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祖本紀第八·《史記》白話文版
關燈
小
中
大
在了别人之後。
他說:“懷王,是我家叔父項梁擁立的,他沒有什麼功勞,憑什麼能主持定約呢!平定天下的,本來就是各路将領和我項籍。
”于是假意推尊懷王為義帝,實際上并不聽從他的命令。
正月,項羽自立為西楚霸王,統治梁地、楚地的九個郡,建都彭城。
又違背當初的約定,改立沛公為漢王,統治巴蜀、漢中之地,建都南鄭。
把關中分為三份,封給秦朝的三個降将:章邯為雍王,建都廢丘;司馬欣為塞王,建都栎陽;董翳為翟王,建都高奴。
又封楚将瑕丘申陽為河南王,建都洛陽。
封趙将司馬印為殷王,建都朝歌。
把趙王歇改封到代地為代王。
封趙相張耳為常山王,建都襄國。
封當陽君黠布為九江王,建都六縣。
封懷王的柱國共敖為臨江王,建都江陵。
封番君吳芮(ruì,稅)為衡山王,建都邾(zhū,朱)縣。
封燕将臧荼為燕王,建都薊縣。
把原燕王韓廣改封到遼東為遼東王。
韓廣不聽,從臧荼就率軍去攻打,在無終把他殺了。
項羽又封給成安君陳餘河間周圍的三個縣,讓他住在南皮縣。
封給梅鋗十萬戶。
四月,各路諸侯在項羽的大将軍旗幟下罷兵,回各自的封國去。
漢王也前往封國,項羽派了三萬士兵随從前往,楚國和諸侯國中因為敬慕而跟随漢王的有幾萬人,他們從杜縣往南進入蝕地的山谷中。
軍隊過去以後,在陡壁上架起的棧道就全部燒掉,為的是防備諸侯或其他強盜偷襲,也是向項羽表示沒有東進之意。
到達南鄭時,部将和士兵有許多人在中途逃跑回去了,士兵們都唱着歌,想東歸回鄉。
韓信勸說漢王道:“項羽封有功的部将,卻偏偏讓您到南鄭去,分明是流放您。
部隊中的軍官、士兵大都是崤(xiáo,淆)山以東的人,他們日夜踮起腳跟東望,盼着回歸故鄉。
如果趁着這種心氣極高的時候利用他們,可以建大功。
如果等到天下平定以後人們都安居樂業了,就再也用不上他們了。
不如立即決策,率兵東進,與諸侯争權奪天下。
” 項羽出了函谷關,派人讓義帝遷都。
并對義帝說:“古代帝王擁有縱橫各千裡的土地,而且一定要居住在江河的上遊。
”派使者把義帝遷徙到長沙郡的郴(chēn,琛)縣,催促他趕快起程,群臣于是漸漸背叛了他,項羽就秘密命令衡山王、臨江王去殺義帝,把義帝殺死在江南。
項羽怨恨田榮,就封齊将田都為齊王。
田榮很生氣,就自立為齊王,殺掉田都,反叛楚王;又把将軍印授給了彭越,讓他在梁地反楚。
楚派蕭公角去攻打彭越,被彭越打得大敗。
陳餘怨恨項羽不封自己為王,就派夏說(yuè,悅)去遊說田榮,向他借兵攻打張耳。
齊國給了陳餘一些兵力,打敗了常山王張耳,張耳逃走歸附了漢王。
陳餘從代地把趙王歇接回趙國,重新立為趙王。
趙王因此立陳餘為代王。
項羽大為惱怒,發兵向北攻打齊國。
八月,漢王采用韓信的計策,順原路返回關中,襲擊雍王章邯。
章邯在陳倉迎擊漢軍,雍王的軍隊被打敗,退兵逃走;在好畤(zhì,制)停下來再戰,又被打敗,逃到廢丘。
漢王于是平定了雍地。
漢王向東挺一進鹹陽,率軍在廢丘包一皮一皮圍雍王,并派遣将領們去奪取土地,平定了隴西、北地、上郡。
派将軍薛歐、王吸帶兵出武關,借着王陵兵駐南陽,到沛縣去接太公,呂後。
楚王聽說後,派兵在陽夏阻截,漢軍不能前進。
楚又封原吳縣縣令鄭昌為韓王,以抵拒漢軍。
二年(前205),漢王向東奪取土地,塞王司馬欣、翟王董翳、河南王申陽都歸降了漢王。
韓王昌不肯歸降,漢王派韓信打敗了他。
于是把攻占的土地設置為隴西、北地、上郡、渭南、河上、中地等郡;在關外設置了河南郡。
改封韓國的太尉信為韓王。
漢王下令各路将領,率領一萬人或者獻出一郡之地降漢的,封給他一萬戶。
修築河上郡的要塞。
原先秦朝供帝王遊玩打獵的園林,都允許人們去耕種。
正月,俘虜了雍王的弟弟章平。
大赦天下罪犯。
漢王出了武關到達陝縣,撫一慰關外的父老,回來後,張耳前來求見。
漢王對他十分厚待。
二月,下令廢除秦的社稷,改立漢的社稷。
三月,漢王從臨晉渡黃河,魏王豹帶兵跟随着。
攻下河内,俘虜了殷王,設置了河内郡。
又率軍向南渡過平陰津,到達洛陽。
新城縣一位掌管教化的三老董公攔住了漢王,向他說了義帝被殺的情況。
漢王聽後,袒露左臂失聲大哭。
随即下令為義帝發喪,哭吊三天。
派使者通告各諸侯說:“天下諸侯共同擁立義帝,稱巨事奉。
如今項羽在江南放逐并殺害了義帝,這是大逆不道。
我親自為義帝發喪,諸侯也都應該穿白戴素。
我将發動關中全部軍隊,聚集河南、河東、河内三郡的士兵,向南沿長江、漢水而下,我希望與諸侯王一起去打楚國那個殺害義帝的罪人!” 這時候,項羽正在北方攻打齊國,田榮和他在城陽交戰。
田榮被打敗,逃往平原,平原的民衆殺了他。
齊國各地也都歸降楚國。
楚軍放火焚毀了齊國的城邑,掠走了齊人的子女,齊國人十分憤怒,又反叛楚國了。
田榮的弟弟田橫立田榮的兒子田廣為齊王。
齊王已在城陽舉兵反楚。
項羽雖然聽說了漢王已經到東方來了,但因為已經與齊軍連續作戰多日,就想在打敗齊軍之後再去迎擊漢軍。
漢王因此得以挾持常山王張耳,河南王申陽、韓王鄭昌、魏王魏豹、殷王卬五諸侯的軍隊,攻入彭城。
項羽聞訊,立即率兵離開齊國,從魯縣穿過胡陵到達蕭縣,跟漢軍在彭城靈壁以東的睢水上激戰,大敗漢軍,殺了許多漢兵,睢水因此被阻塞不能暢流。
