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白話文在線閱讀·秦本紀第五
關燈
小
中
大
解惠全白銀亮譯注
【說明】
這篇本紀記載的是秦氏族從興起、發展到稱霸天下、秦始皇統一全國之前的曆史。
秦本為地處偏遠的西方的一個部落,其遠祖多以馴獸駕車見長,從虞舜到周代屢屢有功:柏翳(yì,益)佐禹治水,舜賜姓嬴氏;費昌為湯駕車敗桀于鳴條,中潏(jué,決)在西戎為殷保西部邊境,造父(fǔ,甫)為周缪(mù,穆)王架車,日驅千裡以救周亂,其族由此為趙氏,周宣王時秦仲為西垂大夫,襄公救周難,又率兵護送周平王東遷,被封為諸侯,建立了秦國。
秦國本為西方一個小一柄一,各方面都比較落後,到後來相當強大了,還被中原各國視為戎狄,不讓它參與盟會。
但秦國一方面在戎族地區擴充土地,一方面與中原各國來往,通婚,吸取中原文化,逐步發展成為強國。
這篇本紀主要取材于《左傳》、《國語》和《戰國策》,通篇以秦為中心,同時把周王室和其他各諸侯國的情況穿插一進去,條分縷析,勾勒出了春秋戰國時代的政治軍事形勢和社會概貌。
秦國的發展與強盛,起關鍵作用的是有幾代勵一精一圖治、開明能幹的君王,而作者正是抓住了這些人的事迹刻意叙寫,如缪(穆)公、孝公、惠文王、昭襄王等,而且抓住了他們廣招賢才、知人善任的特點,潑墨重寫,這一曆史時期許多著名的謀臣武将都在這篇裡出現過,這不僅反映了曆史的真實,也為後面有關的各篇列傳提一供了總的背景。
在這些叙寫中尤以缪公寫得生動真切,如他以五張羊皮贖來百裡傒(奚),百裡傒又向他推薦蹇(jiǎn,簡)叔;與晉惠公戰于韓地,在關鍵時刻鄉民報食馬之德;秦晉殽(崤)之戰後,缪公的自責、為戰死的将士築墳發喪,作誓“今後世以記餘過”,以及對孟明等将領的寬容與信用;誘降由餘,伐西戎,益國十二,開地千裡,遂霸西戎等等,都描繪得栩栩如生,充滿感情。
其他如商鞅、張儀、司馬錯、樗(chū,初)裡疾、甘茂、白起、王翦、範睢等人也都為秦國做出過重大貢獻。
隻是由于全書的體例和安排,在本篇中雖屢提及,而沒有詳述。
司馬遷在《秦本紀》中,如此詳細得當地叙寫與描繪,着意揭示秦之由弱變強,“文勢如階級”,一層緊一層,可以說為始皇帝最後一統天下,做了令人信服的、合理的鋪墊。
正如李景星在《史記評議》中所說:此篇特别出色處,“中間叙缪公之霸,曲折頓挫,采用《左》、《國》,而能脫《左》、《國》之間架也。
後路叙孝公之強,并列山東諸國形勢,為春秋變為戰國一大關鍵,且為秦人蠶食并吞伏根。
用筆如張強一弩一,一絲不懈也。
” 《索隐》以為秦在始皇稱帝以前隻是諸侯國,不當立為本紀,而應降為世家。
歸有光等則以為《秦本紀》與《秦始皇本紀》本應為一篇,正如《周本紀》記事是從後稷開始一樣,隻是由于篇幅過長才分為兩篇的。
(均見《會注考證》引)我們認為後一種看法較為合理,看來司馬公如此安排還是頗費了一番匠心的。
【譯文】 秦的祖先,是颛顼帝的後代孫女,名叫女修。
女修織布的時候,有一隻燕子掉落一顆蛋,女修把它吞一食了,生下兒子,名叫大業。
大業娶了少典部族的女兒,名叫女華。
女華生下大費,大費輔助夏禹治理水土。
治水成功後,舜帝為表彰禹的功勞,賜給他一塊黑色的玉圭。
禹接受了賞賜,說:“治水不是我一個人能完成的,也是因為有大費做助手。
”舜帝說:“啊!大費,你幫助禹治水成功!我賜你一副黑色的旌旗飄帶。
你的後代将會興旺昌盛。
”于是把一個姓姚的美一女嫁給他。
大費行拜禮接受了賞賜,為舜帝馴養禽一獸,禽一獸大多馴服,這個人就是柏翳(yì,益)。
舜帝賜他姓嬴。
大費生有二個兒子,一個名叫大廉,這就是鳥俗氏;另一個叫若木,這就是費氏。
費氏的玄孫叫費昌,他的子孫有的住在中原地區,有的住在夷狄那裡。
費昌正處在夏桀的時候,他離開夏國,歸附了商湯,給商湯駕車,在鳴條打敗了夏桀。
大廉的玄孫叫孟戲、中衍,身一體長得很象鳥,但說人話。
太戊帝聽說了他們,想讓他們給自己駕車,就去占蔔,卦相吉利,于是把他們請來駕車,并且給他們娶了妻子。
自太戊帝以後,中衍的後代子孫,每代都有功勞,輔佐殷國,所以嬴姓子孫大多顯貴,後來終于成了諸侯。
中衍的玄孫叫中潏(jué,決),住在西部戎族地區,保衛西部邊疆。
中潏生了蜚(fēi,非)廉。
蜚廉生了惡來。
惡來力氣大,蜚廉善奔跑。
父子倆都憑才能力氣事奉殷纣王。
周武王伐纣的時候,把惡來也一并殺了。
