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周公世家第三

關燈
侯在曹國盟會,讨伐鄭國,支持鄭厲公回國執政。

     十八年(前6一94)春,桓公準備外出,與夫人一同去齊國。

    申?(xū,需)谏止,桓公不聽,于是去了齊國。

    齊襄公與桓公夫人私通。

    桓公知道了怒責夫人,夫人把桓公責罵之事告訴了齊侯。

    夏四月丙子日,齊襄公宴請桓公,桓公酒醉後,齊襄公命公子彭生抱住桓公,又命彭生折斷桓公肋骨,桓公死于車中。

    魯人告于齊人說:“我們國君畏敬您的威嚴,不敢安居,到齊國修兩國友睦之禮。

    禮成而人未歸,罪責無法追究,隻要求得到彭生以在諸侯面前洗掉醜聞。

    ”齊人殺死彭生以向魯解釋。

    魯國人立太子同為君,就是莊公。

    莊公之母桓公夫人于是留在齊國,不敢歸魯。

     莊公五年(前689)冬,伐衛,武力支持衛惠公回國執政。

     八年(前686)冬,齊公子糾逃亡來魯國。

    九年(前685),魯國想武力護送子糾返齊國為君,但落後于齊桓公,齊桓公發兵攻魯,魯國危急,隻能殺了子糾,其臣召忽從死。

    齊人告知魯國要生得管仲。

    魯人施伯說:“齊想得到管仲,并非想殺他,而是将要任用他,他被任用後必為魯之大患。

    不如殺死管仲,把他一屍一體給齊國。

    ”莊公不聽,把管仲押解到齊。

    齊人用管仲為相。

     十三年(前681),魯莊公和大夫曹沫(huì,會)在柯地與齊桓公盟會,曹沫武力劫持齊桓公,索要魯被齊侵占的土地,盟誓後釋放桓公。

    桓公想毀約,管仲谏止,終于歸還給魯國被侵之地。

    十五年(前679),齊桓公開始稱霸于諸侯。

    二十三年(前671),莊公到齊國去觀看社祭。

     三十二年(前662),當初,莊公修築一台正好俯臨一黨一氏之家,莊公見其孟女,十分喜一愛一,答應立她為夫人,割破胳膊訂下盟誓。

    孟女生子斑。

    斑長大後,喜一愛一梁氏之女,前去她家看她。

    一個名叫荦的養馬人從牆外戲一弄梁氏女。

    斑大怒,鞭打荦。

    莊公聽說此事,說:“荦很有膂力,應殺掉他,這人不能打完後就放了。

    ”斑未來得及殺荦。

    正适莊公有病。

    莊公有三個弟弟,長名慶父,次曰叔牙,幼名季友。

    莊公娶齊女為夫人名哀姜。

    哀姜無子,哀姜之妹名叔姜,生子名開。

    莊公正夫人無子,因喜一愛一孟女,想立其子斑為太子。

    莊公病,向其弟叔牙問誰可繼承君位。

    叔牙說:“父死子繼,兄死弟及,這是魯國常規。

    現有慶父,可為嗣君,您擔憂什麼?”莊公嫌惡叔牙想立慶父,無人時又問季友。

    季友說:“我昌死也要立斑為君。

    ”莊公曰:“剛才叔牙想立慶父,怎麼辦?”季友就以莊公名義命令叔牙在針巫氏家中待命,派針季強迫叔牙喝毒酒,向叔牙說:“你喝了這個,可以不殺你的後人;不然,你死了,你的後人也将被殺。

