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超脫鬼道
關燈
小
中
大
這段日子,鬼影頭陀道廣自己都說不準這些日子自己到底是人還是鬼了?
每天,不管是醒着還是睡夢裡,他都像掉了魂的軀殼兒一般,走路搖搖晃晃,腳下輕輕飄飄的。
夜裡,有好幾次都從睡夢中突然驚醒,一驚一乍的,和他隔鄰而睡的癞頭和尚幾次都被他擾醒:"你小子這些日子到底怎麼了?不至于這樣驚弓之鳥的吧?就算你想往外弄點糧食,解家裡一時之急,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家裡有什麼過不去的難處,你對我實說,我幫你偷!再說了,又沒有人把你怎麼樣。
不僅連頓香闆都沒挨上,甚至連有人審問你一番都沒有。
你怕他何來?" 癞頭和尚智興的身闆小,力氣薄,遇到什麼重活兒時,道廣總會默不作聲的幫他幾分。
日子久了,兩人的情分不自覺就比别人厚了些。
道廣在黑暗中幽幽地歎歎氣:"唉!師叔啊!真是責罰我了,或許倒心安了。
" 智興道:"那好辦——明天我告訴監院,求他抽你一頓藤條。
" 道廣默然無語了:道廣明白,智興他是不知道這次糧庫的真實情形,若是知道了,隻怕連他也會鄙夷和憎惡自己的。
可是,老娘和妻兒一家老小的性命現都在人家手心裡攥着呢,他不想被人牽着鼻子走也掙不脫啊! 事情出在三年前。
其實,他在軍中還算得能征善戰的,也因此被上司晉為負責柴草的軍曹。
後來一天,家裡突然捎來信,十四歲的大兒子打柴時突然失腳落入懸崖摔死,老爹急痛之下驟然暴病而死,噩耗傳來,道廣在軍中真是一天也待不下去了——爹死了,剛能頂點家用的大兒也死了,家裡除了老娘,還有一個十歲的女兒,六歲的小兒子和媳婦四口人,老的老,小的小,怎麼活命? 可是,軍隊天天都在東征西戰的讨伐亂兵,他想請幾天假回家為爹和兒子上上墳都不能被上司允許。
而一點點賣命的軍饷,從來就沒有按數如期發放過…… 他聽說,大隋的丁壯年不是當了兵,就是當了和尚,不是跟了反兵,就是被哪幫亂兵拉了役夫。
男人沒了,有些人就拉女人做役夫。
有一天夜晚,他突然做了個惡夢:一幫子亂兵闖到家裡,惡狠狠地拉走他媳婦去做役夫…… 他從夢中驟然驚醒後,再也放心不下了。
天下大亂,音訊不通,他開始生出了一定要回家看一看的念頭。
随着日子的推移,回家看一看的念頭竟是一天比一天強了! 後來,當隊伍随王仁則從汴水到洛水,與李密的亂軍展開激戰時,乘一次兩軍激戰之際,他一頭鑽進旁邊的荊棘叢生的灌木叢中,夜裡趕路,白天鑽莊稼地睡覺,末了,終于逃回了家鄉。
逃回洛河南岸大峪老家後,在家裡停了兩天,清知大隋律令對逃兵一向是懲罰殘酷時,晚上隻敢睡在後面的磨房,白天一個人也不敢見,便覺得這樣子活着和鬼還差不多時,心裡到底不踏實,于是,把身上所有的錢都留給老娘媳婦,便決定第二天一大早返回軍中。
誰知,夜裡,突然家裡的狗叫了起來! 他突然意識到可能是抓自己的人來了!于是,迅速跳到後院,乘夜匆匆逃走……他原想着一路逃回軍中的,可是,此時想到——此時,即使自己再回到軍中,說不定還會被人當成逃兵處死時,突然心生畏懼、一念貪生…… 唉!出家當和尚罷。
憑着自己有些力氣,人家就是不要自己,自己做個居士,每天給人家幹活下苦力,讨口飯吃,總還能活命吧? 于是,他晝伏夜行,後來,找到一塊紅薯地,扒人家幾塊生紅薯揣兜裡,餓了啃啃,渴了喝點溝裡的生水,待趕到少林寺時,正好天已黑透,山門已關。
他绻縮在山門的廊下等待着天明,不想,因走夜路出了一身的汗,又好幾天沒有吃上一口熱食,加上後半夜天又下起了雨,清早起來,山寺的僧人打開山門時,被風雨整整淋了一夜的道廣全身發燙,到天亮時,已經人事不省了…… 後來,多虧寺僧把他救了過來。
他身子剛剛恢複一些,便開始幫着衆僧劈柴掏大糞,專揀重活髒活做,因怕自己逃兵的身份洩露出去,他從不與人閑話,也不與人說自己俗家哪裡。
監院見他身子恢複了一些,便婉言勸說他回到家去。
他說已經在佛前發下心,為報寺院的救命之恩,一定要在寺裡苦作三年…… 監院見勸不走他,隻得暫時留下他。
他在寺裡和衆僧一樣起早貪黑,後來,跟着柴頭上了幾趟山,兩人便有了緣份,從此便專門擔當起上山打柴一事來。
每天都是天不亮背着柴刀繩子出門,天黑透了才背着大捆的柴從後門歸來。
直到一年前,柴頭圓寂前,得到寺裡允許,度他為衣缽弟子了。
