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太後本紀第九·白話史記 在線閱讀

關燈
回封國去,還是趕快交出将軍印,及早離開,不然,大禍将要臨頭了。

    ”呂祿認為郦寄不會欺騙他,就解下将軍印交給典客,把兵權交給太尉。

    太尉拿着将印進入軍門,向軍中發令:“擁護呂氏的袒露右臂,擁護劉氏的袒露左臂。

    ”軍中将士都袒露左臂擁護劉氏。

    太尉還沒到北軍時,呂祿已經交出将軍印離開了軍營,太尉于是統率了北軍。

     然而南軍還在呂氏手裡。

    平陽侯曹窋聽到呂産的陰謀,告訴了丞相陳平以後,陳平就召來朱虛侯劉章,讓他協助太尉。

    太尉派朱虛侯監守軍門,命令曹窋通知未央宮衛尉:“不準放相國呂産進入殿門。

    ”呂産不知道呂祿已離開北軍,就進入未央宮,準備作亂,但進不了殿門,在那裡走來走去,徘徊不定。

    平陽侯擔心不能取勝,就驅馬跑去告訴太尉。

    太尉也擔心不能戰勝諸呂,沒敢明言殺掉呂産,就派朱虛侯進宮,對他說:“趕快進宮保衛皇帝。

    ”朱虛侯要求派兵,太尉給他一千多人。

    朱虛侯進入未央宮,就看見呂産已在宮中。

    到吃晚飯的時分,朱虛侯向呂産發起攻擊,呂産逃走。

    這時狂風大作,呂産的随從官員一片混亂,無人再敢抵抗。

    朱虛侯率兵追趕呂産,追到郎中令官府的廁所中把他殺掉了。

     朱虛侯劉章殺掉呂産後,皇帝派谒者手持符節前來慰勞。

    朱虛侯想奪過符節,谒者不肯。

    劉章就跟谒者同乘一輛車,憑借谒者手中的符節在宮中驅馬奔跑,斬了長樂宮的衛尉呂更始。

    然後跑回北軍向太尉報告。

    太尉起身向朱虛侯拜賀說:“我們所擔心的就是這個呂産,因為他身為相國,又掌握着南軍,現在已經把他殺了,劉氏天下就安定了。

    ”随即派人分頭把呂氏的男男一女女全部抓來,不分老少,一律斬殺。

    辛酉日,将呂祿抓獲斬首,用鞭杖竹闆打死呂嬃。

    又派人殺了燕王呂通,并廢掉了魯王張偃。

    壬戌日,恢複了皇帝太傅審食其左丞相的職務。

    戊辰日,改封濟川王劉太為梁王,立趙幽王的兒子劉遂為趙王。

    派朱虛侯把誅殺諸呂的事情通知齊王,讓他收兵。

    灌嬰也從荥陽收兵回京。

     朝廷的大臣們聚在一起秘密商量,說:“少帝以及呂(梁)王劉太、淮陽王劉武、常山王劉朝,都不是孝惠皇帝真正的兒子。

    呂後用欺詐的手段,把别人的兒子抱來謊稱是惠帝的兒子,殺掉他們的生母,養在後宮,讓孝惠皇帝把他們認做自己的兒子,立為繼承人,或者封為諸侯王,來加強呂氏的勢力。

    如今已經把諸呂全部消滅了,卻還留着呂氏所立的人,那麼等到他們長大後掌了權,我們這班人就要被滅族了。

    不如現在挑選一位最賢明的諸侯王,立他為皇帝。

    ”有人說:“齊悼惠王劉肥是高帝的長子,現在他的嫡子為齊王,從根兒上說,是高帝的嫡長孫,可以立為皇帝。

    ”但大臣們都說:“呂氏就憑着他們是外戚而專權作惡,幾乎毀了劉氏天下,害了功臣賢良。

    現在齊王外祖母家姓驷,驷鈞是個惡人,如果立齊王為皇帝,那就又成了呂氏的天下。

    ”大家考慮立淮南王劉長,又覺得他太年輕,外祖母家也很兇惡。

    最後大家說:“代王劉恒是現今高帝兒子中最大的了,為人仁孝寬厚。

    太後薄夫人一娘一家謹慎善良。

    再說,擁立最大的兒子本來就名正言順,而且代王又以仁一愛一孝順聞名天下,立他為帝合适。

    ”于是就一起暗中派使者去召代王進京。

    代王派人推辭。

    使者再次前來,代王才帶着随從人員乘坐六輛驿車進京。

    閏九月月末己酉日到達長安,住在代王的官邸。

    大臣們都前去拜見,把天子的玉玺奉上,一起尊立代王為天子。

    代王一再推辭,群臣堅決請求,最後才答應了。

     車牟侯劉興居說:“誅滅呂氏我沒有功勞,請讓我去清理皇宮。

    ”就和太仆汝陰侯滕公夏侯嬰一起入宮,到少帝面前說:“你不是劉氏的後代,不應立為皇帝。

    ”接着回過頭來揮手讓少帝左右的衛士放下兵器離去。

    有幾個人不肯,宦者令張澤說明情況,他們也把兵器放下了。

    滕公于是叫來車子,載着少帝出了皇宮。

    少帝問:“你們要帶我到哪兒去?”滕公說:“出去找個地方住。

    ”就讓他住在少府。

    然後侍侯着天子乘坐的法駕,到代王官邸迎接代王,向他報告:“宮室已經仔細清理完畢。

    ”代王當天晚上進入未央宮。

    有十名谒者持戟守衛端門,喝問:“天子還在,你是什麼人要進去?”代王叫過太尉,讓太尉去向他們說明,這十個谒者就都放下兵器離去了。

    代王于是進入内廷執掌朝政。

    當天夜裡,主管部門的官員分頭到梁王、淮陽王、常山王和少帝的住處把他們殺死。

     代王被立為天子,在位二十三年去世,谥号是孝文皇帝。

     太史公說:孝惠皇帝和呂後在位的時候,百姓得以脫離戰國時期的苦難,君臣都想通過無為而治來休養生息,所以惠帝垂衣拱手,安閑無為,呂後以女主身份代行皇帝職權,施政不出門戶,天下卻也安然無事。

