏嬰到晉國,晏嬰與叔向談話。
叔向說:“晉國處于末世了。
平公向百姓征收重稅修建池台樓閣卻不務政事,政務落在私家門下,難道可以持久嗎?”晏子表示同意。
二十二年(前536),晉國讨伐燕國。
二十六年(前532),平公逝世,兒子昭公夷即位。
昭公于六年(前526)逝世。
晉國六卿強大,公室卻弱小了。
兒子頃公去疾即位。
頃公六年(前520),周景王逝世,各公子們争奪王位。
晉國的六卿平息了周王室的亂子,擁立敬王。
九年(前517),魯季氏驅逐了自己的國君昭公,昭公住在乾侯。
十一年(前515),衛國、宋國派使者請求晉國送魯君回國。
季平子私下賄賂了範獻子,獻子接受賄賂後,就對晉君說:“季氏沒有罪。
”最終沒有送魯君回國。
十二年(前514),晉國公族祁傒的孫子,叔向的兒子,在晉君面前互相诋毀。
六卿想削弱國君的力量,便依照刑法殺死了他們全部家族,并把他們的封邑劃分為十個縣,各自讓自己的兒子去做大夫。
晉君力量更加弱小,六卿都強大起來。
十四年(前512),頃公逝世,兒子定公午即位。
定公十一年(前501),魯國的陽虎逃到晉國,趙鞅簡子留宿了他。
十二年(前500),孔子做了魯國的宰相。
十五年(前497),趙鞅與邯鄲大夫午約定,要将衛貢五面家遷徙到晉陽,邯鄲父兄不答應,趙鞅便認為午不誠實,想殺死午,午和中行寅、範吉射(yì,義)親自攻打趙鞅,趙鞅逃到晉陽防守。
定公包一皮一皮圍了晉陽。
荀栎、韓不信、魏侈與範去射、中行寅有仇,就調軍隊攻打範去射、中行寅。
範去射、中行寅反叛,晉軍攻打他們,打敗了範去射、中行寅。
範去射、中行寅逃到朝歌,據城自保。
韓不信、魏侈替趙鞅向晉君道歉,于是晉君赦免了趙鞅,恢複了他的地位。
二十二年(前490),晉國打敗了範吉射、中行氏,這兩個人逃到齊國。
三十年(前482),定公與吳王夫差在黃池相會,争當首領,趙鞅當時從行,終于讓吳王做了首領。
三十一年(前481),齊國田常殺死了自己的國君簡公,立簡公的弟弟骜做平公。
三十三年(前479),孔子去世。
三十七年(前475),定公逝世,兒子出公鑿即位。
出公十七年(前458),知伯與趙鞅、韓不信、魏侈共同瓜分子範吉射、中行寅的領地歸入自己的采邑。
出公很生生,求告齊國、魯國,想借機讨伐四卿,四卿很慌恐,于是反擊攻打出公。
出公逃亡齊國,半路上死去。
所以知伯就立昭公曾孫驕做了晉君,這就是哀公。
哀公的祖父雍,是晉昭公的小兒子,号叫戴子。
戴子生下了忌。
忌與知伯關系密切,但早死,所以知伯想吞并晉國,沒敢動,就立了忌的兒子驕做晉君。
當時,晉國的政務全部由知伯決定,晉哀公不能控制朝政。
于是,知伯占有了範吉射,中行寅的領地,在六卿中最強大。
哀公四年(前453),趙襄子、韓康子、魏桓子共同殺死了知伯,全部吞并了他的土地。
十八年(前439),哀公逝世,兒子幽公柳即位。
幽公當政時,晉君由于衰弱而畏懼卿大夫,反而朝拜韓、趙、魏的君王。
晉君隻占有绛、曲沃,餘下的都并入三晉。
十五年(前423),魏文侯初即位。
十八年(前420),幽公一奸一婬一十婦女,夜間私自出城,強盜殺死了他。
魏文侯派兵誅滅晉國的内亂,立幽公兒子止,這就是烈公。
烈公十九年(前401),周威烈王賜封趙國、韓國、魏國,都命他們為諸侯。
二十七年(前393),烈公逝世,兒子孝公颀即位。
孝公九年(前384),魏武侯剛剛即位,襲擊了邯鄲,未能取勝就離去了。
十七年(前376),孝公逝世,兒子靜公俱酒即位。
這一年是齊威王元年(前377)。
靜公二年(前376),魏武侯、韓哀侯、趙敬侯滅亡晉國後把晉地分割為三份。
靜公成為平民,晉國斷絕祭祀。
太史公說:晉文公是古代所說的賢明的君主,逃亡在外十九年,極為貧困,到即位時施行賞賜,還忘記了介子推,何況驕奢的君主呢?靈公被殺後,成公、景公極為嚴厲,到了厲公更加苛刻,大夫懼怕誅殺,禍亂發生。
掉公以後晉國一天天衰弱下去,六卿專掌政權。
所以國君駕馭自己的臣民,本來就不容易啊! 【原文】【注解】 晉唐叔虞者,周武王子而成王弟。
初,武王與叔虞母會時,夢天謂武王曰:“餘命女生子,名虞,餘與之唐。
”及生子,文在其手曰“虞”,故遂因命之曰虞。
