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江都驚變

關燈
太醫慌忙救過來之後,陛下的神志果然顯得清醒多了…… 整整一天的虛驚,直到晚上掌燈時分,整個内廷好歹才甯靜了一些。

     這些日子,江南的天空常常會毫無來由陰雲滿天。

     這天上午,望着外面灰蒙蒙的天空,心緒黯然的含煙也不攏髻鬓,也不着脂粉,隻是松松地挽了一下長發,一身素裝,坐在自己的掖殿,望着院中花圃裡的瓊花,百無聊賴地兀自撥奏着《煙雨瓊花》的琴曲,俄爾,忽然望着窗外飄起的霏霏細雨,一時禁不住泗涕迸濺起來:"三郎!三郎……" 每每憶起與三郎相會于彼岸花花廊下的情景,憶及自己被三郎擁入懷抱那短暫的幸福時光,再憶後來那天他再次做法事時,自己竟然狠心厲聲再三喝令他離開的情景,憶及當時他那滿目的驚異和痛楚,還有他轉身而去時那跌跌撞撞的背影,總是心痛如絞…… 可是,當時,她多麼想不顧一切跑上前去,撲到他懷裡,哪怕即刻就和他死在一起,也總比眼下這樣被人抽去了神魂的軀殼活着要好.再想到,不知那日之後,三郎一顆心會如何怨恨自己,又會如何絕望那時,越發悲戚難禁了…… 自從那夜何峽帶人阻攔,不想驚了聖駕之後,陛下偶然得知她還有幾位家人眼下依舊為公私奴隸時,當下便命内史下诏,即刻釋放沒為公私奴隸的賀若後人,并各賜田宅令其安身的诏命後,于是,含煙的幾位嫂嫂和侄女侄子們,在整整做了十年苦役婢妾之後,終于因含煙的寵遇而得以脫離苦海、親人團聚…… 她的性命不重要,可是,她衆多親人的性命,她卻不敢不顧及。

     她豈敢再輕舉妄動? 那天,當她眼睜睜地望着三郎絕望心痛而去的那一刻,自己的一顆心也于霎時轟然迸裂,連整個彼岸花廊和禦苑都染紅了…… 含煙淚如雨下,琴聲如泣…… "皇後娘娘駕到——!" 忽聽宮人小墩子一聲急報! 原來,蕭皇後突然駕臨含煙的煙雨樓來了。

    含煙不及更衣修飾,慌忙擦幹了淚,離開琴台伏身便拜:"啊!含煙不知皇後娘娘駕到,請,請皇後娘娘恕罪……" 看皇後的神色,竟大不似以往的含蓄和甯靜。

    她煩亂地揮了揮手:"免了!免了!請起吧!現在的宮裡,誰還講這些體統和規矩?" 皇後的聲音裡含着怨怒之氣。

     "皇後……"含煙大驚! 陛下既然可以在重壓之下變得狂躁暴戾,随意殺人杖人,皇後娘娘為什麼不可以拿她們這些姬嫔宮人出氣? "賀若美人,剛才你彈的是一首什麼曲子?" 皇後坐下後,望着含煙的一身素服喝問,口氣也不像平時那樣溫言細語的了。

     含煙見皇後今天竟然破例叫起了諸多外人面前才會叫的自己的宮号,越發小心起來:"回皇後娘娘的話,含煙,含煙彈的是,是皇後娘娘的《煙雨瓊花》改成的曲子。

    " "哦!賀若才人,以後不要再彈這個曲子了。

    " "這,這歌詞,聽陛下說,原,原是皇後娘娘所寫的啊,所以,所以,怎麼?"含煙小心翼翼地望着皇後的臉問。

     "咳!說到此事,到這會兒我還恨自己呢!你哪裡知道,此詩的前兩句,-翠钿斜玉樹,綠髻曳瓊華-倒也是我信手塗鴉而成。

    可是,後兩句,-煙幽前溪柳,雨瘦後庭花-,卻是陛下順手無心之作。

    正是這無心之作,才更讓人心驚。

    怎麼禁得住你再配上這凄凄涼涼、悲悲咽咽的琴曲?我每次聽着,都覺得心驚肉跳!因見陛下竟然喜歡此曲,他在時,我也不好點明,過後又總忘了提醒你。

    " 皇後的情緒稍稍恢複了一些常态。

     心智過人的含煙恍然大悟:原來,娘娘是厭惡《煙雨瓊花》歌詞裡的悲谶之蘊! 其實,當她第一次看到陛下遞給自己這幾句詩時,當即便有些疑惑。

    隻是,當時她還沒有把舅舅陳叔寶當年的那曲亡國之音的《玉樹後庭花》,和皇後娘娘的這幾句詩聯起來,更沒有料到,此詩的後兩句,竟是陛下之作!當時,因她所有的心緒,都在悲怨與三郎哥的離别上了,正好暗合了自己的情緒,所以便喜歡上了。

     今天,忽聽皇後這般教導自己,含煙驚惶萬狀地就要跪下告罪:"啊?皇後,請,請恕含煙愚昧之罪……" 蕭皇後拉起她,"罷了罷了!唉,論說,這也不關妹妹的事。

    陛下焦慮煩亂,也許,平時,聽聽這些憂傷舒和的曲子,或許,果然能夠使得他的情緒緩解一些?唉!那些雄渾宏麗、銅闆鐵琶的曲子,他是一聲也聽不得了!聽了就煩躁發火。

    可是,這首曲,我聽着,總覺得也是心驚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