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太後本紀第九·白話史記 在線閱讀
關燈
小
中
大
解惠全白曉紅譯注
【說明】
呂後名雉,字娥姁(xū,虛),是中國曆史上著名的女一性一野心家。
這篇本紀成功地塑造了呂後這樣一個殘忍刻毒、權欲薰心的亂政後妃的形象,詳細地記述了呂後篡權及其覆滅的過程:從呂後在劉邦死後培植呂氏勢力、殘害劉邦一寵一姬和諸子的罪惡行徑,到周勃、陳平等元老大臣聯合劉氏宗室誅滅諸呂的驚險鬥争,到誅呂功臣們商議迎立劉恒即位的情況。
王諸呂和誅諸呂是關系漢室存亡興替的大事,作者緊緊扣住這個關鍵問題布局謀篇,充分體現了太史公作為一個史學家的卓越識見。
作者多處運用簡潔的漫畫筆法辛辣地諷剌了呂後處心積慮培植呂氏勢力的種種表現:惠帝死後,“太後哭,泣不下”;丞相陳平請拜呂台(yí,怡)、呂産、呂祿為将,掌握南北軍軍權,諸呂入宮,居中用事,則“太後悅,其哭乃哀”。
同樣是哭,稍事勾勒,就産生了絕妙的諷剌效果。
又如寫呂後欲王呂氏而“風大臣”的欲蓋彌彰、“取美人子名之”的弄巧成拙、廢帝更立時的裝腔作勢,都描繪得活靈活現,或明或暗地流露出作者對弄權女主的無情鞭撻。
這篇本紀記事真實,刻畫人物一性一格鮮明深刻:寫呂後,象她殘害戚姬、連殺三趙王等事件的本身就足以表現其殘忍狠毒的一性一格了,而作者還往往用貌似悠閑的文字不動聲色地加重表達自己對呂後的憎惡之情,從而也增加了作品的藝術感染力。
如惠帝得知“人彘”就是戚夫人後,有“此非人所為”的痛苦哀歎,借用呂後親生兒子之口,罵得何等有力!又如呂後鸩殺趙王如意之前,以周昌抗旨和惠帝苦心相護來反襯呂後必置趙王于死地而後快的刻毒。
再如趙王劉友被幽死前所唱的那首悲歌,更是對呂後人一性一滅絕的揭露與聲讨。
寫諸元老大臣和劉氏宗室,也是多處着意刻畫,如右丞相王陵敢于當面斥責呂後“今王呂氏,非約也”,又當面質問周勃、陳平:“諸君縱一欲阿意背約,何面目見高帝地下?”一尊剛正不阿的漢室忠臣塑像活現眼前。
又如在誅滅諸呂過程中,周勃、陳平的多謀機警,朱虛侯的勇武,齊哀王的果斷,灌嬰的沉穩等等,也都描繪得恰如其分。
正是由于這些一性一格各異的人物的通力合作,加之人心所向,才使得他們雖屢處險境,卻又總是絕處逢生,最終誅盡諸呂而大快人心。
縱觀全篇,太史公似乎向人們昭示了這樣一個道理: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
【譯文】 呂太後是高祖貧賤時的妻子,生了孝惠帝和魯元太後。
到高祖做漢王時,又娶了定陶人戚姬,非常一寵一愛一她,生了趙隐王劉如意。
孝惠帝為人仁惠柔一弱,高祖認為不象自己,常想廢掉他,改立戚姬的兒子如意為太子,因為如意象自己。
戚姬得到一寵一愛一,常跟随高祖到關東,她日夜啼哭,想要讓自己的兒子取代孝惠帝做太子。
呂後年紀大,經常留在家中,很少見到高祖,和高祖越來越疏遠。
如意被立為趙王之後,好幾次險些取代了太子的地位,靠着大臣們的極力诤谏,以及留侯張良的計策,太子才沒有被廢掉。
呂後為人剛強堅毅,輔佐高祖平定天下,誅殺韓信、黥(qíng,情)布、彭越等大臣也多有呂後之力。
