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召公世家第四
關燈
小
中
大
)去世,文公即位。
這一年,秦獻公去世,秦國更加強大了。
文公十九年(前343),齊威王去世。
二十八年(前334),蘇秦初次來燕國拜見,對文公進行遊說。
文公贈給他車輛、馬匹、黃金和絹帛,讓他到趙國去,趙肅侯重用了他。
蘇秦于是與六國結成抗秦聯盟,他成了聯盟的領導者。
這時候,秦惠王把自己的女兒嫁給燕國太子做妻子。
二十九年(前333),文公去世,太子即位,這就是易王。
易王剛剛即位,齊宣王就趁着給文公辦喪事的機會攻打燕國,奪取了十座城池;蘇秦到齊國遊說,說服齊王把十座城池又歸還了燕國。
十年(前323),燕國國君才正式稱王。
蘇秦和燕文公的夫人通一奸一,害怕被殺掉,于是就遊說易王派他出使齊國去搞反間,借以擾亂齊國。
易王十二年(前321)去世,他兒子燕王哙即位。
燕王哙即位以後,齊國人殺掉了蘇秦。
蘇秦在燕國的時候,和國相子之結成了兒女親家,蘇秦的弟弟蘇代也和子之交往密切。
等到蘇秦死後,齊宣王又任用了蘇代。
燕王哙三年(前318),燕國聯合楚國及韓、趙、魏三國去攻打秦國,沒有取勝就回國了。
當時子之做燕國的國相,位尊權重,主決國家大事。
蘇代做為齊國的使臣出使到燕國,燕王問他說:“齊王這個人怎麼樣?”蘇代回答說:“肯定不能稱霸。
”燕王問:“為什麼呢?”回答說:“不信任他的大臣。
”蘇代是想用這些話刺激燕王,使他尊重子之。
于是燕王十分信任子之。
子之因此贈給蘇代一百镒黃金,任憑他使用。
鹿一毛一壽對燕王說:“您不如把國家讓給國相子之。
人們之所以稱道堯為君賢聖,是因為他把天下讓給了許由,許由沒有接受,因此堯有了讓天下的美名而實際上并沒有失去天下。
如果現在您把國家讓給子之,子之一定不敢接受,這就表明您和堯有同樣的高尚品德。
”燕王于是把國家托付給了子之,子之的地位就更其尊貴起來。
有人對燕王說:“大禹舉薦了伯益,卻任用啟的臣子當官吏。
等到大禹年老時,又認為啟不足以擔當治理天下的重任,把君位傳給了伯益。
不久,啟就和他的同一黨一攻打伯益,奪走了君位。
天下人都說大禹名義上是把天下傳給了伯益,而實際上接着又讓啟自己奪了回去。
現在大王說是把國家托付給了子之,但官吏卻沒有一個不是太子的臣子,這正是名義上把國家托付給子之,實際上還是由太子執政啊。
”燕王于是把俸祿三百石以上的官吏的印信收起來,交給了子之。
子之就面向南坐在君位上,行使國王的權力;燕王哙年老不再處理政務,反而成為了臣子,國家一切政務都由子之裁決。
子之當國三年,燕國大亂,百官人人恐懼。
将軍市被和太子平謀劃,準備攻打子之。
齊國衆将對齊湣王說:“趁這個機會出兵奔赴燕國,一定能把燕國打垮。
”齊王于是派人對燕太子平說:“我聽說太子主持正義,将要廢私立公,整頓君臣的倫理,明确父子的地位。
我的國家很小,不足以做為您的輔翼。
即使這樣,我們也願意聽從太子的差遣。
”太子平于是邀集同一黨一聚合徒衆,将軍市被包一皮一皮圍了王宮,攻打子之,沒有攻克。
将軍市被和百官又翻過頭來攻打太子平。
結果将軍市被戰死,被陳一屍一示衆。
這樣,國内造成了幾個月的禍亂。
死去了好幾萬人,民衆非常恐懼,百官離心離德。