自被分派到了柏谷寺之後,除了早堂功課跟着昙宗練棍習陣,每天仍舊和以往一樣,揣起柴刀便上山,中午在外面吃點幹糧,直到晚上才返回寺
夜裡,有好幾次都從睡夢中突然驚醒,一驚一乍的,和他隔鄰而睡的癞頭和尚幾次都被他擾醒:"你小子這些日子到底怎麼了?不至于這樣驚弓之鳥的吧?就算你想往外弄點糧食,解家裡一時之急,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家裡有什麼過不去的難處,你對我實說,我幫你偷!再說了,又沒有人把你怎麼樣。
不僅連頓香闆都沒挨上,甚至連有人審問你一番都沒有。
你怕他何來?" 癞頭和尚智興的身闆小,力氣薄,遇到什麼重活兒時,道廣總會默不作聲的幫他幾分。
日子久了,兩人的情分不自覺就比别人厚了些。
道廣在黑暗中幽幽地歎歎氣:"唉!師叔啊!真是責罰我了,或許倒心安了。
" 智興道:"那好辦——明天我告訴監院,求他抽你一頓藤條。
" 道廣默然無語了:道廣明白,智興他是不知道這次糧庫的真實情形,若是知道了,隻怕連他也會鄙夷和憎惡自己的。
可是,老娘和妻兒一家老小的性命現都在人家手心裡攥着呢,他不想被人牽着鼻子走也掙不脫啊! 事情出在三年前。
其實,他在軍中還算得能征善戰的,也因此被上司晉為負責柴草的軍曹。
後來一天,家裡突然捎來信,十四歲的大兒子打柴時突然失腳落入懸崖摔死,老爹急痛之下驟然暴病而死,噩耗傳來,道廣在軍中真是一天也待不下去了——爹死了,剛能頂點家用的大兒也死了,家裡除了老娘,還有一個十歲的女兒,六歲的小兒子和媳婦四口人,老的老,小的小,怎麼活命? 可是,軍隊天天都在東征西戰的讨伐亂兵,他想請幾天假回家為爹和兒子上上墳都不能被上司允許。
而一點點賣命的軍饷,從來就沒有按數如期發放過…… 他聽說,大隋的丁壯年不是當了兵,就是當了和尚,不是跟了反兵,就是被哪幫亂兵拉了役夫。
男人沒了,有些人就拉女人做役夫。
有一天夜晚,他突然做了個惡夢:一幫子亂兵闖到家裡,惡狠狠地拉走他媳婦去做役夫…… 他從夢中驟然驚醒後,再也放心不下了。
天下大亂,音訊不通,他開始生出了一定要回家看一看的念頭。
随着日子的推移,回家看一看的念頭竟是一天比一天強了! 後來,當隊伍随王仁則從汴水到洛水,與李密的亂軍展開激戰時,乘一次兩軍激戰之際,他一頭鑽進旁邊的荊棘叢生的灌木叢中,夜裡趕路,白天鑽莊稼地睡覺,末了,終于逃回了家鄉。
逃回洛河南岸大峪老家後,在家裡停了兩天,清知大隋律令對逃兵一向是懲罰殘酷時,晚上隻敢睡在後面的磨房,白天一個人也不敢見,便覺得這樣子活着和鬼還差不多時,心裡到底不踏實,于是,把身上所有的錢都留給老娘媳婦,便決定第二天一大早返回軍中。
誰知,夜裡,突然家裡的狗叫了起來! 他突然意識到可能是抓自己的人來了!于是,迅速跳到後院,乘夜匆匆逃走……他原想着一路逃回軍中的,可是,此時想到——此時,即使自己再回到軍中,說不定還會被人當成逃兵處死時,突然心生畏懼、一念貪生…… 唉!出家當和尚罷。
憑着自己有些力氣,人家就是不要自己,自己做個居士,每天給人家幹活下苦力,讨口飯吃,總還能活命吧? 于是,他晝伏夜行,後來,找到一塊紅薯地,扒人家幾塊生紅薯揣兜裡,餓了啃啃,渴了喝點溝裡的生水,待趕到少林寺時,正好天已黑透,山門已關。
他绻縮在山門的廊下等待着天明,不想,因走夜路出了一身的汗,又好幾天沒有吃上一口熱食,加上後半夜天又下起了雨,清早起來,山寺的僧人打開山門時,被風雨整整淋了一夜的道廣全身發燙,到天亮時,已經人事不省了…… 後來,多虧寺僧把他救了過來。
他身子剛剛恢複一些,便開始幫着衆僧劈柴掏大糞,專揀重活髒活做,因怕自己逃兵的身份洩露出去,他從不與人閑話,也不與人說自己俗家哪裡。
監院見他身子恢複了一些,便婉言勸說他回到家去。
他說已經在佛前發下心,為報寺院的救命之恩,一定要在寺裡苦作三年…… 監院見勸不走他,隻得暫時留下他。
他在寺裡和衆僧一樣起早貪黑,後來,跟着柴頭上了幾趟山,兩人便有了緣份,從此便專門擔當起上山打柴一事來。
每天都是天不亮背着柴刀繩子出門,天黑透了才背着大捆的柴從後門歸來。
直到一年前,柴頭圓寂前,得到寺裡允許,度他為衣缽弟子了。
自被分派到了柏谷寺之後,除了早堂功課跟着昙宗練棍習陣,每天仍舊和以往一樣,揣起柴刀便上山,中午在外面吃點幹糧,直到晚上才返回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