呂後有兩個哥哥,都是高祖的部将。
大哥周呂侯呂澤死于戰争,他的兒子呂台被封為郦(lì,麗)侯,呂産被封為交侯;二哥呂釋之被封為建成侯。
高祖十二年(前195)四月甲辰日,高祖逝于長樂宮,太子承襲帝号做了皇帝。
當時高祖有八個兒子:長子劉肥是惠帝的異母兄,被封為齊王,其餘都是惠帝的弟弟,戚夫人的兒子劉如意被封為趙王,薄夫人的兒子劉恒被封為代王,其他妃嫔的兒子,劉恢被封為梁王,劉友被封為淮陽王,劉長被封為淮南王,劉建被封為燕王。
高祖的弟弟劉交被封為楚王,高祖兄的兒子劉濞(bì,閉)被封為吳王。
非劉氏的功臣鄱(pó,婆)君吳芮(ruì,銳)的兒子吳臣被封為長沙王。
呂後最怨恨戚夫人和她的兒子趙王,就命令永巷令把戚夫人囚禁起來,同時派人召趙王進京。
使者往返多次,趙國丞相建平侯周昌對使者說:“高皇帝把趙王托付給我,趙王年紀還小。
我聽說太後怨恨戚夫人,想把趙王召去一起殺掉,我不能讓趙王前去。
況且趙王又有病,不能接受诏命。
”呂後非常惱怒,就派人去召周昌。
周昌被召到長安,呂後又派人去召趙王。
趙王動身赴京,還在半路上。
惠帝仁慈,知道太後惱恨趙王,就親自到霸上去迎接,跟他一起回到宮中,親自保護,跟他同吃同睡。
太後想要殺趙王,卻得不到機會。
孝惠元年(前194)十二月一天清晨,惠帝出去射箭。
趙王年幼,不能早起。
太後得知趙王獨自在家,派人拿去毒酒讓他喝下。
等到惠帝回到宮中,趙王已經死了。
于是就調淮陽王劉友去做趙王。
這年夏天,下诏追封郦侯呂台的父親呂澤為令武侯。
太後随即派人砍斷戚夫人的手腳,挖去眼睛,熏聾耳朵,灌了啞藥,扔到豬圈裡,叫她“人豬”。
過了幾天,太後叫惠帝去看人豬。
惠帝看了,一問,才知道這就是戚夫人,于是大哭起來,從此就病倒了,一年多不能起來。
惠帝派人請見太後說:“這不是人幹的事情,我作為太後的兒子,再也不能治理天下了。
”惠帝從此每天飲酒作樂,放縱無度,不問朝政,所以一直患病。
二年(前193),楚元王劉交、齊悼惠王劉肥都前來朝見。
十月,有一天惠帝與齊王在太後面前宴飲,惠帝因為齊王是兄長,就按家人的禮節,請他坐上座。
太後見此大怒,就叫人倒了兩杯毒酒放在齊王面前,讓齊王起來向他獻酒祝壽。
齊王站了起來,惠帝也站起來,端起酒杯要一起向太後祝酒。
太後害怕了,急忙站起來倒掉了惠帝手裡的酒。
齊王覺得奇怪,因而沒敢喝這杯酒,就裝醉離開了席座。
事後打聽,才知道那是毒酒,齊王心裡很害怕,認為不能從長安脫身了,非常焦慮。
齊國的内史向齊王獻策說:“太後隻有惠帝和魯元公主兩個孩子。
如今大王您擁有七十多座城,而公主隻享食幾座城的貢賦。
大王如果能把一個郡的封地獻給太後,來作公主的湯沐邑,供公主收取俺稅,太後一定高興,您也就不必再擔心了。
”于是齊王就獻上城陽郡,為了讨好太後,并違背常禮尊自己的異母妹魯元公主為王太後。
呂後很高興,就接受了。
于是在齊王在京的官邸擺設酒宴,歡飲一番,酒宴結束,就讓齊王返回封地了。
三年(前192),開始修築長安城,四年(前191),完成了一半,五年(前190)、六年(前189)全部竣工。
諸侯都來京聚會,十月入朝祝賀。
