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回 拼死命救人為識英雄

關燈
可奈何,隻得聽從。

    王洪因喚轉侯孝,依舊下獄,就叫鐵公子面寫一張保狀,着差人事帶起,然後三人寫了一本,登時達上。

     此時邊庭正緊急,拜本上去,隻隔一日,就禦批下來道:邊關需人正急,鐵英子鐵中玉既盛稱侯孝有才,可禦邊患,朕豈不惜?今暫赦前罪,假借原銜,外賜劍一口,凡邊庭有警之處,俱着即日領兵救援破敵,倘能成功,另行升賞,如再失機,即着枭示九邊,以儆無能。

    水居一前薦,鐵中玉後保,俱照侯孝功罪,一體定其功罪。

    嗚呼,使其過正,以勖其功,朕所望也。

    死于法何如死于敵,爾其懋哉!欽此。

     聖旨下了,報到獄中,侯孝謝過聖恩,出了獄,且不去料理軍務,先騎着一匹馬,一徑來拜謝鐵公子。

    二人相見,英雄識英雄,彼此愛慕至極。

    鐵公子留飯,侯孝也不推辭,說一回劍術,談一回兵機,二人痛飲了一日,方才别去。

    到第二日,兵部因邊庭乏人,又見期限緊急,一面料理兵馬,一面就催促起身。

    侯孝這番到邊,雖說帶罪,卻是禦批,更加賜劍,邊帥無人敢與他作梗,故得任意施展。

    不半年,報了五捷,邊境一時肅清。

    天子大悅,即升總兵。

    水居一先複了侍郎之職,後因屢捷,加升尚書。

    鐵中玉力保有功,特授翰林院待诏。

    鐵中玉上疏辭免,願就制科。

    過學士自覺無顔,隻得告病不出。

    正是:冤家初結時,隻道占便宜。

     不料多翻複,臨頭悔是遲。

    卻說水居一升了尚書,欽诏回京,何等榮耀。

    那些衛所管轄之官,并上司武弁,前為過學士出力作惡者,盡皆慌了,無不自縛俯首請罪,水尚書肚皮寬大,俱不與他較量,到了京中,見過聖上,謝了恩,聞知鐵公子在三法司堂上,以死力保侯孝,侯孝方能成功,又訪知他前曾打入大夬候養閑堂,救出了韓願妻女,既感其恩,又慕其豪傑,到了尚書的任,即用兩個名帖,來拜鐵都院父子。

    鐵都院接見,略叙寒溫,水尚書即欲請鐵公子來相見。

    鐵都院道:“今秋大比,他在西山藏修,故有失迎候。

    ”水尚書道:“我學生此來,雖欲拜謝賢契喬梓提拔之恩,然實慕令公子少年許多英雄作用,欲求一見,以慰平生,奈何無緣,卻又不遇!” 鐵都院道:“狂妄小子,浪得虛名,我學生正以為憂,屢屢戒饬,怎老先生轉過為垂譽,何敢當也!”水尚書道:“令公子俠烈非狂,真誠無妄,學生非慕其名,正慕其實,故殷殷願見也。

    ”鐵都院道:“下學小子,既蒙援引,誠厚幸也,自當遣其上谒。

    ”水尚書道:“倘蒙賜顧,乞先示知,以便掃門恭候。

    ” 再三懇約,方才别去。

    正是: 驅馬明所好,溯洄願言清。

     殷勤胡若此,總是為伊人。

    鐵都院本意原不欲兒子交接,因水尚書投帖來拜,又再三要見,不可十分過辭,隻得差人到西山,報與鐵公子知道,就叫他進城來回拜。

    鐵公子聞知,因想道:“他來拜我,隻不過為我保了侯總兵,連他都帶升了,感謝之意,何必面見?”因吩咐來役道:“你可禀上太爺,就說我說,既要山中讀書,長安城中,乃冠蓋往來之地,哪裡應酬得許多?求老爺一概謝絕為妙。

    ” 來役領命回複鐵都院。

    鐵都院點頭道:“這也說得是。

    ” 因自來答拜。

    見了水尚書,即回說道:“小兒聞老先生賜教,即要趨承領訓,不期卧病山中,不能如願,獲罪殊深,故我學生特先代為請荊,稍可步履,即當走叩。

    ”水尚書道:“古之高人,隻許人聞其名,不許人識其面,正今日令公子之謂也,愈令我學生景仰不荊”說罷,鐵都院辭了出來。

     水尚書因暗想道:“我女兒冰心,才貌出衆,聰慧絕倫,我常慮尋不出一個佳婿來配她。

    今日看起這鐵公子來,舉動行事,大有可為,況聞他尚未婚娶,又與我有恩,若舍此人不求,真可謂當面錯過矣。

    但不知人物生得如何,必須見面,方可決疑。

    ”主意定了,即差人去細細訪問,鐵公子可在西山讀書否? 差人回報,果在西山讀書。

    水尚書因瞞着人,到第二日,起個絕早,竟是便服,隻自騎了一匹馬,帶了三四個貼身伏侍的長班,悄悄到西山來拜鐵公子。

     此時鐵公子朝飯初罷,見差役報知水尚書來拜,他打動了水小姐之念,正在那裡癡想道:“天下事奇奇怪怪,最料不定,再不料無心中救侯孝,倒象有心去救水尚書的一般。

    設使當日不在縣堂之上,遇見水小姐。

    今日與水尚書有此機緣,若求他女兒為婚,未必不允,但既有了這番嫌疑,莫說我不便去求他,就是他來求我,我也不便應承,有傷名教。

    想将起來,有情轉是無情,有恩轉是無恩,有緣轉是無緣,老天何倒若此!” 正沉吟思索,忽見一個長髯老者,方巾野服,走進方丈中來,到了面前,叫一聲:“鐵兄,何會面之難也,不怕令人想煞!”鐵公子倉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