當時,蜚廉為纣出使北方,回來時,因纣已死,沒有地方禀報,就在霍太山築起祭壇向纣王報告,祭祀時獲得一幅石棺,石棺上刻的字說:“天帝命令你不參與殷朝的災亂,賜給你一口石棺,以光耀你的氏族。
”蜚廉死後,就埋葬在霍太山。
蜚廉還有個兒子叫季勝。
季勝生了孟增。
孟增受到周成王的一寵一幸,他就是宅臯狼。
臯狼生了衡父。
衡父生了造父。
造父因善于駕車得到周缪王的一寵一幸。
周缪王獲得名叫骥、溫骊、骅(huá,華)骝(liú,留)、騄(lù,祿)耳的四匹駿馬,駕車到西方巡視,樂而忘返。
等到徐偃王作亂時,造父給缪王駕車,兼程驅趕回周朝,日行千裡,平定了叛亂。
缪王把趙城封給造父,造父族人從此姓趙。
自蜚廉生季勝以來一經過五代直到造父時,才另外分出來居住在趙城。
春秋晉國大夫越衰(cuī,崔)就是他的後代。
惡來革,是蜚廉的兒子,死得早。
他有個兒子叫女防。
女防生了旁臯,旁臯生了太幾,太幾生了大駱,大駱生了非子。
因為造父受到周王的恩一寵一,他們都承蒙恩蔭住在趙城,姓趙。
非子居住在犬丘,喜一愛一馬和其他牲口,并善于飼養繁殖。
犬丘的人把這事告訴了周孝王,孝王召見非子,讓他在汧(qiān,千)河、渭河之間管理馬匹。
馬匹大量繁殖。
孝王想讓非子做大駱的繼承人。
申侯的女兒是大駱的妻子,生了兒子成,成做了繼承人。
申侯就對孝王說:“從前我的祖先是郦山那兒的女兒,她做了西戎族仲衍的曾孫胥軒的妻子,生了中潏,因為與周相親而歸附周朝,守衛西部邊境,西部邊境因此和睦太平。
現在我又把女兒嫁給大駱為妻,生下成作繼承人。
申侯與大駱再次聯姻,西戎族都歸順,這樣,您才得以稱王。
希望您考慮一下吧。
”于是孝王說:“從前伯翳為舜帝掌管牲畜,牲畜繁殖很多,所以獲得土地的封賜,受賜姓嬴。
現在他的後代也給我馴養繁殖馬匹,我也分給他土地做附屬國吧。
”賜給他秦地作為封邑,讓他接管嬴氏的祭祀,号稱秦嬴。
但也不廢除申侯女兒生的兒子做大駱的繼承人,以此來與西戎和好。
秦嬴生了秦侯。
秦侯在位十年去世。
秦侯生公伯。
公伯在位三年去世。
公伯生秦仲。
秦仲即位三年,周厲王無道,有的諸侯背叛了他。
西戎族反叛周王朝,滅了犬丘大駱的全族。
周宣王登上王位之後,任用秦仲當大夫,讨伐西戎。
西戎殺掉了秦仲。
秦仲即位為侯王二十三年,死在西戎手裡。
秦仲有五個兒子,大兒子叫莊公。
周宣王召見莊公兄弟五人,交給他們七千兵卒,命令他們讨伐西戎,把西戎打敗了。
周宣王于是再次賞賜秦仲的子孫,包一皮一皮括他們的祖先大駱的封地犬丘在内,一并歸他們所有,任命他們為西垂大夫。
莊公居住在他們的故地西犬丘,生下三個兒子,長子叫世父。
世父說:“西戎殺了我祖父秦仲,我不殺死戎王就決不回家。
”于是率兵去攻打西戎,把繼承人的位置讓給他弟弟襄公。
襄公做了太子。
莊公在位四十四年去世,太子襄公繼位。
襄公元年(前777),襄公把他妹妹缪嬴嫁給西戎豐王做妻子。
襄公二年(前776),西戎包一皮一皮圍犬丘,世父反擊,最後被西戎俘虜。
過了一年多,西戎放還世父。
七年(前771)春,周幽王因一寵一愛一褒姒(sì,似)而廢除太子宜臼,把褒姒所生的兒子伯服立為繼承人,周幽王多次舉烽火把諸侯騙來京師,以求褒姒一笑,諸侯們因此背叛了他。
西戎的犬戎和申侯一起攻打周朝,在郦山下殺死了幽王。
秦襄公率兵營救周朝,作戰有力,立了戰功。
周平王為躲避犬戎的騷擾,把都城向東遷到洛邑,襄公帶兵護送了周平王。
周平王封襄公為諸侯,賜給他岐山以西的土地。
平王說:“西戎不講道義,侵奪我岐山、豐水的土地,秦國如果能趕走西戎,西戎的土地就歸秦國。
”平王與他立下誓約,賜給他封地,授給他爵位。
襄公在這時才使秦國成為諸侯國,跟其他諸侯國互通使節,互緻聘問獻納之禮。
又用黑鬃赤身的小馬、黃牛、公羊各三匹,在西畤祭祀天帝。
十二年(前766),他讨伐西戎,到達岐山時,在那裡去世了。
他生了文公。
文公元年(前765),文公住在西垂宮。
三年(前763),文公帶着七百名兵卒到東邊去打獵。
四年(前762),他們到達汧、渭兩河的交會之處。
文公說:“從前,周朝把這裡賜給我的祖先秦嬴做封邑,後來我們終于成了諸侯。
”于是占蔔這裡是否适宜居住,占蔔的結果說吉利,就在這裡營造起城邑。
十年(前756),開始建造祭天地的鄜(fū,夫)畤,用牛羊豬三種牲畜舉行祭祀。
十三年(前753),開始設立史官記載大事,百姓大多受到教化。
十六年(前750),文公派兵讨伐西戎,西戎敗逃。
于是文公就收集周朝的遺民歸為己有,地盤擴展到岐山,把岐山以東的土地獻給周天子。