七年(前188)秋季八月戊寅日,惠帝逝世。
發喪時,太後隻是幹哭,沒有眼淚。
留侯張良的兒子張辟強任侍中,隻有十五歲,對丞相陳平說:“太後隻有惠帝這一個兒子,如今去世了,太後隻幹哭而不悲通,您知道這裡的原因嗎?”陳平問:“是什麼原因?”辟強說:“皇帝沒有成年的兒子,太後顧忌的是你們這班老臣。
如果您請求太後拜呂台、呂産、呂祿為将軍,統領兩宮衛隊南北二軍,并請呂家的人都進入宮中,在朝廷裡掌握重權,這樣太後就會安心,你們這些老臣也就能夠幸免于禍了。
”丞相照張辟強的辦法做了。
太後很滿意,才哭得哀痛起來。
呂氏家族掌握朝廷大權就是從這時開始的。
于是大赦天下。
九月辛醜日,安葬惠帝。
太子即位做了皇帝,到高祖廟舉行典禮,向高祖禀告。
少帝元年(前187),朝廷号令完全出自太後。
太後行使皇帝的職權之後,召集大臣商議,打算立諸呂為王。
先問右丞相王陵。
王陵說:“高帝曾殺白馬,和大臣們立下誓約,‘不是劉氏子弟卻稱王的,天下共同誅讨他’。
現在如果封呂氏為王,是違背誓約的。
”太後很不高興。
又問右丞相陳平和绛侯周勃。
周勃等人回答:“高帝平定天下,封劉氏子弟為王;如今太後代行天子之職,封呂氏諸兄弟為王,沒有什麼不可以的。
”太後大喜,于是退朝。
王陵責備陳平、周勃:“當初跟高帝歃(shà,廈)血盟誓時,你們難道不在嗎?如今高帝去世,太後是臨朝執政的女主,卻要封呂氏子弟為王。
你們竟然縱容她的私欲,迎一合她的心願,違背與高帝立下的誓約,将來還有什麼臉面見高帝于黃泉之下呢?”陳平、周勃說:“如今在朝廷上當面反駁,據理诤谏,我們比不上您;而要保全大漢天下,安定劉氏後代,您又比不上我們。
”王陵無話可答。
十一月,太後想要罷免王陵,就拜他為皇帝的太傅,奪了他右丞相的實權。
王陵于是就稱病免職回鄉了。
呂後任命左丞相陳平做了右丞相,任命辟陽侯審食其(yìjī,異基)做了左丞相。
但左丞相審食其不管應該做的事情,而隻是監督宮中事務,就象郎中令一樣。
審食其原先做過太後的舍人,曾随太後落入項羽軍中,所以很得一寵一信。
常常決斷大事,朝廷大臣處理政務都要通過他來決定。
呂後又追尊郦侯呂台的父親呂澤為悼武王,想由此開頭來封諸呂為王。
四月,太後準備封諸呂為侯,就先封高祖的功臣郎中令馮無擇為博城侯。
魯元公主去世,賜給她谥号為魯元太後,封她的兒子張偃為魯王。
魯王的父親就是宣平侯張敖。
封齊悼惠王劉肥的兒子劉章為朱虛侯。
把呂祿的女兒嫁給他做妻子。
封齊國的丞相齊壽為平定侯。
封少府陽成延為梧侯。
接着就封呂種為沛侯,呂平為扶柳侯,張買為南宮侯。
太後又想封諸呂為王,先封惠帝後宮妃子所生的兒子劉強為淮陽王,劉不疑為常山王,劉山為襄陽侯,劉朝為轵(zhǐ,隻)侯,劉武為壺關侯。
太後暗示大臣們,大臣們就請求封郦侯呂台為呂王,太後同意了。
建成侯呂釋之去世,繼承侯位的兒子因為有罪而被廢除,就封他的弟弟呂祿為胡陵侯,做為繼承建成侯的後代。
二年(前186),常山王劉不疑去世,封他的弟弟襄陽侯劉山為常山王,改名劉義。
十一月,呂王呂台去世,谥為肅王,他的兒子呂嘉接替為王。
三年(前185),無可記之事。