項羽又派人從沛縣擄來了漢王的父母妻子、兒女,把他們扣留在軍中做人質。
當時,諸侯們見楚軍強大,漢軍被打敗,又都背離了漢王而去幫助楚王。
塞王司馬欣逃入楚國。
呂後的哥哥周呂侯為漢王率兵駐紮在下邑。
漢王去投奔他,逐漸聚集士卒,駐紮在砀縣。
然後率軍向西,經過梁地,到達虞縣。
漢王派使者随何到九江王黥布那裡去,說:“您如果能說服黥布發兵反楚,項羽一定會暫停留在那裡攻擊黥布。
隻要項羽軍停留幾個月,我就一定能取得天下。
”随何前去遊說九江王黥布。
黥布果然反楚。
楚派龍且前去攻打他。
漢王在彭城兵敗向西撤退的時候,途中派人去尋找家室,家室都已逃走,沒有找到他們。
敗退途中隻找到了孝惠。
六月,立孝惠為太子,大赦罪犯。
讓太子守衛栎陽,把在吳中的各諸侯的兒子也都集中到栎陽來守衛。
接着,引水灌廢丘,廢丘降漢,章邯自一殺。
把廢丘改名為槐裡。
于是命令掌管祭祀的祠官祭祀天地、四方、上帝、山川,要按時祭祀。
又發動關内的士兵去防守邊塞。
這時候,九江王黥布與龍且交戰,沒打勝,就跟随何一起抄小路而行來歸附漢王。
漢王又漸漸收集士兵,跟各路将領及吳中軍隊頻頻出動,因而隊聲威大振于荥陽,在京、索之間擊敗了楚軍。
三年(前204),魏王豹請假回鄉去探視父母的疾病,一到魏國,就毀絕了黃河的渡口,反漢助楚。
漢王派郦食其去勸說魏豹,魏豹不聽。
漢王就派将軍韓信前去攻打,把魏軍打得大敗,俘虜了魏豹,于是平定了魏地,設置了三個郡:河東郡:太原郡、上一黨一郡。
漢王随即命令張耳與韓信率兵進攻取井陉(xing,形),攻打趙國,殺了陳餘和趙王歇。
第二年,封張耳為趙王。
漢王的軍隊駐紮在荥陽南面,修築了一條兩旁築牆的甬道,和黃河南岸相連接,以便取用敖倉的糧食。
漢王跟項羽互相對峙,持續了一年多。
項羽多次侵奪漢甬道,漢軍糧食缺乏,項羽于是包一皮一皮圍了漢王。
漢王請求講和,條件是把荥陽以西的地方劃歸漢王。
項王不答應。
漢王為此而憂慮,就用陳平的計策,給了陳平黃金四萬斤,用以離間項羽和範增君巨之間的關系。
項羽便對亞父範增産生了懷疑。
範增當時是勸項羽務必攻下荥陽,當他遭到項羽猜疑後,非常憤怒,就托辭年老,希望項羽準許他乞身告退回鄉為民,結果還沒有到彭城就死了。
漢軍糧草斷絕,就趁夜把二千多名身披铠甲的女子放出東門,楚軍從四面追趕圍打。
這時将軍紀信乘坐着漢王的車駕,假扮成漢王的樣子诳騙楚軍。
楚軍一起高呼萬歲,都到城東去觀看,因此漢王才得以帶着幾十名随從騎兵從城西門出去逃走。
出城之前漢王命令禦使大夫周苛、魏豹、枞(cōng,聰)公守衛荥陽。
那些不能随從漢王出城的将領和士兵,都留在城中,周苛、枞公商量說:“魏豹是已經反叛過的侯國之王,難以和他一起守城。
”于是把魏豹殺了。
漢王逃出荥陽進入關中,收集士兵準備再次東進。
袁生遊說漢王說:“漢與楚在荥陽相持不下好幾年,漢軍常陷于水利的因境。
希望漢王出武關,項羽一定率軍南下,那時大王加高壁壘,不出戰,讓荥陽、成臯一帶得以休息。
派韓信等去安一撫河北趙地,把燕國、齊國連結起來,那時大王再兵進荥陽也不晚。
這樣,楚軍就要多方防備,力量分散,而漢軍得到了休整,再跟楚軍作戰,打敗楚軍,就确定無疑了。
”漢王聽從了他的計策,出兵于宛縣、葉縣之間,與黥布一路行進,一路收集人馬。
項羽聽說漢王在宛縣,果然率軍南下。
漢王加固壁壘,不跟他交戰。
這時候,彭越渡過睢水,和項聲、薛公在下邳(pī,批)交戰,彭越大敗楚軍。
于是項羽就率軍東進去攻打彭越。
漢王同時也就率軍北進,駐紮在成臯。
項羽打跑了彭越,聽說漢王又駐進了成臯,就率軍向西,攻下了荥陽,殺死了周苛、枞公、并且俘虜了韓王信,接着包一皮一皮圍了成臯。
漢王逃走,隻和滕公共乘一車從成臯北面的玉一門逃去,往北渡過黃河,驅馬跑到夜晚,留宿在修武。
他自稱是使者,在第二天清晨,沖入張耳,韓信的軍營,奪了他們的軍權。
又派張耳往北到趙地去大量收集兵卒,派韓信東進攻打齊國。
漢王取得了韓信的軍隊,重新振作起來,率軍南進臨近了黃河,在小修武的南面犒勞部隊,想要跟項羽再戰,郎中鄭忠勸阻漢王,讓他加深壕溝,增高壁壘堅守,不要跟楚軍作戰。
漢王聽從了他的計謀,派盧绾、劉賈率兵二萬人,騎兵數百名,渡過白馬津,進入楚地,跟彭越的軍隊一起在燕縣西面再次打敗了楚軍,接着又攻下了梁地的十多座城池。
淮陰侯韓信已受命東進,還沒有渡過平原津。
這時,漢王卻暗中派郦食其前去遊說齊王田廣,田廣叛楚,與漢和好,共同進攻項羽。
韓信見此,本想停止攻齊,蒯(kuǎi,快上聲)通勸他還是要攻下齊國,于是聽了蒯通的主意,襲擊并打攻了齊軍。
齊王用大鼎把郦食其煮死,向東逃到高密。
項羽聽說韓信已率河北軍攻占了齊國、趙國,将要進攻楚國,就派龍且、周蘭前去打韓信。
韓信跟他們交戰,騎将灌嬰出擊,大敗楚軍,殺了龍且。
齊王田廣奔往彭城。
這時候,彭越帶兵駐在梁地,往來襲擊騷擾楚軍,斷絕楚軍的糧食供給。
四年(前203),項羽對海春侯大司馬曹咎說:“你們謹慎地守住成臯。
如果漢軍挑戰,千萬不要應戰,隻要别讓他們東進就可以了。
我在十五天之内一定能平定梁地,回頭再跟将軍們會合。
”便率兵去攻打陳留、外黃、睢陽,都攻下來了。
漢軍果然多次向楚軍挑戰,楚軍都不出來,漢軍派人辱罵他們,接連五六天,曹咎氣憤之極,領兵橫渡汜水。