    ”叔牙于是飲毒酒而死,魯國立叔牙之子為叔孫氏。

    八月癸亥日,莊公死,季友終于立子斑為君,合于莊公遺命。

    子斑有喪在身,住于一黨一氏家。

     當初慶父與哀姜私通,慶父想立哀姜妹之子開。

    結果莊公死後季友立斑為君,十月己未日,慶父派圉人荦在一黨一氏家殺死魯公子斑。

    季友逃到陳國。

    慶父終立莊公子開,就是名湣鮑。

     湣鮑二年(前660),慶父與哀姜私通愈益嚴重。

    哀姜與慶父商量想殺死湣鮑而立慶父為魯君。

    慶父派蔔?(yǐ,椅)在武闱殺死湣鮑。

    季友聞知後,與湣鮑弟申從陳至邾,要求魯人接納申為魯君。

    魯人想殺慶父,慶父害怕,逃到莒。

    于是季友擁戴子申回到魯國,立為國君,就是釐(xī,西)公。

    釐公也是莊公少子。

    哀姜害怕,逃到邾。

    季友送禮給莒人索要慶父,慶父被送回,季友派人殺慶父,慶父要求允許他流亡國外,季友不答應,派大夫奚斯哭着去告訴慶父。

    慶父聽到奚斯的哭聲,心中明白隻好自一殺而死。

    齊桓公聽到哀姜與慶父一婬一亂危害魯國,就從邾國把哀姜召回殺死,把她一屍一體送歸魯國,陳一屍一示衆。

    魯釐公求情後埋葬了哀姜。

     季友母親乃陳國之女,所以季友逃亡時去陳國,陳國幫助護送季友和子申。

    季友臨降生時,桓公令人為之占蔔,蔔人說:“這是一個男孩,其名叫作‘友’,将來位于兩社之間,定将成為公室重臣。

    季友死後,魯國将衰。

    ”到降生時,其掌中有紋路為‘友’字,就以友命名,取号叫成季。

    其後人就是季氏,慶父的後人為孟氏。

     釐公元年(前659),把汶陽與(bì,必)邑封賜季友。

    季友為魯相。

     九年(前651),晉大夫裡克殺死其君奚齊、卓子。

    齊桓公率領魯釐公讨伐晉國之亂,到達高梁而返,立晉惠公為君。

    十七年(前643),齊桓公死。

    二十四年(前636),晉文公即位。

     三十三年(前627),釐公死,其子興繼位,就是文公。

     文公元年(前626),楚國太子商臣殺其父成王,自立為君。

    三年(前624),文公朝會晉襄公。

     十一年(前616)十月甲午日,魯人在鹹大敗狄人,俘虜長狄喬如,魯大夫富父終甥用戈刺喬如之喉,殺死了他,把喬如的首級埋于子駒門,并以喬如二字為宣伯命名。

     當初,宋武公之時,鄋(sōu,搜)瞞伐宋,司徒皇父帥師抵抗,在長丘擊敗狄人,俘獲長狄緣斯。

    晉國滅掉路國時,俘獲喬如之弟棼(fēn,焚)如。

    齊惠公二年(前607),鄋瞞伐齊,齊王子城父俘獲其弟榮如,埋其首級于北門。

    衛人俘獲其弟簡如。

    鄋瞞因此終于滅亡。

     十五年(前621),季文子到晉國出使。

     十八年(前609)二月,魯文公死。

    文公有兩個妃子:長妃齊女是哀姜,生兒子惡和視;次妃是敬嬴(yíng,赢),甚受一寵一愛一,生子俀(wēi,危)。

    俀暗中籠絡襄仲,襄仲想立俀為君,叔仲說不行。

    襄仲請求齊惠公,齊惠公剛即位,想拉攏魯國,就答應了。

    冬十月,襄仲殺死惡與視而立俀為魯君,就是宣公。

    哀姜回齊國,号哭而過鬧市,說:“天哪!襄仲大逆不道,殺嫡立庶!”市上人都跟着哭泣,魯國人都稱她為“哀姜”。

    從此公國室衰微,而孟孫氏、叔孫氏、季孫氏、三桓之族強盛起來。

     宣公俀十二年(前597),楚莊王強大,圍攻鄭國。

    鄭伯投降,後莊王又恢複鄭封國的地位。

     十八年(前591),宣公死,其子成公黑肱繼位,就是成公。

    季文子說:“使我國殺嫡立庶失去諸侯支持的人,是襄仲。

    ”襄仲立起宣公後,襄仲之子公孫歸父備受宣公一寵一愛一。

    宣公想除掉三桓,與晉國商量讨伐三桓。

    适值宣公死去,季文子怨恨公孫歸父,歸父逃到齊國。

     成公二年(前589)春,齊國讨伐魯國占據隆邑。

    夏季,成公與晉國大夫郤(xì,細)克聯軍在鞌(ān,安)地大敗齊頃公的軍隊,齊國歸還占我之地。

    四年(前587),成公之晉國,晉景公不尊重成公。

    成公想背叛晉國與楚聯盟,有人谏止,才作罷。

    十年(前581),成公至晉國。