    刑罪很少使用,犯罪的人也很少。

    百姓專心從事農耕,衣食富足起來了。

     【原文】【注解】 呂太後者,高祖微時妃也①,生孝惠帝、女魯元太後。

    及高祖為漢王,得定陶戚姬,一愛一幸,生趙隐王如意。

    孝惠為人仁弱,高祖以為不類我②,常欲廢太子,立戚姬子如意,如意類我。

    戚姬幸,常從上之關東,日夜啼泣,欲立其子代太子。

    呂後年長,常留守,希見上③,益疏。

    如意立為趙王後,幾代太子者數矣④,賴大臣争之⑤,及留侯策⑥,太子得毋廢。

     ①微時:貧賤的時候。

    妃:配偶。

    ②類:像。

    ③希:同“稀”,少。

    ④兒(jī,機):幾乎,差點兒。

    ⑤賴:靠,依靠。

    争:同“诤”,谏诤,規勸。

    ⑥留侯策:張良的計策。

    呂後命其兄呂澤強要張良出謀劃策保住太子,張良說:有四位老者,高祖招而不能緻,若令太子卑辭安車以請,宜來。

    後來四位老者果真幫助太子保住了太子的地位。

    詳見《留侯世家》。

     呂後為人剛毅,佐高祖定天下,所誅大臣多呂後力①。

    呂後兄二人,皆為将。

    長兄周呂侯死事②,封其子呂台為郦侯,子産為交侯;次兄呂釋之為建成侯。

     ①所誅大臣:指韓信、黥布、彭越等被殺。

    事見《淮陰侯列傳》、《黥布列傳》、《彭越列傳》。

    ②死事:死于戰争。

     高祖十二年四月甲辰,崩長樂宮①,太子襲号為帝。

    是時高祖八子:長男肥,孝惠兄也,異母,肥為齊王;餘皆孝惠弟,戚姬子如意為趙王,薄夫人子恒為代王,諸姬子子恢為梁王,子友為淮陽王,子長為淮南王,子建為燕王。

    高祖弟交為楚王,兄子濞為吳王。

    非劉氏功臣番君吳芮子臣為長沙王。

     ①崩:古代帝王或王後死叫崩。

     呂後最怨戚夫人及其子趙王,乃令永巷囚戚夫人①,而召趙王。

    使者三反②,趙相建平侯周昌謂使者曰:“高帝屬臣趙王③,趙王年少。

    竊聞太後怨戚夫人,欲召趙王并誅之④,臣不敢遣王。

    王且亦病,不能奉诏。

    ”呂後大怒,乃使人召趙相。

    趙相征至長安⑤,乃使人複召趙王。

    王來,未到。

    孝惠帝慈仁,知太後怒,自迎趙王霸上,與入宮,自挾與趙王起居飲食⑥。

    太後欲殺之,不得間⑦。

    孝惠元年十二月,帝晨出射。

    趙王少,不能蚤起。

    太後聞其獨居,使人持鸩飲之⑧。

    犁明⑨,孝惠還,趙王已死。

    于是乃徒淮陽王友為趙王。

    夏,诏賜郦侯父追谥為令武侯。

    太後遂斷戚夫人手足,去眼,煇耳⑩,飲瘖藥(11),使居廁中(12),命曰“人彘”(13)。

    居數日,乃召孝惠帝觀人彘。

    孝惠見,問,乃知其戚夫人,乃大哭,因病,歲餘不能起。

    使人請太後曰(14):“此非人所為。

    臣為太後子,終不能治天下。

    ”孝惠以此日飲為一婬一樂,不聽政,故有病也。

