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微子世家第八·《史記》白話文版
關燈
小
中
大
。
臣子如果也能授人爵位賞人俸祿,也能主持刑罰,也能享有美食,就會給你的王室帶來危害,給你的國家帶來災禍。
人們就會因此行為不合王道,百姓就會因此犯上作亂。
“解決疑難的辦法是選擇擅長蔔筮的人,任用他們分别用龜甲或蓍草占蔔。
命令他們進行蔔筮,蔔筮的征兆有的象下雨,有的象雨後初晴,有的象雲氣連綿,有的象霧氣蒙蒙,還有兆相交錯,有的明正,有的象隐晦,卦象共七種。
前五種用龜甲占蔔,後兩種用蓍草占蔔,對複雜多變的卦象加以推演研究。
任用這些蔔筮之人,如果三個人占蔔就信從兩個人的話。
你如果遇到重大的疑難問題,就首先獨自深思熟慮,然後與卿士商量,與百姓商量,最後用蔔筮來決斷。
你自己同意,龜蔔同意,草占同意,卿士同意,百姓同意,這就叫大同,那麼你本人就健康強壯,子孫也将大吉大利。
你自己同意,龜蔔同意,草占同意,卿士不同意,百姓不同意,這就是吉。
卿士同意,龜蔔同意,草占同意,你不同意,卿士不同意,這也是吉。
百姓同意,龜蔔同意,草占同意,你不同意,卿士不同意,這還是吉。
你同意,龜蔔同意,草占不同意,卿士不同意,百姓不同意,在境内辦事就會吉,在境外辦事就有兇險。
龜蔔、草占與人們的意見都違背,靜守就會吉利,行動就會有兇險。
“各種征兆:或是雨,或是晴,或是暖,或是寒,或是風,這五種自然現象都應按時發生。
如果五種自然現象都具備,并能按一定規律出現,莊稼就茂盛。
如果一種現象過多發生,就會歉收。
如果一種現象缺乏了,同樣也要歉收。
關于美好的征兆:天子謙恭,天就按時下雨;天子政務清明,陽光就會充足;天子英明,溫暖就會按時到來;天子深謀遠慮,寒冷就會應時而生;天子通達,風就會按時刮過。
各種兇惡的征兆:天子狂妄,雨水就會過多;天子僭越差錯,天就會幹旱;天子貪圖享樂,天氣就會過分炎熱;天子暴虐急躁,天就會過分寒冷;天子昏暗不明,大風就刮個不止,天子決策有了過失,就影響一整年,卿士管理有了過失,就影響一整月,官吏辦事有了過失,就影響一整天。
年、月、日都沒有異常,各種莊稼就會生長茂盛,政治就會清明,賢能的人就會得到提拔,國家就會平安穩定。
相反,年、月、日出現了異常,莊稼就長不好,政治就昏暗,賢能的人就受壓抑,國家就會動亂,百姓象星辰,有的星辰喜好風,有的星辰喜好雨。
日月按規律運行,便産生了冬夏。
月亮如果順從星辰,那麼有時就會多風,有時就會多雨。
“五種幸福:一是長壽,二是富有,三是平安,四是有美德,五是善終。
六種災禍:一是早死,二是多病,三是多愁,四是貧窮,五是醜陋,六是懦弱。
” 武王聽完箕子的一番陳述,就把朝鮮封給箕子,未讓他作臣民。
後來,箕子朝拜周王,經過故都殷墟,感傷于宮室毀壞坍塌、禾苗叢生,箕子十分悲痛,想大哭一場,但不行;想小聲哭泣,又感到近于女人的一性一格,于是觸景生情吟出《麥秀》詩,詩中說:“麥芒尖尖啊,禾苗綠油油。
那個小子啊,不和我友好!”所謂小子,就是纣王。
殷的百姓看到這首詩,都為之泣下。
武王駕崩後,成王還年少,周公旦代理行政掌握國家政權。
管叔、蔡叔懷疑周公旦,就與武庚作亂,想攻打成王、周公。
周公借用成王的命令誅殺武庚、管叔,放逐了蔡叔,又讓微子開管理殷地,以繼續殷先祖的事業,并作《微子之命》告誡他,國名為宋。
微子本來就仁義賢能,代替武庚後,殷的百姓十分擁戴他。
微子開去世後,立他的弟弟衍為國君,這就是微種。
微種去世後,兒子宋公稽即位。