    晉景公死,晉人留下成公送葬,魯人諱言此事,十五年(前576)魯第一次與吳國來往,與吳王壽夢在鐘離盟會。

     十六年(前575),宣伯請求晉國,想讓晉人殺掉季文子。

    因為季文子是節義之人,晉人沒有答應宣伯的請求。

     十八年(前573),成公死,其子午繼位,就是襄公。

    這時襄公才三歲。

     襄公元年(前572),晉人立悼公為君。

    去年冬季,晉大夫栾書殺其君厲公。

    四年(前56一9),襄公到晉國朝會。

     五年(前568),季文子死。

    其家中無穿絲綢之妾,馬棚中沒有吃谷子的馬,府中無金玉之器,就這樣儉樸地做了三代國君的相。

    君子說:“季文子真是廉潔忠正啊!” 九年(前564),魯國與晉國共同伐鄭。

    晉悼公在衛國為襄公舉行冠禮,季武子随從,輔助舉行冠禮儀式。

     十一年(前562),三桓氏分别掌握魯國三軍。

     十二年(前561),朝會晉國。

    十六年(前557),晉平公即位。

    二十一年(前552),朝會晉平公。

     二十二年(前551),孔丘降生。

     二十五年(前548),齊國大夫崔杼殺其君莊公,立莊公弟景公為齊君。

     二十九年(前544),吳國的延陵季子出使魯國,觀周樂,能全部解說其意,魯人十分敬重他。

     三十一年(前542)六月,襄公死。

    其年九月,太子死。

    魯人立襄公夫人妹齊歸之子裯為魯君,就是昭公。

     昭公時年十九歲,還是幼稚頑皮。

    穆叔不想立他,說:“太子死,有他同母一之弟可立為君,如無同母弟,才立庶子中的長子。

    年齡相同的就要擇其才能,才能也相同則占蔔以決定。

    現在裯不是嫡子,而且居喪時并不悲傷,反有喜色,若真的立了他,必為季氏之憂。

    ”季武子不聽,終于立裯為君。

    等到襄公下葬時,裯已因頑皮穿壞了三件喪服。

    君子說:“這人不得善終。

    ” 昭公三年(前539),朝拜晉國到達黃河邊,晉平公婉言拒絕,讓昭公返回,魯人以為恥辱。

    四年(前538),楚靈王要諸侯到申地盟會,昭公稱病不去。

    七年(前535),季武子死。

    八年(前534),楚靈王建成章華台,召見昭公。

    昭公前往祝賀,靈王賜給昭公寶器;後又反悔,又騙取回來。

    十二年(前530),昭公朝會晉國至黃河,晉平公又辭謝,昭公返回。

    十三年(前529),楚公子棄疾殺死其君靈王,自立為楚王。

    十五年(前527),昭公朝會晉國,晉人留下他給晉昭公送葬,魯人以為恥辱。

    二十年(前522),齊景公與晏子在邊境巡狩,順便到魯國詢問禮制。

    二十一年(前521),昭公朝會晉國至黃河,晉國辭謝,昭公返回。

     二十五年(前517)春,有鸲(qú,渠)鹆(yù,浴)鳥來魯國巢居。

    師己說:“文公和成公有童謠說:‘鸲鹆來巢到魯國,國君出居到乾侯。

    鸲鹆住進來,國君去野外。

    ’” 季氏與郈(hòu,後)氏鬥雞,季氏給雞裝上護甲,郈氏給雞爪套一上金屬套。

    季平子一怒之下侵犯郈氏,郈氏也憤恨季平子。

    臧昭伯之弟臧會曾造僞誣陷臧氏,後藏在季氏家中,臧昭伯因此拘禁季氏家人。

    季平子大怒,把臧氏家臣囚禁。

    臧氏與郈氏向昭公告難。

    昭公九月戊戌日攻伐季氏,進入其家。

    平子登台請求說:“您因聽信讒言而不能細察我之過錯大小,就來誅伐我,請允許我遷居到沂上。

    ”昭公不答應。

    季平子又請求把自己囚禁于鄪邑,仍不答應。

    平子又請求帶五乘車流亡國外,昭公還不答應。

    子家駒說:“您答應了吧。

    季氏掌握政權時間甚久,徒一黨一極多,他們将合謀對付您。

    ”昭公不聽。

    郈氏說:“一定殺死季平子。

    ”叔孫氏家臣戾對其徒衆說:“季氏被滅亡或仍存在,哪樣對我們有利?”大家都回答:“沒有了季氏叔孫氏也不能存在。

    ”戾說:“對,馬上救援季氏。

    ”于是他們擊敗昭公軍隊。

    孟懿子聽到叔孫氏戰勝,也殺死郈昭伯。

    郈昭伯正作為昭公使節派往孟氏,所以孟氏抓住了他。

    孟孫、叔孫、季孫三家共同讨伐昭公,昭公于是逃亡。

    己亥日,昭公至齊國。

    齊景公說:“我給你兩萬五千戶人及土地來接待你。