孟轲對齊王說:“現在去讨伐燕國,這正是周文王、武王伐纣那樣的好時機,千萬不能失掉啊。
”齊王于是命令章子率領五都的軍隊,并且偕同北方邊境的士卒,一起讨伐燕國。
燕國的士兵不迎戰,城門也不關閉,燕君哙死,齊軍大勝。
燕子之死後兩年,燕國人共同擁立太子平,這就是燕昭王。
燕昭王是在燕國被攻破之後即位的,他以自身的謙恭和豐厚的禮物來招攬賢才。
他對郭隗說:“齊國趁我們的國内混亂沒有防備,攻破了燕國,我深知燕國國家小、力量弱,不足以報仇。
可是如果得到賢士一起來治理國家,雪洗先王的恥辱,這是我的願望啊。
先生看到有這樣合适的人才,我會親自侍奉他的。
”郭隗說:“假若大王一定要招緻賢士,那就先從我郭隗開始。
至于那些比我更賢能的人,難道還會以千裡為遠而不來嗎?”昭王于是給郭隗改建了華美的住宅,并像對待老師那樣用最高層次的待士禮節服侍他。
這時樂毅從魏國到來,鄒衍從齊國到來,劇辛從趙國到來,賢士們争着奔赴燕國。
燕王吊祭死者,慰問孤兒,和臣下們同甘共苦。
二十八年(前284),燕國殷實富足了,士兵都樂于出擊,不懼怕戰事。
燕王于是任命樂毅為上将軍,和秦、楚以及趙、魏、韓等國共同謀劃,發兵征讨齊國。
齊軍戰敗,齊湣王逃到外地。
燕軍單獨追擊敗逃的齊軍,攻入齊都臨淄,奪取了齊國所有的寶物,焚燒了齊國的宗廟宮室。
齊國城池沒有被攻下的,隻有聊、莒和即墨三處,其餘都隸屬于燕國,達六年之久。
昭王三十三年(前279)去世,他兒子惠王即位。
惠王在做太子的時候,就和樂毅有嫌隙;等到即位以後,他不信任樂毅,讓騎劫代替樂毅做将軍。
樂毅逃跑到趙國。
齊國田單憑借即墨一城的兵力,打敗了燕國軍隊,騎劫戰死,燕軍後退到本國,齊國又全部收複了其原有的城池。
齊湣王在莒死去,于是齊國人擁立他的兒子為襄王。
惠王七年(前272)去世,韓、魏、楚三國聯合攻打燕國。
燕武成王即位。
武成王七年(前265),齊國田單征伐燕國,攻占了中陽。
十三年(前259),秦國在長平打敗了趙國四十多萬軍隊。
十四年(前258),武成王去世,他兒子孝王即位。
考王元年(前257),秦國圍圍邯鄲的軍隊解除包一皮一皮圍,離開了趙國。
孝王三年(前255)去世,他兒子燕王喜即位。
燕王喜四年(前251),秦昭王去世。
燕王派國相栗腹和趙國訂立友好盟約,送上五百镒黃金給趙王置酒祝壽。
栗腹回國報告燕王說:“趙王國内年輕力壯的人都戰死在長平了,他們的孩子還沒有長大,可以進攻趙國。
”燕王叫來昌國君樂間詢問這事情。
樂間回答說:“趙國是個四面受敵、經常抗戰的國家,他的百姓熟悉軍事,不可以進攻。
”燕王說:“我們是以五個人攻打他們一個人。
”樂間仍然回答說:“不可以。
”燕王很生氣,這時群臣都認為可以進攻。
燕國終于派出兩路軍隊,兵車二千輛,栗腹率領一路攻打鄗(hào浩),卿秦率領一路攻打代。
隻有大夫将渠對燕王說:“和人家互通關卡,制訂了盟約,拿出五百镒黃金給人家的君王祝酒,使者回來一報告就反過來進攻人家,這不吉祥,作戰不會成功。
”燕王聽不進去,自己率領側翼部隊随軍出發。
淨渠拉住燕王腰間系印的帶子阻止他說:“大王一定不要親自前去,去了是不會成功的!”燕王用腳把他踢開了。
将渠哭着說:“我不是為了自己,為的是大王啊!”燕軍到達宋子,趙國派廉頗率兵,在鄗打敗了栗腹。
樂乘也在代打敗了卿秦。
樂間逃奔到趙國。