宋公稽去世後,兒子丁鮑申即位。
丁鮑申去世後,兒子湣鮑共即位。
湣鮑共去世後,弟弟炀公熙即位。
炀公即位後,湣鮑有兒子鲋祀殺死炀公奪取君位,并宣布說:“我應當即位。
”這就是厲公。
厲公去世後,兒子釐公舉即位。
釐公十七年(前841),周厲王逃跑到彘。
二十八年(前831),釐公去世後,兒子惠公即位。
惠公四年(前827),周宣王即位。
三十年(前801),惠公去世,子哀公即位。
哀公于元年(前800)去世,子戴公即位。
戴公二十九年(前771),周幽王被犬戎所殺,秦國開始被列為諸侯。
三十四年(前766),戴公去世,兒子武公司空即位。
武公的女兒做了魯惠公的夫人,生下了魯桓公。
十八年(前748),武公去世,兒子宣公力即位。
宣公的太子名與夷。
十九年(前729),宣公生病了,把君位讓給弟弟和說:“父親死了,兒子繼位,哥哥死了,弟弟繼位,是天下普遍的道義。
我要立和為國君。
”和多次謙讓,最後才接受。
宣公去世後,弟弟和即位,這就穆公。
穆公于九年(前720)病重,對大司馬孔父說:“先君宣公舍棄太子與夷而把君位讓給我。
我永生不能忘懷。
我死後,一定立與夷為國君。
”孔父卻說:“大臣們都希望立公子馮(píng,憑)!”穆公說:“不要立馮,我絕不能辜負宣公。
”于是穆公派馮出使鄭國并居住在那裡。
八月庚辰日,穆公去世,哥哥宣公的兒子與夷即位,這就是殇公。
君子聽到這種情況後說:“宋宣公可以算是知人善任了,立自己的弟弟為國君保全了道義,然而自己的兒子也還是終于享有了國家。
” 殇公元年(前719),衛公子州籲殺死自己的國君完,自己立為君主,想得到諸侯的支持,便派人告訴宋國君說:“馮在鄭國,一定是後患,你可以和我共同讨伐他。
”宋答應了,和衛共同攻打鄭國,軍隊打到東門便返回了。
第二年(前718),鄭國讨伐宋國,還報“東門役”的仇恨。
那以後,諸侯多次來進犯宋國。
九年(前711)的一天,大司馬孔父嘉的美貌夫了外出,路遇太宰華督,華督看中嘉的夫人,竟目不轉睛地盯住她。
華督貪圖孔父妻,就讓人在國中揚言說:“殇公即位十年,竟打了十一次大仗,百姓苦不堪言,這都是孔父的罪過,我要殺死孔父以安定人民。
”當年,魯人殺死自己的國君隐公。
十年(前710),華督殺死孔父,奪了他的妻子。
殇公很生氣,于是華督又殺死殇公,從鄭國迎回穆公兒子馮并立他為君王,這就是莊公。
莊公元年(前710),華督作宰相。
九年(前702),逮捕了鄭國的祭(zhài,債)仲,要挾他立突做鄭國國君。
祭仲答應了,終于立突為國君。
十九年(前6一92),莊公去世,兒子湣鮑捷即位。
湣鮑七年(前685),齊桓公即位。
九年(前683),宋國洪水成災,魯國派臧文仲到宋國慰問,湣鮑自責說:“因為我不能事奉鬼神,政治不清明,所以發生了大水。
”臧文仲認為這話很對。
這話實際是公子子魚教導湣鮑的。
十年(前682)夏天,宋國讨伐魯國,在乘丘作戰,魯國活捉了宋國南宮萬。
宋人請求釋放萬,南宮萬回歸宋國。
十一年(前681)秋天,湣鮑與南宮萬出獵時作博戲,南宮萬與湣鮑争道,湣鮑很生氣,侮辱了他,說:“最初我很敬重你,今天,你隻不過是魯國的一個俘虜。
”南宮萬勇武有力,痛恨湣鮑這樣說,于是抓起棋盤把湣鮑殺死在蒙澤。
大夫仇牧聽說這件事,帶着武器來到公門。
南宮萬迎擊仇牧,仇牧門齒碰到扉上死了。
南宮萬又殺死太宰華督,就改立公子遊作國君。
各位公子逃奔到蕭邑,公子禦說逃奔到亳(bó,伯)。
南宮萬的弟弟南宮牛帶領軍隊包一皮一皮圍了亳。
冬天,蕭邑大夫和宋都逃來的公子們聯合擊殺了南宮牛,并殺死新立的國君公子遊,而立湣鮑弟弟禦說,這就是桓公。