十九年(前747),得到一塊名叫“陳寶”的異石。
二十年(前746),開始設立誅滅三族的刑罰。
二十七年(前739),砍伐南山的大梓樹,梓樹中竄出一頭大青牛逃進了豐水。
四十八年(前718),文公的太子去世,賜谥号為竫(jìng,靜)公。
竫公的長子立為太子,他是文公的孫子。
五十年(前716),文公去世,埋葬在西山。
竫公的兒子登位,這就是甯公。
甯公二年(前714),甯公遷居到平陽,派遣軍隊征伐蕩社。
三年(前713),與西戎的一支亳(bō,伯)部落作戰,亳王逃往西戎,于是滅了蕩社。
四年(前712),魯公子翚(huī,揮)殺死了他的君王隐公。
十二年(前704),甯公攻打蕩氏,攻了下來。
甯公從十歲開始登上王位,在位十二年去世,葬在西山。
他生了三個兒子:長子武公為太子;武公的弟弟德公,與武公是同母兄弟;甯公之妾魯姬子生了出子。
甯公去世後,大庶長弗忌、威壘和三父廢掉太子,擁立出子為君主。
出子六年(前6一98),三父等人又一起派人殺害了出子。
出子五歲即位,在位六年被殺。
三父等人又擁立了原太子武公。
武公元年(前6一97),征伐彭戲氏,到了華山下,住在平陽的封宮裡。
三年(前6一95),殺了三父等人,夷滅了他們的三族,因為他們殺了出子。
鄭國的高渠眯殺了他的君主昭公。
十年(前688),攻打邽、冀戎兩地的戎族,并開始在杜、鄭兩地設縣,滅了小虢(guó,國)。
十三年(前685),齊國人管至父、連稱等殺了他們的君主襄公,擁立公孫無知。
晉國滅了霍、魏、耿三國。
齊國雍廪殺死無知、管至父等人,擁立齊桓公。
齊國、晉國成了強國。
十九年(前679),晉國的曲沃武公滅掉晉侯缗(mín,民),開始做了晉侯。
齊桓公在鄄(juàn,倦)地稱霸。
二十年(前678),秦武公去世,葬在雍邑平陽。
這時開始用人殉葬,給武公殉葬的有六十六人。
武公有個兒子,名叫白。
白沒有被立為君,被封在平陽。
立武公的弟弟德公做了國君。
德公元年(前677),開始住進雍城的大鄭宮。
用牛羊豬各三百頭在鄜畤祭祀天地。
占蔔居住在雍地是否适宜,占蔔的結果是:後代子孫将到黃河邊上去飲馬。
梁伯、芮(ruì,銳)伯來朝見。
二年(前676),開始規定伏日,殺狗祭祀以祛除熱毒邪氣。
德公到三十三歲才登位,在位兩年去世。
他生了三個兒子:長子宣公,次子成公,少子穆公。
長子宣公繼位。
宣公元年(前675),衛國燕國攻打周王室,把惠王趕出朝廷,擁立王子穨(tuí,頹)為帝。
三年(前673),鄭伯、虢叔殺死了王子穨,送惠王返回朝中。
四年(前672),秦國修建密畤。
與晉國在河陽作戰,戰勝了晉軍。
十二年(前664),宣公去世。
他生了九個兒子,沒有一個繼位,立了宣公的弟弟成公。
成公元年(前663),梁伯、芮伯來朝見。
齊桓公征伐山戎,軍隊駐紮在孤竹。
成公在位四年去世。
他有七個兒子,沒有一個繼位,立了成公的弟弟缪(mù,穆)公。
缪公任好元年(前659),缪公親自率兵征伐茅津,取得勝利。
四年(前656),從晉國迎娶了妻子,他是晉太子申生的姐姐。
這年,齊桓公攻打楚國,打到邵陵。
五年(前655),晉獻公滅了虞國和虢國,俘虜了虞君和他的大夫百裡傒(xī,奚),這是由于事先晉獻公送給虞君白玉和良馬以借道伐虢,虞君答應了。
俘獲了百裡傒之後,用他做秦缪公夫人出嫁時陪嫁的奴隸送到秦國。
百裡傒逃離秦國跑到宛(yuān,淵)地,楚國邊境的人捉住了他。
缪公聽說百裡傒有才能,想用重金贖買他,但又擔心楚國不給,就派人對楚王說:“我家的陪嫁奴隸百裡傒逃到這裡,請允許我用五張黑色公羊皮贖回他。
”楚國就答應了,交出百裡傒。
在這時,百裡傒已經七十多歲。
缪公解除了對他的禁锢,跟他談論國家大事。
百裡傒推辭說:“我是亡國之臣,哪裡值得您來詢問?”缪公說:“虞國國君不任用您,所以亡國了。
這不是您的罪過。
”缪公堅決詢問。
談了三天,缪公非常高興,把國家政事交給了他,号稱五羖(gǔ,谷)大夫。
百裡傒謙讓說:“我比不上我的朋友蹇(jiǎn,簡)叔,蹇叔有才能,可是世人沒有人知道。
我曾外出遊學求官,被困在齊國,向?(zhì,至)地的人讨飯吃,蹇叔收留了我。
我因而想事奉齊國國君無知,蹇叔阻止了我,我得以躲過了齊國發生政變的那場災難,于是到了周朝。
周王子穨喜一愛一牛,我憑着養牛的本領求取祿位,穨想任用我時,蹇叔勸阻我,我離開了穨,才沒有跟穨一起被殺;事奉虞君時,蹇叔也勸阻過我。
我雖知道虞君不能重用我,但實在是心裡喜歡利祿和爵位,就暫時留下了。