士兵剛剛渡這一半,漢軍出擊,大敗楚軍,繳獲了楚國的全部金玉财物。
大司馬曹咎、長史司馬欣都在汜水上自刎了。
項羽到達睢陽,聽說海春侯被打敗,就率軍趕回來。
漢軍這時把鐘離眛(mèi,妹)圍困在荥陽東面,項羽到來,漢兵已全部跑到深山險阻地帶去了。
韓信攻下齊國後。
派人去對漢王說:“齊國和楚國臨界,我的權力太小,如果不立個代理之王,恐怕不能安定齊地。
”漢王想去攻打韓信,留侯張良說:“不如趁此機會立他為齊王,讓他自己為自己守住齊地。
”于是漢王派張良帶着王印到齊國封韓信為齊王。
項羽聽說龍且的軍隊被打敗,就害怕了,派盱台人武涉去遊說韓信反漢。
韓信沒有同意。
楚漢兩軍相持很久,勝負未決,年輕人厭倦了長期的行軍作戰,老弱者由于運送糧饷疲備不堪。
漢王和項羽隔着廣武澗對話。
項羽要跟漢王單獨決一雌雄,漢王則一項一項地列舉項羽的罪狀說:“當初我和你項羽一同受懷王之命,說定了先入關中者在關中為王,你項羽違背了約定,讓我在蜀漢為王,這是你的第一條罪狀。
你項羽假托懷王之命,殺了卿子冠軍宋義,而自任上将軍,這是你的第二條罪狀,你項羽奉命援救了趙國,本應當回報懷王,而你項羽卻擅自劫持諸侯的軍隊入關,這是你的第三條罪狀。
懷王當初約定入關後不準燒殺擄掠,你卻焚毀秦朝宮室,挖了始皇帝墳墓,私自收取秦地的财物,這是你的第四條罪狀。
你硬是殺掉已經投降的秦王子嬰,這是你的第五條罪狀。
你采用欺詐手段在新安活埋了二十萬秦兵,卻封賞他們的降将,這是你的第六條罪狀。
你項羽把各諸侯的将領都封在好地方,卻遷移趕走原來的諸侯王田市、趙歇、韓廣等,使得他們的臣下為争王位而反叛,這是你的第七條罪狀。
你項羽把義帝趕出彭成,自己卻在那裡建都,又侵奪韓王的地盤,把梁、楚之地并在一起據為已有,這是你的第八條罪狀。
你項羽派人在江南秘密地殺了義帝,這是你的第九條罪狀。
你為人臣子卻謀殺君主,殺害已經投降之人,你為政不公,不守信約,不容于天下,大逆不道,這是你的第十條罪狀。
如今我率領義兵和諸侯們來讨你這個殘害人的罪人,隻讓那些受過刑的罪犯就可以掉你項羽,又何必勞累我來跟你挑戰呢?”項羽十分惱怒,埋伏好的帶機關的箭射中了漢王。
漢王傷的是胸部,卻按着腳說:“這個強盜射中了我的腳趾!”漢王因受箭傷而病倒了,張良硬是請他起來出去巡行,慰勞部隊,以便穩定軍心,不讓楚軍占勝利的威勢壓過漢軍。
漢王出去巡視軍營,病情加重,立即趕回了成臯。
漢王病愈後,西行入關,來到栎陽,慰問當地父老,擺設酒席,殺了原塞王司馬欣,把他的頭懸挂在木杆上示衆。
漢王在栎陽停留了四天,又回到軍中,部隊駐紮在廣武。
這時候,關中的軍隊出關參戰的也增多了。
這時候,彭越帶兵駐在梁地,往來襲擊騷擾楚軍,斷絕楚軍的糧食供給。
田橫前往梁地依附他。
項羽多次攻擊彭越等人,齊王韓信又進兵攻打楚軍,項羽害怕了,就跟漢王約定,平分天下,鴻溝以西的地方劃歸漢,鴻溝以東的地方劃歸楚。
項羽送回了漢王的家屬,漢軍官兵都呼喊萬歲,然後項羽回營别去。
項羽罷兵回東方了,漢王也想率軍回西方。
但漢王采用張良、陳平的計策,乘楚軍兵疲糧盡,索一性一就消滅它,于是進兵追趕項羽,到陽夏南面讓部隊駐紮下來,和齊王韓信,建成侯彭越約定日期會合,共同攻擊楚軍。
漢王到達固陵,韓信、彭越卻沒有來會合。
楚軍迎擊漢軍,把漢軍打得大敗。
漢王又逃回營壘,深挖壕塹固守。
又采用張良的計策派使者封給韓信、彭越土地,使他們各自為戰,于是韓信、彭越都來會合了。
黥布和劉賈進入楚地,圍攻壽春,漢王卻在固陵打了敗仗,于是派人去召大司馬周殷,讓他出動九江軍隊擊迎會武王黥布,行軍途中屠戮了城父(fǔ,甫),然後随劉賈、齊、梁諸侯的軍隊在垓下大會師。
漢王封武王黥布為淮南王。
五年(前202),高祖和諸侯軍共同進攻楚軍,與項羽在垓下決戰。
淮陰侯韓信率領三十萬大軍與楚軍正面對陣,他的部将孔将軍在左邊,費将軍在右邊,漢王領兵随後,绛侯周勃、柴将軍跟在漢王的後面,項羽的軍隊大約有十萬。
淮陰侯首先跟楚軍交鋒,不利,向後退卻。
孔将軍、費将軍從左右兩邊縱兵攻上去,楚軍不利,淮陰侯乘勢再次攻上去,大敗楚軍于垓下。
項羽的士兵聽到漢軍唱起了楚地的歌,以為漢軍已經完全占領了楚地,項羽戰敗逃走,楚軍因此全部崩潰。
漢王派騎将灌嬰追殺項羽,一直追到東成,殺了八萬楚兵,終于攻占平定了楚地。
隻有魯縣人還為項羽堅守,不肯降服,因為懷王當初封項羽為魯公。
漢王就率領諸侯軍北上,把項羽的頭給魯縣的父老們看,魯人這才投降。
于是,漢王按照魯公這一封号的禮儀,把項羽葬在穀城。
然後回師定陶,驅馬馳入齊王韓信的軍營,奪了他的兵權。
正月,諸侯及将相們共同尊請漢王為皇帝。
漢王說:“我聽說皇帝的尊号,賢能的人才能據有,空言虛語,不是我所要的,我可承擔不了皇帝的尊号。
”大臣們都說:“大王從平民起事,誅伐暴逆,平定四海,有功的分賞土地封為王侯,如果大王不稱皇帝尊号,人們對大王的封賞就都不會相信。
我們這班人願意以死相請求。
” 漢王辭讓再三,實在推辭不過了,才說:“既然諸位認為這樣合适,那我就為了國家的便利吧。
”甲午日,漢王在汜水北面登臨皇帝之位。
皇帝提到義帝沒有後代。
因為齊王韓信熟悉楚地的風俗,就改封韓信為楚王,建都下邳。
封建成侯彭越為梁王,建都定陶。
原韓王信仍舊為韓王,建都陽翟。
改封衡山王吳芮為長沙王,建都臨湘。