     ①永巷:即永巷令。

    陳直《新征》:“永巷為永巷令之省文。

    《漢書·百官公卿表》詹事屬官,有永巷令長丞。

    ”《會注考證》引中井積德雲:“永巷本後宮女使所居,群室排列如街巷而長連,故名永巷。

    亦有獄,以治後宮有罪者,以其在永巷也,故亦稱永巷耳。

    ”②反:同“返”。

    ③屬臣趙王:把趙王托付給我。

    屬(zhǔ,囑),托付,交給。

    ④并:一并,一起。

    ⑤征:召,特指君召臣。

    ⑥自挾:親自攜同。

    ⑦間:空隙,機會。

    ⑧鸩(zhèn,振);毒酒。

    據傳有一種叫作鸩的毒鳥,以其羽一毛一浸過的酒,人喝了立即會死。

    ⑨犁:通“黎”,等到。

    王念孫《讀書雜志》:“帝晨出射,則天将明矣。

    及既射而還,則在日出之後,不得言‘犁明孝惠還’也。

    ‘犁明,孝惠還’,當作‘犁孝惠還’,‘明’字衍。

    言比及孝惠還,而趙王已死也。

    《漢書》作‘遲帝還’與‘犁孝惠還’同義。

    ”⑩煇:通“熏”,用火燒灼。

    (11)飲(yìn,印):灌。

    瘖(yīn,陰)藥:使人變啞的藥。

    瘖,啞。

    (12)廁:豬圈。

    (13)彘(zhì,至):豬。

    (14)請:告訴。

     二年,楚元王、齊悼惠王皆來朝。

    十月,孝惠與齊王燕飲太後前①,孝惠以為齊王兄,置上坐,如家人之禮②。

    太後怒,乃令酌兩卮鸩③,置前,令齊王起為壽④。

    齊王起,孝惠亦起,取卮欲俱為壽。

    太後乃恐,自起泛孝惠卮⑤。

    齊王怪之,因不敢飲,詳醉去⑥。

    問,知其鸩,齊王恐,自以為不得脫長安,憂。

    齊内史士說王曰:“太後獨有孝惠與魯元公主。

    今王有七十餘城,而公主乃食數城⑦。

    王誠以一郡上太後,為公主湯沐邑⑧,太後必喜,王必無憂。

    ”于是齊王乃上城陽之郡,尊公主為王太後⑨。

    呂後喜,許之。

    乃置酒齊邸⑩,樂飲,罷,歸齊王。

    三年,方築長安城,四年就半,五年六年城就。

    請侯來會。

    十月朝賀。

     ①燕飲:安閑快樂,不講禮儀的宴飲。

    燕:安。

    ②如:按照。

    ③卮(zhī,支):酒器。

    ④為壽:獻酒祝壽。

    ⑤泛(fěng,諷):翻,覆。

    ⑥詳:通“佯”,假裝。

    ⑦食:受、享,指享食封地的賦稅物産。

    ⑧湯沐邑:古代諸侯入京朝見天子,天子賜給他一小塊領地,以供其齋戒沐浴的費用,稱湯沐邑。

    後世用以指皇室收取俺稅的私邑。

    ⑨尊公主為王太後:齊王與魯元公主為異母兄妹,不得以母禮事之,今尊公主為王太後,是為了取一悅于呂後。

    ⑩齊邸:齊王在京的官邸。

    按漢法,諸侯王可在京築府舍,以供入朝時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