我兩次聽了蹇叔的話,都得以逃脫險境;一次沒聽,就遇上了這次因虞君亡國而遭擒的災難:因此我知道蹇叔有才能。
”于是缪公派人帶着厚重的禮物去迎請蹇叔,讓他當了上大夫。
秋天,缪公親自帶兵攻打晉國,在河曲與晉交戰。
晉國骊姬制造了内亂,太子申生被骊姬所害,死在新城,公子重耳、夷吾出逃。
九年(前651),齊桓公在葵丘與各地諸侯會盟。
晉獻公去世。
立骊姬的兒子奚齊,他的臣子裡克殺了奚齊。
荀息立卓子,裡克又殺死了卓子和荀息。
夷吾派人請秦國幫他回晉國。
缪公答應了,派百裡傒率兵去護送夷吾。
夷吾對秦國人說:“我如果真能登位,願意割讓晉國的河西八座城給秦國。
”等到他回到晉國登上了君位,卻派丕鄭去向秦國道歉,違背了諾言,不肯給秦國河西八座城,并且殺了裡克。
丕鄭聽說此事,十分害怕,就跟秦缪公商議說:“晉國人不想要夷吾為君,實際上想立重耳為君。
現在夷吾違背諾言而且殺了裡克,都是呂甥、郤(xì,細)芮的主意。
希望您用重利趕快把呂甥、郤芮叫到秦國來,如果呂、郤兩人來了,那麼再送重耳回國就方便了。
”缪公答應了他,就派人跟丕鄭一起回晉國去叫呂甥、郤芮。
呂、郤等人懷疑丕鄭有詐謀,就報告夷吾,殺死了丕鄭。
丕鄭的兒子丕豹逃奔到秦國,勸缪公說:“晉國君主無道,百姓不親附他,可以讨伐他了。
”缪公說:“百姓如果不認為合适,不擁護晉君,他們為什麼能殺掉他們的大臣呢?既然能殺死他們的大臣,這正是由于晉國上下還是協調的。
”缪公不公開聽從丕豹的計謀,但在暗中卻重用他。
十二年(前648),齊國管仲、隰朋去世。
晉國大旱,派人來秦國請求援助糧食。
丕豹勸說缪公不要給,要缪公趁着晉國荒歉去攻打它。
缪公去問公孫支,公孫支說:“荒歉與豐收是交替出現的事,不能不給。
”又問百裡傒,百裡傒說:“夷吾得罪了您,他的百姓有什麼罪?”缪公采納百裡傒、公孫支的意見,最後還是給晉國糧食了。
水路用船,陸路用車給晉國運去糧食,從雍都出發,源源不斷地直到绛(jiàng,降)城。
十四年(前646),秦國發生饑荒,請求晉國援助糧食。
晉國就此事征求群臣的意見。
虢射說:“趁着秦國鬧饑荒去攻打它,可以大獲成功。
”晉君聽從了他的意見。
十五年(前645)晉國發動軍隊攻打秦國。
缪公也發兵,讓丕豹率領大軍,親自前往迎擊。
九日壬戌日,與晉惠公夷吾在韓地交戰。
晉君甩下自己的部隊獨自往前沖,跟秦軍争奪财物,回來的時候,駕車的戰馬陷到深泥裡。
缪公與部下縱馬驅車追趕,沒能抓到晉君,反而被晉軍包一皮一皮圍了。
晉軍攻擊缪公,缪公受了傷。
這時,曾在岐山下偷吃缪公良馬的三百多個鄉下人不顧危險驅馬沖入晉軍,晉軍的包一皮一皮圍被沖開,不僅使缪公得以脫險,反而又活捉了晉君。
當初,缪公丢失了一匹良馬,岐山下的三百多個鄉下人一塊兒把它抓來吃掉了,官吏捕捉到他們,要加以法辦。
缪公說:“君子不能因為牲畜的緣故而傷害人。
我聽說,吃了良馬肉,如果不喝灑,會傷人。
”于是就賜酒給他們喝,并赦免了他們。
這三百人聽說秦國要去攻打晉國,都要求跟着去。
在作戰時,他們發現缪公被敵包一皮一皮圍,都高舉兵器,争先死戰,以報答吃馬肉被赦免的恩德。
于是缪公俘虜了晉君回到秦國,向全國發布命令:“人人齋戒獨宿,我将用晉君祭祀上帝。
”周天子聽說此事,說“晉君是我的同姓”,替晉君求情。
夷吾的姐姐是秦缪公的夫人,她聽到這件事,就穿上喪服,光着腳,說:“我不能挽救自己的兄弟,以緻還得讓君上下命令殺他,實在有辱于君上。
”缪公說:“我俘獲了晉君,以為是成就了一件大事,可是現在天子來求情,夫人也為此事而憂愁。
”于是跟晉君訂立盟約,答應讓他回國,并給他換了上等的房舍住宿,送給他牛羊豬各七頭,以諸侯之禮相待。
十一月,送晉君夷吾回國;夷吾獻出晉國河西的土地,派太子圉(yǔ,語)到秦國作人質。
秦國把同宗的女兒嫁給子圉。
這時候,秦國的地盤向東已經擴展到黃河。
十八年(前642),齊桓公去世。
二十年(前640),秦國滅了梁、芮二國。
二十二年(前638),晉公子圉聽說晉君生病,說:“梁國是我母親的家鄉,秦國卻滅了它。
我兄弟衆多,如果父君百年後,秦國必定留住我,晉國也不會重視我,而改立其他公子。
”于是子圉逃離秦國,回到晉國。
二十三年(前637),晉惠公去世,子圉即位為君。
秦君對圉的逃離十分惱恨,就從楚國迎來晉公子重耳,并把原來子圉的妻子嫁給重耳。
重耳起而推辭不肯,後來就接受了。
缪公對重耳更加以禮厚待。
二十四年(前636)春天,秦國派人告訴晉國大臣,要送重耳回國。