番君的部将梅鋗有功勞,曾經随漢軍進入武關,所以皇帝感激番君。
淮南王黥布、燕王臧荼、趙王張敖封号都不改變。
天下全都平定了,高祖定都在洛陽,諸侯都稱臣歸從于高祖。
原臨江王共驩(huān,歡)為項羽效忠,反叛漢朝,高祖派盧绾、劉賈去包一皮一皮圍了他,沒有攻下。
過了幾個月共驩才投降,在洛陽把他殺了。
五月,士兵都遣散回家了。
各諸侯子弟留在關中的,免除賦稅徭役十二年,回到封國去的免除賦稅徭役六年,國家供養他們一年。
高祖在洛陽南宮擺設酒宴。
高祖說:“列侯和各位将領,你們不能瞞我,都要說真心話。
我之所以能取得天下,是因為什麼呢?項羽之所以失去天下,又是因為什麼呢?”高起、王陵回答說:“陛下傲慢而且好侮辱别人;項羽仁厚而且一愛一護别人。
可是陛下派人攻打城池奪取土地,所攻下和降服的地方就分封給人們,跟天下人同享利益。
而項羽卻妒賢嫉能,有功的就忌妒人家,有才能的就懷疑人家,打了勝仗不給人家授功,奪得了土地不給人家好處,這就是他失去天下的原因。
”高祖說:“你們隻知其一,不知其二。
如果說運籌帷幄之中,決勝于千裡之外,我比不上張子房;鎮守國家,安一撫百姓,供給糧饷,保證運糧道路不被阻斷,我比不上蕭何;統率百萬大軍,戰則必勝,攻則必取,我比不上韓信。
這三個人都是人中的俊傑,我卻能夠使用他們,這就是我能夠取得天下的原因所在。
項羽雖然有一位範增卻不信用,這就是他被我擒獲的原因。
” 高祖打算長期定都落陽,齊人劉敬勸說,還有留侯張良也勸說高祖進入關中去定都,高祖當天就起駕入關,到關中去建都。
六月,大赦天下。
十月,燕王臧荼造反,攻下了代地。
高祖親自率軍前去讨代,禽獲了燕王臧荼。
當即封太尉盧绾為燕王。
派丞相樊哙領兵去攻打代地。
這一年的秋天,利幾造反,高祖又新自帶兵去讨伐,利幾敗逃。
利幾原先是項羽的部将。
項羽失敗時,利幾是陳縣縣令,沒有跟随項羽,逃出歸降了高祖。
高祖把他封在穎川為侯。
高祖到達洛陽後,召見全部在名冊的列侯,利幾心裡害怕,所以就造反了。
六年(前201),高祖每五天朝拜太公一次,按照一般人家父子相見的禮節。
太公的家令勸說太公道:“天上不會有兩個太陽,地上不應有兩個君主。
當今皇帝在家雖然是兒子,在天下卻是萬民之主,太公您在家雖然是父親,對皇帝卻是臣子。
怎麼能夠叫萬民之主拜見他的臣子呢!這樣做,皇帝的威嚴就不能遍行天下了。
”後來高祖再去朝見太公,太公就抱着掃帚,面對門口倒退着走。
高祖大為吃驚,急忙下車攙扶太公。
太公說:“皇帝是萬民之主,怎麼能因為我而亂了天下的規矩呢!”于是高祖就尊奉太公為太上皇,心裡贊賞那個家令的話,賜給他五百斤黃金。
十二月,有人上書報告楚王韓信謀反作亂的事,高祖向左右大臣詢問對策,大臣們都争着想去征讨。
最後高祖采用了陳平的計策,假裝去遊覽雲夢澤,在陳縣召見諸侯,楚王韓信來迎接,就趁機拘捕他。
當天,大赦天下。
田肯來祝賀,趁便勸說高祖道:“陛下抓住了韓信,又在關中建都。
秦地是形勢險要之地,周圍有山河環繞,與關東有千裡長的疆界被山河阻隔。
如果關東擁有百萬軍隊,那麼秦地隻需兵力二萬就可以抵擋住。
秦地地勢這樣有利,如果對諸侯用兵,就好象從高屋檐角的滴水器往下流水一樣,居高臨下,勢不可擋。
還有齊地,東有琅邪(yá,牙),即墨的富繞,南有泰山的險固,西有黃河的天險,北有渤海的地利。
土地縱橫各二千裡,與諸侯的疆界被山水阻隔,超過千裡,如果諸侯擁有百萬軍隊,那麼齊地隻需二十萬就可以抵擋住。
所以說,齊地可以和秦地并稱東秦和西秦。
如果不是陛下的嫡親子弟,就沒有人可以派去做齊王。
”高祖說:“好。
”賞給他黃金五百斤。
十多天以後,封韓信為淮陰侯,把他原來的封地分為兩個侯國。
高祖說,将軍劉賈屢次立功,就封他為荊王,統治淮水以東。
又封他的弟弟劉交為楚王統治淮水以西。
封皇子劉肥為齊王,統轄七十多座城,老百姓凡是能說齊國話的都屬于齊國。
高祖于是評定功績,進行封賞,與各列侯剖開刻有封侯字樣的符節,一半留在朝廷,一半交給受封者,以做憑證。
讓韓王信遷徙到太原郡。
七年(前200),匈奴在馬邑攻打韓王信,韓王信就與匈奴在太原謀反。
他的部将在白土城的曼丘臣、王黃擁立前趙将趙利為王,也反叛朝廷。
高祖親自率兵前往讨伐。
正趕上天氣寒冷,士兵們凍掉手指的有十公之二三,于是趕到平城。
匈奴軍隊包一皮一皮圍了平城,七天之後才撤圍離去。
高祖讓樊哙留下平定代地。
封哥哥劉仲為代王。
二月,高祖從平城出發,經過趙國、洛陽,抵達長安。
長安的長樂宮建成了,丞相蕭何以下的官員們都遷到長安治事了。
八年,(前199),高祖又率軍東進,在東垣一帶追擊韓王信的殘餘反寇。
丞相蕭相何主持營建未央宮,未央宮建東阙、北阙、前殿、武庫、太倉。
高祖回來,看到宮殿非常壯觀,很生氣,對蕭何說:“天下動蕩紛亂。
苦苦争戰好幾年,成敗還不可确知,為什麼要把宮殿修造得如此過分豪華壯美呢?”蕭何說:“正因為天下還沒有安定,才可以利用這個時機建成宮殿。
再說,天子以四海為家,宮殿不壯麗就無法樹立天子的威嚴,而且也不能讓後世超過呀。
”高祖這才高興了。
高祖到東垣去,經過柏人縣,趙相貫高等人設下埋伏,想要謀殺高祖,高祖本想在柏人留宿,可是心裡一動,想到“柏人”字音與“迫人”相同,就沒有住在那裡。
