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江都驚變
關燈
小
中
大
自從東京與三郎别後的那晚,含煙便離開了太樂坊,也有了自己的寝殿廊庑和仆役宮人。
來到江都後,幾個月時間,她便從五品寶林再次被晉為四品美人之職。
而她的煙雨樓,除了自己的琴聲,卻是越發甯靜了。
四品美人的含煙,如今也可以像諸宮的宮主姐妹那樣,也可以到内廷的禦花苑和别的姐妹的宮殿裡走走看看了。
含煙的心腹宮女小蛾曾對她說過"主子可算是因禍得福了"的話,她卻凄然一笑。
小蛾哪裡知道,她隻不過是從一個籠子被人移到另一個更加奢華、卻也更加嚴密的籠子裡罷了。
陛下已很少再來煙雨樓聽琴了。
江南的雨季有一種令人斷腸的氣息。
數月來,江都宮竟是噩報連連,每天所聞俱是北方發來的各種噩耗——前往救援東京的大将軍薛世雄全軍覆沒,主将薛世雄身亡…… 江都通守王世充率兩萬大軍北上解洛陽之圍,聯絡的洛陽守軍劉仁恭,長安援軍龐将軍部,隋将韋霁雲、王辯、孟善誼等各路大軍共計十萬,于洛水的李密主力數番激戰,王世充所率十萬大軍,大小激戰七十餘場,屢戰屢敗,僅剩下的兩萬兵馬。
洛陽城内連番告急,糧盡無,人相食。
守城将士人心惶惶,洛陽城危在旦夕…… 又聽說,就在王世充率部與李密大小拚死搏殺的日子,山西讨捕大使李淵卻率領部衆子弟,從晉陽一路攻城掠地,最終攻克了帝京長安…… 天下盡被二李分占,豈不正好應了安伽陀的所占"有李姓天下"之谶了麼?大隋陛下楊廣越發舉止異常了——據說,幾乎每夜都會從惡夢中突然驚醒。
醒來後,猶如困獸,咯吱咯吱地咬牙亂走,滿眼迸射駭人的厲光;或是猶如被驚的孩童般,滿臉驚恐…… 過去,侍寝陛下,得蒙恩澤,曾是多少嫔妃求之不得的尊榮和渴盼啊!而是,如今就連蕭皇後每每見到陛下那狂躁暴怒的模樣,也覺得心驚肉跳,生不如死…… 一天早上,含煙的宮人小墩子神情慌亂地跑回來,"娘娘!娘娘!陛下瘋啦——!" "不可胡言!"含煙神色大變的喝斥他。
"奴才不敢亂說,不信,娘娘,娘娘可可以去看看。
"小墩子驚駭滿臉、結結巴巴地說。
其實,含煙不用去看,也清知,這樣的日子,漫說陛下遲早會瘋,就連後宮的嫔妃,個個猶如驚弓之鳥,已經有好幾個看上去都有些颠三颠倒四的了。
她匆匆更衣後來到皇後的昭陽殿後,才知道是怎麼一回事:原來,今天早晨,陛下剛起身,還未來得及更衣,突然,一個霹靂似的惡信傳入宮掖:李淵攻占長安後,竟然擅立陛下的孫子楊侑為帝,遙遵江都的陛下楊廣為太上皇,并改年号為義甯元年…… 楊廣聞報竟然大笑起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好一個李淵啊!你可真是太老道了!你怕成為天下衆矢之的,竟還扶了朕的孫子為隋帝,還遵朕為太上皇來裝裝門面?你何不直接廢了朕、幹脆稱帝多省事啊?比起天下千千萬萬的反賊,你才是真正厲害的一個啊!朕,朕以往真是太小看你了啊!" 左右宮人正在為他梳頭更衣,不意,他突然飛起一腳踢倒了宮人,一面披頭散發、光着兩腳,袒胸露腹地沖出殿閣,在江都宮禦苑内四處瘋似地狂奔狂吼起來…… "陛下瘋啦!"衆見狀人驚恐萬分,江都宮上下頓時亂成了一團麻…… 蕭皇後聞報後卻是一反常态的甯靜。
她厲聲喝斥左右:"住口!陛下沒有瘋!你們遠遠的跟着陛下就是了,陛下是太,太壓抑啦!這樣最好,讓他好好發作發作,不用理他也不攔他,也許,說不定還是好事呢……" 皇後嘴上這樣說,心下卻清知:大隋遇上這樣的國主,豈有不亡之理?遙想北周末年,先帝輔佐幼主署理天下,幾乎是在一夜之間,在三世皇戚尉遲迥号令下,數十州相繼率兵追随尉遲發起兵變,先帝臨危不亂,居中而制,分兵數路,短短半年,便相繼靖定了大亂,也因此奠定了煌煌大隋…… 幾十年後的兵變,遠遠沒有當年尉遲叛軍來勢兇狠,也遠沒有像當年尉遲那樣一聲令下便是群雄歸屬,麾動天下且号令各州的國之勳戚的群龍之首,而今統不過是些盜寇之輩、蟊賊之流,做為一國之君,竟會魂飛魄散,臨陣脫逃,一退再退,最終避禍江都,棄天下于不顧,置萬民于罔聞……如此國主,如此作為,哪裡還有半點分文帝當年挽天河于危瀾的雄豪天縱? 一聞風聲,便如此魂飛天外,方寸俱亂,直若驚弓之鳥。