廉頗追趕燕國,追出五百多裡,包一皮一皮
這一年,秦獻公去世,秦國更加強大了。
文公十九年(前343),齊威王去世。
二十八年(前334),蘇秦初次來燕國拜見,對文公進行遊說。
文公贈給他車輛、馬匹、黃金和絹帛,讓他到趙國去,趙肅侯重用了他。
蘇秦于是與六國結成抗秦聯盟,他成了聯盟的領導者。
這時候,秦惠王把自己的女兒嫁給燕國太子做妻子。
二十九年(前333),文公去世,太子即位,這就是易王。
易王剛剛即位,齊宣王就趁着給文公辦喪事的機會攻打燕國,奪取了十座城池;蘇秦到齊國遊說,說服齊王把十座城池又歸還了燕國。
十年(前323),燕國國君才正式稱王。
蘇秦和燕文公的夫人通一奸一,害怕被殺掉,于是就遊說易王派他出使齊國去搞反間,借以擾亂齊國。
易王十二年(前321)去世,他兒子燕王哙即位。
燕王哙即位以後,齊國人殺掉了蘇秦。
蘇秦在燕國的時候,和國相子之結成了兒女親家,蘇秦的弟弟蘇代也和子之交往密切。
等到蘇秦死後,齊宣王又任用了蘇代。
燕王哙三年(前318),燕國聯合楚國及韓、趙、魏三國去攻打秦國,沒有取勝就回國了。
當時子之做燕國的國相,位尊權重,主決國家大事。
蘇代做為齊國的使臣出使到燕國,燕王問他說:“齊王這個人怎麼樣?”蘇代回答說:“肯定不能稱霸。
”燕王問:“為什麼呢?”回答說:“不信任他的大臣。
”蘇代是想用這些話刺激燕王,使他尊重子之。
于是燕王十分信任子之。
子之因此贈給蘇代一百镒黃金,任憑他使用。
鹿一毛一壽對燕王說:“您不如把國家讓給國相子之。
人們之所以稱道堯為君賢聖,是因為他把天下讓給了許由,許由沒有接受,因此堯有了讓天下的美名而實際上并沒有失去天下。
如果現在您把國家讓給子之,子之一定不敢接受,這就表明您和堯有同樣的高尚品德。
”燕王于是把國家托付給了子之,子之的地位就更其尊貴起來。
有人對燕王說:“大禹舉薦了伯益,卻任用啟的臣子當官吏。
等到大禹年老時,又認為啟不足以擔當治理天下的重任,把君位傳給了伯益。
不久,啟就和他的同一黨一攻打伯益,奪走了君位。
天下人都說大禹名義上是把天下傳給了伯益,而實際上接着又讓啟自己奪了回去。
現在大王說是把國家托付給了子之,但官吏卻沒有一個不是太子的臣子,這正是名義上把國家托付給子之,實際上還是由太子執政啊。
”燕王于是把俸祿三百石以上的官吏的印信收起來,交給了子之。
子之就面向南坐在君位上,行使國王的權力;燕王哙年老不再處理政務,反而成為了臣子,國家一切政務都由子之裁決。
子之當國三年,燕國大亂,百官人人恐懼。
将軍市被和太子平謀劃,準備攻打子之。
齊國衆将對齊湣王說:“趁這個機會出兵奔赴燕國,一定能把燕國打垮。
”齊王于是派人對燕太子平說:“我聽說太子主持正義,将要廢私立公,整頓君臣的倫理,明确父子的地位。
我的國家很小,不足以做為您的輔翼。
即使這樣,我們也願意聽從太子的差遣。
”太子平于是邀集同一黨一聚合徒衆,将軍市被包一皮一皮圍了王宮,攻打子之,沒有攻克。
将軍市被和百官又翻過頭來攻打太子平。
結果将軍市被戰死,被陳一屍一示衆。
這樣,國内造成了幾個月的禍亂。
死去了好幾萬人,民衆非常恐懼,百官離心離德。
孟轲對齊王說:“現在去讨伐燕國,這正是周文王、武王伐纣那樣的好時機,千萬不能失掉啊。
”齊王于是命令章子率領五都的軍隊,并且偕同北方邊境的士卒,一起讨伐燕國。