代王劉仲棄國逃亡,到洛陽投案自首,高祖廢掉了他的王位,改封為合陽侯。
他說:“懷王,是我家叔父項梁擁立的,他沒有什麼功勞,憑什麼能主持定約呢!平定天下的,本來就是各路将領和我項籍。
”于是假意推尊懷王為義帝,實際上并不聽從他的命令。
正月,項羽自立為西楚霸王,統治梁地、楚地的九個郡,建都彭城。
又違背當初的約定,改立沛公為漢王,統治巴蜀、漢中之地,建都南鄭。
把關中分為三份,封給秦朝的三個降将:章邯為雍王,建都廢丘;司馬欣為塞王,建都栎陽;董翳為翟王,建都高奴。
又封楚将瑕丘申陽為河南王,建都洛陽。
封趙将司馬印為殷王,建都朝歌。
把趙王歇改封到代地為代王。
封趙相張耳為常山王,建都襄國。
封當陽君黠布為九江王,建都六縣。
封懷王的柱國共敖為臨江王,建都江陵。
封番君吳芮(ruì,稅)為衡山王,建都邾(zhū,朱)縣。
封燕将臧荼為燕王,建都薊縣。
把原燕王韓廣改封到遼東為遼東王。
韓廣不聽,從臧荼就率軍去攻打,在無終把他殺了。
項羽又封給成安君陳餘河間周圍的三個縣,讓他住在南皮縣。
封給梅鋗十萬戶。
四月,各路諸侯在項羽的大将軍旗幟下罷兵,回各自的封國去。
漢王也前往封國,項羽派了三萬士兵随從前往,楚國和諸侯國中因為敬慕而跟随漢王的有幾萬人,他們從杜縣往南進入蝕地的山谷中。
軍隊過去以後,在陡壁上架起的棧道就全部燒掉,為的是防備諸侯或其他強盜偷襲,也是向項羽表示沒有東進之意。
到達南鄭時,部将和士兵有許多人在中途逃跑回去了,士兵們都唱着歌,想東歸回鄉。
韓信勸說漢王道:“項羽封有功的部将,卻偏偏讓您到南鄭去,分明是流放您。
部隊中的軍官、士兵大都是崤(xiáo,淆)山以東的人,他們日夜踮起腳跟東望,盼着回歸故鄉。
如果趁着這種心氣極高的時候利用他們,可以建大功。
如果等到天下平定以後人們都安居樂業了,就再也用不上他們了。
不如立即決策,率兵東進,與諸侯争權奪天下。
” 項羽出了函谷關,派人讓義帝遷都。
并對義帝說:“古代帝王擁有縱橫各千裡的土地,而且一定要居住在江河的上遊。
”派使者把義帝遷徙到長沙郡的郴(chēn,琛)縣,催促他趕快起程,群臣于是漸漸背叛了他,項羽就秘密命令衡山王、臨江王去殺義帝,把義帝殺死在江南。
項羽怨恨田榮,就封齊将田都為齊王。
田榮很生氣,就自立為齊王,殺掉田都,反叛楚王;又把将軍印授給了彭越,讓他在梁地反楚。
楚派蕭公角去攻打彭越,被彭越打得大敗。
陳餘怨恨項羽不封自己為王,就派夏說(yuè,悅)去遊說田榮,向他借兵攻打張耳。
齊國給了陳餘一些兵力,打敗了常山王張耳,張耳逃走歸附了漢王。
陳餘從代地把趙王歇接回趙國,重新立為趙王。
趙王因此立陳餘為代王。
項羽大為惱怒,發兵向北攻打齊國。
八月,漢王采用韓信的計策,順原路返回關中,襲擊雍王章邯。
章邯在陳倉迎擊漢軍,雍王的軍隊被打敗,退兵逃走;在好畤(zhì,制)停下來再戰,又被打敗,逃到廢丘。
漢王于是平定了雍地。
漢王向東挺一進鹹陽,率軍在廢丘包一皮一皮圍雍王,并派遣将領們去奪取土地,平定了隴西、北地、上郡。
派将軍薛歐、王吸帶兵出武關,借着王陵兵駐南陽,到沛縣去接太公,呂後。
楚王聽說後,派兵在陽夏阻截,漢軍不能前進。
楚又封原吳縣縣令鄭昌為韓王,以抵拒漢軍。
二年(前205),漢王向東奪取土地,塞王司馬欣、翟王董翳、河南王申陽都歸降了漢王。
韓王昌不肯歸降,漢王派韓信打敗了他。
于是把攻占的土地設置為隴西、北地、上郡、渭南、河上、中地等郡;在關外設置了河南郡。
改封韓國的太尉信為韓王。
漢王下令各路将領,率領一萬人或者獻出一郡之地降漢的,封給他一萬戶。
修築河上郡的要塞。
原先秦朝供帝王遊玩打獵的園林,都允許人們去耕種。
正月,俘虜了雍王的弟弟章平。
大赦天下罪犯。
漢王出了武關到達陝縣,撫一慰關外的父老,回來後,張耳前來求見。
漢王對他十分厚待。
二月,下令廢除秦的社稷,改立漢的社稷。
三月,漢王從臨晉渡黃河,魏王豹帶兵跟随着。
攻下河内,俘虜了殷王,設置了河内郡。
又率軍向南渡過平陰津,到達洛陽。
新城縣一位掌管教化的三老董公攔住了漢王,向他說了義帝被殺的情況。
漢王聽後,袒露左臂失聲大哭。
随即下令為義帝發喪,哭吊三天。
派使者通告各諸侯說:“天下諸侯共同擁立義帝,稱巨事奉。
如今項羽在江南放逐并殺害了義帝,這是大逆不道。
我親自為義帝發喪,諸侯也都應該穿白戴素。
我将發動關中全部軍隊,聚集河南、河東、河内三郡的士兵,向南沿長江、漢水而下,我希望與諸侯王一起去打楚國那個殺害義帝的罪人!” 這時候,項羽正在北方攻打齊國,田榮和他在城陽交戰。
田榮被打敗,逃往平原,平原的民衆殺了他。
齊國各地也都歸降楚國。
楚軍放火焚毀了齊國的城邑,掠走了齊人的子女,齊國人十分憤怒,又反叛楚國了。
田榮的弟弟田橫立田榮的兒子田廣為齊王。
齊王已在城陽舉兵反楚。
項羽雖然聽說了漢王已經到東方來了,但因為已經與齊軍連續作戰多日,就想在打敗齊軍之後再去迎擊漢軍。
漢王因此得以挾持常山王張耳,河南王申陽、韓王鄭昌、魏王魏豹、殷王卬五諸侯的軍隊,攻入彭城。
項羽聞訊,立即率兵離開齊國,從魯縣穿過胡陵到達蕭縣,跟漢軍在彭城靈壁以東的睢水上激戰,大敗漢軍,殺了許多漢兵,睢水因此被阻塞不能暢流。
項羽又派人從沛縣擄來了漢王的父母妻子、兒女,把他們扣留在軍中做人質。
當時,諸侯們見楚軍強大,漢軍被打敗,又都背離了漢王而去幫助楚王。