這樣的國主,這樣的膽略,天下,還能有救嗎? 果然,陛下在禦苑瘋跑一陣後,最後,精疲力竭,一頭栽倒在草地上,昏了過去……
來到江都後,幾個月時間,她便從五品寶林再次被晉為四品美人之職。
而她的煙雨樓,除了自己的琴聲,卻是越發甯靜了。
四品美人的含煙,如今也可以像諸宮的宮主姐妹那樣,也可以到内廷的禦花苑和别的姐妹的宮殿裡走走看看了。
含煙的心腹宮女小蛾曾對她說過"主子可算是因禍得福了"的話,她卻凄然一笑。
小蛾哪裡知道,她隻不過是從一個籠子被人移到另一個更加奢華、卻也更加嚴密的籠子裡罷了。
陛下已很少再來煙雨樓聽琴了。
江南的雨季有一種令人斷腸的氣息。
數月來,江都宮竟是噩報連連,每天所聞俱是北方發來的各種噩耗——前往救援東京的大将軍薛世雄全軍覆沒,主将薛世雄身亡…… 江都通守王世充率兩萬大軍北上解洛陽之圍,聯絡的洛陽守軍劉仁恭,長安援軍龐将軍部,隋将韋霁雲、王辯、孟善誼等各路大軍共計十萬,于洛水的李密主力數番激戰,王世充所率十萬大軍,大小激戰七十餘場,屢戰屢敗,僅剩下的兩萬兵馬。
洛陽城内連番告急,糧盡無,人相食。
守城将士人心惶惶,洛陽城危在旦夕…… 又聽說,就在王世充率部與李密大小拚死搏殺的日子,山西讨捕大使李淵卻率領部衆子弟,從晉陽一路攻城掠地,最終攻克了帝京長安…… 天下盡被二李分占,豈不正好應了安伽陀的所占"有李姓天下"之谶了麼?大隋陛下楊廣越發舉止異常了——據說,幾乎每夜都會從惡夢中突然驚醒。
醒來後,猶如困獸,咯吱咯吱地咬牙亂走,滿眼迸射駭人的厲光;或是猶如被驚的孩童般,滿臉驚恐…… 過去,侍寝陛下,得蒙恩澤,曾是多少嫔妃求之不得的尊榮和渴盼啊!而是,如今就連蕭皇後每每見到陛下那狂躁暴怒的模樣,也覺得心驚肉跳,生不如死…… 一天早上,含煙的宮人小墩子神情慌亂地跑回來,"娘娘!娘娘!陛下瘋啦——!" "不可胡言!"含煙神色大變的喝斥他。
"奴才不敢亂說,不信,娘娘,娘娘可可以去看看。
"小墩子驚駭滿臉、結結巴巴地說。
其實,含煙不用去看,也清知,這樣的日子,漫說陛下遲早會瘋,就連後宮的嫔妃,個個猶如驚弓之鳥,已經有好幾個看上去都有些颠三颠倒四的了。
她匆匆更衣後來到皇後的昭陽殿後,才知道是怎麼一回事:原來,今天早晨,陛下剛起身,還未來得及更衣,突然,一個霹靂似的惡信傳入宮掖:李淵攻占長安後,竟然擅立陛下的孫子楊侑為帝,遙遵江都的陛下楊廣為太上皇,并改年号為義甯元年…… 楊廣聞報竟然大笑起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好一個李淵啊!你可真是太老道了!你怕成為天下衆矢之的,竟還扶了朕的孫子為隋帝,還遵朕為太上皇來裝裝門面?你何不直接廢了朕、幹脆稱帝多省事啊?比起天下千千萬萬的反賊,你才是真正厲害的一個啊!朕,朕以往真是太小看你了啊!" 左右宮人正在為他梳頭更衣,不意,他突然飛起一腳踢倒了宮人,一面披頭散發、光着兩腳,袒胸露腹地沖出殿閣,在江都宮禦苑内四處瘋似地狂奔狂吼起來…… "陛下瘋啦!"衆見狀人驚恐萬分,江都宮上下頓時亂成了一團麻…… 蕭皇後聞報後卻是一反常态的甯靜。
她厲聲喝斥左右:"住口!陛下沒有瘋!你們遠遠的跟着陛下就是了,陛下是太,太壓抑啦!這樣最好,讓他好好發作發作,不用理他也不攔他,也許,說不定還是好事呢……" 皇後嘴上這樣說,心下卻清知:大隋遇上這樣的國主,豈有不亡之理?遙想北周末年,先帝輔佐幼主署理天下,幾乎是在一夜之間,在三世皇戚尉遲迥号令下,數十州相繼率兵追随尉遲發起兵變,先帝臨危不亂,居中而制,分兵數路,短短半年,便相繼靖定了大亂,也因此奠定了煌煌大隋…… 幾十年後的兵變,遠遠沒有當年尉遲叛軍來勢兇狠,也遠沒有像當年尉遲那樣一聲令下便是群雄歸屬,麾動天下且号令各州的國之勳戚的群龍之首,而今統不過是些盜寇之輩、蟊賊之流,做為一國之君,竟會魂飛魄散,臨陣脫逃,一退再退,最終避禍江都,棄天下于不顧,置萬民于罔聞……如此國主,如此作為,哪裡還有半點分文帝當年挽天河于危瀾的雄豪天縱? 一聞風聲,便如此魂飛天外,方寸俱亂,直若驚弓之鳥。
這樣的國主,這樣的膽略,天下,還能有救嗎? 果然,陛下在禦苑瘋跑一陣後,最後,精疲力竭,一頭栽倒在草地上,昏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