四年(前184),呂後封她的妹妹呂嬃(Xū,須)為臨光侯,封呂他為俞侯,呂更始為贅其侯,呂忿為呂城
這篇本紀成功地塑造了呂後這樣一個殘忍刻毒、權欲薰心的亂政後妃的形象,詳細地記述了呂後篡權及其覆滅的過程:從呂後在劉邦死後培植呂氏勢力、殘害劉邦一寵一姬和諸子的罪惡行徑,到周勃、陳平等元老大臣聯合劉氏宗室誅滅諸呂的驚險鬥争,到誅呂功臣們商議迎立劉恒即位的情況。
王諸呂和誅諸呂是關系漢室存亡興替的大事,作者緊緊扣住這個關鍵問題布局謀篇,充分體現了太史公作為一個史學家的卓越識見。
作者多處運用簡潔的漫畫筆法辛辣地諷剌了呂後處心積慮培植呂氏勢力的種種表現:惠帝死後,“太後哭,泣不下”;丞相陳平請拜呂台(yí,怡)、呂産、呂祿為将,掌握南北軍軍權,諸呂入宮,居中用事,則“太後悅,其哭乃哀”。
同樣是哭,稍事勾勒,就産生了絕妙的諷剌效果。
又如寫呂後欲王呂氏而“風大臣”的欲蓋彌彰、“取美人子名之”的弄巧成拙、廢帝更立時的裝腔作勢,都描繪得活靈活現,或明或暗地流露出作者對弄權女主的無情鞭撻。
這篇本紀記事真實,刻畫人物一性一格鮮明深刻:寫呂後,象她殘害戚姬、連殺三趙王等事件的本身就足以表現其殘忍狠毒的一性一格了,而作者還往往用貌似悠閑的文字不動聲色地加重表達自己對呂後的憎惡之情,從而也增加了作品的藝術感染力。
如惠帝得知“人彘”就是戚夫人後,有“此非人所為”的痛苦哀歎,借用呂後親生兒子之口,罵得何等有力!又如呂後鸩殺趙王如意之前,以周昌抗旨和惠帝苦心相護來反襯呂後必置趙王于死地而後快的刻毒。
再如趙王劉友被幽死前所唱的那首悲歌,更是對呂後人一性一滅絕的揭露與聲讨。
寫諸元老大臣和劉氏宗室,也是多處着意刻畫,如右丞相王陵敢于當面斥責呂後“今王呂氏,非約也”,又當面質問周勃、陳平:“諸君縱一欲阿意背約,何面目見高帝地下?”一尊剛正不阿的漢室忠臣塑像活現眼前。
又如在誅滅諸呂過程中,周勃、陳平的多謀機警,朱虛侯的勇武,齊哀王的果斷,灌嬰的沉穩等等,也都描繪得恰如其分。
正是由于這些一性一格各異的人物的通力合作,加之人心所向,才使得他們雖屢處險境,卻又總是絕處逢生,最終誅盡諸呂而大快人心。
縱觀全篇,太史公似乎向人們昭示了這樣一個道理: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
【譯文】 呂太後是高祖貧賤時的妻子,生了孝惠帝和魯元太後。
到高祖做漢王時,又娶了定陶人戚姬,非常一寵一愛一她,生了趙隐王劉如意。
孝惠帝為人仁惠柔一弱,高祖認為不象自己,常想廢掉他,改立戚姬的兒子如意為太子,因為如意象自己。
戚姬得到一寵一愛一,常跟随高祖到關東,她日夜啼哭,想要讓自己的兒子取代孝惠帝做太子。
呂後年紀大,經常留在家中,很少見到高祖,和高祖越來越疏遠。
如意被立為趙王之後,好幾次險些取代了太子的地位,靠着大臣們的極力诤谏,以及留侯張良的計策,太子才沒有被廢掉。
呂後為人剛強堅毅,輔佐高祖平定天下,誅殺韓信、黥(qíng,情)布、彭越等大臣也多有呂後之力。
呂後有兩個哥哥,都是高祖的部将。
大哥周呂侯呂澤死于戰争,他的兒子呂台被封為郦(lì,麗)侯,呂産被封為交侯;二哥呂釋之被封為建成侯。