塞王司馬欣逃入楚國。
呂後的哥哥周呂侯為漢王率兵駐紮在下邑。
漢王去投奔他,逐漸聚集士卒,駐紮在砀縣。
然後率軍向西,經過梁地,到達虞縣。
漢王派使者随何到九江王黥布那裡去,說:“您如果能說服黥布發兵反楚,項羽一定會暫停留在那裡攻擊黥布。
隻要項羽軍停留幾個月,我就一定能取得天下。
”随何前去遊說九江王黥布。
黥布果然反楚。
楚派龍且前去攻打他。
漢王在彭城兵敗向西撤退的時候,途中派人去尋找家室,家室都已逃走,沒有找到他們。
敗退途中隻找到了孝惠。
六月,立孝惠為太子,大赦罪犯。
讓太子守衛栎陽,把在吳中的各諸侯的兒子也都集中到栎陽來守衛。
接着,引水灌廢丘,廢丘降漢,章邯自一殺。
把廢丘改名為槐裡。
于是命令掌管祭祀的祠官祭祀天地、四方、上帝、山川,要按時祭祀。
又發動關内的士兵去防守邊塞。
這時候,九江王黥布與龍且交戰,沒打勝,就跟随何一起抄小路而行來歸附漢王。
漢王又漸漸收集士兵,跟各路将領及吳中軍隊頻頻出動,因而隊聲威大振于荥陽,在京、索之間擊敗了楚軍。
三年(前204),魏王豹請假回鄉去探視父母的疾病,一到魏國,就毀絕了黃河的渡口,反漢助楚。
漢王派郦食其去勸說魏豹,魏豹不聽。
漢王就派将軍韓信前去攻打,把魏軍打得大敗,俘虜了魏豹,于是平定了魏地,設置了三個郡:河東郡:太原郡、上一黨一郡。
漢王随即命令張耳與韓信率兵進攻取井陉(xing,形),攻打趙國,殺了陳餘和趙王歇。
第二年,封張耳為趙王。
漢王的軍隊駐紮在荥陽南面,修築了一條兩旁築牆的甬道,和黃河南岸相連接,以便取用敖倉的糧食。
漢王跟項羽互相對峙,持續了一年多。
項羽多次侵奪漢甬道,漢軍糧食缺乏,項羽于是包一皮一皮圍了漢王。
漢王請求講和,條件是把荥陽以西的地方劃歸漢王。
項王不答應。
漢王為此而憂慮,就用陳平的計策,給了陳平黃金四萬斤,用以離間項羽和範增君巨之間的關系。
項羽便對亞父範增産生了懷疑。
範增當時是勸項羽務必攻下荥陽,當他遭到項羽猜疑後,非常憤怒,就托辭年老,希望項羽準許他乞身告退回鄉為民,結果還沒有到彭城就死了。
漢軍糧草斷絕,就趁夜把二千多名身披铠甲的女子放出東門,楚軍從四面追趕圍打。
這時将軍紀信乘坐着漢王的車駕,假扮成漢王的樣子诳騙楚軍。
楚軍一起高呼萬歲,都到城東去觀看,因此漢王才得以帶着幾十名随從騎兵從城西門出去逃走。
出城之前漢王命令禦使大夫周苛、魏豹、枞(cōng,聰)公守衛荥陽。
那些不能随從漢王出城的将領和士兵,都留在城中,周苛、枞公商量說:“魏豹是已經反叛過的侯國之王,難以和他一起守城。
”于是把魏豹殺了。
漢王逃出荥陽進入關中,收集士兵準備再次東進。
袁生遊說漢王說:“漢與楚在荥陽相持不下好幾年,漢軍常陷于水利的因境。
希望漢王出武關,項羽一定率軍南下,那時大王加高壁壘,不出戰,讓荥陽、成臯一帶得以休息。
派韓信等去安一撫河北趙地,把燕國、齊國連結起來,那時大王再兵進荥陽也不晚。
這樣,楚軍就要多方防備,力量分散,而漢軍得到了休整,再跟楚軍作戰,打敗楚軍,就确定無疑了。
”漢王聽從了他的計策,出兵于宛縣、葉縣之間,與黥布一路行進,一路收集人馬。
項羽聽說漢王在宛縣,果然率軍南下。
漢王加固壁壘,不跟他交戰。
這時候,彭越渡過睢水,和項聲、薛公在下邳(pī,批)交戰,彭越大敗楚軍。
于是項羽就率軍東進去攻打彭越。
漢王同時也就率軍北進,駐紮在成臯。
項羽打跑了彭越,聽說漢王又駐進了成臯,就率軍向西,攻下了荥陽,殺死了周苛、枞公、并且俘虜了韓王信,接着包一皮一皮圍了成臯。
漢王逃走,隻和滕公共乘一車從成臯北面的玉一門逃去,往北渡過黃河,驅馬跑到夜晚,留宿在修武。
他自稱是使者,在第二天清晨,沖入張耳,韓信的軍營,奪了他們的軍權。
又派張耳往北到趙地去大量收集兵卒,派韓信東進攻打齊國。
漢王取得了韓信的軍隊,重新振作起來,率軍南進臨近了黃河,在小修武的南面犒勞部隊,想要跟項羽再戰,郎中鄭忠勸阻漢王,讓他加深壕溝,增高壁壘堅守,不要跟楚軍作戰。
漢王聽從了他的計謀,派盧绾、劉賈率兵二萬人,騎兵數百名,渡過白馬津,進入楚地,跟彭越的軍隊一起在燕縣西面再次打敗了楚軍,接着又攻下了梁地的十多座城池。
淮陰侯韓信已受命東進,還沒有渡過平原津。
這時,漢王卻暗中派郦食其前去遊說齊王田廣,田廣叛楚,與漢和好,共同進攻項羽。
韓信見此,本想停止攻齊,蒯(kuǎi,快上聲)通勸他還是要攻下齊國,于是聽了蒯通的主意,襲擊并打攻了齊軍。
齊王用大鼎把郦食其煮死,向東逃到高密。
項羽聽說韓信已率河北軍攻占了齊國、趙國,将要進攻楚國,就派龍且、周蘭前去打韓信。
韓信跟他們交戰,騎将灌嬰出擊,大敗楚軍,殺了龍且。
齊王田廣奔往彭城。
這時候,彭越帶兵駐在梁地,往來襲擊騷擾楚軍,斷絕楚軍的糧食供給。
四年(前203),項羽對海春侯大司馬曹咎說:“你們謹慎地守住成臯。
如果漢軍挑戰,千萬不要應戰,隻要别讓他們東進就可以了。
我在十五天之内一定能平定梁地,回頭再跟将軍們會合。
”便率兵去攻打陳留、外黃、睢陽,都攻下來了。
漢軍果然多次向楚軍挑戰,楚軍都不出來,漢軍派人辱罵他們,接連五六天,曹咎氣憤之極,領兵橫渡汜水。
士兵剛剛渡這一半,漢軍出擊,大敗楚軍,繳獲了楚國的全部金玉财物。
大司馬曹咎、長史司馬欣都在汜水上自刎了。
項羽到達睢陽,聽說海春侯被打敗,就率軍趕回來。