晉國答應了,于是派人護送重耳回到晉國。
二月,重耳登位成為晉君,這就是晉文公。
文公派人殺了子圉。
子圉就是晉懷公。
這年秋天,周襄王的弟弟帶,借助狄人的軍隊攻打襄王,襄王出逃,住
秦本為地處偏遠的西方的一個部落,其遠祖多以馴獸駕車見長,從虞舜到周代屢屢有功:柏翳(yì,益)佐禹治水,舜賜姓嬴氏;費昌為湯駕車敗桀于鳴條,中潏(jué,決)在西戎為殷保西部邊境,造父(fǔ,甫)為周缪(mù,穆)王架車,日驅千裡以救周亂,其族由此為趙氏,周宣王時秦仲為西垂大夫,襄公救周難,又率兵護送周平王東遷,被封為諸侯,建立了秦國。
秦國本為西方一個小一柄一,各方面都比較落後,到後來相當強大了,還被中原各國視為戎狄,不讓它參與盟會。
但秦國一方面在戎族地區擴充土地,一方面與中原各國來往,通婚,吸取中原文化,逐步發展成為強國。
這篇本紀主要取材于《
秦國的發展與強盛,起關鍵作用的是有幾代勵一精一圖治、開明能幹的君王,而作者正是抓住了這些人的事迹刻意叙寫,如缪(穆)公、孝公、惠文王、昭襄王等,而且抓住了他們廣招賢才、知人善任的特點,潑墨重寫,這一曆史時期許多著名的謀臣武将都在這篇裡出現過,這不僅反映了曆史的真實,也為後面有關的各篇列傳提一供了總的背景。
在這些叙寫中尤以缪公寫得生動真切,如他以五張羊皮贖來百裡傒(奚),百裡傒又向他推薦蹇(jiǎn,簡)叔;與晉惠公戰于韓地,在關鍵時刻鄉民報食馬之德;秦晉殽(崤)之戰後,缪公的自責、為戰死的将士築墳發喪,作誓“今後世以記餘過”,以及對孟明等将領的寬容與信用;誘降由餘,伐西戎,益國十二,開地千裡,遂霸西戎等等,都描繪得栩栩如生,充滿感情。
其他如商鞅、張儀、司馬錯、樗(chū,初)裡疾、甘茂、白起、王翦、範睢等人也都為秦國做出過重大貢獻。
隻是由于全書的體例和安排,在本篇中雖屢提及,而沒有詳述。
司馬遷在《秦本紀》中,如此詳細得當地叙寫與描繪,着意揭示秦之由弱變強,“文勢如階級”,一層緊一層,可以說為始皇帝最後一統天下,做了令人信服的、合理的鋪墊。
正如李景星在《
後路叙孝公之強,并列山東諸國形勢,為春秋變為戰國一大關鍵,且為秦人蠶食并吞伏根。
用筆如張強一弩一,一絲不懈也。
” 《索隐》以為秦在始皇稱帝以前隻是諸侯國,不當立為本紀,而應降為世家。
歸有光等則以為《秦本紀》與《秦始皇本紀》本應為一篇,正如《周本紀》記事是從後稷開始一樣,隻是由于篇幅過長才分為兩篇的。
(均見《會注考證》引)我們認為後一種看法較為合理,看來司馬公如此安排還是頗費了一番匠心的。
【譯文】 秦的祖先,是颛顼帝的後代孫女,名叫女修。
女修織布的時候,有一隻燕子掉落一顆蛋,女修把它吞一食了,生下兒子,名叫大業。
大業娶了少典部族的女兒,名叫女華。
女華生下大費,大費輔助夏禹治理水土。
治水成功後,舜帝為表彰禹的功勞,賜給他一塊黑色的玉圭。
禹接受了賞賜,說:“治水不是我一個人能完成的,也是因為有大費做助手。
”舜帝說:“啊!大費,你幫助禹治水成功!我賜你一副黑色的旌旗飄帶。
你的後代将會興旺昌盛。
”于是把一個姓姚的美一女嫁給他。
大費行拜禮接受了賞賜,為舜帝馴養禽一獸,禽一獸大多馴服,這個人就是柏翳(yì,益)。
舜帝賜他姓嬴。
大費生有二個兒子,一個名叫大廉,這就是鳥俗氏;另一個叫若木,這就是費氏。
費氏的玄孫叫費昌,他的子孫有的住在中原地區,有的住在夷狄那裡。
費昌正處在夏桀的時候,他離開夏國,歸附了商湯,給商湯駕車,在鳴條打敗了夏桀。
大廉的玄孫叫孟戲、中衍,身一體長得很象鳥,但說人話。
太戊帝聽說了他們,想讓他們給自己駕車,就去占蔔,卦相吉利,于是把他們請來駕車,并且給他們娶了妻子。
自太戊帝以後,中衍的後代子孫,每代都有功勞,輔佐殷國,所以嬴姓子孫大多顯貴,後來終于成了諸侯。
中衍的玄孫叫中潏(jué,決),住在西部戎族地區,保衛西部邊疆。
中潏生了蜚(fēi,非)廉。
蜚廉生了惡來。
惡來力氣大,蜚廉善奔跑。
父子倆都憑才能力氣事奉殷纣王。
周武王伐纣的時候,把惡來也一并殺了。
當時,蜚廉為纣出使北方,回來時,因纣已死,沒有地方禀報,就在霍太山築起祭壇向纣王報告,祭祀時獲得一幅石棺,石棺上刻的字說:“天帝命令你不參與殷朝的災亂,賜給你一口石棺,以光耀你的氏族。
”蜚廉死後,就埋葬在霍太山。
蜚廉還有個兒子叫季勝。
季勝生了孟增。
孟增受到周成王的一寵一幸,他就是宅臯狼。
臯狼生了衡父。
衡父生了造父。
造父因善于駕車得到周缪王的一寵一幸。