武王崩,成王立,唐有亂,周公誅滅唐。
成王與叔虞戲,削桐葉為珪以與叔虞①,曰:“以此封若②。
”史佚因請擇日立叔虞。
成王曰:“吾與之戲耳。
”史佚曰:“天子無戲言。
言則史書之,禮成之,樂歌之。
”于是遂封叔虞于唐。
唐在河、汾之東,方百裡,故曰唐叔虞。
姓姬氏,字子于。
唐叔子燮,是為晉侯③。
晉侯子甯族,是為武侯。
武侯之子服人,是為成侯。
成侯子福,是為厲侯。
厲侯之子宜臼,是為靖侯。
靖侯已來,年紀可推。
自唐叔至靖侯五世④,無其年數。
靖侯十七年,周厲王迷惑暴虐,國人作亂,厲王出奔于彘,大臣行政,故曰“共和”⑤。
十八年,靖侯卒,子釐侯司徒立。
釐侯十四年,周宣王初立。
十八年,釐侯卒,子獻侯籍立。
獻侯十一年卒,子穆侯費王立。
①珪:古玉器名,長條形,上端作三角狀。
古代貴族朝聘、祭祀、喪葬所用的禮器,分封時的信物。
②若:你。
③晉侯:叔虞本封唐侯,其子燮父以堯墟南有晉水,故改國号為晉。
④靖侯:當作厲侯。
⑤共和:公無前841年“國人”起義,周厲王逃奔到彘,由召公,周公共同行政,号為“共和行政”,共十四年。
一說由共伯和攝行王事,号共和元年。
周厲王死後,始歸政于周宣王,這是中國曆史上有确切紀年的開始。
穆侯四年,取齊女姜氏為夫人①。
七年,伐條。
生太子仇。
十年,伐千畝,有功。
生少子,名曰成師。
晉人師服曰:“異哉,君之命子也!太子曰仇,仇者雠也。
少子曰成師,成師大号,成之者也。
名,自命也;物,自定也。
今适庶名反逆②,此後晉其能毋亂乎?” 二十七年,穆侯卒,弟殇叔自立,太子仇出奔。
殇叔三年,周宣王崩。
四年,穆侯太子仇率其徒襲殇叔而立,是為文侯。
文侯十年,周幽王無道,犬戎殺幽王,周東徙。
而秦襄公始列為諸侯。
三十五年,文侯仇卒,子昭侯伯立。
昭侯元年,封文侯弟成師于曲沃。
曲沃邑大于翼。
翼,晉君都邑也。
成師封曲沃,号為桓叔。
靖侯庶孫栾賓相桓叔。
桓叔是時年五十八矣,好德,晉國之衆皆附焉。
君子曰:“晉之亂其在曲沃矣。
末大于本而得民心,不亂何待!” 七年,晉大臣潘父弑其君昭侯而迎曲沃桓叔。
桓叔欲入晉,晉人發兵攻桓叔。
桓叔敗,還歸曲沃。
晉人共立昭侯子平為君,是為孝侯。
誅潘父。
孝侯八年,曲沃桓叔卒,子鱓代桓叔,是為曲沃莊伯。
孝侯十五年,曲沃莊伯弑其君晉孝侯于翼。
晉人攻曲沃莊伯,莊伯複入曲沃。
晉人複立孝侯于郄為君,是為鄂侯。
①取:通“娶”。
②适:通“嫡”。
此處指嫡子,即宗法社會中正妻所生的長子。
按規定,君王的嫡子應被立為太子。
庶:旁支。
與“嫡”相對。
此處指庶子,舊稱妾所生的兒子為庶子。
鄂侯二年,魯隐公初立。
鄂侯六年卒。
曲沃莊伯聞晉鄂侯卒,乃興兵伐晉。
周平王使虢公将兵伐曲沃莊伯,莊伯走保曲沃。
晉人共立鄂侯子光,是為哀侯①。
哀侯二年,曲沃莊伯卒,子稱代莊伯立,是為曲沃武公。
哀侯六年,魯弑其君隐公。
哀侯八年,晉侵陉廷。
陉廷與曲沃武公謀,九年,伐晉于汾旁,虜哀侯。
晉人乃立哀侯子小子為君,是為小子侯。
小子元年,曲沃武公使韓萬殺所虜晉哀侯。
曲沃益強,晉無如之何。
晉小子之四年,曲沃武公誘召晉小子殺之。
周桓王使虢仲伐曲沃武公,武公入于曲沃,乃立晉哀侯弟缗為晉侯。
晉侯缗四年,宋執鄭祭仲而立突為鄭君。
晉侯十九年,齊人管至父弑其君襄公。
晉侯二十八年,齊桓公始霸②。
曲沃武公伐晉侯缗,滅之,盡以其寶器賂獻于周釐王。
釐王命曲沃武公為晉君,列為諸侯,于是盡并晉地而有之。
曲沃武公已即位三十七年矣,更号曰晉武公。
晉武公始都晉國③,前即位曲活,通年三十八年。
①哀侯:據《
莊伯伐晉,與鄂侯卒否無關。
周平王當作周桓王。
哀侯之立實出自于周桓王之命,非晉人立之。
②齊桓公始霸:齊桓公稱霸當在晉侯二十六年。
③晉武公始都晉國:據《
武公稱者,先晉穆侯曾孫也,曲沃桓叔孫也。
桓叔者,始封曲沃。
武公,莊伯子也。
自桓叔初封曲沃以至武公滅晉也,凡六十七歲,而卒代晉為諸侯。
武公代晉二歲,卒。
與曲沃通年,即位凡三十九年而卒。
子獻公詭諸立。
獻公元年,周惠王弟頹攻惠王,惠王出奔,居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