漢軍這時把鐘離眛(mèi,妹)圍困在荥陽東面,項羽到來,漢兵已全部跑到深山險阻地帶去了。
韓信攻下齊國後。
派人去對漢王說:“齊國和楚國臨界,我的權力太小,如果不立個代理之王,恐怕不能安定齊地。
”漢王想去攻打韓信,留侯張良說:“不如趁此機會立他為齊王,讓他自己為自己守住齊地。
”于是漢王派張良帶着王印到齊國封韓信為齊王。
項羽聽說龍且的軍隊被打敗,就害怕了,派盱台人武涉去遊說韓信反漢。
韓信沒有同意。
楚漢兩軍相持很久,勝負未決,年輕人厭倦了長期的行軍作戰,老弱者由于運送糧饷疲備不堪。
漢王和項羽隔着廣武澗對話。
項羽要跟漢王單獨決一雌雄,漢王則一項一項地列舉項羽的罪狀說:“當初我和你項羽一同受懷王之命,說定了先入關中者在關中為王,你項羽違背了約定,讓我在蜀漢為王,這是你的第一條罪狀。
你項羽假托懷王之命,殺了卿子冠軍宋義,而自任上将軍,這是你的第二條罪狀,你項羽奉命援救了趙國,本應當回報懷王,而你項羽卻擅自劫持諸侯的軍隊入關,這是你的第三條罪狀。
懷王當初約定入關後不準燒殺擄掠,你卻焚毀秦朝宮室,挖了始皇帝墳墓,私自收取秦地的财物,這是你的第四條罪狀。
你硬是殺掉已經投降的秦王子嬰,這是你的第五條罪狀。
你采用欺詐手段在新安活埋了二十萬秦兵,卻封賞他們的降将,這是你的第六條罪狀。
你項羽把各諸侯的将領都封在好地方,卻遷移趕走原來的諸侯王田市、趙歇、韓廣等,使得他們的臣下為争王位而反叛,這是你的第七條罪狀。
你項羽把義帝趕出彭成,自己卻在那裡建都,又侵奪韓王的地盤,把梁、楚之地并在一起據為已有,這是你的第八條罪狀。
你項羽派人在江南秘密地殺了義帝,這是你的第九條罪狀。
你為人臣子卻謀殺君主,殺害已經投降之人,你為政不公,不守信約,不容于天下,大逆不道,這是你的第十條罪狀。
如今我率領義兵和諸侯們來讨你這個殘害人的罪人,隻讓那些受過刑的罪犯就可以掉你項羽,又何必勞累我來跟你挑戰呢?”項羽十分惱怒,埋伏好的帶機關的箭射中了漢王。
漢王傷的是胸部,卻按着腳說:“這個強盜射中了我的腳趾!”漢王因受箭傷而病倒了,張良硬是請他起來出去巡行,慰勞部隊,以便穩定軍心,不讓楚軍占勝利的威勢壓過漢軍。
漢王出去巡視軍營,病情加重,立即趕回了成臯。
漢王病愈後,西行入關,來到栎陽,慰問當地父老,擺設酒席,殺了原塞王司馬欣,把他的頭懸挂在木杆上示衆。
漢王在栎陽停留了四天,又回到軍中,部隊駐紮在廣武。
這時候,關中的軍隊出關參戰的也增多了。
這時候,彭越帶兵駐在梁地,往來襲擊騷擾楚軍,斷絕楚軍的糧食供給。
田橫前往梁地依附他。
項羽多次攻擊彭越等人,齊王韓信又進兵攻打楚軍,項羽害怕了,就跟漢王約定,平分天下,鴻溝以西的地方劃歸漢,鴻溝以東的地方劃歸楚。
項羽送回了漢王的家屬,漢軍官兵都呼喊萬歲,然後項羽回營别去。
項羽罷兵回東方了,漢王也想率軍回西方。
但漢王采用張良、陳平的計策,乘楚軍兵疲糧盡,索一性一就消滅它,于是進兵追趕項羽,到陽夏南面讓部隊駐紮下來,和齊王韓信,建成侯彭越約定日期會合,共同攻擊楚軍。
漢王到達固陵,韓信、彭越卻沒有來會合。
楚軍迎擊漢軍,把漢軍打得大敗。
漢王又逃回營壘,深挖壕塹固守。
又采用張良的計策派使者封給韓信、彭越土地,使他們各自為戰,于是韓信、彭越都來會合了。
黥布和劉賈進入楚地,圍攻壽春,漢王卻在固陵打了敗仗,于是派人去召大司馬周殷,讓他出動九江軍隊擊迎會武王黥布,行軍途中屠戮了城父(fǔ,甫),然後随劉賈、齊、梁諸侯的軍隊在垓下大會師。
漢王封武王黥布為淮南王。
五年(前202),高祖和諸侯軍共同進攻楚軍,與項羽在垓下決戰。
淮陰侯韓信率領三十萬大軍與楚軍正面對陣,他的部将孔将軍在左邊,費将軍在右邊,漢王領兵随後,绛侯周勃、柴将軍跟在漢王的後面,項羽的軍隊大約有十萬。
淮陰侯首先跟楚軍交鋒,不利,向後退卻。
孔将軍、費将軍從左右兩邊縱兵攻上去,楚軍不利,淮陰侯乘勢再次攻上去,大敗楚軍于垓下。
項羽的士兵聽到漢軍唱起了楚地的歌,以為漢軍已經完全占領了楚地,項羽戰敗逃走,楚軍因此全部崩潰。
漢王派騎将灌嬰追殺項羽,一直追到東成,殺了八萬楚兵,終于攻占平定了楚地。
隻有魯縣人還為項羽堅守,不肯降服,因為懷王當初封項羽為魯公。
漢王就率領諸侯軍北上,把項羽的頭給魯縣的父老們看,魯人這才投降。
于是,漢王按照魯公這一封号的禮儀,把項羽葬在穀城。
然後回師定陶,驅馬馳入齊王韓信的軍營,奪了他的兵權。
正月,諸侯及将相們共同尊請漢王為皇帝。
漢王說:“我聽說皇帝的尊号,賢能的人才能據有,空言虛語,不是我所要的,我可承擔不了皇帝的尊号。
”大臣們都說:“大王從平民起事,誅伐暴逆,平定四海,有功的分賞土地封為王侯,如果大王不稱皇帝尊号,人們對大王的封賞就都不會相信。
我們這班人願意以死相請求。
” 漢王辭讓再三,實在推辭不過了,才說:“既然諸位認為這樣合适,那我就為了國家的便利吧。
”甲午日,漢王在汜水北面登臨皇帝之位。
皇帝提到義帝沒有後代。
因為齊王韓信熟悉楚地的風俗,就改封韓信為楚王,建都下邳。
封建成侯彭越為梁王,建都定陶。
原韓王信仍舊為韓王,建都陽翟。
改封衡山王吳芮為長沙王,建都臨湘。
番君的部将梅鋗有功勞,曾經随漢軍進入武關,所以皇帝感激番君。
淮南王黥布、燕王臧荼、趙王張敖封号都不改變。