    ”子家說:“怎麼能放棄周公之業而做齊國臣子?”昭公作罷。

    子家說:“齊景公不講信用,不如早去晉國。

    ”昭公不從。

    叔孫見昭公回國,就去見季平子,平子叩頭至地表示惶愧。

    開始他們想迎回昭公,孟孫、季孫後又反悔,于是作罷。

     二十六年(前516)春,齊伐魯,占領郓邑讓魯昭公居住。

    夏季,齊景公想武力護送昭公回國,命部下不得接受魯國的禮物。

    魯大夫申豐、汝賈許諾給齊大夫高龁(hé,何)、子将粟谷八萬鬥。

    子将就向齊侯說:“魯群臣不服從魯君,有奇怪現象。

    宋元公為魯昭公到晉國求援,想支持昭公回國,死于途中。

    叔孫昭子請求讓魯君回國,無病而死。

    不知是上天抛棄魯君,還是他得罪了鬼神?請您再等等看吧。

    ”齊景公聽從了他的話。

     二十八年(前514),昭公到晉國,要求支持他回國為君。

    季平子賄賂晉國的六卿,六卿接受了季氏禮物,就去谏止晉君,晉君也就不再堅持,隻讓昭公居住在乾侯。

    二十九年(前513),昭公至郓邑。

    齊景公派人給昭公送信,信中稱昭公為“主君”。

    昭公以之為恥辱,一怒之下又去了乾侯。

    三十一年(前511),晉人想支持昭公回魯,召見季平子。

    季平子身着布衣赤腳而行,通過六卿謝罪。

    六卿替季平子說話,說:“晉國雖支持昭公,但魯人不願意。

    ”晉君也就作罷。

    三十二年(前510),昭公死在乾侯。

    魯人一同立起昭公之弟宋為君,就是定公。

     定公即位時,趙簡子問史墨說:“季氏會滅亡嗎?”史墨回答說:“不會。

    季友為魯國立過大功,受封于鄪是國之上卿,至季文子、季武子時,累世增其功業。

    魯文公死,東門逐殺嫡立庶,魯國君喪失其權。

    權力掌在季氏手中,至今已曆四代國君了。

    人民不知道他們的國君,這樣的國君怎麼能掌握國家!因此做國君的一定要慎守禮器爵号,不能給予别人。

     定公五年(前505),季平子死。

    陽虎因私憤囚禁季桓子,季桓子與他訂立盟約,才被釋放。

    七年(前503),齊國伐魯,占領郓邑,陽虎住在那裡作為自己的奉邑,在那裡處理政務。

    八年(前502),陽虎想把三桓之家嫡子全部殺掉,改立起與自己關系密切的庶子代替嫡子;陽虎派車接季桓子要殺掉他,季桓子用計脫身。

    三桓共攻陽虎,陽虎跑到陽關駐紮。

    九年(前501),魯軍讨伐陽虎,陽虎逃亡到齊,後又逃至晉國趙氏處。

     十年(前500),定公與齊景公在夾谷相會,孔子主持禮儀。

    齊人想襲擊定公,孔子按禮儀登階而上,誅責齊國秦一婬一樂的樂人,齊侯害怕,未敢襲害定公,而且歸還侵占的魯國土地來謝罪。

    十二年(前498),派仲由拆毀三桓家族的城牆,沒收他們的铠甲武器。

    孟氏不肯拆毀其城,定公派兵攻伐,不能戰勝而作罷。

    季桓子接受齊國的美一女樂工,孔子離開魯國。

     十五年(前495),定公死,其子将繼位,就是哀公。

     哀公五年(前490),齊景公死。

    六年(前489),齊大夫田乞殺其君孺子。

     七年(前488),吳王夫差強盛,伐齊,到缯地,向魯國素要牛、羊、豬各一百頭。

    季康子派子貢說服吳王和吳太宰嚭(pǐ,痞),用禮制折服他們。

    吳王說:“我們是紋身的蠻夷之人,不值得用禮制來要求。

    ”于是停止索要。

     八年(前487),吳國為鄒國攻伐魯,至城下,與魯訂盟約而離去,齊伐魯,占領三邑。

    十年(前485),魯伐齊國南部邊境。

    十一年(前484),齊國又伐魯。

    季氏任用冉有甚有成效,因此思念孔子,孔子就自衛國歸返魯國。

     十四年(前481),齊國大夫田常在俆(shū,舒)州殺死齊君簡公。

    孔子要求哀公出兵征伐田常,哀公不從。

    十五年(前480),派子服景伯為使節,子貢為副手,去至齊國。

    齊歸還侵魯之地。

    田常初為齊國相,想要親睦諸侯,所以如此。

     十六年(前479),孔子逝世。

     二十二年(前473),越王句(gōu,勾)踐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