高祖十二年(前195)四月甲辰日,高祖逝于長樂宮,太子承襲帝号做了皇帝。
當時高祖有八個兒子:長子劉肥是惠帝的異母兄,被封為齊王,其餘都是惠帝的弟弟,戚夫人的兒子劉如意被封為趙王,薄夫人的兒子劉恒被封為代王,其他妃嫔的兒子,劉恢被封為梁王,劉友被封為淮陽王,劉長被封為淮南王,劉建被封為燕王。
高祖的弟弟劉交被封為楚王,高祖兄的兒子劉濞(bì,閉)被封為吳王。
非劉氏的功臣鄱(pó,婆)君吳芮(ruì,銳)的兒子吳臣被封為長沙王。
呂後最怨恨戚夫人和她的兒子趙王,就命令永巷令把戚夫人囚禁起來,同時派人召趙王進京。
使者往返多次,趙國丞相建平侯周昌對使者說:“高皇帝把趙王托付給我,趙王年紀還小。
我聽說太後怨恨戚夫人,想把趙王召去一起殺掉,我不能讓趙王前去。
況且趙王又有病,不能接受诏命。
”呂後非常惱怒,就派人去召周昌。
周昌被召到長安,呂後又派人去召趙王。
趙王動身赴京,還在半路上。
惠帝仁慈,知道太後惱恨趙王,就親自到霸上去迎接,跟他一起回到宮中,親自保護,跟他同吃同睡。
太後想要殺趙王,卻得不到機會。
孝惠元年(前194)十二月一天清晨,惠帝出去射箭。
趙王年幼,不能早起。
太後得知趙王獨自在家,派人拿去毒酒讓他喝下。
等到惠帝回到宮中,趙王已經死了。
于是就調淮陽王劉友去做趙王。
這年夏天,下诏追封郦侯呂台的父親呂澤為令武侯。
太後随即派人砍斷戚夫人的手腳,挖去眼睛,熏聾耳朵,灌了啞藥,扔到豬圈裡,叫她“人豬”。
過了幾天,太後叫惠帝去看人豬。
惠帝看了,一問,才知道這就是戚夫人,于是大哭起來,從此就病倒了,一年多不能起來。
惠帝派人請見太後說:“這不是人幹的事情,我作為太後的兒子,再也不能治理天下了。
”惠帝從此每天飲酒作樂,放縱無度,不問朝政,所以一直患病。
二年(前193),楚元王劉交、齊悼惠王劉肥都前來朝見。
十月,有一天惠帝與齊王在太後面前宴飲,惠帝因為齊王是兄長,就按家人的禮節,請他坐上座。
太後見此大怒,就叫人倒了兩杯毒酒放在齊王面前,讓齊王起來向他獻酒祝壽。
齊王站了起來,惠帝也站起來,端起酒杯要一起向太後祝酒。
太後害怕了,急忙站起來倒掉了惠帝手裡的酒。
齊王覺得奇怪,因而沒敢喝這杯酒,就裝醉離開了席座。
事後打聽,才知道那是毒酒,齊王心裡很害怕,認為不能從長安脫身了,非常焦慮。
齊國的内史向齊王獻策說:“太後隻有惠帝和魯元公主兩個孩子。
如今大王您擁有七十多座城,而公主隻享食幾座城的貢賦。
大王如果能把一個郡的封地獻給太後,來作公主的湯沐邑,供公主收取俺稅,太後一定高興,您也就不必再擔心了。
”于是齊王就獻上城陽郡,為了讨好太後,并違背常禮尊自己的異母妹魯元公主為王太後。
呂後很高興,就接受了。
于是在齊王在京的官邸擺設酒宴,歡飲一番,酒宴結束,就讓齊王返回封地了。
三年(前192),開始修築長安城,四年(前191),完成了一半,五年(前190)、六年(前189)全部竣工。
諸侯都來京聚會,十月入朝祝賀。
七年(前188)秋季八月戊寅日,惠帝逝世。
發喪時,太後隻是幹哭,沒有眼淚。