燕國的士兵不迎戰,城門也不關閉,燕君哙死,齊軍大勝。
燕子之死後兩年,燕國人共同擁立太子平,這就是燕昭王。
燕昭王是在燕國被攻破之後即位的,他以自身的謙恭和豐厚的禮物來招攬賢才。
他對郭隗說:“齊國趁我們的國内混亂沒有防備,攻破了燕國,我深知燕國國家小、力量弱,不足以報仇。
可是如果得到賢士一起來治理國家,雪洗先王的恥辱,這是我的願望啊。
先生看到有這樣合适的人才,我會親自侍奉他的。
”郭隗說:“假若大王一定要招緻賢士,那就先從我郭隗開始。
至于那些比我更賢能的人,難道還會以千裡為遠而不來嗎?”昭王于是給郭隗改建了華美的住宅,并像對待老師那樣用最高層次的待士禮節服侍他。
這時樂毅從魏國到來,鄒衍從齊國到來,劇辛從趙國到來,賢士們争着奔赴燕國。
燕王吊祭死者,慰問孤兒,和臣下們同甘共苦。
二十八年(前284),燕國殷實富足了,士兵都樂于出擊,不懼怕戰事。
燕王于是任命樂毅為上将軍,和秦、楚以及趙、魏、韓等國共同謀劃,發兵征讨齊國。
齊軍戰敗,齊湣王逃到外地。
燕軍單獨追擊敗逃的齊軍,攻入齊都臨淄,奪取了齊國所有的寶物,焚燒了齊國的宗廟宮室。
齊國城池沒有被攻下的,隻有聊、莒和即墨三處,其餘都隸屬于燕國,達六年之久。
昭王三十三年(前279)去世,他兒子惠王即位。
惠王在做太子的時候,就和樂毅有嫌隙;等到即位以後,他不信任樂毅,讓騎劫代替樂毅做将軍。
樂毅逃跑到趙國。
齊國田單憑借即墨一城的兵力,打敗了燕國軍隊,騎劫戰死,燕軍後退到本國,齊國又全部收複了其原有的城池。
齊湣王在莒死去,于是齊國人擁立他的兒子為襄王。
惠王七年(前272)去世,韓、魏、楚三國聯合攻打燕國。
燕武成王即位。
武成王七年(前265),齊國田單征伐燕國,攻占了中陽。
十三年(前259),秦國在長平打敗了趙國四十多萬軍隊。
十四年(前258),武成王去世,他兒子孝王即位。
考王元年(前257),秦國圍圍邯鄲的軍隊解除包一皮一皮圍,離開了趙國。
孝王三年(前255)去世,他兒子燕王喜即位。
燕王喜四年(前251),秦昭王去世。
燕王派國相栗腹和趙國訂立友好盟約,送上五百镒黃金給趙王置酒祝壽。
栗腹回國報告燕王說:“趙王國内年輕力壯的人都戰死在長平了,他們的孩子還沒有長大,可以進攻趙國。
”燕王叫來昌國君樂間詢問這事情。
樂間回答說:“趙國是個四面受敵、經常抗戰的國家,他的百姓熟悉軍事,不可以進攻。
”燕王說:“我們是以五個人攻打他們一個人。
”樂間仍然回答說:“不可以。
”燕王很生氣,這時群臣都認為可以進攻。
燕國終于派出兩路軍隊,兵車二千輛,栗腹率領一路攻打鄗(hào浩),卿秦率領一路攻打代。
隻有大夫将渠對燕王說:“和人家互通關卡,制訂了盟約,拿出五百镒黃金給人家的君王祝酒,使者回來一報告就反過來進攻人家,這不吉祥,作戰不會成功。
”燕王聽不進去,自己率領側翼部隊随軍出發。
淨渠拉住燕王腰間系印的帶子阻止他說:“大王一定不要親自前去,去了是不會成功的!”燕王用腳把他踢開了。
将渠哭着說:“我不是為了自己,為的是大王啊!”燕軍到達宋子,趙國派廉頗率兵,在鄗打敗了栗腹。
樂乘也在代打敗了卿秦。
樂間逃奔到趙國。
廉頗追趕燕國,追出五百多裡,包一皮一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