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回 拼死命救人為識英雄

關燈
第十四回 拼死命救人為識英雄 詞曰: 肉眼無知肉食鄙,昂藏英雄,認作驽骀比;不是虛縛拘其體,定是苛文緻其死。

    自分奇才今已矣,豈料臨刑,突爾逢知己。

    拔起邊庭成大功,始知國事能如此。

     調寄《蝶戀花》 話說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三法司,接了聖旨,随即會同定了審期,在公衙門提出侯孝來同審。

    這日,适值鐵公子因有事到京中來省親,問道:“母親,父親因為什麼公務出門?” 石夫人道:“為審一員失機該殺的大将,這件事已審過一番,今奉旨典刑,不敢耽延,大清晨就去了。

    ”鐵公子道:“孩兒聽得邊關連日有警,正在用人之際,為何反殺大将?父親莫要沒主意,待孩兒去看看。

    ”石夫人道:“看看也好,隻是此乃朝廷大事,不可多嘴。

    ”鐵公子應諾,因叫長班領到三法司衙門去看。

    隻見那大将侯孝,已奉旨失機該斬,綁了出去,隻待午時三刻,便要行刑。

    鐵公子因分開衆人,将那大将一看,隻見那人年紀隻有三十上下,生得豹頭環眼,燕颔虎須,十分精悍。

    心下暗驚道:“此将才也,為何遭此!”因上前問道:“我看将軍堂堂凜凜,自是英傑中人,為何殺人不過,失了事機?”那大将聽見說他殺人不過,不禁暴聲如雷道:“大丈夫視死如歸,便死便殺,也不為大事。

    隻是我侯孝兩臂有千斤之力,一身有十八般本事,怎的說殺人不過,失了什麼事?”鐵公子道:“既不失機,為何獲此大罪?請道其詳。

    ”那大将道:“罷了,事到如今,說也無益。

    ”鐵公子道:“不說也罷。

    隻是目今邊庭正需人用,将軍還能戰否?”那人道:“斬将搴旗,本是分内事,有甚不能?” 鐵公子聽了,便不再問,竟氣忿忿直沖進三法司堂上來,大聲說道:“三位老大人乃朝廷卿貳大臣,宜真心為國!為何當此邊庭緊急之秋,國家無人之日,乃循案牍具文而殺大将,誤國不淺!請問還是為公乎,為私乎?竊為三大人不取也!” 刑部侍郎王洪與大理寺卿陳善、都察院鐵英三人,因過學士本上有“先正典刑”之言,聖上準了,便不敢十分辯駁。

    雖同拟了一個斬字,請下旨來,心下卻總有幾分不安。

    忽見有人嚷上堂來,不覺又驚又喜又怒,再細看時,卻認得是鐵公子。

    刑部與大理寺不好作威,倒是鐵都院先拍案怒罵道:“好大膽的小畜生,這是朝廷的三法司,乃王章國憲森嚴之地,三大臣奉旨在此審獄決因。

    你一介書生,怎敢到此狂言。

    法不私親,快與我拿下!” 鐵公子大叫道:“大人差矣!朝廷懸登聞鼓于國門,凡有利弊,尚許諸人直言無隐,怎出生入死之地,不容人伸冤。

    ” 鐵都院道:“你是侯孝甚人,為他伸冤?”鐵公子道:“孩兒素不識侯孝,怎為他伸冤?但念人材難得,乃為朝廷大将伸冤。

    ” 鐵都院道:“朝廷大将,生殺自在朝廷,關你何事,卻如此胡為?快與我拿下!”衙役見都院吩咐,隻得上前來拿。

     刑部與大理寺都搖頭道:“且慢!”因将鐵公子喚到公座前,好言撫慰道:“賢契熱腸直性,雖未為不是,但國有國法,官有官體,獄有獄例,自難一味鹵莽而行。

    就是這侯孝失機一案,已系獄經年,水居一兵部又為他谪戍,則當時論其非而議其過者,不隻一人矣。

    豈至今日過犯尚存,罪章猶在,而問官突然辨其無罪,此國法、官體、獄情之所必無也。

    設有議輕之奏,尚不敢擅滅重條,況過學士彈章請斬,而聖旨明已依拟,則問官誰敢立異為之請命哉?勢不可也”鐵公子聽了,怫然長歎道:“二位大人之言,皆庸碌之臣貪位慕祿保身家之言也,豈真心王室,以國事為家事者所忍出哉?倘國法、官體、獄情必應如此,則一下吏為之有餘,何必老大人為股肱腹心耶?且請問古稱堯曰宥之三,臯陶曰執之三,此何意也?若果如此言,則今日所為,大非盛世君臣矣。

    ” 王洪、陳善聽了,俱默默無言。

    鐵都院因說道:“癡兒子,無多言,這侯孝一死不能免矣。

    ”鐵公子忿然曰:“英雄豪傑,天生實難,大人奈何不惜?若必斬侯孝,請先斬我鐵中玉。

    ” 鐵都院道:“侯孝前之失機,已有明據,斬之不過一驽骀耳,何足為怪?”鐵公子道:“人不易知,知人不易。

    侯孝氣骨昂昂,以之守邊,乃萬裡長城也。

    一時将帥,恐無其比。

    ”鐵都院道:“縱使有才,其如有罪何?”鐵公子道:“自古之英雄,往往有罪朝廷,所以有戴罪立功之條,正此意也。

    ”王洪道:“用他必須人保,你敢力保麼?”鐵公子道:“倘赦侯孝,使之複将,不能成功,先斬我鐵中玉之頭,以謝輕言之罪。

    ” 王洪、陳善因對鐵都院道:“此乃衆人屬目之地,既是令公子肯挺身力保,則此番舉動,料不能隐瞞也。

    若定然不聽,我三人隻合據實奏聞,請旨定奪。

    ”鐵都院到此地步,也無