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關燈
無定,在勝負未決的時刻沒有到來之前,誰也無法預料這一戰誰會成王,誰會成寇,王寇之間,其實都尚是未知之數。

     面對張良如此嚴肅的表情,紀空手的心中不由一凜,忙道:“子房所言極是,若是照你來看,我們還應該在大戰之前做些什麼準備?” 張良見紀空手發問,顯得胸有成竹道:“自古用兵的法則,講究的是有十倍于敵人的兵力就包圍敵人;有五倍于敵人的兵力就進攻敵人;有一倍于敵人的兵力就設法分散敵人;有同敵人相等的兵力就要設法分隔敵人;而兵力不如敵人就要善于擺脫敵人。

    這是兵家所崇尚的用兵之道,經受了上千戰役的考驗,已成經典,但具體的戰例依然要具體的分析,将經典活學活用,才是真正的制敵之道。

    ” 頓了一頓,他擡頭望向紀空手道:“以公子所見,今日這垓下一戰,我軍的兵力将是敵人的數倍,又将适合哪種法則方能達到制敵的目的?” 紀空手想了一想方道:“從表面上來看,我們此刻的兵力八倍于敵,本可采取圍殲的方式,但若是如此,子房也不會向我提出這樣的問題。

    ” 他見張良微一點頭,不由笑道:“誠如子房所分析的那樣,我們真正的可用之兵其實隻有大漢軍隊的四十萬人馬,就算加上彭越、周殷、英布等人的軍隊,滿打滿算,也不足六十萬人,而與此同時,我們還要在利用韓信這三十萬江淮軍之際,提防他在關鍵時刻按兵不動,坐收漁翁之利。

    如此算來,形勢對我們來說的确是不容樂觀,至少,并非勝券在握。

    ” “公子能夠想到這一層,可見這幾年來的軍旅生涯已将你從一個江湖豪客磨練成了一軍統帥,真是可喜可賀。

    然而,我們此次垓下之戰,不僅要提防到韓信按兵不動,更要提防到他在關鍵時刻反噬一口,惟有如此,方能掌握整個戰局的主動。

    ”張良深邃的眼眸中閃出一道智者的光芒,冷峻的臉上不着聲色,緩緩而道。

     “你真的認為韓信能夠做到舍棄鳳凰?”紀空手的眼中流露出一絲疑惑。

     “韓信是一個聰明人,他已經意識到了自己此時的處境,若要他全力效忠于大漢王朝,那麼他這數年來的努力無疑是為了他人而打拼,這樣的結果當然不是他願意接受的。

    而一旦他心生反心,就應該十分清楚,當項羽滅亡之後,我們的矛頭最終必會指向他,所以他必然會為自己設想到一條退路。

    ”張良似乎對這個問題考慮了良久,早已做到心中有數。

     紀空手相信以韓信的為人與性格,縱然他對鳳凰的感情的确是出于一片至誠,但當他個人的感情與他一生所追求的名利發生沖突之時,韓信很有可能會選擇後者。

    所以紀空手并不認為張良的話是危言聳聽,而是點了點頭,陷入沉思之中。

     “或許,韓信一直隐忍不發,其實也是在等待着一個機會。

    也許,他也認定這垓下一戰是他決定命運的最後一戰!”紀空手緩緩地擡起頭來,望向山下連綿不絕的軍營。

    在垓下城正面的軍隊,正是韓信所統率的三十萬江淮軍。

     張良心中不由一震,顯然被紀空手的假設有所觸動。

    韓信必反,這已是他和紀空手都有的共識,但城府極深的韓信會在什麼時候反?又會在什麼地點反?這卻是他一直無法揣度的,倒是紀空手這看似無心的一句話,使他在陡然之間找到了答案。

     他沉吟了足足有一炷香的功夫,這才與紀空手眼芒相對,沉聲道:“如果我所料未差,當楚漢之争進入尾聲之時,也是韓信起兵反叛之際!正如公子所言,這垓下一戰對于每一個有志于一統天下的人來說,都是一個絕佳的機會,誰也無法抗拒這良機來臨的誘惑!” 陳平聽得心驚,神色凝重道:“這麼說來,這垓下之戰豈非成了一個亂局,而我們随時都有可能身陷兩線作戰的困境?” “這種可能性并非沒有,所以我們才要防患于未然,在攻擊項羽的同時,必須分兵制約韓信的江淮軍的行動。

    ”張良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紀空手淡淡一笑道:“如此一來,我們就無法對項羽形成必勝之勢。

    ” 他的眼芒陡然一寒,冷笑道:“韓信既然打好了坐山觀虎鬥的算盤,我就偏偏不讓他如意!到時将正面攻打垓下的重任交到他的身上,他縱想置身事外,隻怕也不可能!” “這不失為一個辦法,隻要将韓信拖入水中,他再想上岸也就難了。

    ”張良微一沉吟,點點頭道。

    以韓信的聰明,他當然不會在大戰将即之時違抗軍令,授人以柄,而一旦戰事爆發,他再想到抽身而退,就已由不得他了,畢竟戰争是一場互動的遊戲,絕不會以人的意志而轉移。

     “如今大軍已成圍城之勢,照子房來看,選擇在哪一天攻城最為有利?”紀空手俯瞰大地,心中已燃起一股熊熊的戰意。

     “圍城攻堅,其實打的就是一場消耗戰,既要比雙方的實力,又要比雙方的軍需糧草。

    我已經得到确切的消息,垓下城中的糧草,可以供十萬大軍半年之需,這麼長的時日,顯然不是我們能夠等得了的,惟一的辦法,就是派人潛入城中,燒掉敵人的糧草,逼得項羽早日與我軍作戰。

    ”張良緩緩而道,似乎一切俱在他的算計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