天下全都平定了,高祖定都在洛陽,諸侯都稱臣歸從于高祖。
原臨江王共驩(huān,歡)為項羽效忠,反叛漢朝,高祖派盧绾、劉賈去包一皮一皮圍了他,沒有攻下。
過了幾個月共驩才投降,在洛陽把他殺了。
五月,士兵都遣散回家了。
各諸侯子弟留在關中的,免除賦稅徭役十二年,回到封國去的免除賦稅徭役六年,國家供養他們一年。
高祖在洛陽南宮擺設酒宴。
高祖說:“列侯和各位将領,你們不能瞞我,都要說真心話。
我之所以能取得天下,是因為什麼呢?項羽之所以失去天下,又是因為什麼呢?”高起、王陵回答說:“陛下傲慢而且好侮辱别人;項羽仁厚而且一愛一護别人。
可是陛下派人攻打城池奪取土地,所攻下和降服的地方就分封給人們,跟天下人同享利益。
而項羽卻妒賢嫉能,有功的就忌妒人家,有才能的就懷疑人家,打了勝仗不給人家授功,奪得了土地不給人家好處,這就是他失去天下的原因。
”高祖說:“你們隻知其一,不知其二。
如果說運籌帷幄之中,決勝于千裡之外,我比不上張子房;鎮守國家,安一撫百姓,供給糧饷,保證運糧道路不被阻斷,我比不上蕭何;統率百萬大軍,戰則必勝,攻則必取,我比不上韓信。
這三個人都是人中的俊傑,我卻能夠使用他們,這就是我能夠取得天下的原因所在。
項羽雖然有一位範增卻不信用,這就是他被我擒獲的原因。
” 高祖打算長期定都落陽,齊人劉敬勸說,還有留侯張良也勸說高祖進入關中去定都,高祖當天就起駕入關,到關中去建都。
六月,大赦天下。
十月,燕王臧荼造反,攻下了代地。
高祖親自率軍前去讨代,禽獲了燕王臧荼。
當即封太尉盧绾為燕王。
派丞相樊哙領兵去攻打代地。
這一年的秋天,利幾造反,高祖又新自帶兵去讨伐,利幾敗逃。
利幾原先是項羽的部将。
項羽失敗時,利幾是陳縣縣令,沒有跟随項羽,逃出歸降了高祖。
高祖把他封在穎川為侯。
高祖到達洛陽後,召見全部在名冊的列侯,利幾心裡害怕,所以就造反了。
六年(前201),高祖每五天朝拜太公一次,按照一般人家父子相見的禮節。
太公的家令勸說太公道:“天上不會有兩個太陽,地上不應有兩個君主。
當今皇帝在家雖然是兒子,在天下卻是萬民之主,太公您在家雖然是父親,對皇帝卻是臣子。
怎麼能夠叫萬民之主拜見他的臣子呢!這樣做,皇帝的威嚴就不能遍行天下了。
”後來高祖再去朝見太公,太公就抱着掃帚,面對門口倒退着走。
高祖大為吃驚,急忙下車攙扶太公。
太公說:“皇帝是萬民之主,怎麼能因為我而亂了天下的規矩呢!”于是高祖就尊奉太公為太上皇,心裡贊賞那個家令的話,賜給他五百斤黃金。
十二月,有人上書報告楚王韓信謀反作亂的事,高祖向左右大臣詢問對策,大臣們都争着想去征讨。
最後高祖采用了陳平的計策,假裝去遊覽雲夢澤,在陳縣召見諸侯,楚王韓信來迎接,就趁機拘捕他。
當天,大赦天下。
田肯來祝賀,趁便勸說高祖道:“陛下抓住了韓信,又在關中建都。
秦地是形勢險要之地,周圍有山河環繞,與關東有千裡長的疆界被山河阻隔。
如果關東擁有百萬軍隊,那麼秦地隻需兵力二萬就可以抵擋住。
秦地地勢這樣有利,如果對諸侯用兵,就好象從高屋檐角的滴水器往下流水一樣,居高臨下,勢不可擋。
還有齊地,東有琅邪(yá,牙),即墨的富繞,南有泰山的險固,西有黃河的天險,北有渤海的地利。
土地縱橫各二千裡,與諸侯的疆界被山水阻隔,超過千裡,如果諸侯擁有百萬軍隊,那麼齊地隻需二十萬就可以抵擋住。
所以說,齊地可以和秦地并稱東秦和西秦。
如果不是陛下的嫡親子弟,就沒有人可以派去做齊王。
”高祖說:“好。
”賞給他黃金五百斤。
十多天以後,封韓信為淮陰侯,把他原來的封地分為兩個侯國。
高祖說,将軍劉賈屢次立功,就封他為荊王,統治淮水以東。
又封他的弟弟劉交為楚王統治淮水以西。
封皇子劉肥為齊王,統轄七十多座城,老百姓凡是能說齊國話的都屬于齊國。
高祖于是評定功績,進行封賞,與各列侯剖開刻有封侯字樣的符節,一半留在朝廷,一半交給受封者,以做憑證。
讓韓王信遷徙到太原郡。
七年(前200),匈奴在馬邑攻打韓王信,韓王信就與匈奴在太原謀反。
他的部将在白土城的曼丘臣、王黃擁立前趙将趙利為王,也反叛朝廷。
高祖親自率兵前往讨伐。
正趕上天氣寒冷,士兵們凍掉手指的有十公之二三,于是趕到平城。
匈奴軍隊包一皮一皮圍了平城,七天之後才撤圍離去。
高祖讓樊哙留下平定代地。
封哥哥劉仲為代王。
二月,高祖從平城出發,經過趙國、洛陽,抵達長安。
長安的長樂宮建成了,丞相蕭何以下的官員們都遷到長安治事了。
八年,(前199),高祖又率軍東進,在東垣一帶追擊韓王信的殘餘反寇。
丞相蕭相何主持營建未央宮,未央宮建東阙、北阙、前殿、武庫、太倉。
高祖回來,看到宮殿非常壯觀,很生氣,對蕭何說:“天下動蕩紛亂。
苦苦争戰好幾年,成敗還不可确知,為什麼要把宮殿修造得如此過分豪華壯美呢?”蕭何說:“正因為天下還沒有安定,才可以利用這個時機建成宮殿。
再說,天子以四海為家,宮殿不壯麗就無法樹立天子的威嚴,而且也不能讓後世超過呀。
”高祖這才高興了。
高祖到東垣去,經過柏人縣,趙相貫高等人設下埋伏,想要謀殺高祖,高祖本想在柏人留宿,可是心裡一動,想到“柏人”字音與“迫人”相同,就沒有住在那裡。
代王劉仲棄國逃亡,到洛陽投案自首,高祖廢掉了他的王位,改封為合陽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