南宮萬逃奔到陳國。
宋國派人賄賂了陳。
陳國人巧使美人計用醇酒灌醉了南宮萬,用皮革把他裹上,送回宋國。
宋國人對南宮萬施以醢(hǎi,海)刑。
桓公二年(前680),諸侯讨伐宋國,到了宋都郊外就離開了。
三年(前679),齊桓公開始稱霸。
二十三年(前659),衛國把公子毀從齊國迎回,并立他為國君,這就是衛文公。
文公的妹妹是宋桓公的夫人。
這一年,秦穆公即位。
三十年(前652),宋桓公病重,太子茲甫謙讓自己的庶兄目夷繼承君位。
桓公雖然認為太子之意合乎道義,但最終未同意。
三十一年(前651)春,桓公去世,太子茲甫即位,這就是宋襄公。
襄公讓自己的哥哥目夷做宰相。
桓公還未安葬,齊桓公就在葵丘會見各國諸侯,襄公前去赴會。
襄公七年(前644),宋地隕星墜一落如雨,和雨一塊降下,六隻鶂(yì,億)退着飛行,因為風太大了。
八年(前643),齊桓公去世,宋國想與各諸侯結盟相會。
十二年(前639)春天,宋襄公要在鹿上結盟,向楚國提出請求,楚人答應了他。
公子目夷進谏說:“小一柄一争當盟首,是災禍。
”襄公聽不進目夷的勸告。
秋天,各諸侯在盂與宋公聚會結盟。
目夷說:“災禍難道在此嗎?國君的欲一望太過分了,怎麼受得了呢!”果然,楚拘捕了宋襄公以讨伐宋國。
冬天,諸侯再次在毫相會,楚釋放了宋公。
子魚說:“災禍還沒有結束呢。
”十三年(前638)夏天,宋國讨伐鄭國。
子魚說:“災禍就在這裡了。
”秋天,楚國為援救鄭國而讨伐宋國。
襄公要出戰。
子魚進谏說:“天抛棄商很久了,不可以戰。
”冬天,十一月,襄公在泓水與楚成王作戰。
楚軍渡河未完時,目夷就勸說:“彼衆我寡,要趁他們渡河時攻打他們。
”襄公不聽目夷的意見。
等到楚軍渡完河還未排列成陣勢時,目夷又建議:“可以攻打了
臣子如果也能授人爵位賞人俸祿,也能主持刑罰,也能享有美食,就會給你的王室帶來危害,給你的國家帶來災禍。
人們就會因此行為不合王道,百姓就會因此犯上作亂。
“解決疑難的辦法是選擇擅長蔔筮的人,任用他們分别用龜甲或蓍草占蔔。
命令他們進行蔔筮,蔔筮的征兆有的象下雨,有的象雨後初晴,有的象雲氣連綿,有的象霧氣蒙蒙,還有兆相交錯,有的明正,有的象隐晦,卦象共七種。
前五種用龜甲占蔔,後兩種用蓍草占蔔,對複雜多變的卦象加以推演研究。
任用這些蔔筮之人,如果三個人占蔔就信從兩個人的話。
你如果遇到重大的疑難問題,就首先獨自深思熟慮,然後與卿士商量,與百姓商量,最後用蔔筮來決斷。
你自己同意,龜蔔同意,草占同意,卿士同意,百姓同意,這就叫大同,那麼你本人就健康強壯,子孫也将大吉大利。
你自己同意,龜蔔同意,草占同意,卿士不同意,百姓不同意,這就是吉。
卿士同意,龜蔔同意,草占同意,你不同意,卿士不同意,這也是吉。
百姓同意,龜蔔同意,草占同意,你不同意,卿士不同意,這還是吉。
你同意,龜蔔同意,草占不同意,卿士不同意,百姓不同意,在境内辦事就會吉,在境外辦事就有兇險。
龜蔔、草占與人們的意見都違背,靜守就會吉利,行動就會有兇險。
“各種征兆:或是雨,或是晴,或是暖,或是寒,或是風,這五種自然現象都應按時發生。
如果五種自然現象都具備,并能按一定規律出現,莊稼就茂盛。
如果一種現象過多發生,就會歉收。
如果一種現象缺乏了,同樣也要歉收。
關于美好的征兆:天子謙恭,天就按時下雨;天子政務清明,陽光就會充足;天子英明,溫暖就會按時到來;天子深謀遠慮,寒冷就會應時而生;天子通達,風就會按時刮過。