留侯張良的兒子張辟強任侍中,隻有十五歲,對丞相陳平說:“太後隻有惠帝這一個兒子,如今去世了,太後隻幹哭而不悲通,您知道這裡的原因嗎?”陳平問:“是什麼原因?”辟強說:“皇帝沒有成年的兒子,太後顧忌的是你們這班老臣。
如果您請求太後拜呂台、呂産、呂祿為将軍,統領兩宮衛隊南北二軍,并請呂家的人都進入宮中,在朝廷裡掌握重權,這樣太後就會安心,你們這些老臣也就能夠幸免于禍了。
”丞相照張辟強的辦法做了。
太後很滿意,才哭得哀痛起來。
呂氏家族掌握朝廷大權就是從這時開始的。
于是大赦天下。
九月辛醜日,安葬惠帝。
太子即位做了皇帝,到高祖廟舉行典禮,向高祖禀告。
少帝元年(前187),朝廷号令完全出自太後。
太後行使皇帝的職權之後,召集大臣商議,打算立諸呂為王。
先問右丞相王陵。
王陵說:“高帝曾殺白馬,和大臣們立下誓約,‘不是劉氏子弟卻稱王的,天下共同誅讨他’。
現在如果封呂氏為王,是違背誓約的。
”太後很不高興。
又問右丞相陳平和绛侯周勃。
周勃等人回答:“高帝平定天下,封劉氏子弟為王;如今太後代行天子之職,封呂氏諸兄弟為王,沒有什麼不可以的。
”太後大喜,于是退朝。
王陵責備陳平、周勃:“當初跟高帝歃(shà,廈)血盟誓時,你們難道不在嗎?如今高帝去世,太後是臨朝執政的女主,卻要封呂氏子弟為王。
你們竟然縱容她的私欲,迎一合她的心願,違背與高帝立下的誓約,将來還有什麼臉面見高帝于黃泉之下呢?”陳平、周勃說:“如今在朝廷上當面反駁,據理诤谏,我們比不上您;而要保全大漢天下,安定劉氏後代,您又比不上我們。
”王陵無話可答。
十一月,太後想要罷免王陵,就拜他為皇帝的太傅,奪了他右丞相的實權。
王陵于是就稱病免職回鄉了。
呂後任命左丞相陳平做了右丞相,任命辟陽侯審食其(yìjī,異基)做了左丞相。
但左丞相審食其不管應該做的事情,而隻是監督宮中事務,就象郎中令一樣。
審食其原先做過太後的舍人,曾随太後落入項羽軍中,所以很得一寵一信。
常常決斷大事,朝廷大臣處理政務都要通過他來決定。
呂後又追尊郦侯呂台的父親呂澤為悼武王,想由此開頭來封諸呂為王。
四月,太後準備封諸呂為侯,就先封高祖的功臣郎中令馮無擇為博城侯。
魯元公主去世,賜給她谥号為魯元太後,封她的兒子張偃為魯王。
魯王的父親就是宣平侯張敖。
封齊悼惠王劉肥的兒子劉章為朱虛侯。
把呂祿的女兒嫁給他做妻子。
封齊國的丞相齊壽為平定侯。
封少府陽成延為梧侯。
接着就封呂種為沛侯,呂平為扶柳侯,張買為南宮侯。
太後又想封諸呂為王,先封惠帝後宮妃子所生的兒子劉強為淮陽王,劉不疑為常山王,劉山為襄陽侯,劉朝為轵(zhǐ,隻)侯,劉武為壺關侯。
太後暗示大臣們,大臣們就請求封郦侯呂台為呂王,太後同意了。
建成侯呂釋之去世,繼承侯位的兒子因為有罪而被廢除,就封他的弟弟呂祿為胡陵侯,做為繼承建成侯的後代。
二年(前186),常山王劉不疑去世,封他的弟弟襄陽侯劉山為常山王,改名劉義。
十一月,呂王呂台去世,谥為肅王,他的兒子呂嘉接替為王。
三年(前185),無可記之事。
四年(前184),呂後封她的妹妹呂嬃(Xū,須)為臨光侯,封呂他為俞侯,呂更始為贅其侯,呂忿為呂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