周缪王獲得名叫骥、溫骊、骅(huá,華)骝(liú,留)、騄(lù,祿)耳的四匹駿馬,駕車到西方巡視,樂而忘返。
等到徐偃王作亂時,造父給缪王駕車,兼程驅趕回周朝,日行千裡,平定了叛亂。
缪王把趙城封給造父,造父族人從此姓趙。
自蜚廉生季勝以來一經過五代直到造父時,才另外分出來居住在趙城。
春秋晉國大夫越衰(cuī,崔)就是他的後代。
惡來革,是蜚廉的兒子,死得早。
他有個兒子叫女防。
女防生了旁臯,旁臯生了太幾,太幾生了大駱,大駱生了非子。
因為造父受到周王的恩一寵一,他們都承蒙恩蔭住在趙城,姓趙。
非子居住在犬丘,喜一愛一馬和其他牲口,并善于飼養繁殖。
犬丘的人把這事告訴了周孝王,孝王召見非子,讓他在汧(qiān,千)河、渭河之間管理馬匹。
馬匹大量繁殖。
孝王想讓非子做大駱的繼承人。
申侯的女兒是大駱的妻子,生了兒子成,成做了繼承人。
申侯就對孝王說:“從前我的祖先是郦山那兒的女兒,她做了西戎族仲衍的曾孫胥軒的妻子,生了中潏,因為與周相親而歸附周朝,守衛西部邊境,西部邊境因此和睦太平。
現在我又把女兒嫁給大駱為妻,生下成作繼承人。
申侯與大駱再次聯姻,西戎族都歸順,這樣,您才得以稱王。
希望您考慮一下吧。
”于是孝王說:“從前伯翳為舜帝掌管牲畜,牲畜繁殖很多,所以獲得土地的封賜,受賜姓嬴。
現在他的後代也給我馴養繁殖馬匹,我也分給他土地做附屬國吧。
”賜給他秦地作為封邑,讓他接管嬴氏的祭祀,号稱秦嬴。
但也不廢除申侯女兒生的兒子做大駱的繼承人,以此來與西戎和好。
秦嬴生了秦侯。
秦侯在位十年去世。
秦侯生公伯。
公伯在位三年去世。
公伯生秦仲。
秦仲即位三年,周厲王無道,有的諸侯背叛了他。
西戎族反叛周王朝,滅了犬丘大駱的全族。
周宣王登上王位之後,任用秦仲當大夫,讨伐西戎。
西戎殺掉了秦仲。
秦仲即位為侯王二十三年,死在西戎手裡。
秦仲有五個兒子,大兒子叫莊公。
周宣王召見莊公兄弟五人,交給他們七千兵卒,命令他們讨伐西戎,把西戎打敗了。
周宣王于是再次賞賜秦仲的子孫,包一皮一皮括他們的祖先大駱的封地犬丘在内,一并歸他們所有,任命他們為西垂大夫。
莊公居住在他們的故地西犬丘,生下三個兒子,長子叫世父。
世父說:“西戎殺了我祖父秦仲,我不殺死戎王就決不回家。
”于是率兵去攻打西戎,把繼承人的位置讓給他弟弟襄公。
襄公做了太子。
莊公在位四十四年去世,太子襄公繼位。
襄公元年(前777),襄公把他妹妹缪嬴嫁給西戎豐王做妻子。
襄公二年(前776),西戎包一皮一皮圍犬丘,世父反擊,最後被西戎俘虜。
過了一年多,西戎放還世父。
七年(前771)春,周幽王因一寵一愛一褒姒(sì,似)而廢除太子宜臼,把褒姒所生的兒子伯服立為繼承人,周幽王多次舉烽火把諸侯騙來京師,以求褒姒一笑,諸侯們因此背叛了他。
西戎的犬戎和申侯一起攻打周朝,在郦山下殺死了幽王。
秦襄公率兵營救周朝,作戰有力,立了戰功。
周平王為躲避犬戎的騷擾,把都城向東遷到洛邑,襄公帶兵護送了周平王。
周平王封襄公為諸侯,賜給他岐山以西的土地。
平王說:“西戎不講道義,侵奪我岐山、豐水的土地,秦國如果能趕走西戎,西戎的土地就歸秦國。
”平王與他立下誓約,賜給他封地,授給他爵位。
襄公在這時才使秦國成為諸侯國,跟其他諸侯國互通使節,互緻聘問獻納之禮。
又用黑鬃赤身的小馬、黃牛、公羊各三匹,在西畤祭祀天帝。
十二年(前766),他讨伐西戎,到達岐山時,在那裡去世了。
他生了文公。
文公元年(前765),文公住在西垂宮。
三年(前763),文公帶着七百名兵卒到東邊去打獵。
四年(前762),他們到達汧、渭兩河的交會之處。
文公說:“從前,周朝把這裡賜給我的祖先秦嬴做封邑,後來我們終于成了諸侯。
”于是占蔔這裡是否适宜居住,占蔔的結果說吉利,就在這裡營造起城邑。
十年(前756),開始建造祭天地的鄜(fū,夫)畤,用牛羊豬三種牲畜舉行祭祀。
十三年(前753),開始設立史官記載大事,百姓大多受到教化。
十六年(前750),文公派兵讨伐西戎,西戎敗逃。
于是文公就收集周朝的遺民歸為己有,地盤擴展到岐山,把岐山以東的土地獻給周天子。
十九年(前747),得到一塊名叫“陳寶”的異石。
二十年(前746),開始設立誅滅三族的刑罰。
二十七年(前739),砍伐南山的大梓樹,梓樹中竄出一頭大青牛逃進了豐水。
四十八年(前718),文公的太子去世,賜谥号為竫(jìng,靜)公。
竫公的長子立為太子,他是文公的孫子。
五十年(前716),文公去世,埋葬在西山。