各種兇惡的征兆:天子狂妄,雨水就會過多;天子僭越差錯,天就會幹旱;天子貪圖享樂,天氣就會過分炎熱;天子暴虐急躁,天就會過分寒冷;天子昏暗不明,大風就刮個不止,天子決策有了過失,就影響一整年,卿士管理有了過失,就影響一整月,官吏辦事有了過失,就影響一整天。
年、月、日都沒有異常,各種莊稼就會生長茂盛,政治就會清明,賢能的人就會得到提拔,國家就會平安穩定。
相反,年、月、日出現了異常,莊稼就長不好,政治就昏暗,賢能的人就受壓抑,國家就會動亂,百姓象星辰,有的星辰喜好風,有的星辰喜好雨。
日月按規律運行,便産生了冬夏。
月亮如果順從星辰,那麼有時就會多風,有時就會多雨。
“五種幸福:一是長壽,二是富有,三是平安,四是有美德,五是善終。
六種災禍:一是早死,二是多病,三是多愁,四是貧窮,五是醜陋,六是懦弱。
” 武王聽完箕子的一番陳述,就把朝鮮封給箕子,未讓他作臣民。
後來,箕子朝拜周王,經過故都殷墟,感傷于宮室毀壞坍塌、禾苗叢生,箕子十分悲痛,想大哭一場,但不行;想小聲哭泣,又感到近于女人的一性一格,于是觸景生情吟出《麥秀》詩,詩中說:“麥芒尖尖啊,禾苗綠油油。
那個小子啊,不和我友好!”所謂小子,就是纣王。
殷的百姓看到這首詩,都為之泣下。
武王駕崩後,成王還年少,周公旦代理行政掌握國家政權。
管叔、蔡叔懷疑周公旦,就與武庚作亂,想攻打成王、周公。
周公借用成王的命令誅殺武庚、管叔,放逐了蔡叔,又讓微子開管理殷地,以繼續殷先祖的事業,并作《微子之命》告誡他,國名為宋。
微子本來就仁義賢能,代替武庚後,殷的百姓十分擁戴他。
微子開去世後,立他的弟弟衍為國君,這就是微種。
微種去世後,兒子宋公稽即位。
宋公稽去世後,兒子丁鮑申即位。
丁鮑申去世後,兒子湣鮑共即位。
湣鮑共去世後,弟弟炀公熙即位。
炀公即位後,湣鮑有兒子鲋祀殺死炀公奪取君位,并宣布說:“我應當即位。
”這就是厲公。
厲公去世後,兒子釐公舉即位。
釐公十七年(前841),周厲王逃跑到彘。
二十八年(前831),釐公去世後,兒子惠公即位。
惠公四年(前827),周宣王即位。
三十年(前801),惠公去世,子哀公即位。
哀公于元年(前800)去世,子戴公即位。
戴公二十九年(前771),周幽王被犬戎所殺,秦國開始被列為諸侯。
三十四年(前766),戴公去世,兒子武公司空即位。
武公的女兒做了魯惠公的夫人,生下了魯桓公。
十八年(前748),武公去世,兒子宣公力即位。
宣公的太子名與夷。
十九年(前729),宣公生病了,把君位讓給弟弟和說:“父親死了,兒子繼位,哥哥死了,弟弟繼位,是天下普遍的道義。
我要立和為國君。
”和多次謙讓,最後才接受。
宣公去世後,弟弟和即位,這就穆公。
穆公于九年(前720)病重,對大司馬孔父說:“先君宣公舍棄太子與夷而把君位讓給我。
我永生不能忘懷。
我死後,一定立與夷為國君。
”孔父卻說:“大臣們都希望立公子馮(píng,憑)!”穆公說:“不要立馮,我絕不能辜負宣公。
”于是穆公派馮出使鄭國并居住在那裡。
八月庚辰日,穆公去世,哥哥宣公的兒子與夷即位,這就是殇公。
君子聽到這種情況後說:“宋宣公可以算是知人善任了,立自己的弟弟為國君保全了道義,然而自己的兒子也還是終于享有了國家。
” 殇公元年(前719),衛公子州籲殺死自己的國君完,自己立為君主,想得到諸侯的支持,便派人告訴宋國君說:“馮在鄭國,一定是後患,你可以和我共同讨伐他。
”宋答應了,和衛共同攻打鄭國,軍隊打到東門便返回了。
第二年(前718),鄭國讨伐宋國,還報“東門役”的仇恨。
那以後,諸侯多次來進犯宋國。
九年(前711)的一天,大司馬孔父嘉的美貌夫了外出,路遇太宰華督,華督看中嘉的夫人,竟目不轉睛地盯住她。
華督貪圖孔父妻,就讓人在國中揚言說:“殇公即位十年,竟打了十一次大仗,百姓苦不堪言,這都是孔父的罪過,我要殺死孔父以安定人民。
”當年,魯人殺死自己的國君隐公。
十年(前710),華督殺死孔父,奪了他的妻子。
殇公很生氣,于是華督又殺死殇公,從鄭國迎回穆公兒子馮并立他為君王,這就是莊公。
莊公元年(前710),華督作宰相。
九年(前702),逮捕了鄭國的祭(zhài,債)仲,要挾他立突做鄭國國君。
祭仲答應了,終于立突為國君。
十九年(前6一92),莊公去世,兒子湣鮑捷即位。
湣鮑七年(前685),齊桓公即位。
九年(前683),宋國洪水成災,魯國派臧文仲到宋國慰問,湣鮑自責說:“因為我不能事奉鬼神,政治不清明,所以發生了大水。
”臧文仲認為這話很對。
這話實際是公子子魚教導湣鮑的。
十年(前682)夏天,宋國讨伐魯國,在乘丘作戰,魯國活捉了宋國南宮萬。
宋人請求釋放萬,南宮萬回歸宋國。
十一年(前681)秋天,湣鮑與南宮萬出獵時作博戲,南宮萬與湣鮑争道,湣鮑很生氣,侮辱了他,說:“最初我很敬重你,今天,你隻不過是魯國的一個俘虜。
”南宮萬勇武有力,痛恨湣鮑這樣說,于是抓起棋盤把湣鮑殺死在蒙澤。
大夫仇牧聽說這件事,帶着武器來到公門。
南宮萬迎擊仇牧,仇牧門齒碰到扉上死了。
南宮萬又殺死太宰華督,就改立公子遊作國君。
各位公子逃奔到蕭邑,公子禦說逃奔到亳(bó,伯)。
南宮萬的弟弟南宮牛帶領軍隊包一皮一皮圍了亳。
冬天,蕭邑大夫和宋都逃來的公子們聯合擊殺了南宮牛,并殺死新立的國君公子遊,而立湣鮑弟弟禦說,這就是桓公。
南宮萬逃奔到陳國。
宋國派人賄賂了陳。
陳國人巧使美人計用醇酒灌醉了南宮萬,用皮革把他裹上,送回宋國。
宋國人對南宮萬施以醢(hǎi,海)刑。
桓公二年(前680),諸侯讨伐宋國,到了宋都郊外就離開了。
三年(前679),齊桓公開始稱霸。
二十三年(前659),衛國把公子毀從齊國迎回,并立他為國君,這就是衛文公。
文公的妹妹是宋桓公的夫人。
這一年,秦穆公即位。
三十年(前652),宋桓公病重,太子茲甫謙讓自己的庶兄目夷繼承君位。
桓公雖然認為太子之意合乎道義,但最終未同意。
三十一年(前651)春,桓公去世,太子茲甫即位,這就是宋襄公。
襄公讓自己的哥哥目夷做宰相。
桓公還未安葬,齊桓公就在葵丘會見各國諸侯,襄公前去赴會。
襄公七年(前644),宋地隕星墜一落如雨,和雨一塊降下,六隻鶂(yì,億)退着飛行,因為風太大了。
八年(前643),齊桓公去世,宋國想與各諸侯結盟相會。
十二年(前639)春天,宋襄公要在鹿上結盟,向楚國提出請求,楚人答應了他。
公子目夷進谏說:“小一柄一争當盟首,是災禍。
”襄公聽不進目夷的勸告。
秋天,各諸侯在盂與宋公聚會結盟。
目夷說:“災禍難道在此嗎?國君的欲一望太過分了,怎麼受得了呢!”果然,楚拘捕了宋襄公以讨伐宋國。
冬天,諸侯再次在毫相會,楚釋放了宋公。
子魚說:“災禍還沒有結束呢。
”十三年(前638)夏天,宋國讨伐鄭國。
子魚說:“災禍就在這裡了。
”秋天,楚國為援救鄭國而讨伐宋國。
襄公要出戰。
子魚進谏說:“天抛棄商很久了,不可以戰。
”冬天,十一月,襄公在泓水與楚成王作戰。
楚軍渡河未完時,目夷就勸說:“彼衆我寡,要趁他們渡河時攻打他們。
”襄公不聽目夷的意見。
等到楚軍渡完河還未排列成陣勢時,目夷又建議:“可以攻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