竫公的兒子登位,這就是甯公。
甯公二年(前714),甯公遷居到平陽,派遣軍隊征伐蕩社。
三年(前713),與西戎的一支亳(bō,伯)部落作戰,亳王逃往西戎,于是滅了蕩社。
四年(前712),魯公子翚(huī,揮)殺死了他的君王隐公。
十二年(前704),甯公攻打蕩氏,攻了下來。
甯公從十歲開始登上王位,在位十二年去世,葬在西山。
他生了三個兒子:長子武公為太子;武公的弟弟德公,與武公是同母兄弟;甯公之妾魯姬子生了出子。
甯公去世後,大庶長弗忌、威壘和三父廢掉太子,擁立出子為君主。
出子六年(前6一98),三父等人又一起派人殺害了出子。
出子五歲即位,在位六年被殺。
三父等人又擁立了原太子武公。
武公元年(前6一97),征伐彭戲氏,到了華山下,住在平陽的封宮裡。
三年(前6一95),殺了三父等人,夷滅了他們的三族,因為他們殺了出子。
鄭國的高渠眯殺了他的君主昭公。
十年(前688),攻打邽、冀戎兩地的戎族,并開始在杜、鄭兩地設縣,滅了小虢(guó,國)。
十三年(前685),齊國人管至父、連稱等殺了他們的君主襄公,擁立公孫無知。
晉國滅了霍、魏、耿三國。
齊國雍廪殺死無知、管至父等人,擁立齊桓公。
齊國、晉國成了強國。
十九年(前679),晉國的曲沃武公滅掉晉侯缗(mín,民),開始做了晉侯。
齊桓公在鄄(juàn,倦)地稱霸。
二十年(前678),秦武公去世,葬在雍邑平陽。
這時開始用人殉葬,給武公殉葬的有六十六人。
武公有個兒子,名叫白。
白沒有被立為君,被封在平陽。
立武公的弟弟德公做了國君。
德公元年(前677),開始住進雍城的大鄭宮。
用牛羊豬各三百頭在鄜畤祭祀天地。
占蔔居住在雍地是否适宜,占蔔的結果是:後代子孫将到黃河邊上去飲馬。
梁伯、芮(ruì,銳)伯來朝見。
二年(前676),開始規定伏日,殺狗祭祀以祛除熱毒邪氣。
德公到三十三歲才登位,在位兩年去世。
他生了三個兒子:長子宣公,次子成公,少子穆公。
長子宣公繼位。
宣公元年(前675),衛國燕國攻打周王室,把惠王趕出朝廷,擁立王子穨(tuí,頹)為帝。
三年(前673),鄭伯、虢叔殺死了王子穨,送惠王返回朝中。
四年(前672),秦國修建密畤。
與晉國在河陽作戰,戰勝了晉軍。
十二年(前664),宣公去世。
他生了九個兒子,沒有一個繼位,立了宣公的弟弟成公。
成公元年(前663),梁伯、芮伯來朝見。
齊桓公征伐山戎,軍隊駐紮在孤竹。
成公在位四年去世。
他有七個兒子,沒有一個繼位,立了成公的弟弟缪(mù,穆)公。
缪公任好元年(前659),缪公親自率兵征伐茅津,取得勝利。
四年(前656),從晉國迎娶了妻子,他是晉太子申生的姐姐。
這年,齊桓公攻打楚國,打到邵陵。
五年(前655),晉獻公滅了虞國和虢國,俘虜了虞君和他的大夫百裡傒(xī,奚),這是由于事先晉獻公送給虞君白玉和良馬以借道伐虢,虞君答應了。
俘獲了百裡傒之後,用他做秦缪公夫人出嫁時陪嫁的奴隸送到秦國。
百裡傒逃離秦國跑到宛(yuān,淵)地,楚國邊境的人捉住了他。
缪公聽說百裡傒有才能,想用重金贖買他,但又擔心楚國不給,就派人對楚王說:“我家的陪嫁奴隸百裡傒逃到這裡,請允許我用五張黑色公羊皮贖回他。
”楚國就答應了,交出百裡傒。
在這時,百裡傒已經七十多歲。
缪公解除了對他的禁锢,跟他談論國家大事。
百裡傒推辭說:“我是亡國之臣,哪裡值得您來詢問?”缪公說:“虞國國君不任用您,所以亡國了。
這不是您的罪過。
”缪公堅決詢問。
談了三天,缪公非常高興,把國家政事交給了他,号稱五羖(gǔ,谷)大夫。
百裡傒謙讓說:“我比不上我的朋友蹇(jiǎn,簡)叔,蹇叔有才能,可是世人沒有人知道。
我曾外出遊學求官,被困在齊國,向?(zhì,至)地的人讨飯吃,蹇叔收留了我。
我因而想事奉齊國國君無知,蹇叔阻止了我,我得以躲過了齊國發生政變的那場災難,于是到了周朝。
周王子穨喜一愛一牛,我憑着養牛的本領求取祿位,穨想任用我時,蹇叔勸阻我,我離開了穨,才沒有跟穨一起被殺;事奉虞君時,蹇叔也勸阻過我。
我雖知道虞君不能重用我,但實在是心裡喜歡利祿和爵位,就暫時留下了。
我兩次聽了蹇叔的話,都得以逃脫險境;一次沒聽,就遇上了這次因虞君亡國而遭擒的災難:因此我知道蹇叔有才能。
”于是缪公派人帶着厚重的禮物去迎請蹇叔,讓他當了上大夫。
秋天,缪公親自帶兵攻打晉國,在河曲與晉交戰。
晉國骊姬制造了内亂,太子申生被骊姬所害,死在新城,公子重耳、夷吾出逃。
九年(前651),齊桓公在葵丘與各地諸侯會盟。
晉獻公去世。
立骊姬的兒子奚齊,他的臣子裡克殺了奚齊。
荀息立卓子,裡克又殺死了卓子和荀息。
夷吾派人請秦國幫他回晉國。
缪公答應了,派百裡傒率兵去護送夷吾。
夷吾對秦國人說:“我如果真能登位,願意割讓晉國的河西八座城給秦國。
”等到他回到晉國登上了君位,卻派丕鄭去向秦國道歉,違背了諾言,不肯給秦國河西八座城,并且殺了裡克。
丕鄭聽說此事,十分害怕,就跟秦缪公商議說:“晉國人不想要夷吾為君,實際上想立重耳為君。
現在夷吾違背諾言而且殺了裡克,都是呂甥、郤(xì,細)芮的主意。
希望您用重利趕快把呂甥、郤芮叫到秦國來,如果呂、郤兩人來了,那麼再送重耳回國就方便了。
”缪公答應了他,就派人跟丕鄭一起回晉國去叫呂甥、郤芮。
呂、郤等人懷疑丕鄭有詐謀,就報告夷吾,殺死了丕鄭。
丕鄭的兒子丕豹逃奔到秦國,勸缪公說:“晉國君主無道,百姓不親附他,可以讨伐他了。
”缪公說:“百姓如果不認為合适,不擁護晉君,他們為什麼能殺掉他們的大臣呢?既然能殺死他們的大臣,這正是由于晉國上下還是協調的。
”缪公不公開聽從丕豹的計謀,但在暗中卻重用他。
十二年(前648),齊國管仲、隰朋去世。
晉國大旱,派人來秦國請求援助糧食。
丕豹勸說缪公不要給,要缪公趁着晉國荒歉去攻打它。
缪公去問公孫支,公孫支說:“荒歉與豐收是交替出現的事,不能不給。
”又問百裡傒,百裡傒說:“夷吾得罪了您,他的百姓有什麼罪?”缪公采納百裡傒、公孫支的意見,最後還是給晉國糧食了。
水路用船,陸路用車給晉國運去糧食,從雍都出發,源源不斷地直到绛(jiàng,降)城。
十四年(前646),秦國發生饑荒,請求晉國援助糧食。
晉國就此事征求群臣的意見。
虢射說:“趁着秦國鬧饑荒去攻打它,可以大獲成功。
”晉君聽從了他的意見。
十五年(前645)晉國發動軍隊攻打秦國。
缪公也發兵,讓丕豹率領大軍,親自前往迎擊。
九日壬戌日,與晉惠公夷吾在韓地交戰。
晉君甩下自己的部隊獨自往前沖,跟秦軍争奪财物,回來的時候,駕車的戰馬陷到深泥裡。
缪公與部下縱馬驅車追趕,沒能抓到晉君,反而被晉軍包一皮一皮圍了。
晉軍攻擊缪公,缪公受了傷。
這時,曾在岐山下偷吃缪公良馬的三百多個鄉下人不顧危險驅馬沖入晉軍,晉軍的包一皮一皮圍被沖開,不僅使缪公得以脫險,反而又活捉了晉君。
當初,缪公丢失了一匹良馬,岐山下的三百多個鄉下人一塊兒把它抓來吃掉了,官吏捕捉到他們,要加以法辦。
缪公說:“君子不能因為牲畜的緣故而傷害人。
我聽說,吃了良馬肉,如果不喝灑,會傷人。
”于是就賜酒給他們喝,并赦免了他們。
這三百人聽說秦國要去攻打晉國,都要求跟着去。
在作戰時,他們發現缪公被敵包一皮一皮圍,都高舉兵器,争先死戰,以報答吃馬肉被赦免的恩德。
于是缪公俘虜了晉君回到秦國,向全國發布命令:“人人齋戒獨宿,我将用晉君祭祀上帝。
”周天子聽說此事,說“晉君是我的同姓”,替晉君求情。
夷吾的姐姐是秦缪公的夫人,她聽到這件事,就穿上喪服,光着腳,說:“我不能挽救自己的兄弟,以緻還得讓君上下命令殺他,實在有辱于君上。
”缪公說:“我俘獲了晉君,以為是成就了一件大事,可是現在天子來求情,夫人也為此事而憂愁。
”于是跟晉君訂立盟約,答應讓他回國,并給他換了上等的房舍住宿,送給他牛羊豬各七頭,以諸侯之禮相待。
十一月,送晉君夷吾回國;夷吾獻出晉國河西的土地,派太子圉(yǔ,語)到秦國作人質。
秦國把同宗的女兒嫁給子圉。
這時候,秦國的地盤向東已經擴展到黃河。
十八年(前642),齊桓公去世。
二十年(前640),秦國滅了梁、芮二國。
二十二年(前638),晉公子圉聽說晉君生病,說:“梁國是我母親的家鄉,秦國卻滅了它。
我兄弟衆多,如果父君百年後,秦國必定留住我,晉國也不會重視我,而改立其他公子。
”于是子圉逃離秦國,回到晉國。
二十三年(前637),晉惠公去世,子圉即位為君。
秦君對圉的逃離十分惱恨,就從楚國迎來晉公子重耳,并把原來子圉的妻子嫁給重耳。
重耳起而推辭不肯,後來就接受了。
缪公對重耳更加以禮厚待。
二十四年(前636)春天,秦國派人告訴晉國大臣,要送重耳回國。
晉國答應了,于是派人護送重耳回到晉國。
二月,重耳登位成為晉君,這就是晉文公。
文公派人殺了子圉。
子圉就是晉懷公。
這年秋天,周襄王的弟弟帶,借助狄人的軍隊攻打襄王,襄王出逃,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